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夏季早防冬季病,,夏季疾病的预防

金婚银婚 2023-07-05 23:32:07

夏季疾病预防

炎炎夏日,我们要面临暑热的考验。多变的气候、湿热的空气为病菌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人体的消耗增加使抵抗力减弱,季节性疾病也随之上身。多加防范,便可省却烦恼。为此,我们特别请专家给您夏季防病支招。夏季不仅温度高,湿度也较大,是肠道传染病和皮肤病发病的高峰期,因此,我们在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同时,更应注意夏季多发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1、热感冒

天热流汗使我们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加上夏季一般人的胃口都比较差,如果没有足够的营养及时补充,人体的抵抗力就会随之下降,很容易感冒。另外,一些人为了贪图凉爽,在热得满头大汗时喜欢用冷水冲头或洗冷水澡;睡觉时对着电扇吹个不停;房间里长时间开着空调,导致室内外温差较大,这些都可以引起夏季感冒的发生。

高温会消耗大量的体液,注意多喝白开水,饮水要少量多次,一般每次以300毫升至500毫升为宜,必要时可以喝点淡盐开水。再有,睡眠对治疗夏季感冒也颇有帮助,起码要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晚上洗个温水澡可以帮助入眠。如果晚上睡得不好,可以在中午小睡一会儿。此外,膳食一定要合理,可以多吃一些像番茄、黄瓜等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一些瘦肉,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2、细菌性痢疾

肠道疾病是夏季的高发病,而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它除了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外,还和天热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蚊虫传染也是夏季发生肠道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如疟疾就是通过蚊子叮咬带菌而传染的。

所以在夏天,当天的食物最好不要放到第二天再吃,因为天热很容易使食物变质,细菌极易生长。打开的水果,如西瓜尽量要一次吃完或者用保鲜膜将其封好后,再放到冰箱里保存,即使放到冰箱里保存,时间最好也不要超过24小时。还有,卤菜是夏天较受人欢迎的菜品,但是,做卤菜的人如果不注意卫生,吃的人也很容易感染病菌,所以最好少吃为妙。

3、细菌性食物中毒

每年夏季,特别是的七八月份都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各地出现的食物中毒事件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夏季发生的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比较多。这主要是因为气候炎热,细菌易繁殖,人们吃进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就很容易发病。引发食物中毒的病菌有很多,如大肠杆菌、弧菌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症状多表现为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集体发病。严重者还会引起脱水、血压下降、酸中毒,甚至休克。

应对措施:严格做好炊具、食具及食物的清洁卫生,生、熟食物要分开;凉拌菜里可以多加入生蒜杀菌;尽量不吃腐败变质的剩饭、剩菜,食物应充分加热,放置过久的就不宜再吃。一旦发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并向急救中心呼救,同时保存食物,以便提供给卫生部门进行检疫。

4、热中风

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而老年人体内水分比年轻人要少,加之生理反应迟钝,所以在夏季最容易“脱水”。

“脱水”会使血液黏稠,这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输向大脑的血液会受阻变缓,发生中风的概率自然会增高。在预防方面,首先是要注意补充水分。老年人要做到“不渴时也要常饮水”。有过中风史的病人,其家属要时时注意病人症状。一般来说,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酸软、频频打哈欠等都是中风前兆,这些症状明显时,一定要去医院就诊,切不可视作一般的感冒或疲劳。防暑降温要适时、适中,饮食结构要科学合理,多吃一些凉性食物,如苦瓜、皮蛋、莲子等。“保驾”药物更要有备无患。

5、“冷”过敏

随着时代进步,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空调无处不在,室内外温差太大,从炎热的室外走进室内的瞬间寒气由毛孔直接进入身体,导致现代人的“富贵病”。身体内寒气过多得不到排出会导致一些亚健康,如:乏力、早晨起床后感觉很累、腿肿、腰酸、腰痛等症状。

夏季由于气温较高,过敏体质的儿童如果突然进入空调室,犹如从夏季突然转入深秋季节,上呼吸道受到冷空气的突然袭击,原本就处于高反应状态的气管、支气管会反射性地痉挛,引起咳嗽、气喘。另外,夏天小孩喜欢吃冷饮,这也是一个“冷”刺激。很多小孩在运动完之后喜欢大量喝冰汽水,不到一会儿就咳嗽、气喘……对于这些过敏体质的孩子来说,夏季应该从防“冷”入手。

首先,空调尽量要少用,不要一进家门就直接进空调房,能用电扇时最好就不要用空调。其次,家用空调要注意定期清洁,因为灰尘中的尘螨是最主要的过敏源。最后,运动完之后不要打开冰箱拿起冷饮就喝,可以先喝一些温开水,尽量少吃或不吃冷饮。

6、皮肤病

夏季由于天气潮热,有利于各种真菌、细菌的繁殖生长,加之夏季人们容易出汗,皮肤易潮湿,如不及时擦净和保持干燥,真菌便会侵害我们的皮肤,引起皮肤癣病。接触患癣的人或动物及公用生活用具,都可以发生传染,而且,与人体的抵抗力有较密切的关系。

