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世卫组织:世界三分之一人口受有效禁烟措施保护

夕阳红 2023-07-07 12:36:35

世界卫生组织10日发布报告称,世界上逾23亿人受到至少一种最高级别禁烟措施保护。这一数字在过去5年里增长了近13亿,目前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2008年,世卫组织提出最高级别的控烟措施,内容包括监测吸烟情况、室内公共场所及工作场所禁烟、提供戒烟服务、警示烟草危害、全面禁止烟草广告及提高烟草税。

这份《世卫组织2013年全球烟草流行报告》重点关注的是完全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报告称,这一禁令是最有效的控烟措施之一,全世界受到完全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这一控烟措施覆盖的人群从2007年的1.7亿人增长至目前的6.94亿人。但报告同时指出,仍有很多国家尚未禁止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当天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说:“如果我们不进行密切合作和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那么青少年和年轻人将继续被引诱吸烟。”

该报告呼吁通过明晰有力的法律进行政府干预,建议根据最新情况及时更新和完善相关法律,并强调了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进行协调合作的重要性。

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吸烟人口高达10亿,相当于全球人口的七分之一。全球每年有600万人死于因吸烟引起的疾病,若各国对吸烟不加以遏制,到2030年,这一数字可能升至800万。

世界各国采用了哪些办法来禁烟? 少一些。

全世界控制烟草开始动真格:2006年2月6-17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首届缔约方大会在日内瓦召开,来自113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许多与会代表在大会上介绍各自国家近年来在控烟禁烟方面的做法。爱尔兰、西班牙、挪威等国已经禁止在密闭的公共场所吸烟。印度制定了一整套十分全面的禁止烟草广告的法律法规。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新加坡和泰国等国已明确规定香烟的外包装上必须印有“吸烟损害健康”的警示词语及其醒目的标志。中国代表沙祖康在会议上也作了发言。参加大会的代表认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毕竟只是一个框架性公约,它的诞生仅仅是全球烟草控制工作的开始,今后还必须制定条款更加严格具体的议定书对之进行补充。另外,缔约方要在2007年2月前就自己已经采取的控烟禁烟措施提交正式报告。带头制定《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已宣布,根据新雇佣政策,该组织将不再招收烟民。新员工即便已经被录用,一旦发现吸烟,将被立即终止工作合同。该组织认为,这是一个原则问题,目的是树禁烟先锋形象。此外,世界权威医学杂志号召各国政府提高烟价,以降低肺癌发病率。根据世界银行的统汁,在高收入国家,烟草产品的价格每提高10%,对烟草产品的需求量就将下降4%;而在低收入国家则可下降8%。
欧盟委员会最新报告揭示成员国烟民人数下降:据调查,欧盟吸烟者占总人口的比例,已从2002年的33%降至2005年的27%,从不吸烟者的比例从42%上升到47%,成功戒烟者比例从19%上升到22%。目前,80%的欧盟公众支持在普通公共场所禁烟,56%的人支持在餐馆禁烟,75%的人认识到被动吸烟与吸烟有同等危害。调查还发现,青少年已成为欧盟社会中抵制烟草态度最鲜明的一个群体。近年来,欧盟委员会已立法禁止媒体上出现烟草制品广告,还不遗余力地加强控烟宣传,通过展览、广告、健康教育课、CO呼气测试等多种形式,向15-30岁的青少年群体发起为期4年的反吸烟宣传活动,鼓励年轻人远离烟草,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预计耗资7200万欧元。可见,欧盟近年来的禁烟努力已经收到了实效。
