在人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曾出现过腰扭伤的情况,而腰扭伤之后对于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是非常有影响的,例如腰扭伤之后人们弯腰或者是转身都是会有伴随有疼痛感的。那么腰扭伤了怎么办?腰扭伤了怎么好的快?腰扭伤了怎么样恢复?
1、巧按穴位
复溜穴在脚踝内侧和脚跟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向上两寸的位置。用大拇指的指腹按住复溜穴,其余四指搭在小腿外侧。用手腕的力量按住穴位,以感觉到局部酸麻发胀,并且向脚踝或者腘窝方向传递为佳。保持3-5秒然后放开,这样一压一放的按摩能快速的缓解腰部扭伤带来的不适。
2、巧用栀子
栀子性寒、味苦,是常用的中药材。取栀子30克研磨成细末,掺入100克面粉和少量蛋清,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均匀,揉拌成软硬适中的面饼,外敷于扭伤部位。外用纱布固定,一天换药一次。此法不仅可以快速消肿,并且能够有效的缓解疼痛。注意,栀子苦寒,平日里容易拉肚子的人群不宜使用这种方法。
3、巧用毛巾
在急性腰扭伤短时间内,最好是十分钟以内,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局部进行冷敷。用凉水将毛巾蘸湿,稍微拧干,外敷于腰部扭伤处。这样这样可以免局部血管扩张,能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注意,若果扭伤时间过长就不宜使用此方法,否则寒凝静脉,容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加重疼痛。
4、巧用樟脑
首先准备白酒60毫升,樟脑丸9克,将樟脑丸倒入酒内溶解后,加入少量姜汁,摇匀,涂抹于腰部,并轻轻按揉局部,加快皮肤对药酒的吸收。此法不仅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活血化瘀,而且樟脑能够麻痹局部神经,有很好的止痛作用,并且简单易行。
5、巧用放血
委中穴位于腘横纹的中点,俗话说“腰背委中求”,委中穴放血可通络行气,活血化瘀,使经络气血得以正常运行。临床上巧用三棱针在委中穴点刺放血,往往可以观察到放出的络脉之血呈紫黑色。此法患者却不会感到疼痛,相反,放血后,患者觉得腰部疼痛、活动受限的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注意,此法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6、小贴士
如果是刚扭伤后疼痛剧烈的,需要立即停止运动,卧硬板床休息,避免对腰部造成进一步损伤,如果疼痛剧烈建议到医院做进一步详细检查。症状轻微的可由旁人或者医生照顾、协助采用上述方法缓解扭伤带来的不适。当然,无论使用什么方法都难免要承受一番扭伤所带来的痛苦,平日里注意腰部保护,大量运动前做好适当的准备活动,尽量避免腰部扭伤的发生才是最关键的。
7、如何预防腰部扭伤
(1)避免劳累过度: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进行学习或劳动等。凡是单一的姿势长时间不变动,很容易导致肌肉的劳损。因此,在劳动时或学习、工作时,要注意休息,避免用力过度造成腰部软组织的损伤或扭伤。
(2)腰部避免着凉: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记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贼风是指外来侵袭身体的致病因素,要随时注意这些时刻危害着人体的因素的侵袭。
例如春末秋初,或平日风寒雨淋,最易使腰部着凉感受风寒或湿邪。在寒热交接的季节以及夜间睡眠时不注意将腰部裸露着凉,即使是轻微的动作也会将腰部扭伤,造成腰痛。
(3)避免久坐:预防腰椎间盘突出还要注意久坐办公或整夜打麻将,腰背挺直,椎间盘和棘间韧带长时间处于一种紧张僵直状态,日久就会使腰背疼痛僵硬,不能俯卧和转身。
久坐会使骨盆和骶髂关节长时间负重,腰部缺少活动,气血容易在腰部凝滞而发生气滞血瘀,影响下肢血液循环,从而出现两腿麻木,久而久之又可出现肌肉萎缩。
正所谓:“久视则伤血,久卧则伤气,久坐则伤肉,久立则伤骨,久行则伤筋”。在上述状态下,肌肉僵硬,稍一活动就可能扭伤或发生其他损伤。
(4)避免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寒冷潮湿能使局部组织血管收缩,造成血液供给不足,使肌肉收缩时的产物——乳酸不能及时排除,堆积起来刺激神经产生腰痛。
潮湿不直接引起腰痛,但潮湿的渗透力强,所以穿湿衣服容易着凉受风湿,引起腰痛。因此,预防腰椎间盘突出要经常晒被褥,及时更换汗湿或淋湿的衣服,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地面的干燥,注意改善环境卫生。
(5)注意身体锻炼:起居要有规律,经常坚持适当的体育适动。如果每天清晨进行1小时锻炼,只要天天坚持,身体筋骨会逐渐地强健有力,可以防止腰部的扭伤。
练习的项日较多,如打太极拳、散步,做各种医疗保健体操等。通过锻炼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以强箭壮骨,预防腰部的扭伤。
1. 扭伤应急小知识
扭伤应急小知识1.扭伤后应该如何应急处理
生活中时常会出现一些损伤,如踝关节扭伤。此时,很多人会想到中医活血祛瘀、热敷或用手揉一下伤部。可是这不但没加快康复,反而可能出现伤部肿胀、瘀斑等更严重的情况。通常,运动损伤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和康复期,疗伤也应分期进行。
急性生期:马上冷敷20分钟
