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宝宝睡觉就发烧怎么回事,宝宝睡觉就发烧该如何护理才好呢

佚名 2023-07-07 02:13:36

一、宝宝睡觉就发烧是什么原因呢

发烧的两个原因:

其一,病理性的,比如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系统感染等引发的发烧 。

其二,非病理性的,如气温过高(中暑)、衣服穿得太多,水分丢失(流汗、腹泻)、房间空气不流通、剧烈运动前后等引发的发烧。

在儿科门诊调查发现幼儿夜间发烧的频次明显高于白天,高达80%以上。

那么孩子为什么总喜欢晚上发烧?

1宝宝百天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在高速运转,到了夜晚身体的激素就会明显的下降,让某些病症比如发烧就会突显出来。

2 晚上大脑处于休息状态,百天被暂时抑制的反应解除,宝宝不仅容易发烧,还会高烧。

3 宝宝身体的含水远远比大人多,只要稍微缺水就会影响身体的散热,夜晚就跟容易发烧。

4 部分家长喜欢睡前给宝宝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比如牛奶,各种营养品,入睡后宝宝肠胃无法很好的消化,会产生更大的热能,诱发发烧。

二、宝宝睡觉就发烧该如何护理才好呢

1、宝宝出现想睡觉的症状应该适当的退烧,并且应该多喝水,这样可以舒缓血管的疲劳,也可以减轻发烧的状态。

2、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3、温水拭浴: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宝宝发烧后家长们不要太过紧张,只要时刻注意观察孩子的状态,使用物理方法给宝宝进行降温,让宝宝在家多多休息,就可以尽快的恢复健康。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的话,家长要带着宝宝及时的就医,以免病情加重,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4、发烧的饮食:多喝开水,在不肯喝水的情况下可以改喝果汁之类的;吃些易消化的食物,诚在住院期间是以稀饭、汤水、面条为主。

三、宝宝睡觉就发烧该如何避免才好呢

保持空气的流通,室内不易太干燥了,干燥的环境下细菌很容易滋生,会让原本的疾病加重。孕妈可以趁宝宝睡前一小时在卧室用加湿器,入睡后就关闭。或者放一盆清水,以缓解干燥的空气;病理性发烧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退烧药物; 宝宝发烧期,睡前千万别吃鸡蛋,牛奶等高热量的食物。宝宝睡着后,最让妈妈头疼的问题非踢被子莫属,尤其是喜欢满床打滚的孩子。建议宝宝晚上睡觉的时候,穿上轻薄舒适的睡衣,并且给宝宝准备一条厚度适中的睡袋,避免后半夜踢被子着凉感冒。

应对发烧的食疗小技巧:红枣青菜粥

食材:青菜叶,红枣。

做法:将红枣洗干净,切两半或者剁碎点,青菜洗干净剁碎,加入到煲里,再加入适量的水,慢慢炖上2小时。提示:可以炖的稍微稀一点,发烧本来就没啥食欲的。 功效:退热。

四、宝宝高烧会引起哪些疾病出现呢

1.高热抽筋:一般说6个月以内或6岁以上的孩子都不会因高热而引起抽筋,在1~6岁的孩子中也只有2~5%会发生这种抽筋。抽筋多发生于高热骤起之时,一次发热仅抽一次,很少超过2次以上,只要抽搐时间不长,处理得当,对孩子健康影响不大。但反复或持续的抽筋会引起脑缺氧而损伤大脑。

2."烧坏脑":一般发热对身体组织器官的影响不大,且能加速抵抗力的产生。当体温超过41°C时,体内蛋白质会发生分解,引起脑水肿而致病孩死亡或留下脑病后遗症。因此,孩子出现40°C以上高热就必须紧急处理。

3.脱水:炎夏孩子通过呼吸与皮肤散发水分已比其它季节为多,苦遇发热就更多,体温每升高1°C,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散发的水分增加0.5毫升。因服退热药大量出汗时体内丧失水分就更多。脱水不仅使退热困难(在小婴儿脱水本身就可引起发热),还会影响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发生酸中毒等。因此对高热孩子必须鼓励饮水,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输液。

孩子发烧该如何正确护理

宝宝发烧护理之护理流程

首先,室内的温度要控制在20℃-21℃之间,以此同时要让宝宝穿的轻便一些,也不要在宝宝身上盖太过多的被子,否则这样是会妨碍到宝宝皮肤散热。

继而,要给宝宝增加流食的摄取,因为宝宝发烧的时候热量的需求会提升,所以需要更多的热量。针对比较小的宝宝来说,可以给其多喂几次的母乳或者是配方奶粉,较大的宝宝,可以多供应一些流质的食物,比如稀释过后的果汁或者多汁的水果。