英国公布禁烟草案:2005年10月,英国公布了禁烟草案,规定在英格兰几乎所有酒吧和旅馆等室内公共场所都禁止吸烟。任何在禁烟区吸烟的个人将被处以50英磅的罚款;商家如果没有在禁烟区张贴禁烟标志或者没有有效劝阻人们吸烟,将被处以200英磅的罚款。2007年1月1日,英国政府颁布了最新的禁烟措施,要求7月1日起,英格兰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包括酒吧和私人俱乐部全面禁烟;从10月1日起,将青少年购烟的法定年龄从16岁提高到18岁。英国医生最近有了一项新的职责,他们要与所见到的每个吸烟者进行简短的谈话,规劝他们早日戒烟。在英国,还有一个机构叫”控烟协会”,如有烟民想戒烟,协会工作人员会立刻找上门来给予帮助,并进行随访。2006年,英国己向那些成功戒烟者提供免费到国外度假的机会,而英国一家医疗管理机构则出台一项限制令,需要接受一些常规手术的烟民必须先戒烟,否则将被排除在手术名单以外。
马其顿立法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2006年元旦起,已获正式生效的马其顿新“健康保护法”规定,严禁在所有从事文化、体育、教育、医疗活动的公共场所和封闭的公共交通站台,以及食品生产和销售地点吸烟,并对烟草征收特别附加税。国家预算每年可获益10亿代纳尔(约合1600万欧元)。新“健康保护法”还对吸烟广告进行了严格限制。
意大利公共场所禁烟一年,烟民减少50万:意大利在所有公共场所实施禁烟法仅一年,已获显著成效,烟民数量减少了50万,香烟销售量下降了5.7%,因吸烟引起的心肌梗塞而住院的病人也明显减少。2006年,意大利科学家采用”谈心戒烟法”帮助烟民戒烟,效果良好,80%的烟民在接受“谈心”后,会自觉戒烟。
西班牙颁布法令,公共场所烟民吸烟业主将遭高额罚款:2006年初,西班牙法令规定在学校、医院等在内的所有环境封闭的工作、学习禁止吸烟场所发现吸烟者,将对该场所的业主处以最低600欧元最高10000欧元的罚款。如果发现向18岁以下青少年出售香烟,将处以100万欧元的巨额罚款,并关闭其营销点。为大力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遏制青少年吸烟现象,西班牙政府曾投入360万欧元开展禁烟行动。
瑞典实行禁烟半年,民众积极支持:瑞典健康局对2000名成年人对禁烟行动态度的最新调查显示,自2005年6月1日起,瑞典全国餐馆酒吧全面禁烟,被调查对象中90%的人对禁烟行动表示赞成;82%的人表示他们去餐馆、酒吧的习惯没有因禁烟而改变;98%的吸烟者在餐馆、酒吧时能遵守禁烟规定;8%的被调查者说自己或认识的人因此戒了烟。
法国诞生“香烟警察”:法国为了落实禁烟法,从今年2月1日起,派出17.5万名”香烟警察”在全国的学校、医院、工厂、机关、商店等场所进行巡逻监察。其中,学校、医院要求绝对禁止吸烟,其他公共场所可为烟民设立小的“吸烟室”,对违规烟民可开出“违法”证明,处以68欧元的罚款,而违规的公共场所则将被处以双倍罚款。这些“香烟警察”由警察、宪兵、交警和军巡逻兵等组成。
德国禁烟接连出猛招:2006年初,德国就决定从2007年开始所有公共场所都必须禁烟。政府决定将合法购烟的年龄从16岁提高到18岁。如有违反者将被处以相应的罚金。还出台了”司机禁烟令”。德国政府又宣布,各大公司在招聘新员工时,有权拒绝吸烟的求职者,而优先考虑没有嗜烟爱好的应骋者。
俄罗斯孩子吸烟父母挨罚:近年来,俄罗斯地方立法机构决定强化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的责任,如果孩子被发现携带香烟,其父母将被罚款500卢布。这一决定暂时只在弗拉基米尔州实施,国家杜马正在进行研究,为全国的父母和孩子制定有关法规。
美国官员呼吁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美国公共卫生部部长最近曾指出,二手烟导致美国每年数万人死亡,为此呼吁应该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目前,美国17个州和400多个镇市已通过了严格的禁烟法规。加利福尼亚州卡拉巴萨斯市立法保护市民免吸二手烟,最高罚款达500美元,累犯者可能被判监禁。加州因此成为美国第一个宣布二手烟为有毒空气污染物的州。纽约市已将包括几乎所有餐馆和酒吧在内的大多数公共场所设为禁烟区。纽约市长己宣布,他将向全球范围的禁烟活动捐款1.25亿美元。他是一位戒烟30年的亿万富翁,他的行动包括设立帮助吸烟者戒烟和教育儿童远离烟草的计划;促进其他城市、州和国家禁烟和提高烟草税;设立在全球范围内跟踪烟草使用和监督禁烟行动是有效的系统。在美国,烟店老板遇到年轻人来买香烟时,往往先要查看身份证明(比如驾照)来确认购买者的年龄,然后再决定是否卖给他。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公司为了降低医保成本出个新招,对雇员提出了一项新要求:不许抽烟,否则走人!美国人2005年抽掉的香烟总数跌至1951年以来最低水平,人均烟草消费量也呈下降趋势,为上世纪30年代初以来所未见。戒烟提倡者认为,这应该归功于大力宣传戒烟和烟价上涨7年翻了一番。此外,美国烟草巨头与政府1998年签订的巨额赔偿合同也起了重要作用。又据媒体报道,近日,美国米拉麦克斯影业公司宣布,该公司发行的电影DVD将插入公益戒烟广告。公司希望,此举能让青少年了解到吸烟的危害,并远离烟草。
