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溢血发生的原因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高发的疾病之一。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老年人怎么预防脑出血方法呢?
突发脑出血的人多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病,诱发因素主要有:
一、寒冷气候
影响人体神经内分泌的正常代谢,便血液粘稠度、血浆纤维蛋白质、肾上腺素均升高,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和脆性增加、血压升高,造成血管破裂。
二、精神刺激
由于过分激动,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肾上腺素增加,心跳加快,血管急剧收缩,诱发血管破裂。
三、过度劳累
由于担负任务过重,精神极度紧张或长途旅行和过于疲劳,极易诱发脑出血。
四、不良生活习惯
如酗酒、暴饮暴食、饱食后沐浴等。
明白了脑出血的病因和诱因之后,注意生活调节,治疗潜在疾病,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怎样预防脑出血呢?
1、稳血压:必须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高血压,定期检查,确诊后就应坚持服药治疗,以降低及稳定血压,防止反跳及过度波动。
2、调情志: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做到心境平静,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3、戒烟酒:酒和烟都能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加速动脉硬化,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的人,尤应戒烟酒。
4、择饮食: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品。
5、避免劳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6、防便秘:大便燥结,排便用力,不但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要预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适当的运动及早晨起床前腹部自我保健按摩,或用适且的药物如麻仁丸、蜂蜜口服,开塞露、甘油外用;可有效防治便秘。
二、脑溢血的早期症状分析
1、运动功能失灵:这类症状是最常见的。由于大脑供血不足至使掌管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的症状为突然嘴歪,流口涎,说话困难,吐字不清,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持物跌落,走路不稳或突然跌跤,有的也可出现肢体痉挛(痉挛【译】痉挛是指肌肉突然做不随意挛缩,俗称抽筋,会令患者突感剧痛,肌肉动作不协调。)或跳动。
2、感觉障碍:因供血不足而影响到脑部的分析区域,感觉器以及感觉神经纤维,常表现为面麻、舌麻、唇麻以及一侧肢体发麻或异物感;有的人可有视物不清,甚至突然一时性失明的现象;不少人有突然眩晕感;也有的肢体自发性疼痛;还有突然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感觉功能障碍。
3、精神异常:总是想睡,整天昏昏沉沉地睡,没有精神工作、学习,这不是因过度疲劳所致,而是脑供血不足的先兆征象。还有的人表现为失眠,或性格略微变化,例如孤癖、沉默寡言或表情淡漠,有的为多语急躁;有的可以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或智力衰退,甚至丧失了正常的判断力,这些都与脑供血不足有关。由此可见严重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危害还是很大的,那么如何改善严重脑供血不足呢?
首先,应加强体育锻炼,运动是增强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不足的有效方法,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
其次,可采用中医药治疗,中医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辩证为肾虚、血瘀、痰湿等证型,而采用不同的中药进行调理,可收到满意疗效。
另外,服用脉通、银杏叶片、养血清脑颗粒等药,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如果仍不能使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得到改善,一定要到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调治。
三、老年人脑溢血的预防措施
脑出血是现在中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发病的原因有很多种,所以我们就更应该做好预防措施。
一、动左手
日常生活中,尽多用左上肢及左下肢,尤其多用左手,可减轻大脑左半球的负担,又能锻炼大脑的右半球,以加强大脑右半球的协调机能。医学研究表明,脑溢血最容易发生在血管比较脆弱的右脑半球,所以防范脑溢血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在早晚时分,用左手转动两个健身球,帮助右脑半球的发达。
二、不蹲便
蹲便时,下肢血管会发生严重屈曲。加上屏气排便,腹内压力增高,可使血压升高,就有可能发生脑血管意外。若坐便,股动脉虽弯曲,但弯曲角度在90度左右,血液可与平时一样保持畅通。同时全身的重量又为臂部所承受,虽时间稍长,下肢也不感吃力,使人情绪安然,不会引起血压升高,可减少脑中风发生的机会。
三、饮足水
要维持体内有充足的水液,使血液稀释,保持血容量。平时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特别是晚睡前、晨起时,饮1-2杯温开水。
四、适寒冷
寒天是脑中风好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还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四、脑溢血的治疗措施分析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大脑实质内的出血,与高血压病有直接关系,这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该如何治疗呢?我们来看看下文的介绍。
脑出血该如何治疗呢?脑出血患者要注意保持安静,绝对卧床,就地治疗。如需搬动,亦要尽可能保持平稳,减少颠簸,避免加重出血。应急送医院救治。
脑出血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颅高压脑疝形成,造成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所以,控制颅内压是降低致亡率的关键之一,方法如下。20%甘露醇:100至200mL,静脉注射,一回4至8h。20%白蛋白:50mL,静脉注射,每天或者隔日1回。
控制血压这是防止脑出血加重或者再次出血的关键。一般要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为好。降压不宜过速、过剧,要使血压渐渐下降。脑出血一般不需使用止血剂。因脑出血早期仍可继续出血,后期可再次出血,并且可以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所以,可依情况使用止血芳酸、止血敏、立止血等止血剂。
脑出血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全身各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呼吸道感染和褥疮,心肾功能衰竭等,要积极防治。
