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

佚名 2023-07-14 21:05:42

心肺复苏是一种非常常见有效的急救方法,这是经过科学认证的,那么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心肺复苏有效的指征?心肺复苏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这种急救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正常机能,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心肺复苏起到的作用和有效后的现象吧。

1、什么是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

2、观察颈动脉搏动

有效时每次按压后就可触到一次搏动。若停止按压后搏动停止,表明应继续进行按压。如停止按压后搏动继续存在,说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复,可以停止胸外心脏按压。

3、观察神志

复苏有效时,意识逐渐恢复,昏迷变浅医学

教育网搜集,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甚至手脚开如活动,或出现反射或挣扎可停止心肺复苏。

4、测量血压

按压有效时,可测到血压60-40毫米汞柱(8.0-

3千帕)。按压停止,血压消失。如果停止按压,仍能测到血压,说明病人心跳已恢复,可停止心肺复苏。

5、是否有自主呼吸

吹气时可听到肺泡呼吸音或有自主呼吸,呼吸改善。但自主呼吸出现,并不意味着可以停止人工呼吸,如果自主呼吸微弱,仍应坚持口对口呼吸。

6、观察瞳孔

复苏有效时,可见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如瞳孔由小变大、固定,则说明复苏无效。

7、复苏30分钟

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以上,仍无心搏及自主呼吸,现场又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可考虑终止复苏。

8、心肺复苏需知

(1)即吹气二次(单人)或一次(双人),胸外心脏按压15次(单人)或5次(双人),吹气与按压的次数过多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2)胸外按压的部位不宜过低,以免损伤肝、脾、胃等内脏。按压的力量要适宜,过猛过大,会使胸骨骨折,带来气胸血胸。按压力过轻,形成的胸腔压力过小,不足于推动血液循环。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可单人或双人同时进行),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单人抢救15:2,双人抢救15:2

(4)口对口的吹气不宜过大(不应超过1200毫升),吹入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急性胃扩张。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病人气道是否通畅,胸腔是否被吹起。

(5)复苏的成功与终止。进行心肺复苏术后,病人瞳孔由大变小,对尤反应恢复,脑组织功能开始恢复(如病人挣扎、肌张力增强,有吞咽动作等),能自主呼吸,心跳恢复,紫绀消退等,可认为心肺复苏成功。若经过约30分钟的心肺复苏抢救,不出现上述复苏的表现,预示复苏失败。

什么叫胸外心脏按压?有效指征是什么?

胸外心脏按压是徒手心肺复苏技术中的一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通过于胸廓外规律地人工按压以产生胸内压力变化从而推动血液流动的暂时性的用于循环支持的现场急救技术。其有效指征中最重要的还是大动脉(通常指颈动脉和股动脉)可在按压时触及搏动;另外,原先无法测量的血压数值在有效按压时也可测出,只是数值较低;按压有效时患者的组织灌注情况改善原先存在的紫绀也可消退;若在有监护的情况下,SpO2的数值也会随按压的进行发生搏动性变化,这也是按压有效的标志之一。当然以上最常用而且也是最为方便的还是通过触摸大动脉搏动的方法…回答仅供参考…

心肺复苏步骤

心肺复苏步骤

心肺复苏步骤, 心肺复苏是急诊急救的一项救治措施,主要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采取的救命技术。心肺复苏操作的步骤包括首先要评估现场确认抢救患者现场周边环境的安全,心肺复苏步骤。

心肺复苏步骤1 判断是否要做心肺复苏

并非看到患者晕倒就可以立即做心肺复苏,必须要先对患者进行快速的判断。请务必记住心肺复苏是在患者丧失意识,且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下才进行的(无呼吸无脉搏),具体的判断方法是:拍打双肩、大声呼唤、掐按穴位、摸颈动脉脉搏,如果患者都没有任何反应,脉搏也停止的情况下,才可以开始做心肺复苏。

虽然很多人都对心肺复苏有了解,但是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很多人都容易出现错误,下面就来盘点一下做心肺复苏时一般常见的错误。

如何正确做心肺复苏?

