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掖会有高原反应吗
张掖市最高海拔,东大山,海拔高度为3633米,中部为海拔1410~2230米的倾斜平原,所以基本无任何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人体急进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病理性反应,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人们生活在海平面上的标准大气压力760mm汞高也就是一个ATA,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等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中氧气的含量是20.95%,随着地势的增高,其气压也逐渐降低,肺泡内的气体,动脉血液和组织内氧气的分压也相应降低。
高原反应的发病率与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时间以及体质等有关。一般来讲,平原人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时,50%~75%的人出现高原反应,但经3~10天的习服后症状逐渐消失。本病的发生老年人低于青年人,女性低于男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与男性的体重系数呈正相关,与女性的体重系数无关,说明肥胖男性易感性大。
高原反应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常为前额和双颞部跳痛,夜间或早晨起床时疼痛加重。
二、哪些症状表明得了高原反应
1、急性高原反应
很常见。未适应者一天内进入高原地区后6~24小时发病,出现双额部疼痛、心悸、胸闷、气短、厌食、恶心和呕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与饮酒过量时表现相似。有些病例出现口唇和甲床发绀。通常在高原停留24~48小时后症状缓解,数天后症状消失。少数可发展成高原肺水肿和(或)高原脑水肿。
(1)由平原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海拔更高地区,在数小时或1~3天内发病。
(2)有下列表现之一或一种以上者应考虑本病:①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胸痛、失眠、嗜睡、食欲减退、腹胀、手足发麻等症状,经检查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者。评价症状的程度主要依据头痛及(或)呕吐的程度(轻、中、重度),并结合其他症状。②休息时仅表现轻度症状如心慌、气短、胸闷、胸痛等,但活动后症状特别显著者。③有下列体征者,如脉搏显著增快、血压轻度或中度升高(也有偏低),口唇及(或)手指发绀,眼睑或面部水肿等。
(3)经吸氧,或适应1~2周,或转入低处后上述症状或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者。
2、慢性高原反应
是急性高原反应持续3个月以上症状不消失者,表现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心悸、气短、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手足麻木和颜面水肿,有时发生心律失常或短暂性昏厥。
三、高原反应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相对性肺泡通气不足。肺通气是氧运输过程的第一步。高原缺氧可刺激颈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使肺通气量增加,肺泡氧分压升高,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从而使机体摄取较多的氧。然而,有些人特别是那些患高原病的人,对低氧刺激后的肺通气量并不明显增加,出现相对性肺泡通气不足。Hackett认为肺相对通气不足可能由于原发性呼吸驱动减弱(低氧通气反应),或由于继发性通气抑制引起。Moore等对8例曾出现急性高原病症状者(易感者)和4例无症状者进行低氧通气反应(HVR)的对照研究,发现前者的HVR明显低于后者。当模拟4800m高原时,与对照组相比,易感者的肺通气量降低,呼气末PCO2增高,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而且出现急性高原病的症状,提示在平原通气反应低的人,进入高原后易发生急性高原病。因此,低氧通气反应高低,被认为是预测急性高原病的良好指标之一。
2、体液潴留和体液重分配。Singh等观察到当平原人快速到达4500m高原后,多数人出现面部和踝部水肿,多尿和体重减轻,但一般在2~3天的高原习服后恢复正常。然而,有少数人恢复时间延长,并出现尿少,体重增加等。体重增加与高原反应的严重性呈正相关。利尿剂和皮质激素可预防和治疗急性高原病。这些资料证明,体液潴留或体液从细胞内向细胞外的转移与急性高原病的发生有关。体液潴留的机制较复杂,有多种因素参与。急性高原病包括高原肺水肿病人血浆或尿中抗利尿激素浓度升高。ADH分泌增多导致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中水分重吸收增加,从而出现水肿、尿少。但也有人认为,抗利尿激素只在高原肺水肿时增加,而急性高原病并不明显增加。Bartsch等发现急性高原病易感者进入4559m高原时肾素和醛固酮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肾素由肾小球旁细胞合成和分泌,在肝脏中形成的血管紧张素原的作用下降解为血管紧张素I,后者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下形成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可引起周围血管收缩,并作用于肾上腺皮质激素促使醛固酮分泌,从而增加钠离子在肾小管的重吸收和钠水潴留。另外,还发现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增高,说明缺氧也可刺激交感神经释放儿茶酚胺,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降低,从而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少排尿。因此,病人的尿少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也有关。
3、颅内压增高。急性高原病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及夜间周期性呼吸等神经系统的症状,这些症状与颅内压升高有关。Mastsuzawa等对10名健康人模拟低氧8h后,作了脑部磁共振(MRI)检查,结果凡有严重急性高原病症状者,大脑白质出现水肿。最近(1998)Hackett等观察了9例高原脑水肿的脑部MRI,其中有7例大脑白质,特别是胼胝体水肿,而灰质未发现异常。目前认为,中、重型急性高原病多半有脑间质水肿,但轻型者是否也发生脑水肿尚不明确。