其次,若是有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的给宝宝服用一些退烧药,服药的时间剂量最好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最后,宝宝发烧,身体固然会发热,那么就可以使用温水来给宝宝擦浴,当宝宝的体温达到了38.5℃以下的时候,就要适当的给予温水或者是40%-50%的酒精给宝宝擦拭颈下,腋窝,大腿的位置,要尽量避免胸部和腹部的位置,否则会导致宝宝着凉。

宝宝发烧护理之何时就医

当父母发现宝宝有以下几种情况的时候,就要注意了要必须尽快的采取就医。

1、宝宝有脱水的现象发生。

2、宝宝已经好几个小时拒绝喝流质的食物的时候。

3、宝宝持续了24小时发烧却差不多出原因的时候。

4、宝宝很虚弱,爱睡觉,不吃东西,爱哭,会就自己的耳朵等异常行为的时候。

5、宝宝有慢性疾病,比如心脏病,肾病等。

6、宝宝本来感冒已经好了,有突然的发烧。

7、宝宝出现抽筋或者是以前发烧时也曾经抽经过。

8、较小的婴儿发烧超过37.9℃,2-6个月的宝宝的肛温超过38℃,6个月的宝宝的肛温超过39.2℃时。

小孩发烧39度怎么办

小孩发烧39度已经是高烧了,应及时就医,如果不能马上去医院,则需要观察小孩发烧的状况如有没有反应迟钝、痉挛以及没有其他异常反应等。家长要可服用退烧药物,并在家里先做一些物理降温。

体温39℃以上的高热容易引起儿童惊厥,6个月以下儿童在发热时因病情变化快,都应及时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3个月内的婴幼儿应慎用药物退热,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热。药物退热效果不好或用药退热后不到两小时体温又超过39℃时也应采用物理方法降温。药物退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在孩子体温突然超过40℃时应先立即采用物理方法退热。

1、温水擦浴

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

2、服用退烧药

宝宝发烧超过38.5度时,医生会考虑使用口服剂或肛门塞剂来为宝宝退烧。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降温。

3、通风散热

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4、保证水分

多饮水,吃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5、脱掉过多的衣服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6、保证睡眠

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

但3岁以内的婴幼儿发高烧时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一般不打退烧针,不吃退烧药,以免发生虚脱及药物毒性反应,其他药物的使用同样要慎重哦。不过,很多家长认为,发烧时就应该尽快帮宝宝退烧才安全。事实上,若是轻微疾病,发烧会出现2-3天左右,而且面对发烧的正常态度是找出发烧背后的病因,强行降温是不科学的。不要一味要求医生把烧逼退,因为有时发烧是因身体出了什么特殊状况而导致的!

放血退烧的偏方

对于38.5℃以上的高烧,尤其是高烧惊厥的孩子,可以试试末梢放血的治疗方法。

主要是给郁闭在身体内的,游离于经络之外的阳气一个出路,你会发现高烧不退的孩子基本上无论吃了几次西药退烧药,身上没有汗,干烧。但是如果在末梢能放一点血,孩子经过疼痛的刺激能发出汗来,阳气得以从汗毛孔释放出来,烧就能逐步降下来了。

当然,治疗方法要跟时间紧密相连的,不同时间的放血的部位也不相同。但是如果实在是高烧不退的紧急情况,最简单的是十个手指末端(中医讲叫十宣穴)都少量放出一点血来,烧也能逐步退了。

放血的方法也很有讲究,首先,家长要准备一只医院那种采血针,不能用我们平时测血糖那种弹式针,因为这种针扎下去根本不会觉得疼,而我们要的就是让他疼一下;然后,给孩子十个手指都扎破;最后,从手掌劳宫穴,顺手手指捋,一直捋到指端末梢,把血挤出来。

穴位退烧方法

1、十宣穴

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到5滴为宜。

2、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3、曲池、合谷、外关穴

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

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半夜突发高烧退烧小偏方

1、生姜一小块(约10克),捣成糊状,敷在手腕处的高骨上,或直接切片贴在高骨处,用医用纱布裹住后,贴上胶布固定,一般40分钟左右就可以退烧。

2、薄荷15克,水500毫升,烧煮5—8分钟即可,待水温凉后,用纱布蘸取反复擦洗腋窝、前额,大腿根,直到孩子烧退为止。

提醒广大家长朋友,宝宝发烧千万不要乱用药,在医嘱下给宝宝进行护理和治疗。

孩子发烧首选物理降温

宝宝发烧,有两种降温方法: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

物理降温包括冰敷、酒精擦浴、温水洗浴(或擦浴)冰敷若选用市面上卖的小儿退热贴(冰冰贴)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家里有冰箱,可以把湿毛巾放进速冻(冷冻)箱里,5-10分钟后拿出来敷在宝宝额头上效果要好得多,还经济实惠。

温水擦浴或洗浴,可用接近或略高于体温的水,给宝宝洗个温水澡,或者用毛巾擦宝宝身体降温,注意多搓(或擦)洗一下脖子、腋窝、大腿根、肘窝、腘窝等血管丰富的地方,用力适度,擦10分钟左右,宝宝皮肤潮红就可达到效果。