泰国已实施“严格禁烟令”,三成烟民成功戒烟:2006年以来,泰国政府对吸烟管制得越来越严,不仅买烟困难,香烟价格也上涨了不少,而且允许吸烟的场所越来越少。对泰国政府实施的“严格禁烟令”,绝大多数泰国百姓表示认同,许多人甚至提出,如果能够再严些,那将对泰国人的身心健康更为有利。2006年的世界无烟日,泰国促进健康基金会提出了宣传主题:非吸烟者要“勇于自卫”,保护自己的健康不被烟民侵害。在泰国,政府部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不能吸烟,办公楼内也不设吸烟室。如在公共场所吸烟,违者将被罚款2000铢(合人民币400元),而违反者的上级则将被罚20000铢(合人民币4000元)。在泰国,90%以上的餐厅禁止吸烟,即使少数餐厅辟有吸烟区,也一般是在室外设有几张小桌,烟民们要忍受高温和蚊虫叮咬之苦,方可一过烟瘾。近两年来,泰国政府三次提高烟草税,许多牌子的香烟两年中价格涨了一倍。再加上越来越多的禁烟区和越来越高的罚款,已使30%的烟民戒了烟。此外,泰国所有政府部门均全面停止接受卷烟厂的赞助资金,与制烟业脱离利益纠葛,从而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彻底贯彻禁烟规定。
印尼雅加达4000警察上街执行禁烟令:2006年4月6日起,印尼首都雅加达开始实施公共场所禁烟令,约4000名警察上街检查行政办公机关和主要道路沿线建筑内的违令吸烟者。违令吸烟者最高可判6个月监禁和约合5000美元的罚款。目前,违令者将被记下姓名和地址,情况严重者将被起诉。
新加坡正努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烟国:新加坡已有20多年的控烟禁烟历史,差不多所有公共场所都属禁烟范围,吸烟人数己下降到15%,成为世界上吸烟率最低的国家。
中国积极控制烟草:中国在烟草控制工作上己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相继颁布的《烟草专卖法》、《广告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烟草控制提供了法律基础。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积极行动加强了控制烟草的能力建设;开展了无吸烟场所、无吸烟单位、无烟草广告城市的创建和认定工作;严厉打击烟草非法贸易,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卷烟。中国也于2003年11月10日加入了世界第一个反吸烟条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成为第77个签约国。该公约在华生效3年后,所有烟草制品的包装上,必须印上不低于30%面积、可轮换的健康警语。中国政府不允许新设立中外合资烟草生产企业、不再新建烟厂、不再对现有烟草工业企业加大联合重组。坚决打击烟草非法贸易,禁止使用自动售烟机。中国将尽快制定并颁布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全国性法规,并建议把幼儿园、儿童游乐园、学校、餐厅等纳入法律禁烟区。中国政府还力争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无烟奥运会。我国研究表明,中国烟草价格如果增加10%,将导致烟草需求量下降5.4%左右。目前,中国的烟草业在财政收入的比例接近10%,但估计在今后20年,其财政贡献率将不断减少,这有利于减少政府对烟草行业的依赖,从而有效推动禁烟运动。
香港公共场所全面禁烟:2007年1月1日起,香港禁烟条例规定,除少数酒吧、麻将馆、桑拿浴室及夜总会外,香港绝大部分公共场所,如饭店、写字楼、学校、医院、街道、卡拉OK、沙滩、公共游泳池和公园等,将全面禁烟。这标志着香港继新加坡之后,成为第二个禁止市民在绝大部分公共场所吸烟的亚洲城市。2006年12月31日,控烟督察已经开始执勤行动,协助市民及公共场所管理人员适应新的禁烟条例。违例吸烟者最高可被判罚款5000港元。
总而言之,全世界控制烟草已开始动真格,反吸烟已成为世界潮流,控烟禁烟已是大势所趋,大有锐不可挡之势。此乃国际上实施健康促进之最佳范例。