四、高原反应有哪些检查诊断方法
检查
1、接触高原的状况:初次进入高原或回到平原居住一段时间后重返高原,或从高原至另一更高处。
2、发病地区的海拔高度。
3、从进入高原到发病经历的时间。
4、发病有无明显的诱因,如登高速度过急、体力活动过大、寒冷或气候改变、饥饿、疲劳、失眠、晕车、情绪紧张、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
5、病后有无经吸氧或转往低处(3000m以下)病情自然好转史。
6、进入高原前或发病前有无类似症状发作。
7、血液学检查:急性高原病患者可有轻度白细胞数增多;慢性者红细胞计数超过7.0×1012/L,血红蛋白浓度超过180g/L,血细胞比容超过60%。
8、心电图检查:慢性高原心脏病患者表现电轴右偏、肺型P波、右心室肥大劳损、T波倒置和(或)右束支阻滞。
诊断
1、急性高原反应
急性高原反应进入海拔3千米以上时,第1~2日症状最明显,后渐减轻,大多6~7日基本消失,少数可持续存在。主要表现为头痛、记忆与思维能力减退及失眠、多梦等。呼吸深、频率增加、心动过速。部分患者有发绀、血压升高。
2、慢性高原反应急性高原反应持续3个月以上症状仍然持续存在,可有心悸、气短、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手足麻木、颜面水肿,有时发生心律失常或短暂性昏厥。
5 厌食乏力初到高原环境时,因为气压降低,可能会有胃肠胀气、腹部不适以及嗳气等症状,同时由于缺氧还会降低机体脏器组织的功能,对肠胃的消化吸收功造成影响,出现厌食乏力等症状,甚至严重时可使消化道黏膜糜烂出血,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出现腹泻、呕吐甚至发生中毒性肠麻痹等症状。
6 水肿由于缺氧导致肾脏的血液流量下降,从而导致肾脏的泌尿功能降低,可出现小便减少,身体出现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由于体内酸碱代谢异常而导致机体酸碱平衡失调。
分类:医疗健康
问题描述:
我明年想去 *** ,需要准备怎么样面对高原反应?
比如:药品,或者其它?请告知,谢谢
解析:
初入高原旅游,有一部分人可能出现高原反应,症状包括头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口唇紫绀,失眠,多梦,血压亦可能升高。这些症状第一、二天明显,以后就会逐渐减轻或消失;但也有极少数人因劳累、受寒和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症状可能逐渐加重,发展成为高原肺水肿或高原脑水肿。那么,怎样在旅行生活中减轻高原反应、如何防止高原病的出现呢?
一、进入高原前首先要通过正规医院体检,心、肺、脑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不宜进入高原;平时身体素质好,进入高原后一般少有高原反应或反应相对较轻。同时,进入高原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可向有高原生活经验的人员或医生请教,请他们讲一些高原特点和生活注意事项,禁除烟酒,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带上必要的应急药品和其它物品。
二、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证乐观情绪。否则过分担心,思想焦虑,睡眠欠佳,反而会加大脑组织耗氧量,导致高原反应或使高原反应加重。
三、高原反应一般都可自愈。症状较重的,对症治疗即可,如吸氧、止痛、镇静等,比如口服去痛片和安定片,藏药“红景天” 根水喝可缓解高原反应。应避免劳累、受寒和上呼吸道感染,对极少出现的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病人须大量吸氧,并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迅速转送海拨低的地区,治疗效果较好。慢性高原病在平原地区系统治疗后,便可逐步痊愈。
四、高原气候多变,尤其是早、晚气温偏低,一般说海拨每升高约1000米,温度降低6℃,所以衣着一定要注意保暖,即使夏季,内地来的人也须准备羊毛衫、保暖内衣等;冬季气温比较低,更须注意戴上墨镜和礼帽,以防紫外线损伤。如探险和登高山,则要计划好进行阶段性适应性锻炼,不应冒然进入海拨5000米以上的地区,以防出现不测。
五、伙食应选择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不可暴饮暴食,晚餐时应注意不可过量,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使心肺受压,造成胸闷心慌。初入高原的人,睡眠时可采用半卧位,以减轻心肺负担。
什么是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原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700米左右时,就会有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有哪些症状?
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头痛、气短、胸闷、厌食、微烧、头昏、乏力等。
部分人因含氧量少而出现:嘴唇和指尖发紫、嗜睡、精神亢奋、睡不着觉等不同的表现。
部分人因空气干燥而出现:皮肤粗糙、嘴唇干裂、鼻孔出血或积血块等。
如何避免或减轻高原反应?
大部分人初到高原,都有或轻或重的高原反应,一般什么样的人会有高原反应没有规律可循,避免或减轻高原反应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它,许多的反应症状都是心理作用或由心理作用而引起的。比如:对高原有恐惧心理,缺乏思想准备和战胜高原决心的人,出现高原反应的机会就多。
建议初到高原地区,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奔跑,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负担,不要饮酒和吸烟,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维他命的食品,适量饮水,注意保暖,少洗澡以避免受凉感冒和消耗体力。不要一开始就吸氧,尽量要自身适应它,否则,你可能在高原永远都离不开吸氧了(依赖性非常强)。
其他事项
可服用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高原红景天(至少提前10天服用)、高原安(到达目的地服用)、西洋参含片、诺迪康胶囊(对缓解极度疲劳很有用)、百服宁(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西洋参(对缓解极度疲劳很有用)、速效救心丸(不可多服)、丹参丸(治疗心血管)、葡萄糖液(一盒五支的那种,出现高原反应的症状时服用有一定的疗效)等等。
对于高原适应力强的人,一般高原反应症状在1-2天内可以消除,适应力弱的需3-7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710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