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弧烧伤有哪几个等级
有轻度和重度烧伤两个等级。
1.轻度烧伤
轻度烧伤应尽可能立即浸泡在冷水中。清除坏死组织后才能涂敷磺胺嘧啶银等抗生素软膏。常用纱布绷带来保护创面免受污染和进一步创伤。保持创面清洁非常重要,因为一旦表皮损伤就可能开始感染并很容易扩散。抗生素可能有助于预防感染,但要根据情况应用。上肢或下肢烧伤,应让患肢保持在比心脏高的位置,以减轻水肿。很多烧伤患者都需要应用止痛剂止痛。
2.重度烧伤
应用面罩给伤员输氧,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检查是否有其他威胁生命的创伤,并补充液体和预防感染。有时病情严重病人需要送入高压氧舱治疗,必须在烧伤后24小时内进行。
创面清理干净后,涂敷抗生素软膏或油膏,然后用消毒纱布覆盖。深度烧伤很容易引起严重感染,应静脉输入抗生素。根据患者以前免疫接种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大面积电弧烧伤可引起威胁生命的体液丢失,必须静脉补充液体。深度烧伤可能引起肌球蛋白尿,这是因为肌球蛋白从受伤的肌肉中释放出来损害肾脏。如果液体补充不够,就会引起肾衰竭。
如有焦痂,应切开焦痂松解下面的正常组织。如果创面很小,可自愈。如果下层真皮受损面积较大,常需要植皮。
在烧伤愈合期间,及时补充热量与营养。
二、电弧烧伤的症状有哪些
1、全身性损害
轻者有恶心、心悸、头晕或短暂的意识障碍;重者昏迷,呼吸、心跳骤停,但如及时抢救多可恢复。
2、局部损害
电流通过人体有“入口”和“出口”,入口处较出口处重。入口处常炭化,形成裂口或洞穴,烧伤常深达肌肉、肌腱、骨周。损伤范围常外小内大;浅层组织尚可,但深部组织可夹心坏死,没有明显的坏死层面;局部渗出较一般烧伤重,包括筋膜腔内水肿;由于邻近血管的损害,经常出现进行性坏死,伤后坏死范围可扩大数倍。在电流通过的途径中,肘、腋或膝、股等屈面可出现“跳跃式”伤口。
电击伤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短暂意识丧失等,严重者为电休克。如果电流通过心脏或脑,可造成心跳和呼吸停止。
常见临床表现有入口与出口,常呈椭圆形,一般限于导电体接触的部位,但实际破坏较深,可达肌肉,骨骼或内脏,以入口处更严重。外观局部黄褐或焦黄,严重者组织完全炭化、凝固,边缘整齐,干燥,早期疼痛较轻,水肿不明显但在24~48小时后,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反应和明显水肿。电烧伤的周围皮肤常因电火花或衣服着火烧伤,一般也多为深度烧伤。由于电流穿过皮肤后,迅速沿体液及血管运动(血液含电解质,易于导电),使邻近组织和血管壁损伤,发生变性及血栓形成。伤后一周左右开始出现进行性组织坏死,伤口扩大加深,严重者往往有成群肌肉坏疽;或因血管破裂发生大出血。
三、电弧是什么
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电流通过某些绝缘介质(例如空气)所产生的瞬间火花。电弧是一种自持气体导电(电离气体中的电传导),其大多数载流子为一次电子发射所产生的电子,触头金属表面因一次电子发射(热离子发射、场致发射或光电发射)导致电子逸出,间隙中气体原子或分子会因电离(碰撞电离、光电离和热电离)而产生电子和离子。另外,电子或离子轰击发射表面又会引起二次电子发射。当间隙中离子浓度足够大时,间隙被电击穿而发生电弧。
开关电器的基本功能就是能够在所要求的短时间内分合电路,即起所谓开关的作用,机械式开关设备是用触头来开断电路电流的,在大气中开断电路时,只要电压超过12—20V,被开断的电流超过0.25—1A,在触头间隙(也称弧隙)中通常产生一团温度极高、发出强光且能够导电的近似圆柱形的气体,这就是电弧。
一直到电弧熄灭,触头间隙成为绝缘介质后,电流才被开断。发生在开关设备中的电弧简称为开关电弧。这种开关电弧现象,也即电弧燃烧和熄灭过程是开关电器最重要的内容。
开关电弧是等离子体的一种形式,属低温等离子体。开关电器中电弧的熄灭就是要积极地利用电弧等离子体的温度控制来实现,对于高电压大电流电路来说、只有产生电弧、才能实现对电弧等离子体的温度控制。对于开关电器而言,希望它反有如下特件;
(1)电导率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即要在导体与完全绝缘体之间变化;
(2)电导率的变化速度尽可能快。
前一项特性在本质上决定于等离子体的材料,因此,引进新的灭弧介质是取得技术进步的关键。后一项特性虽然也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于等离子体的材料,但更易于受到等离子体控制方法的影响,作为开关电器核心部分的灭弧室的作用正在于对电弧等离子体的控制,加速其电导率的变化。
