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艾蒿一般叶子长什么样子,有几个中累 10分 艾蒿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目前已经接近成熟期,高度一般在一米左右,其主杆挺直,强势突出,直径约11毫米,而分枝细小,每个仅仅三片叶,两个翼叶,一个形状如同三片叶的主叶。
问题二:有一种草跟艾草一样的,但是它比艾草的叶子还要小是不是艾草? 不是艾草
艾草和蒿草都属于菊科植物,蒿草的学名叫蒌蒿,而艾草学名则为艾蒿,名字相似,都喜欢在田埂地边、池塘边等土壤水分丰富的地方。但细分来看,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高度和叶面形态,而且,艾草的生长周期长,从3月份开始,一直可以长到5月,但蒿草过了清明节,也就过了最嫩的时候(这里面是说叶子的生长周期,不长了并不是就是枯萎了,是从嫩芽到成叶的过程)。
上面是艾草,下面是蒿草
首先,从高度上来说,蒿草的高度要低一些,主干也比较细小,茎部呈暗红色,长势最好的蒿草,只有10厘米左右;而艾草就不同了,它的主干略粗长,茎部呈淡绿色,有的直径可达1.5厘米,高度在80一250厘米之间。
再往细处看,便是叶子的形态,蒿草叶的表面,会有一层白色绒毛,柔软而光滑,叶片小,其周围的锯齿纹路深,整个叶片呈狭长状;而艾叶表面为灰绿色,白色绒毛在背面,其叶面宽而肥大。
其次,如果能够亲身接触好这两种“蒿”的朋友,通过气味就更容易辨别了。蒿草一般散发出来是普通草的青味,有的甚至还有一股淡淡的臭味;而艾草散发出来的是特有的清香味。就是大家使用艾条或者干艾叶所闻到的那种味道。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
蒿草茎秆细且不高,叶片狭长薄而滑,气味微臭。
艾草茎秆粗且高,叶片肥厚背面有白绒毛,气味清香。
问题三:艾草的叶子有几种形态 艾草(学名:Artemisia argyi)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在诗经时代,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一般用于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份。“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薰、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 *** ,但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做为“灸”使用。艾草的气味肯定也同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中国民间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疗风湿病时,以艾草作为燃料效果更佳。亦会在端午的时候插于门口以避邪。
问题四:野生艾叶长什么样图片 艾叶草是我国南方几乎到处都有的一种植物,在广西桂林,更是直接用艾叶草的叶子包米饭来做着吃的。艾叶防瘟疫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因为中草药就是就地取材,因此艾草成为那个时候防瘟疫的功臣,据现代医学药理证明艾草是一种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因为艾草对病菌有着抑制和杀伤的作用,而且对呼吸系统疾病也有着防治的作用。