脑出血依据病人病况、年龄可适当选择开颅去除颅内血肿、脑室外引流、颅骨钻孔抽吸脑内血肿等手术疗法,以尽早挽救生命。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全脑症状,多由脑出血、水肿和颅内压升高所致。表现为头痛、呕吐、嗜睡、昏迷等。二是局灶症状,为血破入脑实质后所致的定位症状,如中枢性偏瘫,面瘫,失语及偏身感觉障碍等。
出现脑出血时,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积极的进行治疗
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称为脑出血,又叫脑溢血。不包括外伤性脑出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脑出血的常见原因是高血压。有资料表明80%以上的脑出血病人有高血压病史。由于长期的高血压,脑内小动脉形成粟粒样大小的瘤体扩张,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就会使微小动脉瘤破裂而发生脑出血。长期的高血压,还可使脑小动脉内膜受损,脂质沉积,透明样变,管壁脆性增强,更易破裂出血。此外,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也是脑出血的常见原因。凡是能使血压骤然升高的因素如情绪激动、剧烈活动、饮酒过度、大便用力等,都是脑出血的诱发因素。
脑出血可以发生在脑实质的任何部位,可以单发,也可为多发。但大多数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脑出血多为单发。其好发部位为内囊、基底节,其次是外囊、额叶。脑干和小脑较少见。
脑出血发病多较突然,病程进展迅速,严重时,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恶化。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呕吐和大小便失禁。并可有头痛和血压升高。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大致分为两种:(1)全脑症状,多由脑出血、水肿和颅内压升高所致。表现头痛、呕吐、嗜睡、昏迷等。(2)局灶症状,为血破入脑实质后所致的定位症状,如中枢性偏瘫、面瘫、失语及偏身感觉障碍。
由于出血量和出血部位不同,临床预后也不同。如果出血量较大,出血波及到脑室,形成脑疝,或并发中枢性高烧、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时,后果严重,死亡率较高。所以,遇到上述情况要高度重视,积极进行抢救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李爷爷今年90岁高龄,虽患有肺气肿、高血压等疾病,但经治疗,病情稳定,血压平稳。上周他远在国外的儿子回国探亲,亲人团聚,非常开心,结果当天晚上李爷爷就发生了脑溢血,虽经全力抢救,但因为疾病凶险,在4天后撒手人寰。本来亲人团聚,其乐融融,霎那间,阴阳两隔,其子女悲痛万分。春夏季节交替,会诱发各种意外,尤其是对身患多种疾病的老年人。那么该如何预防脑溢血呢? 脑溢血俗称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常见的原因多为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患者,由于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用力排便等促使血压骤然升高,而使血管破裂所致。脑溢血病残率、死亡率均较高,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脑溢血重在预防。预防脑溢血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稳定血压 积极控制高血压必须长期、有效、积极地将血液控制在正常范围。要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高血压。老年人一旦确诊高血压,必须坚持服药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定量服用降压药,以降低和稳定血压,避免自行增减降压药物的种类和药量,以免血压波动和反跳。要定期测量血压或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掌握血压变化规律,观察用药效果,保持血压稳定。 2.调整情绪 保持乐观情绪,避免大喜或盛怒。做到心境平静, 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要冷静地对待和处理各类问题。人的情绪安然,就不会引起血压升高,也就减少了脑出血的发病机率。 3.饮食调节 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适量瘦肉、鱼、蛋等。适当选用对脑出血有预防效果的食物如大蒜、洋葱、韭菜、番茄、海带、紫菜、黑木耳、银耳、桃仁、山楂、木瓜、草莓、葡萄、菠萝、沙丁鱼等,对降低血管硬化及血压,降低血粘度都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4.戒烟戒酒 烟和酒都能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硬化,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的人,尤其应戒烟酒。 5.生活规律 要建立合理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因为老年人生理调节和适应机能减退,生活无规律易使代谢紊乱促进脑出血发生,老年人要尽量避免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度,要注意劳逸结合。 6.预防便秘 大便燥结,用力排便,不但腹压升高,血压、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出血。老年人要预防便秘可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菌菇类、芹菜、韭菜、水果等。吃一些润肠通便食物如蜂蜜水、芝麻,红薯、玉米等,也可做腹部按摩。 7.勿下蹲排便 下蹲排便时,人的下肢血管会发生严重屈曲,加上屏气排便,腹内的压力增高,可使血压增高,从而增加脑出血的危险。 8.防止跌倒 多数老年人都患有动脉硬化,加上血管壁较脆弱,若不小心跌倒,易造成颅内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因此老年人在日常活动和锻炼时要特别小心,避免跌倒。 9.常动左手 在日常活动中要多用左上下肢,尤其是多用左手,不仅可以减轻大脑左半球的负担,还能锻炼大脑的右半球,增强右半球的协调功能。医学研究表明,脑出血最常发生在血管比较脆弱的右脑半球,所以预防脑出血最好的方法是经常在早晚用左手转动两个健身球。 10.足量饮水 体内缺水时,会使血液变稠,血流变慢,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几率。因此老年人平时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特别是晚睡前、晨起时,饮1-2杯温水,可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如无心肾疾病,每日正常饮水量应达2000-2500ml。 11.注意天气变化 老年人对天气适应能力减弱,过冷过热皆可使 血管过于紧张收缩或血粘度增加诱发脑出血。因此一定要随时注意天气冷暖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12.重视先兆症状 中风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呕吐、四肢麻木、乏力或出现短暂的失明、语言交流困难等,如出现上述情况,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813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整形的基本常识有哪些,胸部怎么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