酒精擦浴,注意要用稀释过的酒精,一般用20%-30%左右,但是一般在宝宝39℃以上才用,擦的`方法与温水擦浴一样。需注意的是,1岁以下的宝贝禁用酒精擦浴;酒精擦浴的方法要尽量少用。

目前,宝宝安全的退烧药种类不多,一般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其它的退烧药都须慎用。即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最少间隔4个小时才可以再次使用,并且一天不能超过4次。

新生儿(出生后28天内的宝宝)最好不要用药物降温,首选是物理降温。但新生儿不能用酒精擦浴。可将宝宝包被解开,用温水洗澡,洗完澡后注意给宝宝多喝水,一般体温就会降下来。要勤测体温,半小时测一次,如果体温还是不降,就要去医院及时治疗,免得耽误病情。

对于1岁以上的宝宝,物理和药物退热方法都可以用。一般38℃以下,可以多喝温水或热粥促使宝宝出汗降温,38.5℃以上就要用退烧药,如果超过39℃,那就要物理降温配合药物用,并且同时多喝水,观察半个小时,如果体温不降反而上升,就立即去医院就医。另外,宝宝高烧的时候会消耗大量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要在饮食中注意补充。

宝宝发烧感冒,家长应该了解这些

1、宝宝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咽炎,简称感冒,俗称“伤风”,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病种,多呈自限性。普通感冒潜伏期1~3天不等,随病毒而异,肠道病毒最短,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较长。

2、一般的感冒初期基本的不会伴随发烧这种症状,大多先有鼻和喉部灼热感,随后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涕、全身不适和肌肉酸痛。症状在48h达高峰(病毒脱壳),急性鼻咽炎通常不发热或仅有低热,尤其是鼻病毒或冠状病毒感染时。

可有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眼睑肿胀、咽喉黏膜水肿。鼻腔分泌物初始为大量水样清涕,以后变为黏液性或脓性。黏脓性分泌物不一定表示继发细菌感染。咳嗽通常不剧烈,持续时间可长达2周。

脓性痰或严重的下呼吸道症状提示鼻病毒以外的病毒合并或继发细菌性感染。儿童感冒时其症状多较成人为重,常有下呼吸道症状和消化道症状(呕吐、腹泻等)。感冒多属自限性的,如无并发症,病程4~10天。

3、对开始发烧的感冒要有正确的应对的方式,首先就是要知道如何去正确的退烧,在退烧的时候要知道如何去判断温度的处理方式。

发烧温度在38.5度以下的不要给孩子吃退烧药,发烧的时候就是身体的抵抗力和细菌病毒做斗争的过程,所以在38.5度以下的时候不会危及孩子的生命安全,所以建议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吃退烧药,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喝水来补充身体的水分,另外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温度。

对高烧在38度以上的孩子可以用物理退烧的方式,美国儿科协会认为孩子的发烧如果以药物退烧会有副作用,毕竟这发烧是身体的一种反应,并不属于一种疾病,所以要做的就是尽量的使用安全的物理退烧。

4、另外对感冒发烧有鼻塞症状和咳嗽症状的,美国儿科协会就建议大家要做到对孩子的情况的高度关注,孩子鼻塞会很难受,甚至会导致孩子的呼吸困难,这是需要宝宝的妈妈注意的问题,可以使用安全的缓解药物,但是必须注意不要使用激素以及有副作用的药物。

常见的有效降温方法

家中有孩子的父母大多遇到过孩子半夜发烧的情形。一旦孩子发热,特别是39.5℃的高热要采取降温措施尽快将体温降下来。下面介绍几种常用且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

辐射降温

小儿发热时采用揭去被子,解开衣服等以促进机体散热。辐射降温法是促进机体散热较好且最简单的方法。同时给孩子补充充足的水分,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利于患儿康复。

头部冷湿敷

用20℃至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至5分钟更换一次(婴幼儿不推荐此法)。

冰敷

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腋下及腹股沟区。最好用软毛巾或软布包裹冰袋,不宜长时间冷敷同一部位,以免冻伤患儿皮肤(婴幼儿不推荐此法)。

温水擦拭或温水浴

用温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促进散热。此法退热效果较好,可使体温迅速下降。

酒精擦浴

此法降温效果明显,主要适用于高热降温。将纱布浸透在30%至50%的酒精或白酒中并加等量温水,然后将纱布拧成半干后进行全身擦拭,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以患儿皮肤被擦至发红为宜,切勿擦伤皮肤。3岁内小儿一般不推荐用此法降温。

温水浸脚

用低于患儿体温2℃至3℃的温水浸泡双脚30分钟也可起到退热作用。

孩子发热时家长不能大意,在积极查明原因的同时,要尽快将体温降下来,高热时最好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联合使用,如体温持续不降最好立即到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831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