要吸烟有害健康的资料。

烟烟雾中,92%为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氰酸及氨等;8%为颗粒物,这些颗粒物统称焦油,内含尼古丁、多环芳香羟、苯并芘及β-萘胺等,已被证实的致癌物质约40余种。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经较长时间才能显示出来,尼古丁又有成瘾作用,使吸烟者难以认识。吸烟可诱发多种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等,是造成早亡、病残的最大病因之一。英国一项历时40年的研究证明,中年吸烟者死亡率为不吸烟者的3倍。WHO资料表明,目前全球每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的各种疾病达300万人, 估计到2025年将升高到1,000万,而我国将占200万。吸烟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紧迫问题。 吸烟是从哥仑布发现新大陆之后,至今有几百年历史。吸烟的危害,吸烟不仅危害自己的身体,也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也会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吸烟有一定的社会性,在社交中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但同时又可能诱发多种疾病,对个体健康危害极大。也正由于如此,现在戒烟越来越受欢迎,比如现在用k-smoker办法戒烟的人就非常多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中有四分之一的癌症者,吸烟的占90%;死于支气管炎的,吸烟的占75%;死于心肌梗塞者,吸烟的占25%。吸烟不但给本人带来危害,而且还殃及子女,有学者对5200个孕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其丈夫每天吸烟的数量与胎儿产前的死亡率和先天畸形儿的出生率成正比。父亲不吸烟的,子女先天畸形的比率为0.8%;父亲每天吸烟1~10支的其比率为1.4%;每天吸烟10支以上的比率为2.1%。孕妇本人吸烟数量的多少,也直接影响到婴儿出生前后的死亡率。例如,每天吸烟不足一包的,婴儿死亡危险率为20%;每天吸烟一包以上的,婴儿死亡危险率为35%以上。同时吸烟作为一种成瘾性行为,也有一定的精神卫生问题。
烟草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关注。2003年5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192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了第一个限制烟草的全球性条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公约》要求各国至少应该以法律形式禁止误导性的烟草广告,禁止或限制烟草商赞助的国际活动和烟草促销活动,镇压烟草走私,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在香烟盒上用30%至50%的面积标明“吸烟危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使用“低焦油”、“清淡型”之类欺骗性词语。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害因素,吸烟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据统计,全球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如果不加控制,这一数字到2020年时将达到1000万。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至20倍 2008年2月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烟草流行报告》显示,烟草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最大且又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也是按其生产说明使用却导致高达50%吸食者死亡的唯一消费品。20世纪烟草流行导致全球1亿人死亡,如果各国政府不采取有力措施,这个数字将在21世纪变成10亿,而且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全世界只有5%的人生活在完全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的国家,10亿青少年中的85%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烟草业的广告和促销活动,能诱惑青少年吸烟。青少年一旦尝试了烟草这一高度成瘾的产品,很容易造成终身烟草依赖。广泛禁止烟草广告和促销,杜绝烟草行业对任何赛事或活动的赞助,是保护青少年不受烟草危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吸烟对青少年危害性更大。据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生理系统、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较成人为弱,易于吸收毒物,损害身体的正常生长。据美国25个洲的调查,吸烟开始年龄与肺癌死亡率呈负相关。若将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为1.00时,15岁以下开始吸烟者其死亡率为19.68;20~24岁为10.08;25岁以上为4.08。说明吸烟开始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越高。 吸烟损害大脑,使思维变得迟钝,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和工作,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心理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烟者减低10.6%在2007年6月底的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FCTC)第二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代表团表示支持通过对FCTC“第八条”优先权的协定,这意味着中国承诺要在3年之内,实现在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这就意味着,哪怕在公共场所设立吸烟区和非吸烟区都是不合格的。