四、电弧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电弧通常分为三个区域:阴极区、弧柱区、阳极区。
阴极和阴极区
电弧中的电流从微观上看是电子及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移动的结果,其中电子的移动构成电流的主要部分。阴极的作用是发射大量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趋向阳极方向从而构成阴极区的电流。
电弧的阴极区对电弧的发生和物理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形成电弧放电的大部分电子是在阴极区产生或由阴极本身发射的。电弧放电时,实际上并不是整个阴极全部参加放电过程,阴极表面的放电只集中在几个很小的区域,这个小区域称为阴极斑点,它是一个非常集中,面积很小的光亮区域,其电流密度很大。是电弧放电中强大电子流的来源。
阴极发射电子的机制有两种:热发射和场致发射。
弧柱
阴极表面电于发射只形成阴极区的电流,弧柱部分导电需要在弧柱区域也能出现大量自由电子,这就需要使弧柱区的气体原子游离。气体原子游离的方式通常有电场游离和热游离两种。
与可逆化学反应相似。在电弧中一方面由于热游离使得正离子与电子不断增多。同时也存在去游离的作用,使正离子和电子减少。去游离包括复合和扩散两种方式。
弧柱的特性和物理过程对电弧起着重要的作用。开关电弧中主要研究的就是弧柱的特性。
阳极和阳极区
可把阳极分为被动型和主动型两种。
在被动型中。阳极只起收集电子的作用。在主动型中,阳极不但收集电子而且产生金属蒸气,因而也可以向弧柱提供带电粒子。
阳极表面也存在阳极斑点。
上述三个区域对电弧的作用因电弧的情况不同而不同。对于长度只有几个毫米的电弧。电弧电压主要由阴极区压降和阳极区压降组成,其中的物理过程对电弧起主要作用。这种电弧称为短弧。而对于长度较大的电弧,弧柱则起主要作用,阴极、阳极的过程不起主要作用甚至可以忽略,这种电弧称为长弧。在开关中的电弧一般属于长弧。
我国每年因触电死亡人数达数千人之多,而大多数事故发生在用电设备和配电装置上,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触电事故的分类,一起来看看。
触电事故的分类 触电事故是电流的能量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按照能量施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一)电击
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人体吸收局外能量受到的伤害。主要伤害部位是心脏、中枢神经系统和肺部。人体遭受数十毫安工频电流电击时,时间稍长即会致命。电击是全身伤害,但一般不在人身表面留下大面积明显的伤痕。
(二)电伤
电伤是电流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人体伤害,包括电能转化成热能造成的电弧烧伤、灼伤和电能转化成化学能或机械能造成的电印记、皮肤金属化及机械损伤、电光眼等。电伤爹数是局部性伤害,在人身表面留有明显的伤痕。
1.电弧烧伤
电弧烧伤是当电气设备的电压较高时产生的强烈电弧或电火花,烧伤人体,甚至击穿人体的某一部位,而使电弧电流直接通过内部组织或器官,造成深部组织烧死,一些部位或四肢烧焦。一般不会引起心脏纤维性颤动,而更为常见的是人体由于呼吸麻痹或人体表面的大范围烧伤而死亡。
2.电烧伤
电烧伤又叫电流灼伤,是人体与带电体直接接触,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的热效应的结果。在人体与带电体的接触处,接触面积一般较小,电流密度可达很大数值,又因皮肤电阻较体内组织电阻大许多倍,故在接触处产生很大的热量,致使皮肤灼伤。只有在大电流通过人体时才可能使内部组织受到损伤,但高频电流造成的接触灼烧可使内部组织严重损伤,而皮肤却仅有轻度损伤。
3.电标志
电标志也称电流痕记或电印记。它是由于电流流过人体时,在皮肤上留下的青色或浅黄色斑痕,常以搔伤、小伤口、疣、皮下出血、茧和点刺花纹等形式出现,其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有时与所触及的带电体形状相似。受雷电击伤的电标志图形颇似闪电状。电标志经治愈后皮肤上层坏死部分脱落,皮肤恢复原来的色泽、弹性和知觉。
4.皮肤金属化
皮肤金属化常发生在带负荷拉断路开关或闸刀开关所形成的弧光短路的情况下。此时,被熔化了的金属微粒向随四飞溅,如果撞击到人体裸露部分,则渗入皮肤上层,形成表面粗糙的灼伤。经过一段时间后,损伤的皮肤完全脱落。若在形成皮肤金属化的同时伴有电弧烧伤,情况就会严重些。皮肤金属化的另一种原因是人体某部位长时问紧密接触带电体,使皮肤发生电解作用,一方面电流把金属粒子带入皮肤中,另一方面有机组织液被分解为碱性和酸性离子,金属粒子与酸性离子化合成盐,呈现特殊的颜色。根据颜色可知皮肤内含有哪种金属。