问题五:有一种叶子长的像艾草枝却长得很高的植物叫什么? 是佛甲草吧开黄色小花,佛甲草 【草药名】: 佛甲草 学名:Sedum lineare Thunb. T, 【内容介绍】: 佛甲草 (《本草图经》) 【异名】火烧草、火焰草(《履f岩本草》),佛指甲(《纲目》),半支连(《医宗汇编》),狗牙半支、铁指甲(《纲目拾遗》),禾雀舌(《岭南采药录》),禾雀蜊(《广州植物志》),万年草、午时花、小叶刀掀草(《福建民间草药》),金枪药(《江西民间草药》),狗牙瓣、小佛指甲(《贵阳民间药草》),尖叶佛甲草(《浙江民间草药》),枉开口(《本草推陈》),鼠牙半枝莲、猪牙齿(《江西草药》),土三七、养鸡草(《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景天科植物佛甲草的全草。 生长习性: 佛甲草属多浆植物,含水量极高,其叶、茎表皮的角质层具有超常的防止水分蒸发的特性,即使在夏季干旱的屋顶上也无需浇水。其耐旱时间可长达1个月,而与佛甲草同时栽培的其它杂草早已干枯死亡,佛甲草却安然无恙,保持着勃勃生机的绿色。 应用:佛甲草是一种耐旱性极好的属多浆植物的常绿草种,应用于屋顶绿化,采用无土栽培,负荷极轻,可取代传统的隔热层和防水保护层。佛甲草生长在仅为30毫米厚的特殊的生长基质上,种植成活后,无需浇水、施肥、管理,根本不会生虫。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良好的绿化和隔热效果 【植物形态】佛甲草多年生肉质草本,全体无毛。
---------
问题六:艾草叶子细小与叶子大的哪种好 他们的功效一样,野生的为好。大叶艾,叶厚而宽绒毛多,艾绒纤维粗产量高,气味芬芳,火力柔和。小叶艾,叶小而薄,产量低,烟大火烈,产量低。好的艾绒多采购北方的大叶艾制绒。大叶艾茎长叶宽大,小叶艾茎短叶细长。大叶艾品相好如果插到门上更美观,小叶艾草可以吃。
问题七:这是什么花草?长的像艾草也像菊花,叶子有香味 香料植物科属列表
百合科:芦荟 蒜 铃兰 风信子 洋葱 菝葜
柏科:侧柏 园柏 杜松 刺柏
败酱科:甘松 缬草 马蹄香
报春花科: 灵香草 排草
豆科:紫穗槐 油楠 金合欢 三叶草 葫芦巴 甘草 银白金合欢 落花生 尖叶香泻树 罗望子 黑香豆 黄香草木樨
杜鹃花科:头花杜鹃 兴安杜鹃 冬青 滇白珠
番荔枝科:依兰 鹰爪花 卡南加
橄榄科:橄榄 没药 乳香
含羞草科:儿茶
鸢尾科:香根鸢尾 番红花 鸢尾
玄参科:毛蕊花 大叶石龙尾
龙胆科:奇拉塔獐牙菜 龙胆 睡菜
马鞭草科:兰香草 牡荆 蔓荆 蒙古莸 毛球莸 马鞭草 防臭木
马兜铃科:北细辛 细辛 蛇根马兜铃 山草果
木兰科:八角茴香 白兰花 黄兰花 紫玉兰 野八角
木犀科:丁香 素馨 茉莉 桂花 暴马丁香 大花茉莉
蔷薇科:玫瑰 杏 苹果 樱桃 墨红 山楂 洋李 复盆子 草莓 木香
茜草科:小果咖啡 栀子
茄科:辣椒 烟草 夜香树
樟科:云南樟 黄樟 月桂 山胡椒 乌药 山苍子 玳玳花 杨叶木姜子 斯里兰卡肉桂 猴樟 川桂 新樟 柚 樟 岩桂 檫树:阴香 柴桂 香桂
芸香科:柠檬 甜橙 枳 球花毛麝香 中国肉桂 香柠檬 白鲜 圆柚 佛手 红桔 九里香 芸香 花椒 弥陀香橙 白柠檬 苦橙 香橙 香橼 金柑 黎檬 竹叶椒
