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老人老是打嗝怎么办呢,老人老是打嗝的原因(如果有老人总是打嗝是为什么)

夕阳红 2023-07-06 15:59:33

一、老人打嗝不止该如何是好

1、喝水弯腰。出现打嗝时,可以喝几口温开水,同时进行90度弯腰动作。如此重复10次左右可以有效地解决打嗝的症状。我们的胃部离膈肌非常近,喝温开水进行弯腰可以更有效地温暖膈肌,同时还会使得内脏对膈肌起到按摩的效果。喝开水也可以制止打嗝,特别是喝稍热的,喝一大口,分次咽下,反复几次,就可以有效地缓解打嗝的情况。要注意水温不能过高,防止烫伤。

2、分散注意。消除紧张情绪及不良刺激,分散其注意力。当老年人把注意力集中到别的事物上去的时候,打嗝自然就会停止了。

3、拉伸舌头。当出现打隔不止时,可以手拿一块干净纱布抓住舌尖往外拉伸。当感觉到腹部有气体股出来即可停止,这时候会发现打隔的情况立马消除。

4、呼吸憋气。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尽量憋长一些时间,然后呼出,反复进行几次。将混合气体装入塑料袋中吸入,混合气体中含90%氧气和10%的二氧化碳,也可以止嗝。

二、老人打嗝是怎么一回事的呢

打嗝,医学上称为嗝逆。老人吃饱了打嗝很正常,但是打嗝不止就需要警惕了。家有老人的朋友们,当发现老人打嗝不止的话,一定要注意检查。

吃太快过饱:吃的太过快或者过饱导致的胃部负担过重,然后引起膈肌痉挛这是就会打嗝。所以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

刺激性食物:刺激性食物会刺激胃部导致打嗝,所以老年人要避免或减少刺激性食物的量,不吃或则少吃辛辣食物和冷冻食物,对肠胃进行适当的调养。

其他原因:引起打嗝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是胃、食管功能或器质性改变,也有可能是外界物质、生化、物理刺激引起的。若因过饱过急饮食造成的,数分钟内可自动缓解,因慢性病导致者在解痉、加强胃动力治疗后也无大碍。所以养生之道网提醒打嗝不止的老年人不要恐慌,及时诊治。

如果是老年人反复打嗝,而且比较严重,就要送医院了,怕是中风的征兆。

三、老人不停打嗝吃什么好

栗子茯苓枣粥:栗子、大枣各10枚,茯苓15克,大米50克。将茯苓研细,大枣去核。将大米煮沸,下大枣、茯苓、栗子等,煮至粥熟服食。

蝉麦大枣汤:蝉蜕2克,浮小麦6克,钩藤3克,大枣3枚,甘草2克,白糖少许。把以上各原料用凉水洗净,加入适量水。放入砂锅内一同煮,去渣取汤。加入白糖,以减少药味。

白果肉粥:白果5粒,大米15克,瘦肉15克,盐、油各少许。白果去壳及芯、切碎。用油、盐将大米、剁碎的瘦肉末腌15分钟。将适量水煮开后,加入所有材料煮成粥。

姜汁撞奶:牛奶,白糖,姜1块。首先把姜去皮洗净,切成小块用压蒜器挤出姜汁。两汤匙姜汁可以配一包250ML的牛奶。牛奶加糖煮滚,熄火,顺时针搅拌数下,等待 牛奶稍微冷却,大约70到80度左右。把牛奶从离碗高点的地方倒入盛着姜汁的碗中,盖上盖子,五分钟左右。

生姜红茶饮:生姜4片,红塘1勺,小袋装红茶1包。将生姜洗净切片,放小锅中加适量水,加热煮沸即可。取一小袋装红茶包放入杯中,到入姜汤泡4分钟左右,期间反复提拉红茶袋几次,加入红塘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四、老年人打嗝不止的危害有哪些

可能是胃部有问题:打嗝多是胃部涨大引起的,所以人们经常因为吃饭急,或吃饭时说话吞入了较多的空气而出现打嗝现象。现实生活中,如果胃部受了寒,或进食了乾硬、辛辣的食物,也会出现暂时性的打嗝。如果常出现打嗝的现象,甚至没吃东西就会不自觉地打嗝,就有可能是胃部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即患上了胃炎。

可能是呃逆症:持续性的打嗝不止,可能是一种病,叫做呃逆症。呃逆症是膈肌和肋间肌等辅助呼吸肌的阵挛性不随意挛缩,伴吸气期门突然闭锁,空气迅速流入气管内,发出特异性声音。呃逆频繁或持续24小时以上,称为难治性呃逆。

可能是癌症来袭:一旦常出现经常打嗝或周期性胃部不适就要重视,打嗝症状严重时,要立即到医院透过胃镜、血液等检查来进行确诊,早发现,早治疗。连续打嗝要当心癌症侵袭。如果出现连续打嗝,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这有可能是肝癌信号。临床上已有一些因连续打嗝被查出肝癌的病例。因为,连续打嗝有可能是因肿瘤导致肝脏肿大,刺激膈膜而引起膈膜痉挛。此外,食道癌、贲门癌、胃癌的患者也会出现连续打嗝的症状。

可能是脑中风:一但老年人出现持续打嗝,伴有肢体活动不力、言语不清,甚至神志不清等症状,特别是患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等,要警惕中风,应迅速求医。中风之所以会出现打嗝症状,一方面是因为中风后,颅内病变直接或间接影响呼吸中枢,调控呼吸心跳的延脑血管发生阻塞,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横膈膜的肌肉不断收缩,一直打嗝;另一方面是脑中风后常会发生刺激性溃疡而致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后刺激胃黏膜,殃及膈肌,膈肌痉挛而出现打嗝。

