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世卫官员发最新警告,多国严防埃博拉病毒蔓延

佚名 2023-07-07 11:36:25

“疫情蔓延比我们努力想控制的速度更快。”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1日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的特别首脑会议发出关于埃博拉疫情的最新警告。

当天包括疫区3国和科特迪瓦在内的“马诺河联盟”举行特别首脑会议,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宣布成立共同边界地区的隔离带,武装部队将封锁该地区。陈冯富珍在会上强调了情况的危急程度,并呼吁国际社会努力承担起责任。她说,如果不采取进一步措施,控制在西非暴发的埃博拉疫情,那么疫情会迅速扩散,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而疫情的扩散速度快于控制疫情具体措施的到位进度。

目前,在非洲之外,除了美国主动接回两名受感染者外,有7名菲律宾人也疑似被感染埃博拉。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2日援引卫生官员的话称,菲政府正密切关注7名从塞拉利昂回国的菲律宾工人的情况。在埃博拉疫情暴发后,这些海外劳工返回菲律宾。菲防疫部门在机场对他们进行检查并采取了隔离措施。

尽管埃博拉尚未在非洲之外扩散,但对埃博拉的恐惧却迅猛增加。“欧洲的恐惧在蔓延!”德国《南德意志报》3日表示,埃博拉病毒如此可怕,人们很容易相信恐怖即将降临。“

欧洲发生埃博拉大规模扩散的危险有多大?到目前为止,西班牙和英国分别发现了埃博拉疑似病例,疑似患者都曾在埃博拉瘟疫爆发的国家旅游。英国政府不久前举行了代号为“眼镜蛇”的会议,磋商如何应对埃博拉。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称,埃博拉“是一种必须严肃对待的威胁”。

离非洲遥远的俄罗斯人不担心乌克兰危机可能引发的战争,反而更担心埃博拉。《俄罗斯报》一篇题为“埃博拉病毒让俄罗斯人恐慌”的文章称,对于埃博拉在非洲暴发,俄联邦医学生物局传染病研究所专家尼基弗洛夫表示,目前俄罗斯境内还没有发现这种病例,但未来极有可能蔓延到俄罗斯。

马来西亚国家通讯社称,马政府已强化对来自埃博拉病毒传播国家的船只和船员们的监控,在该国各港口设立了专门的卫生检疫处,所有进港人员必须经过检查。

2日,阿联酋航空公司在其网站上宣布,暂停飞往几内亚的航班。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则发布公报称,世卫组织并未建议关闭前往疫区国家的航线,该协会正与国际民航组织及世卫组织密切协调,关注疫情的进展。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的疫情状况

