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坐骨神经痛引起的足低麻木如何治疗,坐骨神经痛有哪些症状

夕阳红 2023-07-05 07:24:13

一、坐骨神经痛引起的足低麻木应该怎么治疗

一、卧床休息:

特别是椎间盘突出早期卧硬床休息3-4周,有的患者症状自行缓解。

二、药物治疗:

西药:止痛剂,维生素B族,短程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可有利恢复。

中药:外用贴剂,如坐骨神经骨方世医贴等纯中药外敷药对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三、理疗:

急性期可用超短波疗法,红斑量紫外线照射等治疗。慢性期可用短波疗法直流电碘离子导入。

主穴:腰2-5夹脊穴、阿是穴、环跳。

1.风寒湿痹

诊断要点:腰腿冷痛,上下走窜,屈伸不便,遇阴雨寒冷气候加重,或伴下肢肿胀;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沉。

处方:秩边、阳陵泉、命门

2.瘀血阻滞

诊断要点:有腰部内挫伤史,腰腿刺痛,痛处拒按,按之刺痛放散,夜间痛甚,不能俯仰,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滞涩。

处方:陵泉、膈俞、血海、委中

3.正气不足

诊断要点:腰腿隐痛,反复发作,遇劳则甚,下肢萎软,恶风畏寒,喜揉喜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少,脉沉细。

处方:阳陵泉、委中、足三里、三阴交

4、其它针灸疗法:

耳穴贴压:坐骨神经、臀、腰骶椎、肾、压痛点

皮肤针:叩刺腰骶部及在压痛点刺络出血,加拔火罐。

二、如何自我判断坐骨神经痛的症状

1、腰椎管狭窄引发的坐骨神经痛

腰椎管狭窄引发的坐骨神经痛,比较多见于中年男性。早期常有“间歇性跛行”,行走后下肢痛加重,但弯腰行走或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当神经根或马尾受压严重时,也可出现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痛症状及体征、病程呈进行性加重,卧床休息或牵引等治疗无效。

2、腰骶神经根炎引发的坐骨神经痛

腰骶神经根炎一般起病比较急,并且受损范围常常超出坐骨神经支配区域,表现为整个下肢无力、疼痛、轻度肌肉萎缩、除跟腱反射外,膝腱反射也常减弱或消失。

3、腰间盘突出引发的坐骨神经痛

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常有较长期的反复腰痛史,或是重体力劳动史,常在一次腰部损伤或弯腰劳动后急性发病。除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和体征外,并有腰肌痉挛,腰椎活动受限和生量前屈度消失,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椎间隙可有明显压痛和放射痛。

三、预防坐骨神经痛的方法介绍

1、防止风寒湿邪侵袭。风寒湿邪能够使气血受阻,经络不通。既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重要因素,又是导致坐骨神经痛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

2、防止细菌及病毒感染。原发性坐骨神经病也就是坐骨神经炎,是神经间质的炎症,多因牙齿、副鼻窦、扁桃体等感染后,病原体(细菌或病毒)产生的毒素经血液侵袭坐骨神以而引起。细菌或病毒感染既能致发本病,又能加重本病。

3、注意饮食起居调养。注意锻炼身体,运动后要注意保护腰部和患肢,内衣汗湿后要及时换洗,防止潮湿的衣服在身上被焐干,出汗后也不宜立即洗澡,待落汗后再洗,以防受凉、受风。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戒烟限酒,增强体质,避免或减少感染发病机会。

4、治疗本病的药物对胃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严重胃病者宜慎用。

5、孕妇使用内治法宜慎重,以免引起流产与早产。

6、激素类药物仅限于急性期,应避免长期服用,切忌滥用。

7、在急性疼痛期,不要拾起超过10磅(1磅=0.9075市斤)的重物和不要用腿、臂和背部用力上举重物,可推但不要拉重物。

8、站坐睡姿 坐骨神经痛与站姿、坐姿、睡姿关系密切,好多都是平时姿势不对导致的坐骨神经痛,因此养成良好的习惯很重要。

四、坐骨神经痛 好发于哪些人群

怀孕后发生坐骨神经痛,绝大多数是因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这与怀孕期间特殊生理有明显关系。一是孕妇内分泌激素发生生理性变化,使关节、韧带松弛,为分娩做好准备,无形中使腰部的稳定性减弱。二是胎儿在子宫内逐渐发育长大,使腰椎负担加重,并且这种负担持续存在,直到分娩。在此基础上,如果再有腰椎间的劳损和扭伤,就很可能发生腰椎间盘突出,从而压迫坐骨神经,引起水肿、充血,产生坐骨神经刺激症———坐骨神经痛。

对准妈妈的这种坐骨神经痛最好不要做X光检查,而用超声波检查代替。即使无法代替,也要安排在妊娠后期检查,此时胎儿发育接近成熟,不易引起不良反应。孕妇应首选硬板床休息和做牵引治疗;常规的配戴腰围容易限制胎儿活动,不利于其发育,故不宜选用;由于活血化淤的中药会影响胎儿发育,必须禁止使用。

中期症状若严重者,可考虑终止妊娠。临产时则建议采用剖腹产的分娩方式,以免加重病情。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准妈妈在分娩后,其坐骨神经痛能自愈,只有少数需要分娩后再手术。预防的关键在于孕期劳逸结合,避免做剧烈的体力活动,尤其是在临产前3个月。平时最好采用侧卧位睡觉,平卧时要在膝关节下面垫上枕头或软垫,此外不要穿高跟鞋。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

