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疗是大众非常喜爱的一种养生方法,很多人在平时忙碌的生活间隙都喜欢去坐一下足底按摩,而在按摩的过程中产生的那种痛过之后很舒服的感觉让人非常的享受,其实,掌握中医足疗手法后自己也可进行按摩,下面就为感兴趣的朋友们介绍下中医足疗的手法。
1、触摸法:是中医足疗手法当中最先采用的一种手推法。通过对经络触摸来察觉并施以按摩手法。触摸是也可以先察看患者对手法出现的一些心理反应。
2、揉捏法:操作的时候,主要是将足部的肌肉及皮肤采取适当力度捏在手中,并且把双手交替进行扭曲活动。
3、运推法:是一种中医足疗手法当中不扭曲的揉捏法,只在人体的皮肤表层进行捏拿。
4、轻抚法:操作的时候,主要是以手掌面或用指尖等在穴位的表皮进行滑动。
5、摩搓法:按摩时,需要用掌心或手指对穴位进行摩搓,使被操作部位的皮肤及深层组织都产生位移。
6、推压法:用指尖或手掌对治疗部位进行垂直加压治疗,需要提到的是,这是摩搓法的一种补充手法。
7、颤动法:也是一种中医足疗常用的压椎法。操作的时候,需要用手掌或指尖不断对选定的穴位进行重复的有节奏的颤动,此种手法可以引起深透的机械性波动并且会传达至患者体内。
8、叩击法:主要是用手指、掌根或掌心等采取适当力度捶击足底的反射区,一般以手掌的尺侧缘对穴位进行叩击,操作是需要把手指分开,同时保持自然微屈。
中医足疗手法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最后,提醒朋友们在掌握了足疗可采用的手法之后,还要仔细掌握足底经络分布状况。只有做好综合全面的了解,在自己进行足疗时才能够保证采取正确的手法,才能得到较好的足疗保健效果,最终提高身体素质。
按摩手法是指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分,按各种特定的技术和规范化动作,在体表上进行操作的方法。它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包括用手指、手掌、腕、肘及肢体其他部位直接在患 者体表进行操作。因为主要用手操作,故统称为手法。由于操作形式、刺激强度、时间长短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各种基本手法。
按摩手法是很讲究技巧的技术,是一种高级的运动形态,是按摩治疗疾病的基本手段。手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必须重视手法的的研究和使用。
有人认为按摩只需有力气就行,甚至认为力气越大越好,在治疗中妄用蛮力,动作生硬粗暴,强拉硬搬,把病人搞得痛苦不堪,甚至造成不良后果。因而这一看法是十分错误和 危险的。
按摩常见的几种手法
1.按法:用手指螺纹面、手掌面、掌根、鱼际,或掌面相对、手掌重叠和屈肘等,在患者身体的有关部位或压痛点处,均匀地来回直线形或圆形有节奏地一起一落的手法,叫做按法。这种手法,能通郁闭,助消化,消肿止痛,平衡阴阳。
2.掌摩法:手掌面或掌面重叠放于患者身体的有关部位或压痛处,在臂和腕关节的带动下,有节奏地抚摩,叫做掌摩法。这种手法能和中理气,调节脾胃。
3.推法:用手掌或手指向下、向外或向前推挤患者肌肉,叫做推法。这种手法能调和脾胃,舒筋理肌。
4.推拿法:用拇指与其他四指指腹(螺纹面)的合力,在患者身体上的施治部位,移动地一起一落,推而拿之,反复进行,叫做推拿法。这种手法能疏风定痛,缓解痉挛与酸痛 。
5.揉法:用手指或手掌,贴在患者皮肤等有关部位、压痛点或穴位处不移开,进行左右、前后的内旋或外旋揉动,使施治部位的皮下组织随着施治的指或掌转动的方法,叫做揉法。这种手法能疏筋活络,宽胸理气。
6.捏法:用手拇指和其他四指的对合力,夹住患者身体的肌肉、韧带组织等施治部位,上下手指辗转挤捏前进,叫做捏法。这种手法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肌肉酸胀。
7.抓法:手指掌贴于患者体表施治部位,聚拢满把将皮肉肌筋握于掌指内,然后再迅速松脱,叫做抓法。这种手法能通经络,祛风邪。
8.点发:用手指端、肘尖或屈指骨突部,着力于施治部位或穴位处,戳点按压,叫做点法。指端点法多用在穴位上,而肘尖点法则多用在肌肉丰厚的深部组织上或用于循经治疗 等。这种手法能清头目,消结肿。