第一步:作出判断

根据上文提及的方法,迅速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做心肺复苏。

第二步:胸外按压

1、准备:将患者平放并解开上衣。

2、按压部位: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处,也即是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位置。

3、按压方法:双手的手掌相叠呈十指相扣并抬起,两臂伸直,肘关节不要弯曲,利用身体的重力垂直向下施力按压。

4、按压深度:一般情况下,成人的按压深度是5至6厘米,每一次按压后要能够让胸廓充分回弹。

5、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每做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牢记30-2-30-2循环。

第三步:开放气道

在进行胸外按压后,将患者的头偏向一边,检查口腔内是否有异物或假牙,如有需要清理。然后用仰头抬下巴或双手托颌法将患者气道打开。

第四步:人工呼吸

打开气道后迅速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一手拖住下颌,一手捏住鼻孔,吸气以后对准患者的嘴巴用力向内吹气,然后放开鼻孔,让胸腔回缩呼气。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还要时刻观察患者,尤其是患者脸部,一旦患者出现表情或肢体活动,应该立即停止做心肺复苏,观察患者是否需要再次做心肺复苏。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实施心肺复苏都应该同时呼叫急救中心,争取更好的`急救支持。加上做心肺复苏需要消耗很大的体力,如果患者苏醒或急救中心人员到来、或实施心肺复苏达到30分钟仍然无效后可以视情况停止施救。

不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他人,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如何正确实施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步骤2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1、判断意识

双手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叫病人,观察有无反应。

2、呼救帮助

立即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帮助抢救,并携带除颤仪。

3、判断心跳、呼吸

掀开棉被,解开外衣,触摸颈动脉,同时观察胸廓起伏,判断心跳、呼吸情况。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并记录抢救开始时间。

4、胸外按压(C)

(1)准备:挪开床头桌,迅速使病人去枕平卧,胸部下垫按压板。

(2)胸外按压30次:

A、部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或剑突上两横指

B、手法:采用双手叠扣法,腕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重力,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C、深度:胸骨下陷≥5cm

D、频率:≥100次/分

5、开放气道(A)

(1)清理呼吸道:将病人头侧向一方,用右手食指清理口腔内异物

(2)开放气道:开放气道方法为仰面抬颏法、举颌法。常用仰面抬颏法,方法为抢救者左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手掌用力向后压使其头部后仰,右手中指、食指剪刀式分开放在病人颏下并向上托起,使气道伸直,颈部损伤者禁用,以免损伤脊髓。

6、人工呼吸(B)

使用简易呼吸器通气2次,采用“EC手法”,每6-8秒行人工呼吸1次,8-10次/分,每次呼吸约1秒,通气约0、5升,可见胸部起伏。

7、持续心肺复苏

持续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以此法周而复始进行,直至复苏。

8、观察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1)观察心跳、呼吸:触摸颈动脉(10秒),观察呼吸情况。

(2)观察意识:观察瞳孔变化、压眶反应、对光反射。

(3)观察循环:观察颜面、口唇、甲床紫绀变化、末梢循坏改善情况,测量血压。

(4)判断复苏成功:继续给予高级生命支持。

9、整理、记录

(1)撤按压板,给病人整理衣服、头部垫枕、盖好棉被、安装床头挡。

(2)洗手,记录抢救过程。

心肺复苏步骤3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置病人于平卧位,躺在硬板床或地上,去枕,解开衣扣,松解腰带。

术者站立或跪在病人身体一侧。术者两只手掌根重叠置于病人胸骨中下1/3处,男性在两乳【头】连线中点。肘关节伸直,借助身体之重力向病人脊柱方向按压。

按压应使成人及儿童胸骨下陷至少5——6cm或胸部前后径的1/3(婴儿约4cm)后,突然放松。按压频率100——120次/分。单人抢救时,每按压30次,俯下做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30:2)。

按压5个循环周期(约2分钟)对病人作一次判断,主要触摸颈动脉(不超过5秒)与观察自主呼吸的恢复(3——5秒)双人抢救时,一人负责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人负责维持呼吸道通畅,并做人工呼吸,同时监测颈动脉的搏动。

注意事项:

1、整个心肺复苏的过程,由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一共做五个周期;每个周期胸外按压30次,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即按照30:2的比例进行。

2、做胸外按压时,两手掌根部重叠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要求:

①按压时手指必须向上抬起,不能触及患者的胸壁;

②按压过程中,双手肘关节必须伸直,利用身体重力垂直向下按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06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