急性期通常指伤后24或48小时内,此时受伤组织可能出血,局部出现红热肿痛、功能障碍等急性炎症反应。患者要停止活动,根据情况选择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等处理方法。一般先冷敷后加压包扎,也可同时进行。
冷敷一般每次20分钟,每4小时1次;24或48小时后停止使用。包扎时可用适当厚度的棉花或海绵置于伤部,用绷带稍加压力包扎,并经常注意包扎部位的情况。若出现绷带过松或过紧,须重新包扎。一般来说,加压包扎24小时后即可拆除。
损伤后出现疼痛可使用外敷伤药如云南白药(成药)等,以迅速消肿止痛,减轻急性炎症。疼痛较重者可服止痛片如芬必得,淤血A重者可服跌打丸、七厘散等。这一时期不能热敷,也不能 *** 伤部,否则会加重出血和组织液渗出,使伤部更肿胀。
虽然伤处不能揉,但可在周围部位循经取穴进行点按,有利于消肿止痛。如,手腕受伤肿痛,点按曲池、内关、合谷;踝部受伤,点按血海、三阴交。即便伤者或家属不懂得穴位也没关系,只要所按位置大概正确即可
2.小学生紧急呼救常识
一、足踝扭伤急救法
1、轻度足踝扭伤,应先冷敷患处,24小时后改用热敷,用绷带缠住足踝,把脚垫高,即可减轻症状。
二、触电急救法
①迅速切断电源。
②一时找不到闸门,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或砍断电线。
③立即将触电者抬到通风处,解开衣扣、裤带,若呼吸停止,必须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将其送附近医院急救。
④可用盐水或凡士林纱布包扎局部烧伤处。
三、动脉出血急救法
①小动脉出血,伤口不大,可用消毒棉花敷在伤口上,加压包扎,一般就能止眩
②出血不止时,可将伤肢抬高,减慢血流的速度,协助止眩
③四肢出血严重时,可将止血带扎在伤口的上端,扎前应先垫上毛巾或布片,然后每隔半小时必须放松1次,绑扎时间总共不得超过两小时,以免肢体缺血坏死。作初步处理后,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四、儿童抽风急救法
1、发现小儿抽风,不宜惊慌失措,乱摇患儿,以致加重病情,不要灌水喂汤,以免吸入气管。应打开窗户,解开患儿上衣让呼吸通畅。将筷子用布包裹塞入患儿上下牙之间以免咬破舌头。发高烧引起的抽风,可用毛巾蘸冷水敷于额部。详细记录抽风的时间、症状,立即送医院治疗。
五、狗咬伤急救法
被狗咬伤后,应在伤口上下5厘米处用布带勒紧,用吸奶器将污血吸出,然后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咬人的狗应加隔离,一旦确诊为携带狂犬病毒,应即处死。
3.打篮球受伤急救常识
脚踝扭伤,轻者只是局部轻微疼痛,重者可出现整个足面瘀青、肿胀,甚至寸步难行。
急性发作时,应立即休息,停止运动、比赛。 所以说,不要再转动已受伤的关节是护理的第一课,其次则是冰敷;可用塑料袋装一些冰块后,再加点水敷在受伤的地方,每敷十五分钟后,休息五分钟,(24小时后温水热敷)这样的动作可以重复一、二小时左右(约三天时间)。
切记不要施予不当的推拿和 *** ,可能反而加重发炎反应。可考虑暂时使用腋下拐杖,以避免走路时足部不当受力,影响复原或再次扭伤。
休息时,尽可能把脚抬高,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踝部肿胀。
4.一些简单的急救小知识../急用啊
急救知识 户外运动受伤在所难免,但如果处理得当就可以减轻受伤的后果。
特此,把急救员学习时的笔迹陆续整理出来。希望能给大家帮助。
如何紧急止血急性出血是外伤后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保障。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血液约有4000亳升。
外伤出血时,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出现明显的休克症状。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
现场抢救时,首要的是采取紧急止血措施,防止因大出血引起休克甚至死亡。因而判断出血的性质对抢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出血的特点 按损伤的血管性质分类; 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液由伤口向体外喷射,危险性大。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不停地流出。
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伤面渗出,危险性小。 (二)出血的种类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类: 1、外出血:由皮肤损伤向体外流出血液,能够看见出血情况。
2、内出血: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内,从体表看不见血。 (三)失血的表现 失血量达全身血量的20%以上时,则出现休克症状:脸色苍白,口唇青紫,出冷汗,四肢发凉,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呼吸急促,心慌气短,脉搏细弱或摸不到,血压不降或测不到。
(四)止血方法 1、指压止血(压迫止血): 用手指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的动脉压迫点上,用力将动脉血管压在骨骼上,中断血液流通达到止血目的。指压止血是较迅速有效的一种临时止血方法,止住出血后,需立即换用其它止血方法。
①颞动脉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屏前稍上方正对下颌关节处用力压。用于头顶及颞部的出血(图1-1)。
