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急疹出疹后还发烧如何处理
幼儿急疹出疹顺序一般为发热后再出疹,因此,患了急疹的宝宝在出疹时,一般已经退烧。但是,由于这种病往往会导致宝宝的免疫力低下,所以宝宝的病刚好了后又很容易感冒。另一方面,小儿发热的病因非常多,因此,幼儿急疹出诊后还发烧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查找清楚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处理才行。
如果幼儿急疹出疹后还发烧,甚至体温超过了38度,那么这时,爸爸妈妈们需要及时用一些退烧药以及物理降温等方法控制宝宝的体温。
1、爸爸妈妈们可以用温水擦洗宝宝全身,特别是宝宝的胳膊窝下。
2、给宝宝吃点退烧冲剂,并随时用体温计测试宝宝的体温。
如果宝宝喝完药后如果很快就出汗,就表示他在散热,应该很快就退烧。宝宝散热出汗后,爸爸妈妈一定记得,要给宝宝换干燥的衣服,并且不要把宝宝捂得太紧,不然宝宝会不舒服。
二、幼儿急疹出诊后护理
1、补充水分。发热会使宝宝体内的水分流失加速,因此,宝宝在患病期间要补充额外的水分。
2、给宝宝退烧。高热时给宝宝物理降温,可给宝宝洗温水浴,或者用温水擦身。适当应用含有“扑热息痛”或“布洛芬”成分的婴幼儿退烧药,若宝宝出现惊厥,则应给予苯巴比妥钠或水合氯醛,可适当补液。值得一提的是,溴化物与苯巴比妥易产生皮疹,此时要避免应用,以减少诊断的困难。另外,酒精浴容易对患儿柔嫩的皮肤造成刺激,皮肤发红与皮疹又难以鉴别,建议少用为好。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果患儿已经断奶,可给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鼓励患儿少量进食牛奶、米汤、豆浆、粥以及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保持体力。
4、适当隔离。宝宝有急疹后,外出不利于宝宝的休息,也容易将病症传染给其他同龄的宝宝。因此,要尽量让宝宝在室内休息。另外,居室内要安静、舒适,空气要新鲜、流通,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以免内热难消。
5、保持宝宝皮肤的清洁卫生。可以经常给宝宝温水擦浴,及时擦去患儿身上的汗渍,不要吹过堂风,以免着凉,同时也可防止出疹的宝宝感染。另外,给宝宝穿的衣物用棉质的为宜。
三、幼儿急疹出诊后饮食
幼儿急疹出疹后饮食应以清淡饮食为主,最好是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下面,妈网百科将介绍几种适合宝宝出疹后食用的菜式。
一、牛蒡子粥
食材准备:牛蒡子、粳米
制作步骤:将牛蒡子装入纱布袋,和粳米一起加水煮粥,分数次温食即可。
另外,在宝宝急疹发热期时,爸爸妈妈也可以尝试下面一道食谱。
二、绿豆扁豆粥
食材准备:绿豆、白扁豆、大米、冰糖
制作步骤:
1、将白扁豆洗净,绿豆、大米用水浸泡2小时备用;
2、将绿豆、白扁豆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
3、煮沸后改用小火焖煮30分钟;
4、在锅中放入大米,用中火进行焖煮至米粒开花,汤浓粥稠时,调入冰糖即可。
芦根粥
食材准备:新鲜芦根、粳米
制作步骤:
1、将新鲜芦根洗净切碎;
2、以水煮芦根并取汁,然后以其汁水加粳米煮粥;
3、每日食用粳米粥2-3次即可。
四、幼儿急疹吃什么药才好
幼儿急疹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给宝宝做好护理工作即可,不需要特殊的治疗方法,也不需要用抗生素。爸爸妈妈要尽量避免让宝宝吃药,让宝宝进行自我修复,对于宝宝抵抗力的增强会有帮助的。
一般治疗:让宝宝卧床休息,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让宝宝多喝水,给予宝宝易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C等。
对症治疗:宝宝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适当应用含有“扑热息痛”或“布洛芬”成分的婴幼儿退烧药,如小儿美林、泰诺、百服宁等药物;一旦宝宝出现惊厥,可给予苯巴比妥钠或水合氯醛,适当补液。高热惊厥一般没有后遗症,不会给宝宝造成什么根本性损伤,妈妈们不必太紧张。
提醒:爸爸妈妈要注意给宝宝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一旦发现宝宝发烧,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降温。
小儿发烧后出疹子怎么办
小儿发烧后出疹子怎么办,宝宝的一举一动都是父母非常关心的问题,小孩子身体都是很脆弱的,也是很娇贵的,一旦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家长都会很害怕,以下来了解小儿发烧后出疹子怎么办。
小儿发烧后出疹子怎么办1 一、宝宝发烧后出疹子的原因
幼儿急疹多发生于6至18个月的婴幼儿,常常是突然发病,体温迅速升高,常在39℃至40℃。高热早期重症患者可能伴有惊厥,有的出现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微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并且咽部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
发热三至五天后体温骤降,退热后孩子全身可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先从胸腹部开始,很快波及全身。这时孩子已经退烧,可安然入睡,在医学上称“退热疹出”,是幼儿急疹的特有表现。
二、宝宝发烧出疹子怎么办
1、让宝宝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2、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3、给孩子多喝些开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4、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或50%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小儿发烧后出疹子怎么办2 小儿发烧如何应急
儿童体温超过38摄氏度就是发烧,去医院就诊前,父母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应急措施:
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第二,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摄氏度-30摄氏度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压挤冰袋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洗浴时间10-15分钟,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这些部位对冷较为敏感,可引起不良反应。新生儿、小婴儿因皮肤薄,毛细血管丰富,可经皮肤吸收而出现酒精中毒,不宜采用。
5、其它:现在还有一种物理降温的药物贴剂,可以有效地缓解孩子发烧。
第三,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
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孩子发烧最好不要随便吃药,因为孩子的发烧原因不明,随便用药可能会影响医生诊断。
误区一:伤风时宜吃,发烧时宜饿。
这句谚语在西方流传已久,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营养学家指出,无论大人小孩,无论是发烧、感冒还是两者兼有,病人都需要摄入营养才能令病情好转。孩子如果厌食,可以吃点鸡汤面、果汁甚至是冰淇淋。
误区二:流绿鼻涕意味着病更重了。
儿科专家指出,孩子伤风时一般流清鼻涕,但也可能流绿鼻涕或黄鼻涕,这些均属正常现象。只有当鼻涕变色,并伴随持续高烧、食欲降低、咳嗽或是严重鼻塞等症状时才意味着可能是存在细菌感染。此外,如果孩子经常流黄、绿色的鼻涕可能存在其他原因,如扁桃体肿大等,应该去看医生。
误区三:感冒在出现症状前传染性最强。
一般来说,感冒在症状最严重时才最容易传染。因为感冒病毒是通过咳嗽、打喷嚏、或是手部接触传染的。而且,只要病毒存在,传染的危险就一直存在。
误区四:低烧可以不治疗。
发烧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杀死温度敏感型病毒。然而,这并不是说孩子发低烧就不用治疗了。
专家建议,如果孩子发烧度数不高,但感觉烦躁、嗜睡或是痛苦,就应当服用适量退烧药或消炎药。如果孩子情绪高涨并且充满活力,只要多加照看,保证他身体不缺水就可以了。应当注意的是,6个月内的孩子只要发烧就应当立即看医生。
小儿发烧后出疹子怎么办3 一、小孩发烧起红疹是怎么一回事
1、幼儿急诊。此病又被称作小儿急诊,是儿童早期常见疾病之一。偶尔也被称作玫瑰疹。该病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孩子被病毒感染后,潜伏期大约是5到15天,首先出现的症状是身体发热,体温可以达到39到40摄氏度,随着发热慢慢褪去,全身便会迅速的长出皮疹,分布于头部和躯干部位,出诊的时间大约四天左。在患病期间应该让孩子好好休息,保持房间空气新鲜,卧室要保持通风良好,被子不要盖得太厚,保持皮肤的卫生清洁。
2、风疹。此病在出疹前的一到两天会出现一些前驱症状,但是这些症状并不明显,比如可伴随中等程度的发热或低热,同时有头痛、食欲减退、流鼻涕、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状表现。偶尔会出现呕吐、腹泻、牙龈肿痛等症状表现。
随着发热退去,大约一到两天后便会在皮肤上长出疹子,皮疹最先出现在面部和颈部,24个小时内便会遍布身体大部分皮肤,疹子是淡红色的点状丘疹,直径在2到3毫米之间。
以上就是小孩发烧后出红疹是怎么回事相关的介绍。请注意风疹病是对孩子的身体危害很大,如果不积极治疗,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引起脑炎,发生率大约六千分之一,在出疹后1到7天如果反复出现头痛、呕吐、嗜睡、昏迷等症状表现,就要高度怀疑脑炎,必须要及时送医治疗。
二、小孩发烧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感染性发热
1)呼吸系统感染最多见,病原体包括病毒、支原体、细菌及结核菌等;
2)其他系统感染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脑膜炎)、心血管系统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炎)、肝胆系统感染(如肝炎、胆管炎、肝脓肿等);
3)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结核病、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布氏杆菌病、EB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莱姆病、钩端螺旋体病、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及真菌感染等;
4)脓肿或局限性感染如骨髓炎、肾周围脓肿、膈下脓肿、阑尾脓肿、肛周脓肿等。
(2)非感染性发热
1)风湿性疾病以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常见。近年随着链球菌感染被及时控制,风湿热现已较少见。其他引起发热的风湿性疾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川崎病、血清病、皮肌炎、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韦格恶性肉芽肿及血管性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等。
2)组织破坏或坏死恶性肿瘤,以白血病最常见,其他有恶性淋巴瘤(包括霍奇金及非霍奇金淋巴瘤)、成神经细胞瘤、恶性组织细胞病、朗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及尤文肉瘤等;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内出血吸收过程、血管栓塞等。
3)产热过多或散热减少产热过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癫痫持续状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散热减少见于广泛性皮炎、大量失水、失血,中暑、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以及新生儿包裹过多等。
4)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疾患如颅骨损伤、大脑发育不全、颅内肿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暑热症、中毒性脑病、脑炎后遗症及间脑病变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782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怀孕危险期是什么,危险期如何计算
下一篇: 产后盆底修复妙招,辣妈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