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16种药品被划分为非处方药!

中医世家 2023-07-05 12:59:51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其官网发布《关于百令胶囊等16种药品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公告》(2015年第258号)。公告显示,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的规定,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论证和审定,百令胶囊等16种药品由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

说明:1.类别:指非处方药的类别。目前国家对非处方药实施分类管理。非处方药分为甲、乙两类。经营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的零售企业必须具有《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经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其他商业企业(如超市)可以零售乙类非处方药。2.双跨药品:是指根据用法用量和用药人群等不同,既可作为处方药又可作为非处方药的药品。相关企业需在2016年1月30日前,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提出修订说明书的补充申请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将说明书修订的内容及时通知相关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等单位。此外,公告还规定,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规定内容之外的说明书其他内容按原批准证明文件执行。药品标签涉及相关内容的,应当一并修订。补充申请备案之日起生产的药品,不得继续使用原药品说明书。双跨品种的处方药说明书可继续使用。

国药准字号“H”和“Z”开头是什么意思?怎么划分

国药准字H代表化学药品,国药准字Z代表中成药,区分是根据药品品种的首字第一个拼音字母,具体划分类型介绍:

一、H代表化学药品 ,包括以下类型:? ?

1、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2、天然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

3、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

4、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药物。

5、新的复方制剂。

二、Z代表中成药 ,包括以下类型:

1、两个或两个以上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同用,以增强药效的用药方法。

2、功效不同的 中成药配伍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够提高主要功效。

3、其中一种药物能够明显抑制或消除另一种中成药的偏性或副作用。

4、也有些中成药的配伍是因为部分疾病的治疗必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三、字母包括H、Z、S、 B、T、F、J,分别代表药品不同类别:

1、H代表化学药品,

2、Z代表中成药,

3、S代表生物制品,

4、B代表保健药品,

5、T代表体外化学诊断试剂,

6、F代表药用辅料,

7、J代表进口分包装药品。

扩展资料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第三十一条 生产新药或者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的,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批准文号;但是,生产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除外。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品种目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 药品生产企业在取得药品批准文号后,方可生产该药品。

第三十二条 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中药饮片依照本法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药典委员会,负责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药品检验机构负责标定国家药品标准品、对照品。

-中成药(中草药制品)

-化学药品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

药品上的rx和otc分别代表什么样的意思?

处方药(Rx),是指有处方权的医生所开具出来的处方,并由此从医院药房购买的药物。这种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其他潜在的影响,用药方法和时间都有特殊要求,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非处方药(OTC),是指患者自己根据药品说明书,自选、自购、自用的药物。这类药毒副作用较少、较轻,而且也容易察觉,不会引起耐药性、成瘾性,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也小,在临床上使用多年,疗效肯定。

非处方药主要用于病情较轻、稳定、诊断明确的疾病。一句话,非处方药属于可以在药店随意购买的药品。但非处方药是随着社会发展,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而诞生,所以要遵循见病吃药、对症吃药、明白吃药、依法(用法、用量)吃药。

扩展资料:

药物作为维护人类健康的特殊物品,在研制、生产、销售、使用的各个环节都受到相应法规的严格控制,参与这些环节的组织机构或者个人都要经过政府主管部门授予相应的权限。

对药品的使用者,也就是药品消费者来说,获得和使用某些药品也不是任意的。根据消费者获得和使用药品的权限,目前国际均将将药品分成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迄今为止,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制度。

我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于1999年6月1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议通过,并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999年6月18日公布。该管理办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处方药英语称Prescription
Drug,Ethical Drug,非处方药英语称 Nonprescription Drug,在国外又称之为“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Over
The Counter),简称OTC,此已成为全球通用的俗称。

-OTC

-rx

药物的十大类别有哪些,比如处方,非处方等等

如果按照是否需要处方来分,分为处方药、非处方药,处方药分为单轨、双轨,另外还有特殊管理类药品(精麻毒放),这个在药店比较少见; 按照药品使用分,分为内服、外用; 还有按照药品作用类别分:如胃肠道用药、缓解感冒症状的药品等等; 还有:中药材、中药

什么非处方药,什么是处方药?两者在各个方面有什么区别?

处方药

所谓处方药是指需经过医生处方才能从药房或药店得到并要在医生监控或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国际上通常用Prescription Drug.表示,简称R(即医生处方左上角常见到的R)。

处方药一般包括:刚上市的新药:对其活性、副作用还要进一步观察; 可产生依赖性的某些药物:如吗啡类镇痛药及某些催眠安定药物等;药物本身毒性较大:如抗癌药物等;某些疾病必须由医生和实验室进行确诊,使用药物需医生处方,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心血管疾病药物等。

非处方药

与处方药相对,非处方药是指那些消费者不需要持有医生处方就可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物。国际常用的术语有:Nonprescription Drug, Over the Counter Drug,简称为OTC Drug,现已经成为国际上非处方药简称的习惯用语。这些药物大都属于如下情况:感冒、发烧、咳嗽;消化系统疾病;头痛;关节疾病;鼻炎等过敏症;营养补剂,如维生素、某些中药补剂等。

如何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品牌、标识物、标签及含有OTC指导的用语

在国际上,非处方药在品牌和标识物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象征,如品牌应尽力统一,同时重视不断创新的提高知名度,以便在连锁店销售,同时也以品牌作为保护自己产品的措施。标识物应能明显区分该药是作为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使用,如美国的处方药均要注明"联邦法规定无医生处方禁止调配"(Federal Law Prohibits Dispensing Without Prescription),而非处方药标签上应有"适应的用药指导"(Adequate Direction foruse),英国、德国、日本等国也有类似的字样或标识。检签应以正常人能理解的文字表述,甚至加以图解,以便消费者凭标签便能正确使用非处方药。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非处方药标签的7项内容有:(1)产品名称;(2)生产商、包装商或分发商的名称、地址;(3)包装内容物;(4)所有有效成份的INN(国际非专利药物通用名)名称;(5)某些其它组分如乙醇、生物碱等的含量;(6)保护消费者的注意事项及忠告性内容;(7)安全、正确使用该药品适当的用药指导。因此,人们在识别非处方药时一般可从其品牌、标识物、标签及含有OTC指导的用语中得以辩认。?
相对于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的处方药,非处方药(简称OTC)是指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安全性大小不同!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不是药品本质的属性,而是管理上的界定。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是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有保障的。其中非处方药主要是用于治疗各种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常见轻微疾病。具有不需要医生处方、适应症是自我判断的病症、应用相对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主要由感冒药、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助消化药、皮肤科用药等常用药组成。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非处方药虽然是经过医药学专家的严格遴选,并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但它们仍然是药品,因此,在使用时同样要十分谨慎,切实注意下述几点:
1、通过各种渠道,充实、提高个人的用药知识,作为自我药疗的基础,便于小病的自我判断。
2、正确选用有国家统一的标识的非处方药。
3、仔细阅读标签说明书,了解其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才能达到安全有效地治疗和缓解一些常见病症之目的。必须按推荐剂量服用,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服量应按年龄酌减,如果随意服用是会发生不良后果的。
4、认真检查所选药品有无批准文号及非处方药“登记证书编号”。
5、注意药品的内外包装是否有破损及有效期。
6、严格按说明书用药,不得擅自超量、超时使用,若有疑问要向医师咨询。有不少药品在说明书上指出服药三天或一周后,病情未缓解应停药,并向医生咨询,以免病情发生变化,贻误治疗。

我也是抄的别个的,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772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