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不是工厂,不是马路,而是家庭(工作场所)

在酒吧不断吸烟能把烟颗粒浓度提高到30~60微克每立方米;在卧室里,吸一根烟产生的颗粒物质浓度达到300微克每立方米。而车内二手烟颗粒的浓度达到400~3000微克每立方米,浓度是酒吧的50倍,是卧室的10倍。”

每燃烧一支卷烟所形成烟草烟雾中含有的强致癌物苯并芘高达180纳克。这在一个30立方米容积的居室内就会形成6纳克/立方米浓度,超过卫生标准(1纳克/立方米)6倍。为了将它稀释至风险低的浓度,就得把居室30立方米空气每小时更换5~6次,而目前在宾馆和家庭中常用的中央空调和普通空调均无过滤清除苯并芘等类超微颗粒的功能。

香烟燃烧时释放的粒子和气体依附在墙壁、衣服和皮肤上,就给家人制造了吸入“三手烟”的机会!有烟味的衣服可致被动吸烟

禁止吸烟场所比较局限。绝大多数地方规定禁止吸烟的场所只限于医疗机构、影剧院、音乐厅、录像厅、托幼机构、学校、会议室、图书馆、展览馆、公共交通工具、邮电、金融业的营业厅等少数场所。只有广州市和深圳市规定在设有空调的餐厅内禁止吸烟。在所有的地方法规中,办公室等工作场所均未列入禁止吸烟的范围。

一切有围墙和屋顶的或者类似结构的封闭私人或者公共场所,如家里、办公室、医院门诊室及病房、商店、网吧、室内歌舞厅、室内电影院、候车室、火车及汽车车厢、飞机及轮船客舱、地下通道、隧道、防空洞、室内卫生间等,按公约的要求均应禁止吸烟;露天空旷场所除明文禁止吸烟区外均为可吸烟区。

禁止吸烟的标志介绍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12月29日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得在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吸烟,在打造无烟党政机关的同时,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活动中也严格实行“无烟化”。

2、自2011年1月起,中国内地将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它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国家卫生部妇社司司长杨青在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透露这一信息时称,这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提出的目标。

3、2015年1月,北京市第十届人代会第三次会议代表手册首次明确规定,代表吸烟要在楼外区域,室内禁止吸烟。

4、2015年10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烟草控制政策评估项目(ITC项目)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无烟政策——效果评估及政策建议》。该报告指出,严格而全面的全国禁烟法规将保护中国13.4亿人口不受二手烟的危害,这一规定将受到广大群众包括吸烟者的热烈欢迎。

5、2018年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孙承业提交《关于取消铁路普通列车吸烟区,列车全面禁烟》的提案,呼吁在普通旅客列车上施行全面禁烟。2019年1月4日,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发布公告,提醒中国公民注意遵守当地最新禁烟规定。

6、青烟长在,噩梦长随。

7、香烟是魔鬼的契约。

8、提神不妨清茶;消愁不如朋友;若吸烟,又何苦?

9、If you smoke , tomorrow is a good day to die。

10、不一定烟雾缭绕的地方才是天堂。

11、小小一支烟,危害万万千。

12、无烟世界,清新一片。

13、吸烟,我们可以选择,那么,生命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848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