最常见的皮肤癣病有足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脚气”,喜欢穿皮鞋的人容易得脚气,因为皮鞋不透气,脚部的湿度和温度增高,若局部皮肤不干净,表面就会堆积很多的皮屑,在这种情况下真菌极易生长而发生癣病,脚气患者夏季很难受,因为除了脚趾间的皮肤发红、糜烂、生小水疱之外,还会瘙痒及有异味。另外,很多青壮年男士容易在夏季感染体癣和花斑癣(汗斑),这与排汗量大有关。由于工作的原因,很多人在出汗后没有得到及时清洗,真菌会在皮肤上繁殖,形成丘疹、水疱、鳞屑等,损害皮肤。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防治癣病的基本要求。尽量分开生活用具是预防癣病传染的重要措施。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干爽,夏季要使用爽身粉;勤洗澡并更换内衣,一定要穿皮鞋的男士袜子要选用棉质的,以利吸汗、透气;不要共用鞋袜、毛巾;尽量避免在游泳池、健身房等地方赤足行走。

夏季怎样预防疾病

夏季三个月,从立夏到立秋,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夏季是一年阳气最盛的季节,人体阳气最易发泄。夏季气候炎热,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此时要顺应自然,注意养生,对防病健身、延年益寿是大有裨益的。

夏季养生的“三字经”

夏季骄阳普照,地热蒸腾,如何健康度过炎夏呢?祖国医学认为,夏季养生重在“养阳”。

夏季温热,人体阳气活动旺盛,阴津易随汗液外泄而耗伤,人们比较注意养护阴津,往往忽视了养护阳气。夏热使人体腠理开泄,加之乘凉饮冷,每易损伤阳气。如何能做到夏季养阳呢?

调精神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阳的目的。

巧运动宜通过有益的文体活动来活动筋骨,调畅气血,养护阳气。运动要循序渐进,严格控制运动量,不要过度疲劳。

慎起居夏季自然界万物生长旺盛,起居也应随之作适应性调节,如清晨早起,洗漱后在室外清静处散步慢跑,呼吸新鲜空气,舒展人体阳气。

要午睡中午人体散热量大,午饭后又昏昏欲睡,通过短暂午睡小歇,可以避开中暑高峰,又可补充夜间睡眠不足。

勿贪凉老年体弱者,阳气不足,如长时间对着电扇吹或久居空调室内,反会感到头晕脑胀,四肢疲乏,精神困倦,更容易导致受凉感冒等病症。

节饮食夏季天气温热,应注意饮食调节,切勿极饥而后食,食不可过饱。亦忌极渴而后饮,饮不宜过多。还须慎食瓜果冷饮,以免伤脾胃阳气。素体阳虚的人,常食鲫鱼、大枣、胡桃仁等益气温阳的食物,往往能收到益气强壮的疗效。

防中毒盛夏细菌繁殖迅速,70%的食物中毒发生在夏季。老人小孩胃肠功能薄弱,抵抗力差,发病后极易发生脱水而危及生命,故应做好预防工作。

(羊城晚报)

夏季常见疾病的预防

夏季常见疾病的预防,由我来告诉你。

主要疾病有:中暑、肠道传染病、热中风、感冒等

一、中暑

夏季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原因:人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失去平衡,肌体大量蓄热,水盐代谢紊乱

应对:轻度中暑,多喝含盐的清凉饮料,若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服用人丹或藿香正气水,重症中暑患者,应抬到阴凉处就地抢救,并立即送往医院。

预防:

1在烈日下做好防晒工作

2保证充足的睡眠

3多洗温水澡帮助体温散发

4多吃蔬菜瓜果,适量饮用盐开水、绿豆汤、酸梅汤等清凉饮料

二、肠道传染病

夏天气温高,食物容易腐坏变质,而且各种蚊虫的繁殖也快,成为传播疾病的渠道。易发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痢疾、甲肝、食物中毒、水中毒等。

主要措施:少吃隔夜隔餐的饭菜;

餐具、食物等要防苍蝇、蚊虫叮咬,做好洗涤消毒工作;

买来的海鲜等水产品一定要煮熟煮透,不可生吃;

不喝生水,防止水污染;

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

注意个人卫生,常洗手洗澡。

三、热中风

主要原因:由于室内与室外气温相差太大,若频繁出入房间,忽冷忽热使脑部血管反复舒缩。发生在患有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身上。

预防:适当地调整空调的温度,使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摄氏度,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都可以预防热中风。

四:感冒的预防:

首先,要讲究“吃”的学问。医学研究表明,感冒是由于脂肪食物、肉类、乳制品、黄酒等食物可降低体内免疫细胞的抗病毒能力而引发的。过多食用高盐食物,可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引起上呼吸道感染;食用过多高糖食物,可消耗体内水分和维生素,使免疫功能低下;吸烟饮酒,会导致呼吸道的防御机能下降,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合理搭配饮食,少吃油炸、盐制食品,戒烟限酒,可以预防感冒。