菊科:黄花蒿 茵陈蒿 蒙古蒿 艾蒿 苍术 菊苣 菊花 云木香 蒲公英 土木香 加拿大飞蓬 蜡菊 金盏花 万寿菊
孔雀草 艾菊 千叶蓍 艾纳香 飞机草
兰科:墨兰 香荚兰
禾本科:毛鞘茅香 香根草 柠檬草 橘草 扭鞘香茅 芸香草 香茅 玉蜀黍 爪哇香茅 大麦 甘蔗
胡椒科:海风藤 胡椒 小叶爬岩香 蒌叶
胡桃科:山核桃 胡桃
忍冬科:接骨木 金银花
桦木科:甜桦 白桦
姜科:砂仁 沙姜 小豆蔻 高良姜 姜 大高良姜 姜黄 蓬莪术 草果 山奈
伞形科:小茴香 莳萝 芫荽 辽蒿本 胡萝卜 泽芹 当归 茴芹 变豆菜 小窃衣 红柴胡 北柴胡 旱芹 印度莳萝
桑科:无花果 啤酒花
石蒜科:水仙 晚香玉
松科:红松 马尾松 铁杉 臭冷杉 *** 长叶松
松萝科:丛生花树 橡苔
檀香科:檀香 红檀香木
桃金娘科:柠檬桉 丁香 蓝桉 大叶桉 番石榴 香桃木 众香树
金栗兰科:珠兰 银钱草 鱼子兰
金缕梅科:枫香 苏合香
锦葵科:药蜀葵 黄葵 玫瑰茄
如果更专业的话可寻找朱亮峰,陆碧瑶,李宝灵等编著《芳香植物及其化学成分》一书,海南出版社,1993。
问题八:艾草和艾蒿区别 题主应该是想问艾草和蒿草有何区别吧?艾草又名也是蒿草
艾叶和蒿草都属于菊科植物,蒿草的学名叫蒌蒿,而艾草学名则为艾蒿,名字相似,都喜欢在田埂地边、池塘边等土壤水分丰富的地方。但细分来看,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高度和叶面形态,而且,艾草的生长周期长,从3月份开始,一直可以长到5月,但蒿草过了清明节,也就过了最嫩的时候(这里面是说叶子的生长周期,不长了并不是就是枯萎了,是从嫩芽到成叶的过程)。
上面是艾草,下面是蒿草
首先,从高度上来说,蒿草的高度要低一些,主干也比较细小,茎部呈暗红色,长势最好的蒿草,只有10厘米左右;而艾草就不同了,它的主干略粗长,茎部呈淡绿色,有的直径可达1.5厘米,高度在80一250厘米之间。
再往细处看,便是叶子的形态,蒿草叶的表面,会有一层白色绒毛,柔软而光滑,叶片小,其周围的锯齿纹路深,整个叶片呈狭长状;而艾叶表面为灰绿色,白色绒毛在背面,其叶面宽而肥大。
其次,如果能够亲身接触好这两种“蒿”的朋友,通过气味就更容易辨别了。蒿草一般散发出来是普通草的青味,有的甚至还有一股淡淡的臭味;而艾草散发出来的是特有的清香味。就是大家使用艾条或者干艾叶所闻到的那种味道。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
蒿草茎秆细且不高,叶片狭长薄而滑,气味微臭。
艾草茎秆粗且高,叶片肥厚背面有白绒毛,气味清香。
问题九:路边发现这种植物,叶子有香气,跟艾草像,以为是艾草,好像不是,谁知道是什么? 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一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具纵棱线。叶子互生,茎中部的叶子二回羽状分裂,线形小裂片。夏季开花,头状花序半球形,多数,成圆锥状,花管状,外面为雌花,内层为两性花。