9.掐法:用手指甲尖,在患处一上一下重按穴位,或两手指同时用力抠掐,同时叉不刺破皮肤的手法,叫做掐法。掐法是重刺激手法之一,如临床急救常以指甲掐来代替针,为 了避免刺破皮肤,要掌握好指力,或在掐穴处垫块薄布,为增进疗效,缓解疼痛,掐后再轻揉一会。这种手法能回阳救逆,开窍醒神。
10.揪法:用手拇指腹和食指腹或用三指对合呈钳形,夹住施治部位的肌肉韧带,紧紧地捏提起,随即松脱,如此反复捏提松脱的操作手法,叫做揪法。这种手法多用于额头、颈 前和项背等部位,能祛邪解表,通痹止痛。
抓凤筋是对肌肤与肌肉进行揉捏,是中医按摩的一种俗称,属于捏法。在适当部位,利用手指把皮肤和肌肉从骨面上捏起来,叫做捏法。
捏法和拿法,有某些类似之处,但是拿法要用手的全力,捏法则着重在手指上。拿法用力要重些,捏法用力要轻些。捏法是按摩中常用的基本手法,它常常与揉法配合进行。
捏法,实际包括了指尖的挤压作用,由于捏法轻微挤压肌肉的结果,能使皮肤、肌腱活动能力加强,能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浅浅捏来,可去风寒,可化瘀血,深深捏来,可以治疗肌腱和关节囊内部及周围因风寒湿而引起的肌肉和关节的疼痛。
扩展资料:
中医按摩的特点:
中医推拿按摩经济简便,因为它不需要特殊医疗设备,也不受时间地点气候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实行;且平稳可靠,易学易用,无任何副作用。正由于这些优点,按摩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养生健身措施。
对正常人来说,能增强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取得保健效果;对病人来说,既可使局部症状消退,又可加速恢复患部的功能,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按摩时注意事项:
1、按摩前要修整指甲、热水洗手,同时,将指环等有碍操作的物品,预先摘掉。
2、态度要和蔼,严肃细心,要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病情,争取患者合作。
3、患者与医生的位置要安排合适;特别是患者坐卧等姿式,要舒适而又便于操作。
4、按摩手法要轻重合适,并随时观察病人表情,使患者有舒服感。
5、按摩时间,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按摩次数以十二次为一疗程。
6、患者在大怒、大喜、大恐、大悲等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不要立即按摩。
参考来源:-中医按摩
“理气止痛”为治疗胃炎的通用之法,穴位选择腹部取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背部从脊柱两旁沿膀胱经顺序而下,至三焦俞,重点在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手法为摩法、按法、揉法、一指禅推法。
按摩疗法(又称推拿疗法)是以中医学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或借助一定的钝性器具刺激人体体表为主,以医疗体育等练功方法为辅,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法。按摩疗法是一种物理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不打针、不服药,通过手法操作的技巧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推拿能够治疗许多伤病,这在客观上已得到广大患者及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所承认。为了进一步发扬和提高推拿的治疗效果,就必须研究推拿手法的治疗机制。
在具体方法上,有穴位按摩,有经络按摩,有反射区按摩,有局部按摩等等。而这些按摩方法中还有许多小方法,如穴位按摩,可以按摩足三里以增强胃肠功能,防治胃痛、腹痛、腹泻等各种胃肠病;可以按摩中脘、天枢等,以防治胃痛、腹胀等。而在按摩手法上又有按法、摩法、推法、拿法等不同,分别适宜防治与调养的需要。
