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截瘫病人俯卧位怎么锻炼,哪些因素会造成截瘫

中医世家 2023-07-06 05:00:56

一、截瘫病人俯卧位的锻炼方法是什么

【练坐】

外伤病情稳定之后,手术或脊柱中医方法复位都已经结束,手术刀口和受创部位全部痊愈,就要练习坐起来。先由他人帮助坐起来,躺下;躺下,再坐起来。如此反复,每天两次,每次20个动作。一般胸椎及胸椎以下受伤的,在两个月不间断的锻炼后都能做到。在这期间,配合做如下动作,较果更好:将两条腿伸直,用手扳住两只脚的脚趾,用力往自己的方向扳,感觉到臀部和腰上有绷紧的感觉为止,每次扳15次。

【练爬】

先面朝下趴在床上,然后两臂支起,使身体成跪爬形,用胸腰部的力量带动臀部往后高抬腿,先抬左腿,再抬右腿。每次做15分钟。大约练1个月后,臀部不乱晃了,再用上身带动腿往前爬。注意,锻炼时要在身下垫海棉,不要硌坏膝盖和尾骨及其他部位。单人床上慎练前爬,最好是在地上铺上大海棉垫练习。

【练站】

患者一手搂住一个人的脖子,由两个人将其挪动到墙壁下,使患者背靠墙壁,然后分别伸出紧靠患者的腿抵住病人的胯部及大腿,使患者两条往前弓的腿在他人的帮助下站直,这样经过半年左右,患者的双臂和腰部都有了力量,就在患者常站立的紧靠墙壁处分别埋两个丁字木桩,一高一矮,或左高右低,或相反;以患者能一手扶一手拉,感到舒适为准,患者便可借一扶一拉的力量调整身体,使双腿站直。这样能锻炼腿部肌肉,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二、造成截瘫的原因有哪些

脊柱压缩性骨折、脊髓损伤、横断性脊髓炎、脊髓肿瘤、椎骨结核和脊髓空洞症等,是造成截瘫的常见原因。

1、外伤

脊柱骨折或骨折--脱位伤及脊髓或马尾神经,神经受到损伤。

2、结核

原有脊柱结核史或有结核中毒症状,病变多发生在胸椎或颈椎。病程缓慢,多表现为痉挛性瘫痪,四肢或双下肢无力、发硬、发挺,患处可有后凸或侧弯畸形,棘突间隙不增宽,X线片示椎体有溶骨性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椎体可有相互嵌入,椎旁有脓肿阴影。血沉增快。

3、肿瘤

多见于椎体血管瘤、椎体巨细胞瘤,亦可见转移瘤。①椎体血管瘤多见于年龄较大的妇女,好发于胸腰段单个或多个椎体。早期症状为局部钝痛或束带状疼痛,感觉异常,病程缓慢。X线片示椎体呈纵行排列的增粗骨质,间有条状密度减低区,呈栅栏状或多囊压缩状。②椎体巨细胞瘤多见于中青年,初期局部有间歇性隐痛,逐渐出现局部压痛、活动受限而致截瘫。X线片示椎体呈皂泡状阴影或溶骨性改变,骨小梁残缺不全。③转移瘤所致截瘫有原发肿瘤治疗史。截瘫症状逐渐出现,病程缓慢。X线片示椎体疏松,呈前后一致性挤压,有溶骨或虫蚀样破坏,有成骨型斑点和块状硬化影,或有成骨和溶骨型的混合影像。上下椎间隙一般无明显变化。

4、遗传代谢病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三、得了截瘫有哪些症状

得了截瘫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出现?

截瘫是危害极大的一种疾病,患上了截瘫后,患者可能需要长期卧床。病情比较严重的,生活都无法自理,所以不仅对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家人也是很大的负担。那么,得了截瘫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出现呢?