1.水蓼2.酸模叶蓼3.东方蓼4.戟叶蓼5.紫茉莉6.大花马齿苋7.马齿苋8.美国石竹9.高雪轮10.红叶掭菜11.地肤12.尾穗苋13.雁来红14.头状鸡冠花15.羽状鸡冠花16.千日红17.小黄紫堇18.珠果紫堇19.花菱草20.虞美人21.醉蝶花22.羽衣甘蓝23.菘蓝24.香雪球25.诸葛菜26.风花菜27.田皂角28.兴安黄耆29.望江南30.羽扇豆31.草木犀32.三角紫叶酢浆草33.红花酢浆草34.旱金莲35.铁苋菜36.银边翠37.东北油柑38.观赏蓖麻39.水金凤40.非洲凤仙41.黄蜀葵42.香黄葵43.苘麻44.蜀葵45.野西瓜苗46.锦葵47.三色堇48.月见草49.小窃衣50.洋桔梗51.瘤毛獐牙菜52.长春花53.福禄考54.琉璃苣55.多苞斑种草56.美女樱57.细叶美女樱58.彩叶草59.香薷60.益母草61.石荠苎62.紫苏63.一串红64.观赏辣椒65.曼陀罗66.花烟草67.碧冬茄68.龙葵69.金鱼草70.狭叶毛地黄71.毛地黄72.小紫花柳穿鱼73.红花钓钟柳74.夏堇75.毛蕊花76.九头狮子草77.风铃草78.藿香蓟79.牛蒡80.狼把草81.翠菊82.飞廉83.红花84.矢车菊85.蛇目菊86.波斯菊87.小丽花88.一年蓬89.牛膝菊90.勋章菊91.非洲菊92.向日葵93.重瓣向日葵94.麦秆菊95.泥胡菜96.狗娃花97.苦荬菜98.兴安毛连菜99.黑心菊100.毛稀莶101.桂圆菊102.万寿菊103.孔雀草104.碱菀105.苍耳106.小百日草107.百日草108.鸭跖草109.观赏谷子110.狗尾草宿根花卉1.卷柏2.木贼3.劲直阴地蕨4.分株紫萁5.溪洞碗蕨6.蕨7.掌叶铁线蕨8.猴腿蹄盖蕨9.华东蹄盖蕨10.禾秆蹄盖蕨11.朝鲜蛾眉蕨12.东北蛾眉蕨13.卵果蕨14.沼泽蕨15.虎尾铁角蕨16.荚果蕨17.球子蕨18.粗茎鳞毛蕨19.广布鳞毛蕨20.华北鳞毛蕨21.山地鳞毛蕨22.半岛鳞毛蕨23.细叶鳞毛蕨24.三叉耳蕨25.珠芽艾麻26.拳参27.火炭母28.圆穗蓼29.虎杖30.食用大黄31.大黄32.金不换33.洋铁酸模34.商陆35.石竹36.蓝灰石竹37.常夏石竹38.长筒瞿麦39.兴安石竹40.长蕊丝石竹41.皱叶剪秋萝42.大花剪秋萝43.坚硬女娄菜44.长白米努草45.毛假繁缕46.肥皂草47.重瓣肥皂草48.旱生麦瓶草49.垂梗繁缕50.川乌51.黄花乌头52.北乌头53.类叶升麻54.侧金盏花55.杂种耧斗菜56.尖萼耧斗菜57.西洋耧斗菜58.膜叶驴蹄草59.大三叶升麻60.单穗升麻61.大叶铁线莲62.棉团铁线莲63.翠雀64.宽苞翠雀65.朝鲜白头翁66.白头翁67.毛茛68.唐松草69.卷叶唐松草70.箭头唐松草71.宽瓣金莲花72.心叶淫羊藿73.朝鲜淫羊藿74.三枝九叶草75.鲜黄连76.银线草77.辽细辛78.芍药79.长柱金丝桃-80.白屈菜81.荷包牡丹82.白花荷包牡丹83.荷青花84.博落回85.辣根86.白花碎米荠87.八宝景天88.费菜89.德景天90.北景天91.细叶景天92.白景天93.垂盆草94.毛景天95.长药景天96.落新妇97.杂种落新妇98.山荷叶99.大叶金腰子100.毛金腰子101.槭叶草102.扯根菜103.龙牙草104.蚊子草105.槭叶蚊子草106.草莓107.东方草莓108.水杨梅109.鹅绒委陵菜110.蛇莓委陵菜111.委陵菜112.狼牙委陵菜113.翻白委陵菜114.莓叶委陵菜115.三叶委陵菜116.蛇含委陵菜117.地榆118.宽叶地榆119.小白花地榆120.太行花121.小冠花122.羽叶山马蝗123.甘草124.大山黧豆125.野火球126.红车轴草127.白车轴草128.山野豌豆129.北野豌豆130.歪头菜131.酢浆草132.突节老鹳草133.鼠掌老鹳草134.老鹳草135.宿根亚麻136.狼毒大戟137.白藓138.芸香139.富贵草140.榕叶蜀葵141.大花秋葵142.鸡腿堇菜143.东北堇菜144.斑叶堇菜145.堇菜146.千屈菜147.