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国家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一轮抗癌药专项谈判稳步推进,经过60名肿瘤专业临床医生投票遴选,并征得企业意愿,最终18个药品确定纳入谈判范围,均为治疗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所必需的临床价值高、创新性高、病人获益高的药品。谈判工作将于9月底完成。
大部分专利未过期
此次纳入抗癌药专项谈判的药品,覆盖了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肾细胞癌、黑色素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癌、多发性骨髓瘤等多个癌种。但是,这些药品大部分都还处于独家专利药保护期限内,谈判难度非常大。
“这18个品种里边,有16个是进口的药品,有两个是我们国产的创新的药品。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要进行价格谈判。要通过谈判,能够和企业达成一个降价的协议,最终企业能够承受这个价格。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医保)基金可以承担,老百姓可以承担。”国家医疗保障局医保组牵头人熊先军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
“零关税”百日红利渐显
此外,中国实施抗癌药等药品“零关税”已满百日,效果如何?
今年5月1日,国家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降税政策,湖北、北京、辽宁、甘肃等多省份都对抗癌药进行了降价,政策红利已经开始逐渐落地,惠及多地患者。
6月29日,湖北省公立医院药品(耗材)供应保障平台发布公告称,响应国家税改政策,根据企业申请,下调辉瑞15个品种、20个品规药品挂网价格,降幅3.4%~10.2%。
7月15日,辽宁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也发布通知称,同意西安杨森对旗下一款抗白血病药物达珂(注射用地西他滨冻干粉针,50mg)进行降价,药品由原来的10327.22元降到了4996元,降幅超51%。
中国药科大学医疗保障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常峰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进口抗癌药零关税政策已经实施三个月,相关药物价格下降幅度为3.30%~51.62%不等,各省出台的降价抗癌药的平均降幅达到7.51%。
但也有媒体调查发现,零关税新规的市场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对此,制药企业称,主要是因为进口药品普遍存在数个月的存货,税收政策调整反映到终端价格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各省的招标采购周期通常为1-2年,合同期内医院的采购价格并未发生变化。国家医保局要求前期进行国家药品谈判的12家企业,对药品价格进行重新测算,经过财税专家复核后,已经与企业就调整后的医保支付标准或挂网采购价格签署了补充协议。
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看点解读
阿兹夫定片等新冠治疗用药进医保、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平均降价达60.1%、预计未来两年将为患者减负超900亿元……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8日在京公布。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哪些看点值得关注?将为老百姓用药带来哪些影响?国家医保局当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作出回应。
111个药品纳入 涉及新冠、罕见病治疗等多领域
当前,调整后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2967种,新增药品涵盖2个新冠治疗用药、7个罕见病用药、22个儿童用药等。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经过本次谈判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治疗发热、咳嗽等新冠症状的药品已达600余个。
“去年目录调整支持国产创新药、新冠治疗药、儿童用药等重点领域药品。”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副司长黄某说,肿瘤、罕见病等重大疾病用药,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用药被纳入新版目录,将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
在上一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曾经每针70万元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经医保谈判后,以3万余元被纳入医保。
作为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竞品,同样适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利司扑兰成功进入新版医保药品目录,该药品按年龄体重用药,将为低龄、体重小的儿童患者带来更高性价比。
据介绍,本次目录新增的药品绝大部分方面有待提升。有23个药品是去年获批,随即被纳入当年目录;20个国产重大创新药品谈判成功,成功率高达83.3%,高于整体谈判的成功率。
在抗肿瘤领域,本次谈判不仅新增了洛拉替尼等疗效显著的新药,此前目录中的恩沙替尼等药品价格也有显著下降。以信达生物制药集团生产的信迪利单抗为例,该药物覆盖肺、胃、食管等高发瘤种,进医保报销后的费用大幅降低,让更多患者获益。
平均降价六成 医保谈判不一味追求“地板价”
“新增的谈判竞价药品价格降幅达到60.1%,与去年基本持平,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双重减负效应。”黄某介
绍,在未来两年内,新版医保药品目录预计将为患者减负超过900亿元。
作为以髓系增生为主的造血干细胞恶性疾病,我国伴T315I突变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患者每年新增约1000人,长期面临无药可医的难题。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现场谈判,亚盛医药的奥雷巴替尼谈判成功,这是我国首个用于治疗伴T315I突变慢性髓性白血病的国产创新药,填补了医保药品目录的空白,与此前零售价相比,近乎降价50%的年治疗费用也将进一步降低患者用药负担。
根据现行医保谈判规则,企业方在两次报价中进入医保底价的115%后,可进入磋商环节。双方最终达成一致的价格必须不高于医保方谈判底价,方可视为“谈判成功”。
谈判底价是医保基金能够承担的最高价,经由医保部门组织专家从药品成本效果、预算影响、医保基金负担等方面进行测算,并不一味追求低价。目前,通过谈判降低新药价格,已有250个新药平均降价超50%并纳入医保报销。
“谈判的每一分钱都是老百姓的救命钱、保命钱。”医保方谈判组组长之一、青岛市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采购处处长李某表示,通过发挥战略性购买作用,医保谈判将使政府、企业、患者等实现多方共赢。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首次制定了竞价准入规则,目录外非独家药品通过竞价形成统一的支付标准后可以纳入目录,共有17个药品以这种方式被纳入目录,平均降价60.5%。
目录动态调整推动临床合理用药 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据最新消息,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快速发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实行每年动态调整。5年来,医保目录内药品数量新增618个,其中包括310个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病领域用药、93个肿瘤类用药、22个罕见病用药等。
黄某表示,5年来,医保药品目录在引导临床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彰显,医院用药结构发生重大积极变化,与我国医药疾病负担和需求更加匹配。
据介绍,根据部分样本医院的监测显示,5年来目录内药品的使用量占比和使用金额都逐年提升。在医疗机构费用排名前20的药品品种中,已经很少有疗效不确切、容易滥用的辅助性药品,取而代之的是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领域的治疗性用药。
去年年底,全国所有省份完成地方增补药品“消化”工作,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通过谈判后药品价格大幅降低,地方增补药品基本可被国家目录中的药品更好替代。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保研究院医药管理室主任曹某说,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有利于医保药品管理,对异地就医、医院结算、费用统计分析等发挥促进作用,并更好发挥国家医保的战略购买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611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