1、褥疮:又叫压迫性溃疡,是截瘫患者长期卧床或久坐而不变换体位的极难处理的并发症。早期可见皮肤局部出现红肿或水泡,以后变为紫红色并开始破溃。若不能及时治疗,甚者可深达骨骼。

2、感觉障碍:脊髓损伤后会因为白质内的神经束受损而出现触压觉、痛温觉等皮肤感觉的丧失。

3、二便失禁:截瘫患者,脊髓排尿中枢受损,人的尿意不能传入,大脑对排尿的控制信息不能传出,于是出现患者自己不感到有尿,而出现不择时间和地点的排尿。

4、肢体瘫痪:截瘫患者最大的痛苦就是肢体瘫痪,生活行动十分不便。判断瘫痪程度主要看肌力,肌力大小可分0到5级。0级:完全瘫痪,患者肢体不能进行一点肢体运动;Ⅰ级:仅见肌肉轻微收缩,但不能牵动关节、肢体运动;Ⅱ级:肢体能在床上运动,不能抬离床面;Ⅲ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克服外界阴力;Ⅳ 级:患者能抵抗检查者给予肢体的阻力而主动运动;Ⅴ级:正常肌力。一般来说,肌力越高肢体瘫痪越轻,肌力越低肢体瘫痪越重。

5、废用性肌肉萎缩:截瘫患者长期卧床,肌肉极少活动,使肌肉的营养和氧的供应明显减少,久之肌力下降,肌肉体积缩小,而出现肌肉萎缩,同时由于营养的缺乏可伴有皮肤干燥、脱屑等一系列病理症象。

四、怎么预防截瘫

截瘫是一种可怕的疾病,预防截瘫的发生是很重要的事。截瘫发病率极高,而做好预防截瘫的措施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截瘫的发生,令我们的身体健康免受截瘫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截瘫的预防工作,防止截瘫的发生,对于截瘫的预防方法不了解的朋友来听听专家的介绍:

日常生活中要做好截瘫的预防工作:

一、治褥疮。生褥疮的部位千万不要再压着了,防压的措施是用棉布缝制一个与褥子一般宽的布袋,中间隔挖出一个直径18厘米的圆洞,翻身时将褥疮处放进去,就可以了。

二、练爬。先面朝下趴在床上,然后两臂支起,使身体成跪爬形,用胸腰部的力量带动臀部往后高抬腿,先抬左腿,再抬右腿。每次做15分钟。大约练1个月后,臀部不乱晃了,再用上身带动腿往前爬。注意,锻炼时要在身下垫海棉,不要硌坏膝盖和尾骨及其他部位。单人床上慎练前爬,最好是在地上铺上大海棉垫练习。

三、练站。患者一手搂住一个人的脖子,由两个人将其挪动到墙壁下,使患者背靠墙壁,然后分别伸出紧靠患者的那条腿抵住病人的胯部及大腿,使患者两条往前弓的腿在他人的帮助下站直,这样经过半年左右,患者的双臂和腰部都有了力量,就在患者常站立的紧靠墙壁处分别埋两个丁字木桩,一高一矮,或左高右低,或相反;以患者能一手扶一手拉,感到舒适为准,患者便可借一扶一拉的力量调整身体,使双腿站直。这样能锻炼腿部肌肉,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注意:丁字木桩要结实,住楼房可用二寸铁管焊出扶手架,要稳固。

截瘫患者的注意事项?