柳兰148.露珠草149.水珠草150.柳叶菜151.山桃草152.人参153.大活154.柴胡155.鸭儿芹156.短毛独活157.欧当归158.辽藁本159.细叶藁本160.绿花山芹161.变豆菜162.防风163.红花鹿蹄草164.狼尾珍珠菜165.黄花珍珠菜166.金叶过路黄167.球尾珍珠菜168.日本报春169.肾叶报春170.岩生报春171.樱草报春172.龙胆173.金刚龙胆174.柳叶水甘草175.罗布麻176.小蔓长春花177.合掌消178.潮风草179.白薇180.花葱181.锥花福禄考182.白锥花福禄考183.桃红锥花福禄考184.紫锥花福禄考185.红锥花福禄考186.丛生福禄考187.山茄子188.聚合草189.藿香190.多花筋骨草191.风车草192.活血丹193.薰衣草194.假大花益母草195.地瓜苗196.荨麻叶龙头草197.马薄荷198.牛至199.蒙古糙苏200.块根糙苏201.糙苏202.紫假龙头花203.尾叶香茶菜204.蓝萼香茶菜205.夏枯草206.蓝花鼠尾草207.丹参208.湖广草209.黄芩210.京黄芩211.并头黄芩212.绵毛水苏213.华水苏214.挂金灯酸浆215.柳穿鱼216.通泉草217.电灯花218.长尾婆婆纳219.轮叶腹水草220.透骨草221.车前222.长叶车前223.五福花224.败酱225.白花败酱226.缬草227.北缬草228.华北蓝盆花229.狭叶沙参230.轮叶沙参231.荠苊232.牧根草233.聚花风铃草234.紫斑风铃草235.荨麻叶风铃草236.桔梗237.高山著238.千叶蓍239.黄金菊240.和尚菜241.万年蒿242.白孔雀243.荷兰菊244.紫菀245.北苍术246.关苍术247.高加索菊248.大滨菊249.甘野菊250.野蓟251.烟管蓟252.绒背蓟253.金鸡菊254.东风菜255.狭叶松果菊256.松果菊257.林泽兰258.堆心菊259.赛菊芋260.欧亚旋覆花261.土木香262.旋覆花263.抱茎苦荬菜264.全叶马兰265.大丁草266.蹄叶橐吾267.鹿蹄橐吾268.盘果菊269.日本蜂斗菜270.祁州漏芦271.重瓣金光菊272.毛叶金光菊273.卵叶风毛菊274.东北鸦葱275.狗舌草276.串叶松香草277.兴安一枝黄花278.免儿伞279.菊蒿280.东北蒲公英281.白花蒲公英282.知母283.石刁柏284.铃兰285.宝珠草286.萱草287.重瓣萱草288.北黄花菜289.大苞萱草290.小黄花菜291.东北玉簪292.玉簪293.紫萼玉簪294.火炬花295.山麦冬296.二叶舞鹤草297.狭叶沿阶草298.北重楼299.玉竹300.挟叶黄精301.鹿药302.白花延龄草303.毛穗藜芦304.藜芦305.射干306.野鸢尾307.花菖蒲308.紫花鸢尾309.马蔺310.黄菖蒲311.矮紫苞鸢尾312.溪荪鸢尾313.北陵鸢尾314.黄花鸢尾315.无毛紫露草316.玉带草317.华山新麦草318.菖蒲319.水芋320.宽叶薹草321.大花杓兰球根花卉1.东北延胡素2.齿裂东北延胡索3.齿瓣延胡索4.线裂齿瓣延胡素5.角瓣延胡索6.大丽花7.菊芋8.蛇鞭菊9.细茎葱10.砂韭11.长梗韭12.山韭13.茗葱14.平贝母15.风信子16.条叶百合17.垂花百合18.亚洲百合19.东方百合20.毛百合21.东北百合22.卷丹23.大花卷丹24.山丹25.葡萄风信子26.绵枣儿27.郁金香28.洋水仙29.晚香玉30.葱兰31.韭兰32.番红花33.唐菖蒲34.