在按摩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注意选择恰当的方法,采用适当的手段,科学对待,以冀取得最佳的效果。
(1)按揉法。用医者的拇指指腹部、肘尖部或手掌根部,在病变处做环形旋转施压,逐渐用力。拇指按揉法适用于肌肉起止点处或痛点较为表浅处,肘尖按揉法多用于肌肉丰满部位或痛点较深部位。此法具有放松肌肉、松解粘连等作用。
(2)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肘关节略低于手腕,以肘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做屈伸活动。
(3)拍法。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患部。
(4)拿法。医者用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形成钳形用力,将腰背部(或腿部)肌肉(或肌腱)反复拿捏提起。可持续拿捏30 ~ 60 秒钟,亦可一拿一放,反复多次。此法具有解除肌肉痉挛、通络止痛作用。
(5)滚法。医者用小指侧掌背、小指及无名指根部以一定压力附着于治疗部位上做连续滚动动作,频率在每分钟120 ~ 180 次为宜。
此法适合于在肌肉及软组织的放松,松解肌肉痉挛等作用。
(6)推法。医者用拇指指腹指峰或偏峰,附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腕部和指间关节做来回有节律的摆动,摆动频率在每分钟100 ~ 200次,可用左右手轮流操做或两手同时操作。此法具有解除肌肉痉挛、祛风散寒等作用。
(7)擦法。用手掌的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进行直线来回摩擦,擦法操作时腕关节伸直,使前臂与手接近相平。
手指自然伸开,整个指掌要贴在体表的治疗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带动手掌做上下或前后往返移动,向掌下的压力不宜过大,但推动的幅度要大。
对于胃痛,主要有胃中胀满攻冲作痛,疼痛牵连到两胁,胸闷痞塞的肝郁气滞胃痛;胃中胀满,疼痛拒按,嗳腐酸臭,不愿闻到饮食气味,恶心呕吐,吐出后疼痛会减轻的饮食积滞胃痛;胃中烧灼疼痛,痛势急迫,拒绝按抚,喜冷恶热,烧心反酸,口干口苦,甚则呕吐苦水的肝火燔灼胃痛;胃中疼痛如针刺或如刀割,疼痛有定处,拒绝按压的瘀血留阻胃痛;以及胃中疼痛较甚,遇温可以减轻,痛发作时怕冷的寒邪犯胃胃痛,病症多属于实。对于实证的治疗,方法是泻其实,按摩时宜采用泻的手法。
凡是胃中隐隐作痛,绵绵不断,喜按喜暖,饥饿时痛得厉害,进食后会减轻,遇冷疼痛加剧的脾胃虚寒胃痛,以及胃中隐隐灼痛,嘈杂似饥的胃阴不足胃痛,病症多属于虚。对于虚证的治疗,方法在于补其虚,按摩时宜采用补的手法。
治疗胃炎以“理气止痛”为通用之法,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凡寒邪客胃的,要散寒止痛;饮食停滞的要消食导滞;肝气犯胃的要疏肝理气;脾胃虚弱的要补益脾胃。
推拿的主要手法:
1、按法
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体适当部位,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
2、摩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体的适当部位,给以柔软的抚摩,叫作摩法。
3、推法
在前用力推动叫推法。
4、拿法
用手把适当部位的皮肤,稍微用力拿起来,叫作拿法。
5、揉法
医生用手贴着患者皮肤,作轻微的旋转活动的揉拿,叫作揉法。
6、捏法
在适当部位,利用手指把皮肤和肌肉从骨面上捏起来,叫作捏法。
7、颤法
是一种振颤而抖动的按摩手法。
8、打法
打法又叫叩击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748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难产死的原因,怎么降低难产率
下一篇: 卵巢如何进行保养,卵巢保养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