5.机械损伤
机械损伤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的机械一电动力效应,使肌肉发生不由自主的剧烈抽搐性收缩,致使肌腱、皮肤、血管及神经组织断裂,甚至使关节脱位或骨折。
6.电光眼
电光眼是指眼球外膜(角膜或结膜)发炎。起因是眼睛受到紫外或红外线照射,4-8小时后发作,眼睑皮肤红肿,结膜发炎,严重时角膜透明度受到破坏,瞳孔收缩。
应当指出,虽然把触电事故所造成的伤害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但事实上触电过程是比复杂的,在很多情况下,电击和电伤往往是同时发生的,但大多数触电死亡是由于电击造成的。
触电事故按造成事故的原因来分,又可以分为直接接触触电和间接接触触电事故。
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体触及正常运行的设备和线路的带电体造成的触电;间接接触触电是指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时,人体触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故障时意外带电的带电体而造成的触电,这样的分类方法对触电事故的防护更为有利。
防止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措施 运行人员巡视电气设备时,应穿绝缘鞋,戴安全帽,一般应2人一起进行。经领导批准允许单人巡视电气设备时,不得进行其他工作,不得移开或越过设备区遮栏。 雷雨天巡视电气设备应穿绝缘靴,不得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巡视设备发现高压电气设备断线接地时,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4 m以内,室外不得接近故障点8 m以内。要进入上述范围,必须穿绝缘靴,要接触设备的外壳和架构时,必须戴绝缘手套。
?
烧伤
烧伤是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战争中常见的损伤,是由于火焰、蒸汤、热水、热油、电流、放射线、激光或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烧伤不仅是皮肤损伤,还可深达肌肉、骨骼,严重者可引起一系列的全身变化,如休克、感染等。
[诊断要点]依据外伤史及局部皮肤变化,即可做出诊断。
一度烧伤:皮肤轻度红、肿、热、疼痛,感觉过敏,表皮干燥,无水泡。
浅二度烧伤:受伤皮肤剧痛,感觉过敏,有水泡。泡皮肃脱后可见创面均匀发红、潮湿、水肿明显。
深二度烧伤:痛觉迟钝,可有或无水泡,基底苍白,间有红色斑点,创面潮湿。拔毛时痛。数日后,若无感染发生,可出现网状栓塞血管。
三度烧伤:皮肤痛觉消失,无弹性,干燥,无水泡,如皮草状,蜡白、焦黄或炭化。拔毛不痛。数日后,出现树枝状栓塞血管。
[治疗要点]
一度烧伤2天~3天后痊愈,无瘢痕。
浅二度烧伤,约2周痊愈,不遗留瘢痕,可有色素沉着。
深二度烧伤约3周~4周愈合,有瘢痕形成。
三度烧伤,经2周~4周后,焦痂脱落,形成肉芽创面。小面积创面可由周围上皮匍行而愈合,遗留瘢痕;稍大面积者,需植皮才能愈合。感染是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严重烧伤时,应对败血症的防治极为重视,可大剂量应用抗生素。此外对可能并发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急性肾功衰、褥疮及营养不良亦应积极治疗,以促进烧伤的痊愈。
参考资料:/disease/html/200009/5000000168550.html
烧伤的分类
医学上将烧伤分为一度、二度(浅二度、深二度)和三度。
1.一度烧伤:皮肤红肿,疼痛剧烈,为火烧样痛。
2.浅二度烧伤:皮肤肿胀,有水泡,疼痛。水泡皮脱落后创面渗液较多,甚至可以看到液体滴落,创面红肿。
3.深二度烧伤:水泡较小,创面呈淡红色或白中透红,可见小红点。深层可见黑紫色小血管网,渗液较少。感觉迟钝,也有疼痛感。
4.三度烧伤:创面苍白或焦黄色,干燥,较硬。多能见到黑紫色树枝样粗大的皮下静脉网,无痛感。
5.重者可发生休克,—般发生于大面积烧伤(二度、三度烧伤面积成人占15%;小儿占5%以上)的早期。主要因为在烧伤早期(体液渗出期)体内水份、蛋白质及盐分大量渗出丢失,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引起。表现为血压下降、脉博加快、口渴、烦躁、甚至昏迷而死亡。
触电是怎么回事,对人体有什么损伤?