2014年2月,第一次爆发于几内亚境内发生。
2014年3月22日,几内亚卫生部宣布埃博拉疫情已导致80人感染,其中59人死亡。
2014年3月26日,法国里昂巴斯德研究所证实埃博拉病毒应为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初步报告表明此为埃博拉病毒的新菌株,后来改称扎伊尔毒株的宗族。
2014年4月1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截至当日几内亚已有至少122人确认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80人已经死亡。
2014年4月4日,根据几内亚卫生部报告,几全境感染埃博拉病毒143例,死亡86人。邻国利比里亚已有7人丧生,其中2人确诊感染埃博拉。
2014年4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几内亚埃博拉临床病例202例,其中125例死亡。
2014年4月23日,疑似与确诊病例已达242例,死亡142人,致死率高达58.7%。
2014年5月23日,疫情蔓延至几内亚人口两百万的首都科纳克里。非政府组织几内亚计划的国家主任易卜拉希马·图雷表示:“科纳克里大部分地区生活设施简陋,缺乏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给疫情升级为危机带去严重风险。人们不够水喝而不忍心洗手。”
2014年5月23日-27日,三个以前的受灾地区(盖凯杜、马森塔和科纳克里)、四个新地区(博法、泰利梅莱省、博克和杜布雷卡)和一个新的国家(塞拉利昂),报告有新的临床病例。
2014年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发言人法黛拉·沙伊卜在日内瓦透露,截至6月23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国共计出现599例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其中死亡369人。
2014年6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截止6月26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累计报告病例数达625例,其中399人死亡。
2014年7月26日,尼日利亚出现首例埃博拉病毒感染死亡病例,全国处于警戒状态。 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呈加速蔓延之势,已报告1323个确诊或疑似病例,其中729人丧生。
2014年7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新闻公报称,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四国累计报告的病例数已达1323例,其中729例死亡。
2014年7月29日,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数字,几内亚已有确认或疑似病例460个,339人丧生;邻国利比里亚有329个确诊或疑似病例,156人死亡;塞拉利昂报告533个确诊或疑似病例,233人死亡;尼日利亚首次报告1个疑似病例,并已死亡。
2014年8月4日,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截止8月1日,西非四国通报本次埃博拉出血热共1603例,包括887例死亡病例。
2014年8月6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通报称,截至8月4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累计报告病例数达1711例,其中932例死亡。
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通报称,截至8月6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共计报告埃博拉病毒造成的累计病例数达1779例,其中961例死亡;并宣布埃博拉疫情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对其它国家造成风险,需要做出“非常规”反应,所有报告埃博拉疫情的国家都应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2014年8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通报称,截至8月13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四国累计报告2127人确诊或疑似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人数上升至1145人;并警告称西非埃博拉疫情持续处于恶化状态,此次疫情规模被“严重低估”,有关机构亟须采取更多措施控制疫情。
2014年8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通报称,埃博拉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造成1229人死亡,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达2240例。
2014年8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通报称,截至8月20日,埃博拉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造成1427人死亡,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达2615例。
2014年8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最新通报称,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四国,已有3069人感染埃博拉,其中1552人死亡,这几乎是埃博拉1976年首次出现以来所有死亡人数的总和。与此同时,对塞拉利昂的埃博拉病毒进行基因研究发现,该病毒在人际间传播的过程中,已经发生超过300处的基因变化。病毒的基因组变化速度快而且通常发生在蛋白编码区,其中包括影响埃博拉病毒检测准确率和治疗效果的关键区域。
2014年8月29日,塞内加尔卫生部证实,该国发现首例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接到塞方通报,并承诺将帮助塞内加尔应对这一情况。
2014年9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透露,疫情已经确诊或疑似病例约3500例,超1900人丧生。卫生专家纷纷警告,埃博拉疫情有可能超出五国的范围,向非洲更多国家乃至其他区域扩散。
2014年9月5日,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四国肆虐的埃博拉疫情已经造成至少2105人死亡,病例数达到3967例。
2014年9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疫情通报称,截至9月6日,在疫情严重的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三国已累计发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4269例,死亡2288人。
2014年9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当日,埃博拉疫情死亡人数已突破2400人,近4800人感染。
2014年9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称,截至9月14日,确认、疑似与可能感染病例达到5357例,造成2630人死亡。
2014年9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称,截止9月21日,在西非五国共有6263人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2917名患者死亡。
2014年9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称,截止9月23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三国累计发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6574例,其中至少3091人死亡。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举行的一场国际卫生高峰会议上说,埃博拉疫区国家的“卫生系统濒临瓦解”。
2014年9月30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宣布,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一位成年男性病患被确诊带有致命埃博拉病毒,这是美国本土发现的首例埃博拉感染病例,也是非洲以外确诊的第一例。
2014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埃博拉出血热应对路线图情况报告中显示,截至9月28日,截至9月28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四国累计发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7177例,死亡3338人。
2014年10月6日,西班牙卫生部通报称,一名西班牙护理人员在马德里被确诊感染埃博拉病毒,成为首例在欧洲境内感染该病毒的患者。
2014年10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发布的埃博拉疫情最新报告显示,埃博拉病毒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达4033人,确诊、可能和疑似病例达8399人。其中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三国为重灾区,死亡病例为4024人;尼日利亚、塞内加尔表现为局部传播,西班牙和美国出现了散发病例。
2014年10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埃博拉病毒的蔓延威胁到了社会的“根本生存”,并可能导致出现“垮掉的国家”。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这是世界和平和安全所面临的危机,她同时警告说,人们的恐慌感比“埃博拉病毒本身散播地更快。”
2014年10月17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截至10月14日,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内加尔、西班牙、美国七国共有确诊、可能感染和疑似病例9216例,其中4555人死亡。
2014年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发布声明,正式宣布西非国家塞内加尔的埃博拉疫情结束。世卫组织指出,尽管塞内加尔埃博拉疫情结束,但因为该国邻近受埃博拉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等国,该国仍应对任何可能发现的疑似病例保持高度警惕。
2014年10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说,自从埃博拉疫情爆发以来,总计共有13567人感染,死者总数达到4992人。
2014年11月3日,“非洲治理促进会”(AGI)警告说,在塞拉利昂,埃博拉病例仍在“以惊人速度”迅速增加。在塞拉利昂农村,埃博拉病毒的蔓延速度比两个月以前快9倍。
2014年11月7日,世卫组织在最新疫情通报中说,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这三个疫情肆虐最严重的国家,确认、疑似或可能病例共有13241例。在这三个国家总共有4950人因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
2014年11月15日,刚果(金)卫生部长卡邦格宣布,截至15日,刚果(金)已有42天未出现埃博拉新增病例。意味着该国境内的此次埃博拉疫情结束。
2014年12月04日世界卫生组织称,自2013年年底以来,全球已有共计17290人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6128人死亡。
2014年11月30日世卫组织还表示,已知全球共有622名医疗工作者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346人死亡。
2014年12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数据显示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肆虐的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等西非三国的感染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已达19031人,其中死亡人数达到7373人。2015年11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宣布,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在塞拉利昂已经已经终止。继利比里亚之后,塞拉利昂成为第二个结束疫情的西非埃博拉主要疫情国。
2016年1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非洲西部埃博拉疫情已经结束。但在几个小时后,塞拉利昂的卫生官员证实,塞拉利昂又有人因埃博拉病毒而死亡。综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研究成果显示,此轮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很可能源于一名生活在几内亚,已经去世的2岁“小病人”,其生前曾被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果蝠叮咬。
分析称,在受果蝠叮咬后,这名2岁的婴儿开始发烧,排出黑色的粪便并且呕吐,研究人员认为其是“零号”病人,此名婴儿在发病4天后,于2013年12月6日死亡。研究人员事后追溯了这名婴儿的家族,发现了一系列埃博拉感染病毒的连锁反应。
2013年12月13日死亡。然后婴儿的3岁姐姐也在12月29日死亡,并且症状表现为发热、呕吐等。婴儿的祖母后来也有同样症状,并于2014年1月1日死亡。婴儿一家所在的村庄位于几内亚南部靠近塞拉利昂与利比里亚的边境地区。而就在几名村庄外部的人员参加了婴儿祖母的丧礼后,陆续出现了感染症状。由于埃博拉病毒随着前来参加葬礼的人越传越远,疫情范围越来越大。