②颌外动脉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颌角前约半寸处,将颌外动脉压在下颌骨上。用于腮部及颜面部的出血。
③颈总动脉止血: 把拇指或其余四指,放在气管外侧(平甲状软肌)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的沟内可触到颈总动脉,将伤侧颈总动脉向颈后压迫止血。用于头、颈部大出血。
此法非紧急时不能用,禁止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防止脑缺血而昏迷死亡。
④锁骨下动脉止血: 拇指在锁骨上凹摸到动脉搏动处,其余四指放在受伤者颈后,用拇指向凹处下压,将动脉血管压向深处的第一肋骨上止血。用于腋窝、肩部及上肢的出血。
⑤尺、桡动脉止血: 将伤者手臂抬高,用双手拇指分别压迫于手腕横纹上方内、外侧搏动点(尺桡动脉)止血。用手手部出血。
⑥肱动脉止血: 将上肢外展外旋,曲肘抬高上肢,用拇指或四指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施以压力将肱动脉压于肱骨上即可止血。用于手、前臂及上臂下部的出血。
⑦股动脉止血: 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大腿根处可触摸到一个强大的搏动点(股动脉),用两手的拇指重叠施以重力压迫止血。用于大腿、小腿、脚部的动脉出血。
⑧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止血: 用两手食指或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间近脚腕处(足背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胫后动脉)止血。用于足部出血。
⑨指动脉止血: 将伤指抬高,可自行用健侧的拇指、食指分别压迫伤指指根的两侧。适用于手指出血的自救。
2、加压包扎止血: 先用消毒纱布垫覆盖伤口后,再用棉花团、纱布卷或毛巾、帽子等折成垫子,放在伤口敷料上面,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紧紧包扎,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度。伤口有碎骨存在时,禁用此法。
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向血。 3、加垫屈肢止血: ①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窝或膕窝放纱布垫、棉花团、毛巾或衣服等物,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绷带将屈曲的肝体紧紧缠绑起来。
②上臂出血,在腋窝加垫,使前臂屈曲于胸前,用三角巾或绷带把上臂紧紧固定在胸前(图1-12)。 ③大腿出血,在大腿根部加垫,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用三角巾或长带子将腿紧紧固定在躯于上。
注意事项: 有骨折和怀疑骨折或关节损伤的肢体不能用加垫屈肢止血,以免引起骨折端错位和剧痛。使用时要经常注意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如血液循环完全被阻断,要每隔一小时左右慢慢松开一次,观察3-5分钟,防止肢体环死。
4、止血带止血: 用于四肢较大动脉的出血。用其他方法不能止血或伤肢损伤无法再复原时,才可用止血带。
因止血带易造成肢体残疾,故使用时要特别小心。止血带有橡皮制的和布制的两种,如果没有止血带时亦可用宽绷带、三角巾或其他布条等代替以备急需。
①橡皮止血带止血: 先在缠止血带的部位(伤口的上部)用纱布、毛巾或受伤者的衣服垫好,然后以左手拇、食、中指拿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绕肢体缠两圈,并将止血带末端放入左手食指、中指之间拉回固定。 ②就便材料绞紧止血: 在没有止血带的情况下,可用手边现成的材料,如三角巾、绷带、手绢、布条等,折叠成条带状缠绕在伤口的上方(近心端),缠绕部位用衬垫垫好,用力勒紧然后打结。
在结内或结下穿一短棒,旋转此棒使带绞紧,至不流血为止,将棒固定在肢体上(图1-15)。 ③用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 止血带止血法是大血管损伤时救命的重要手段,但用得不当,也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肢体缺血环死、急性肾。
5.扭伤脚后的应急方法是什么
1、当天,每3到4小时进行15分钟冷敷(可以缓解肿胀)。
请注意不能直接用冰块接触皮肤。 2、至少让受损肌肉休息一天。
3、保持拉伤的肌肉处于抬高的位置可以缩短症状持续时间。总的来说,当发生运动伤害时,最好要马上处理。
处理的原则有五项,简称为P.R.I.C.E.:做好下面几点是可以很及时的帮助扭伤部位不再受伤的。保护(Protection)休息(Rest)冰敷(Icing)压迫(pression)抬高(Elevation)保护的目的是不要引发再次伤害,休息是为了减少疼痛、出血、肿胀并防止伤势恶化。
压迫及抬高也都有上述的效果。冰敷还能够有止痛的功能。
挫伤、瘀青、轻度肌肉拉伤、韧带扭伤,经由上面几种方式处理,以及适当的复健治疗,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回复健康。严重的肌肉拉伤(断裂)、韧带扭伤(断裂)、骨折,则必须由专科医师手术治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12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