人碰到带电的导线,电流就要通过人体这就叫触电。电流通过人体,对于人的身体和内部组织就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损伤分电击和电伤两种。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使内部组织受到较为严重的损伤。电击伤会使人觉得全身发热、发麻,肌肉发生不由自主的抽搐,逐渐失去知觉,如果电流继续通过人体,将使触电者的心脏、呼吸机能和神经系统受伤,知道停止呼吸,心脏活动停顿为死亡。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损伤。电伤从外观看一般有电弧烧伤、电的烙印和熔化的金属渗入皮肤(称皮肤金属化)等伤害。总之,当人触电后,由于电流通过人体和发生电弧、往往使人体烧伤,严重时造成死亡。
多大的触电电流,能使人发生生命危险?
电流通过人体时,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电流通过的时间有长有短,因而有着不同的后果。这种后果又和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有关系。但是要确实说出通过人体的电流有多少,才能发生生命危险是困难的。一般人体通过电流后,人体对电流的反应情况见表。
电流(安) 人体的反应
50~60周的交流电 直流电
0.006~0.00150.002~0.0030.005~0.0070.008~0.0100.020~0.0250.050~0.0800.090~0.100 手指开始感觉麻刺手指强烈麻刺手指肌肉痉挛手摆脱电极已感困难,但一般尚能摆脱;手指及手节处已有剧痛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剧痛、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呼吸麻痹持续3秒或更多时间时心脏麻痹,心房停止跳动 没有感觉没有感觉有麻痛或灼热的感觉灼热增烈灼热更加增烈,产生不强烈的肉痉挛感觉强烈灼痛,手的肌肉痉挛,呼吸困难呼吸麻痹
从表中看出,当人体通过0.0006安的电流,会引起人体麻刺的感觉;通过0.02安的电流,就会引起剧痛和呼吸困难;通过0.05安的电流就有生命危险;通过0.1安以上的电流,就能引起心脏麻痹、心房停止跳动,直至死亡。
9、 触电者触电时的危险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人触电后都将要威胁触电者的生命安全,其危险程度和下列因素有关:
(1) 通过人体的电压;
(2) 通过人体的电流;
(3) 电流作用时间的长短;
(4) 频率的高低;
(5)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6) 触电者的体质状况;
(7) 人体的电阻。
上述因素的危险程度分述如下:
通过人体的电压:较高的电压对人体的危害十分严重,轻的引起灼伤,重的则足以使人致死。较低的电压,人体抵抗得住,可以避免伤亡。从人触碰的电压情况来看,一般除36伏以下的安全电压外,高于这个电压人触碰后都将是危险的。通过人体的电流:决定于触电者接触到电压的高低和人体电阻的大小。人体接触的电压愈高,通过人体的电流愈大,只要超过0.1安就能造成触电死亡。
电流作用时间的长短: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长短,对于人体的伤害程度有很密切的关系。人体处于电流作用下,时间愈短获救的可能性愈大。电流通过人体时间愈长,电流对人体的机能破坏愈大,获救的可能性也就愈小。
频率的高低:一般说来工频50~60周对人体是最危险的。从电击观点来说,高频率电流的灼伤的危险性并不比直流电压和工频的交流电危险性小。此外,无线电设备、淬火、烘干和熔炼的高频电气设备,能辐射出波长1厘米至50厘米的电磁波。这种电磁波能引起人体体温增高、身体疲乏、全身无力和头痛失眠等病症。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通过人体时,可使表皮灼伤,并能刺激神经,破坏心脏及呼吸器官的机能。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如果是手到脚,中间经过重要器官(心脏)时最为危险;电流通过的路径如果是从脚到脚,则危险性较小。这样一来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又决定了心脏所通过电流的多少,一般情况如下表所示: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通过心脏的电流与通过人身总电流的百分数(%)
从一只手到另一只手从左手到脚从右手到脚从一只脚到另一只脚 3.33.76.70.4
触电者的体质状况和皮肤的干湿润程度:人体是导电的,当触电后电压加到人体上时,就将有电流通过。这个电流与人体质和当时皮肤的干湿程度有关。当皮肤潮湿时电阻就小,皮肤擦破时电阻更小,则通过的电流就大,触电时的危险程度也就大。同时与触电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有一定关系。如果触电者有心脏病、神经病等,危险性就较健康的人大的多。
人体的电阻:人触电时与人体的电阻有关。人体的电阻一般在10000~100000欧姆之间,主要是皮肤角质层电阻最大。当皮肤角质层失去时,人体电阻就会降到800~1000欧姆。如果皮肤出汗、潮湿和有灰尘(金属灰尘、炭质灰尘)也会使皮肤电阻大大降低。
参考资料:http://www.xjbzzy.org/bzdl/open.asp?NewsID=7&SmallClassID=2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860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