埃博拉病毒是哪一年发生的


一波未平另一波又起!非洲出现埃博拉病例,埃博拉病毒又译作伊波拉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部和刚果的埃博拉河地区首次发现这种罕见病毒,该病毒能够引起人类和其它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死亡率在50%至90%不等,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不过刚果已是第14次出现感染,在埃博拉疫情方面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更多的经验来对待,该病毒潜伏期极短,发病快又强烈,死亡率高,所以应该还不至于传染到中国吧。
埃博拉病毒是哪一年发生的?
1976年
埃博拉病毒1976年首次在苏丹棉花厂工人身上被发现。但引起大规模爆发是在2014年的时候,西班牙的埃博拉疫情感染和死亡人数是历史最高状态,一直处于恶化中。
埃博拉病毒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
该病毒于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最大的爆发发生于2014年,非洲西部三个国家埃博拉疫情肆虐,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有8000人因为感染埃博拉病毒不治身亡。
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死亡率在50%至90%不等,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埃博拉病毒是哪一年发生的
1、最早发现时间:1976年,这是它第一次大张旗鼓地登上了历史舞台,人们以发源地给它命名——埃博拉病毒。2、最近的一次:2014年埃博拉病毒爆发先后波及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美国、西班牙、马里八国,并首次超出边远的丛林村庄,蔓延至人口密集的大城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846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