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炒,就是将净药材置锅内加热翻动。根据医疗要求,结合药材性质,分为清炒和加辅料炒两种。
1.清炒:根据炒的程度不同,分为炒黄、炒焦、炒炭3种。
①炒黄:将挣药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药材表面微黄,闻到药材固有香气,或炒至鼓起、爆裂为度,炒黄可缓和药过偏之性,如:黄连炒后减其苦寒性,增强疗效;如:麦芽炒后增强健脾作用,便于煎煮;如:水红花子炒后便于有效成分煎出。
②炒焦:将挣药材置锅内,用文火或中火炒至外呈焦黄,内呈黄色。炒焦可增强药材健脾作用,如:焦神曲、焦山楂。
③炒炭:将净药材置锅内,用中火或武火炒至外呈黑色,内呈焦褐色,存性,喷洒清水适量,灭尽火星。炒炭可增强药材止血作用,如:侧柏炭、茜草炭。
2.加辅料炒(固体辅料):净药材与固体辅料同置锅内拌炒。根据所用辅料不同,又分为麸炒、土炒、米炒、滑石粉炒等。
①麸炒:先将麸皮撒入锅内,用中火加热,待麸皮冒烟时,倒入净药材,迅速翻动,炒至药材表面呈微黄或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一般每100千克药材或切制品,用麸皮5~10千克。麸炒可增强健脾作用,如:麸炒白术,矫味矫臭,如:麸炒僵蚕。
②土炒:将灶心土置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疏松灵活,再倒人净药材拌炒至药材呈焦黄色,取出,筛去土,放凉。一般每100千克药材或切制品,用灶心土25-30千克。土炒可增强补脾止泻作用,如:土炒白术。
③米炒:将锅烧热,撒上浸湿的米,使其平贴锅上,用中火加热,至米冒烟时投入净药材,轻轻翻动米上的药,至所需程度,取出,筛去米,放凉。一般每100千克药材或切制品,用米15~ 20千克。米炒可减低药材毒性,如:米炒斑蝥;增强健脾作用,如:米炒党参。
您是想问麸炒僵蚕时麦麸的用量为多少吧?每100kg僵蚕,用麦麸10kg。
麸炒僵蚕:先用中火将锅烧热,均匀撒入定量麦麸,待起烟时加入净僵蚕,急速翻炒至表面呈黄色时出锅,筛去麸皮,放凉。每100kg僵蚕,用麦麸10kg。
相关配伍:
1、僵蚕配白芷:僵蚕除外风以散风热,息_风以解痉,且可化痰散结;白芷辛散祛风,温燥除湿,芳香通窍,消肿止痛。配伍应用,有疏散风热、燥湿散结之功。治疗风热上攻之头痛、眉棱骨痛、齿痛、疮疡肿毒、白带等。
2、僵蚕配地龙:僵蚕息风解痉,疏散风热,祛风化痰;地龙通络止痛,清热止痉。二药合用,息风止痉、通络止痛效果更强。治疗风痰入络,经络瘀滞,头痛日久不愈,口眼歪斜,气喘痰鸣,三叉神经痉挛等。
它的制作方法是:
1、僵蚕:淘洗后干燥,除去杂质。
2、炒僵蚕:取净僵蚕,照麸炒法炒至表面黄色。
僵蚕是家蚕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分布于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地。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之功效。常用于肝风夹痰,惊痫抽搐,小儿急惊,破伤风,中风口㖞,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发颐痄腮。
服用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僵蚕内服可致过敏反应,出现痤疮样皮疹及过敏性皮疹,停药后均能消失。少数患者有口咽干燥、恶心、食欲减少、困倦等反应。由于僵蚕有抗凝作用,故对血小板减少,凝血机制障碍及出血倾向患者应慎用。僵蚕、僵蛹均含草酸铵,进入体内可分解产生氨,对肝昏迷患者慎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蛋白质,脂肪。尚含多种氨基酸以及铁、锌、铜、锰、铬等微量元素。白僵蚕体表的白粉中含草酸铵。
2.药理作用:僵蚕醇水浸出液对小鼠、家兔均有催眠、抗惊厥作用;其提取液在体内、外均有较强的抗凝作用;僵蚕粉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轻度的抑菌作用,其醇提取物体外可抑制人体肝癌细胞的呼吸,可用于直肠瘤型息肉的治疗。
僵蚕 淘洗后干燥,除去杂质。
炒僵蚕 取净僵蚕,照麸炒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黄色。
僵蚕的加工十分容易,并不需要特殊的设备。但晒干的僵蚕应及时加工处理,防止霉变和虫蛀,降低药用价值。传统的僵蚕加工分净制和炮炙两种,净制就是将僵蚕去杂洗净,用石灰粉拌均吸干水分,充分晒干。炮炙就是将僵蚕倒入热锅内用文火翻炒,至表现呈黄色即可,为防止受热不均出现焦糊,可用麸皮拌炒,僵蚕与麸皮比例为101:,炒好后筛去麸皮即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65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白领久坐对身体有哪些巨大的危害
下一篇: 提高性能力的食物,告别性无能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