外伤性截瘫病人大部分为青壮年,常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心理和生活上的沉重负担。作好家庭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截瘫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使他们重新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心理护理,外伤性截瘫病人在经过治疗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后,身体各方面情况逐渐平稳,对自己截瘫的现实从否认到逐渐承认,并开始考虑今后的生活。此时,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谈,有强烈的自卑感。患者认为自己已成为一个残废人,是家庭的累赘,社会的负担,故整天忧心忡忡,甚至拒绝治疗及进食,并常有自杀倾向。另有一些人则表现为不相信自己永远截瘫,有病乱投医,不断寻求各种治疗方法,甚至因不当治疗造成其他损伤。针对病人此时的思想状态,家属应积极引导,循序渐进地向其解释病情,使病人充分了解自己的现状,坦然面对现实,并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泌尿系护理,脊髓损伤后,患者排尿功能失去大脑及低级中枢控制,使排尿功能紊乱或丧失,表现为尿潴留。当膀胱内尿液积聚,压力增高时,尿液便会自行溢出,患者不能控制。而且膀胱内残留尿液多,很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这时要对病人进行排尿训练,导尿时要定时放尿、排空膀胱,维持膀胱的容积。撤除导尿管后,要定时按摩膀胱,控制排尿。可由轻到重从下腹部慢慢向下推按,直至膀胱内尿液全部排出。,皮肤护理,截瘫病人由于截瘫平面以下皮肤感觉丧失,神经营养功能差,极易发生褥疮。因此定时进行翻身及皮肤按摩非常重要。要鼓励病人自己定时按摩受压部位皮肤,练习自己搬动下肢翻身、床上坐起及用双手撑起躯干,抬起臀部,减少局部受压。,预防感染,截瘫病人由于行动不便,卧床时间长,户外活动少,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上呼吸道、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等。要鼓励病人积极进行床上上肢运动。如利用哑铃、拉力器、床上拉手等进行锻炼。并应尽早坐轮椅参加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饮食护理,截瘫病人由于肛门括约肌不协调,加之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常发生便秘。所以要从饮食上进行调节。患者应多吃水果、蔬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不能依赖缓泻剂和肛门栓剂。另外还要注意饮食卫生及营养,防止暴饮暴食,避免因饮食不当而导致腹泻。因为截瘫病人对大便失去控制能力且行动不便,一旦发生腹泻,会给病人及家属造成很多麻烦。, 安全护理,截瘫病人皮肤感觉丧失,行动不便,平时不但要防止烫伤、跌伤、碰伤等意外伤害,还要预防自伤、自杀等发生。在无人护理时,各种用具要方便病人拿取,物品放置要牢靠。病人自己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并自觉调节心理情绪。,功能锻炼,由于病人截瘫平面以下躯体运动功能丧失,易发生肌肉萎缩、关节强直或屈曲挛缩、足下垂等。不但要帮助患者经常进行肢体被动运动,还要保持关节的功能位置,如踝关节保持在90度左右,防止下垂。并根据康复的要求及病人的情况、兴趣,逐渐加大训练强度,增加肌肉力量和神经系统的协调训练。锻炼病人不依靠陪护,独立完成翻身,穿脱衣、裤、鞋袜,处理月经,自己放便器大小便等