其次,劳逸结合。如果整天呆在家中陪着电视机度日,或者长时间持续工作、过度疲劳等都会造成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引起感冒。

工作休息相结合,通过经常的户外活动增强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

再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医学研究显示,感冒病毒能在手帕上存活1小时,在手上存活10小时。病人的手感染上病毒,再把病毒带到手接触的地方——手帕、毛巾、门把手、电话机、桌椅等,健康的人接触到这些地方,再接触到自己的眼睛、鼻子就会感染上感冒。

不要同感冒的病人握手,勤洗手,改掉用手摸鼻、眼的习惯。

保持良好心态。经常发愁的人免疫功能会低下,机体杀伤、吞噬病源微生物的能力会削弱,给无孔不入的呼吸道病毒以可乘之机。据了解,心里压力大及性格内向的人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会明显减弱。

情绪乐观是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

严禁滥用药物。如果生病及时去看医生,不能盲目地自服一些药物,特别是不能盲目使用抗生素、退热药物。滥用药物可引起抵抗力下降,正常菌群失调,掩盖症状,耽误病情,还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夏季常见病的预防与康复知识

夏季常见病的预防与康复知识

人体受到“夏长”气候的影响,生理机能也能相应发生变化,人们如果能顺应夏季气候变化,正确调养摄护,就可使机体积蓄充足的阳气,提高抗病能力,因此,夏季养生对促进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夏季常见病的预防与康复的知识,欢迎阅读。

01中暑

中暑的发生

原因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外因是外感暑热之邪,内因是正气不足,特别是脾胃虚弱,以至不能适应外界气温过高的变化,机体体温调节失衡而发病。此外,中暑的发生还有一定的诱因,如在气候炎热的条件下劳作、长途行走,或在通风不良的环境里过度体力劳动及饮食起居失常等。尤其是产褥期妇女、新生婴儿及年老体弱者,往往是中暑的高发人群。小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还不稳定,夏季较成人更容易中暑。老年人太多体虚,对温度的适应性差,故也容易发生中暑。

中暑是可以预防的。首先要注意防暑保护,在烈日下劳动要戴草帽,准备清凉饮料,并服用防暑药品,如口服仁丹、藿香正气丸等,注意劳逸结合。其次在饮食起居方面,饮食要清淡,饥饿情况下避免在高温环境继续劳动。居住处要通风、清凉。对体虚之人,应注意体质的充实,如服药治疗等。在高温下待一段时间后,出现头晕、汗出过多、口渴、恶心、胸闷、乏力等中暑先兆时,应当立即到阴凉处休息,并服用防暑饮食、药品等以防病情发展。

02急性胃肠炎

夏季是急性胃肠炎的多发季节。不少人有这样的'体会,一生中出现急性腹痛、上吐下泻,大都是在夏季。本病常见的原因有饮用过量的烈性酒,饮用过多的咖啡、浓茶,进食过冷过热、过于粗糙的食物或服用某些药物等。夏季发病的主要原因为食用不清洁食物或暴饮暴食所致。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于饮食不节,喜食生冷,过多吃油腻,或吃过变质的食物,而伤害了肠胃。

本病的主要特点是起病很急,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腹泻。严重者有头痛、寒战、发烧等全身症状。吐泻过度可以造成脱水。

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讲究卫生。首先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过冷、过热、以及刺激性不易消化和变质的食物。不宜暴饮暴食。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运动可使胃肠分泌和蠕动增强,从而促进食欲,改善消化与吸收过程。注意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被,防止腹部受冷。

已患病者,要卧床休息,为使肠胃部得到充分休息,要以流质饮食为主,严重的要禁食,病情轻的饮食也应清淡,并做到冷热适宜,少量多餐。

03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夏季最常见。这是因为气温高,各种病原菌十分猖狂,食物营养丰富,十个钟细菌理想的生存、繁殖场所,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轻则引起腹痛、腹泻、呕吐,重则导致脱水、血压下降、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与一般的疾病不同,往往病情严重,发病人数多,病势急迫,因而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首先要防止食物被细菌污染,对肉类食物要严格消毒。一般可采用高温消毒,同时,不吃腐烂变质的 食物,剩饭菜在加热时一定要彻底,尤其是隔夜的肉类,即使外观无变化,食用时亦要注意,因为有些食物表面看并没有变质,但已有大量细菌毒素,如剩米饭被葡萄球菌污染后就产生了大量毒素,食后可使人出现中毒症状。对病死、毒死的禽畜,千万不要怕浪费而食用,以免中毒而得不偿失。其次要用低温、防腐的方法来保存食物,防止食物在贮存过程中污染,特别是进食前要防止污染。若在食用后出现腹泻、腹痛、呕吐,尤其是全家或共同进食的人都出现相似的症状时,应高度警惕,立即将患者送医院就诊,以避免引起严重后果。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789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