德国鸢尾35.魔芋36.朝鲜天南星37.半夏38.大花美人蕉水生花卉1.芡2.莲3.萍蓬草4.睡莲5.丘角菱6.蔷菜7.泽泻8.三裂慈姑9.凤眼莲10.雨久花11.梭鱼草12.芦苇13.菰14.狭叶香蒲15.宽叶香蒲16.荆三棱17.水葱18.花叶水葱19.水生美人蕉蔓生花卉1.啤酒花2.山荞麦3.穿叶蓼4.两色乌头5.白花乌头6.宽叶蔓乌头7.紫花铁线莲8.辣蓼铁线莲9.大花铁线莲10.蝙蝠葛11.北马兜铃12.两型豆13.野小豆14.野葛15.大叶野豌豆16.风船葛17.赤爬18.萝蘼19.林茜草20.打碗花21.牵牛22.圆叶牵牛23.茑萝24.葵叶茑萝25.轮叶党参26.党参27.薯蓣二、新引进的荷兰花卉品种1.萱草2.火把莲3.沿阶草4.油点草5.珍珠菜6.报春花7.松虫草8.美国薄荷9.猫薄荷10.鼠尾草11.荆芥12.网脉荆芥13.水苏14.大戟15.黑顶藻16.落新妇17.岩白菜18.矾根19.鬼灯檠20.黄水枝21.天蓝绣球22.象牙参23.花葵24.小蜀葵25.景天26.风铃草27.桔梗28.紫菀29.矢车菊30.秋英31.蓝刺头32.泽兰33.马兰34.橐吾35.金光菊36.松果菊37.蓍草38.山桃草39.月见草40.加拿大马鞭草41.老鹳草42.耧斗菜43.银莲花44.升麻45.飞燕草46.白头翁47.金莲花48.大花飞燕草49.嚏根草50.假升麻51.蚊子草52.委陵菜53.地榆54.刺芹55.糖芥56.山地庭芥57.剪秋萝58.丝石竹59.淫羊藿60.龟花61.毛蕊花62.婆婆纳63.腹水草64.沟酸浆65.紫露草66.荷包牡丹67.鸢尾68.窄叶庭菖蒲69.牛舌草70.肺草71.聚合草72.波罗花索
箭杆风(学名:Alpinia jianganfeng T.L.Wu)是姜科山姜属植物。株高约1米。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0-30厘米,宽2-4(6)厘米,顶端具细尾尖,基部渐狭;叶柄从近于无一直到长达4厘米;叶舌长约2毫米,2裂,具缘毛。穗状花序直立,长10-20厘米,小花常每3朵一簇生于花序轴上。蒴果球形,直径7-8毫米,被短柔毛,顶冠以宿存的萼管;种子5-6颗。花期:4-6月;果期:6-11月。
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贵州和云南;多生长于林下荫湿处。
全株皆可入药,具有祛风除温,散寒解表,止艏等功效。因药效迅速,如“箭”发顺风一样,故名“箭杄风”,在中国峨眉民间习用已久。叶片大,深绿色,是鲜切插花的良好材料。花粉红色,果实鲜红色,果期长,可盆栽,因而是一种很好的观果植物。
主要价值
药用:全株皆可入药,具有祛风除温,散寒解表,止痛等功效。配以九节风、常春藤土牛藤,治风混关节痛;配以水杨梅、连翘、银花等治外感头痛;配以毕澄茄、官桂、吴茱萸、獐牙菜等治疝气痛。因药效迅速,如“箭”发顺风一样,故名“箭杄风”,在中国峨眉民间习用已久。
观赏:箭杆风叶片大,深绿色,是鲜切插花的良好材料。花粉红色,果实鲜红色,果期长达4-5个月。施用矮壮素后,植株仅有40厘米高,可盆栽,因而是一种很好的观果植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61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孕妇体重过轻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