如果有老人总是打嗝是为什么

吃饭时动身子,动岔了气造成打嗝,两个方法能止住打嗝:
第一,采用“突发式神经调节法”
即在病人正打嗝时,根据“意到,气到”的原理,突然采用善意的谎言引起打嗝者因信以为真而高度关注,甚至生气,继而因神经紧绷导致意念突然集中转移,岔气也自然跳回原路。比如:“妈,你今天是不是打你孙子了?老人“没有啊!”“怎么没有?那孩子能说谎吗?于是老人特别生气,这种转移需维持2-3分钟,待不再打嗝后,就可以解释谎言了。注意:对老人说谎时需把握内容、把握分寸,避免对老人造成心脑伤害。而且解释工作一定要及时做好,否则打个治好了,心理却受到难以愈合的伤害。
第二、采用或罐疗法”
用火罐在后背中间脊椎处拔20分钟,在前面心口窝下方把5分钟。

老年人经常打嗝怎么办

你这个可能是胃炎或者十二脂肠溃疡可能大.最好做胃镜明确.现在认为胃病是由幽门螺旋杆菌通过消化道传染.现在建议:你在当地医生指导下用奥美拉唑20毫克每天2次,
阿莫西林3颗每天3次, 甲硝唑或替硝唑1片每天3次 枸橼酸铋钾1包每天3次或丽珠得乐1包每天3次联合用药.青霉素一定要皮试啊.这个方案可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保护胃黏膜.坚持服用.防止复发.一定要要禁烟
,酒,辛辣食物.少吃含淀粉内的食物如:土豆 芋头 粉丝 粉条 红薯等凉粉 打嗝的经验相信大家都有,有时只要几秒钟几分钟就过去了,没什麼大碍,可是万一你嗝个不停,而且就在开会中、在主管训话中,想必一定会引来众人的目光,让你困窘不已,若是情侣约会正当在含情脉脉时来了这麼嗝个不停,那可就煞风景了......。
打嗝有两种,一种是嗝!~嗝!~嗝!持续个几分钟,一般常出现在吃饱饭后,有可能是吃得太急太饱,也可能是刺激性食物所造成,当然吃东西时吞进太多的气体也可能造成。
打嗝是由於胸腔与腹腔之间的横膈膜受到刺激,横隔肌不由自主的收缩,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会发出嗝嗝嗝的声因,这种刺激大多来自胃部胀大的压力或是腹中气体太多了,当然靠近横隔膜下方的肝脏、胰脏和胆囊有病变时,有时也会出现经常打嗝的现象。当然横膈膜的敏感性也会因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若是经常的打嗝或是打嗝时间超过两天以上者,最好前往肠胃内科或是家医科门诊就诊以防有其他原因。

如果你偶尔出现这样嗝个不停,怕造成困扰,倒是有几个小妙方可以提供您试试:
1. 喝水:最好的方法是将水先含在口里,等到嗝声后立即吞下,多喝几口后就好了。
2. 憋气:大大的吸一口气然后憋住,直到无法忍受再放开,约反覆做3~5次通常可以改善。
3. 用一个塑胶袋,罩住口鼻呼吸,约3-5次的吸、吐即可,让吐出的二氧化碳重复吸入增加血中二氧化碳浓度,调节神经系统。
另一种是类似嗝气,当肠内气体过多的时候人体会自然的以打嗝、放屁等方式排出体外,也就是当你感到腹胀难受时,通常在打嗝或放屁后,就会感觉舒服许多。造成肠内气体过多的原因:

1.
吃进过多的气体:边吃东西边讲话、进食太快、喝碳酸饮料或嚼食口香糖等,这些都常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吃进较多的气体。另外,精神容易紧张的人,常会有不自觉吞口水的动作,也会增加咽气的量。

2.
食用过多产气食物:容易产气的食物是豆类,纤维质如榖类、芹菜、白菜,甜食,另外蕃薯、马铃薯、芋头、香蕉、橘子也是属於产气食物,这些食物在进入大肠后,被肠中的细菌分解就会产生大量的气体。

如何改善肠内气体堆积:
进食的速度慢一点。
吃八分饱或是采行少量多餐。
少吃甜食、发酵食物,豆类与高纤谷类食品要适量。
避免碳酸饮料或是用吸管喝饮料和尽量不要嚼食口香糖。
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
运动:帮助肠胃的蠕动消除胀气。

九十二岁老人打嗝是怎么回事?

九十二岁老人打嗝是怎么回事?
医学上称为“呃逆”。如果受到寒冷刺激、饱餐、吃饭过快、吃进干硬食物后,都可能出现暂时性的呃逆,这不能算病,所以也不必要看医生。治疗,首先要治疗引起嗝逆的原发疾病,其次才是对症治疗。下面介绍的是一些简便而且实用的方法,能够阻断神经反射而使呃逆中止。 1、分散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及不良刺激。 2、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尽量憋长一些时间,然后呼出,反复进行几次。 3、喝开水,特别是喝稍热的开水,喝一大口,分次咽下。 4、洗干净手,将食指插入口内,轻轻刺激咽部。 5、将混合气体装入塑料混合气体中含90%氧气和10%的二氧化碳。 6、嚼服生姜片。 7、将生韭菜洗净,榨出菜汁后口服。 8、柿蒂(指新鲜柿子或柿饼的蒂)每次20枚,煎水成100毫升,分两次口服,一次50毫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815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