肢体残疾的训练方法

小儿脑瘫是由于出生前、出生后或婴儿期,控制运动的部分脑组织受到损害,导致肌肉控制失调引起的身体运动困难和体位困难。小儿脑瘫一经医疗机构诊断确定以后,就应及早开展康复训练。首先是正确的抱姿,即将小儿双腿骑跨在康复人员的腰间。为了加强小儿头的控制,可使其俯卧位双手支撑抬头、抬胸或仰卧时双上肢伸展,将其缓慢自仰卧拉至坐位。当小儿坐在床面上时,应诱发其向前方、侧方伸手取物,逐渐出现各方向的保护性反应,以增强坐位的稳定性。
对不会翻身的小儿,在其仰卧时,将翻动侧的下肢屈曲,并辅助屈曲腿带动身体旋转或握住翻动侧上肢使其伸展,内收,带动躯干翻身。学会爬行是行走的先决条件之一。小儿需双上肢伸展支撑,下肢以膝关节支撑使躯干与大腿成90°。姿势保持稳定后,可在小儿面前放置带有声响、颜色鲜艳的玩具,诱发其向前交替伸手抓取,同时可向前推动小儿足底,辅助其前行。对站立时足跟不能着地的小儿,训练者可在其仰卧时,四指握住足跟,以手掌压向足心,使足背向小腿方向背屈,足背与小腿之间角度尽量小于90°。还可以穿戴足踝矫形器,以利于矫正尖足、稳定踝关节,更好地进行站立、行走训练。有的小儿双手握拳,不会抓物,训练者要坚持做被动手指伸展活动,将其大拇指外展伸开,其它手指就容易伸开了。在运动训练的同时,也要加强语言训练。以颜色鲜艳的玩具吸引小儿的注意力,力争其模仿训练者的发声、发音。创造良好的言语环境,及时纠正异常的发音。对于四肢肌肉张力明显增高或四肢不自主的运动妨碍了患儿的活动时,可考虑使用解痉或控制徐动的药物,如:安定、力奥来素、安坦、美多巴等。中医按摩可减低痉挛肌肉的张力,扩大四肢关节活动范围;针灸可采取头针在运动、语言区,以改善该区功能。 --物理疗法:徒手或借助器械,综合应用水疗、电疗、光疗等手段,改善全身各个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残存肌力,增强肌肉耐力,恢复协调和平衡能力,使截瘫病人学会翻身、起坐和床与轮椅之间及轮椅和厕所之间的转移动作。作业治疗: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特点,从日常生活活动、生产劳动或闲暇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作业活动,对患者进行训练,提高患者身体的综合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使患者掌握进食、穿衣、入厕等日常生活动作,并学会一些基本的职业技能,在出院后能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需要。康复工程:为患者定做一些必要的支具或矫形器,借助双杠、助行器或拐杖,使患者恢复站立能力,并能在小范围内步行。文体治疗:选择患者力所能及的一些文娱体育活动进行功能恢复,如轮椅篮球、台球、网球、乒乓球、射箭、击剑、轮椅竞速、游泳等,一方面恢复其功能,另一方面使患者得到娱乐。文体活动的好处在于可提高运动功能和改善体质,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除此之外,参加文体活动可以分散对自身残疾的注意,许多文体活动可以和健全人一起进行,对他们积极参与和重返社会十分有利。中医治疗:利用祖国传统医学,进行针灸、按摩、电针、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有助于截瘫病人残余肌力的恢复和大小便的功能改善。另外,采用中药内服、外用,对治疗截瘫并发症也有一定效果。
截瘫者康复的主要环节--一般截肢手术完成后约在14天左右拆线,拆线后即需进行残肢弹力绷带包扎。为防止残肢水肿及促进残肢成熟,要进行残肢的拍打,使残肢皮肤增厚,提高残肢耐受力,为安装假肢做好准备。同时应根据截肢的不同部位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大腿截肢患者主要进行髋部的肌力训练及预防畸形发生,具体方法是:患者俯卧位后伸大腿训练臀部肌力,卧位向上抬腿,训练大腿外侧肌力。注意保持髋关节的正常位置,不要长期坐位,防止出现髋关节屈曲畸形。小腿截肢患者主要训练膝部肌肉力量,进行患肢的伸膝及屈膝肌力训练。注意保持膝关节的伸直位和防止膝关节的屈曲畸形。上肢截肢后的患者,首先应进行利手交换训练,配合健侧上肢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并活动肩肘关节等关节,进行残存肌肉的肌力训练。安装假肢后,要先学会熟练的穿脱假肢,然后再进行使用假肢的训练。下肢假肢训练从站立平衡开始,到扶拐或步行器行走,到独立行走及适应各种不同路面的行走训练及保护性训练。上肢假肢训练主要有开闭手、屈肘、锁肘、开肘锁、物体的拿放移动、日常生活的穿脱衣服、开门、写字、打电话等。

痉挛性截瘫怎么锻炼?

痉挛性截瘫怎么锻炼?
出现筋挛,也就是说肌张力提高,因此在活动时候出现过大的抵御感,因此出现活动受到限制。务必开展康复治疗层面的锻练医治详细如下:普攻训炼是需要技术专业产品配送开展有目地的开展全身肌肉的灵活性健身运动;积极训炼:患侧重量训炼,2、两手扶物下蹲训炼,3、躺着抬趣腿训炼,4、部分穴位注射药品。换句话说,务必把握方式坚持不懈锻练。能够根据天然中医治疗较为好,中药材龟-龙-脑-康可立即功效于大脑神经,具备推动蛋白生成抗脑皮层氧气不足、改进脑氧化磷酸化、加快脑血液循环系统,有益于病况尽快地恢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797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