坐骨神经痛是非常常见的疾病之一,这种疾病大多表现为臀部至小腿都伴随有疼痛的感觉,所以是一种非常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然而大多数人对于这种疾病并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这种病有哪些症状。那么坐骨神经痛的症状有哪些?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1、坐骨神经痛症状
疼痛从臀部放射到大腿、小腿,经常能放射到足部,可以使锐痛,也可以是钝痛,还可以使灼痛、刺痛,既可以是间断的痛,也可以是持续的痛。常常只累及身体的一遍,并且会因为咳嗽、喷嚏、弯腰和提重物而加重疼痛。
除了疼痛以外,有些病人还会感到麻木和无力。
2、坐骨神经痛的原因
坐骨神经痛的疼痛放射到身体一侧或双侧臀部,大腿后侧,这是坐骨神经根受到压迫导致的。坐骨神经(身体两侧各一条),是周围神经中最长的神经,从臀部一直延伸到脚,疼痛可以发生在这条神经的任何部位。
体姿不当,肌肉拉伤,妊娠、肥胖、穿高跟鞋、或床垫过软都可能造成坐骨神经受到压迫,它还可有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炎等引起,有少量病例是骨关节炎导致的。
3、送医治疗
当坐骨神经痛发展到使用非处方药无法止痛的程度时,应该及时就医,医生会给予更强劲的止痛药和其他药物治疗。
疼痛持续3~4天,并伴有足无力,这常提示可能有较严重的神经问题,所以也建议送医治疗。
4、常规治疗
送医治疗后,医生一般会给病人开一些药物,如肌松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全身止痛药、麻醉剂或皮质激素。在急性炎症和疼痛消退后,建议进行理疗。营养专家建议每隔1周服用一定剂量的辅助止痛药。
5、坐骨神经痛怎么办
除了服用医师建议药物,以下关于坐骨神经痛的家庭自我疗法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冷热敷
每当疼痛发作之时,应冰袋冷敷疼痛部位半小时~1小时,每天多次,连续2~3天,3天后采取同样的方法进行热敷,可以缓解疼痛。
自我按摩
平躺曲膝,放松几分钟,将一个装有2个软橡皮球的短袜放在背部脊柱的两侧,让身体靠近地板,放在球上,然后拿掉橡皮球,放松几分钟,在臀部重复同样的步骤。如果椎间盘有问题不宜采取本方法进行治疗。
体疗
除了可以采用《亚历山大健身技巧》中所推崇的体姿纠正方法,如正确地行、立、坐,还可以采取按摩疏松组织和脊柱的方式来减轻坐骨神经的压力。
不抬重物
在急性疼痛期,不要抬起超过10磅重的物体,也不要用腿、臂和背部用力上举重物,可以推物体,但不要拉重物。
6、如何预防
预防坐骨神经痛主要从睡姿和坐姿两个方面来进行改善。
睡姿
睡在软床垫上或用屈膝侧卧,避免低卧位。在急性疼痛期,用一个枕头放在膝盖下方或两膝盖之间再入睡。
坐姿
调整椅子的高度,以便双脚掌着地,双膝比臀部略高一点,养成双足掌着地的坐姿习惯,不要跷二郎腿,确保椅背结实,后背伸直后靠坐在椅背上。
7、饮食推荐
1、乌头汤
材料:香米50克,川乌10克,薏苡仁6克。姜汁、分泌适量。
做法:将香米、生川乌、薏苡仁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续煮,最后加姜汁、蜂蜜,煮至米烂即可。
功效:可以温经散寒,除痹止痛,适用于寒痹邪实所致的筋骨剧痛,不得屈曲者。
注意:乌头有毒,不宜多吃,也不要长期食用。
2、薏苡仁醪
材料:糯米500克,薏苡仁100克,酒曲适量。
做法:先将薏苡仁加水煮至米稠,再将糯米烧煮成干米饭,最后将煮好的薏苡仁和糯米饭搅拌均匀,待冷后,加入酒曲适量,发酵成就醪即可。
功效:可以利湿通络,对与坐骨神经疼痛,湿痹关节肿胀者、麻木不利者适宜。
3、蜜汁木瓜
材料:木瓜1个,蜂蜜适量,生姜2克。
做法:将木瓜洗净,去皮后切片,入锅中,加水调适量的蜂蜜,放入生姜煮开,再以文火煮约10分钟。
功效:可以祛风利湿,舒筋止痛,可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疼痛属于湿痹痉挛、手足关节疼痛者。
4、桑枝鸡
材料:鸡肉250克,桑枝60克,绿豆30克。盐、姜适量。
做法:将鸡肉、桑枝、绿豆洗净,并将桑枝切段,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清炖至肉烂,加盐、姜调味。
功效:可以清热通痹,益气补血,适用于治疗湿热痹证,热不甚而正气已虚的坐骨神经痛者食用。
5、木瓜薏仁粥
材料:木瓜10克,薏苡仁3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木瓜、薏苡仁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适量,以文火炖至薏仁熟烂,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可以祛风利湿,舒筋利湿止痛,适用于坐骨神经痛者腿脚痉挛,活动不利、不得屈伸的人食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763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