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冬天,很多人会制作腊肉食用,腊肉的口感和风味十分独特,是很多人喜欢吃的,但是腊肉是腌制类肉食,经常吃腌制类的食物对健康的危害很大,虽然有的人自己腌制腊肉,但是建议还是不要长期食用。那么,经常吃腊肉会致癌吗?
常吃腊肉的危害
1、腊肉是很富含有营养价值的,当然腊肉有很多证明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是导致高血脂的危害因素,当然腊肉脂肪是非常高的,研究证明100克腊肉中就有脂肪高达50%,而且胆固醇也是相当的高,腊肉制作是对维生素微量元素严重的破坏了,所以使用腊肉哪些维生素含量是为0的,根本没有!
2、当然长期使用腊肉摄入过多有可能会对血压增加有影响,要注意高血压的人不要食用过多的腊肉,否则有其害而无其利的一面,注重你的健康,注重你身边人的健康。
3、不仅如此腊肉还是对血脂高的人吃腊肉是非常要注意的,大量进食油脂对其健康非常不利,当然不要选择不吃油,那也是不可取的,要适当的选择脂肪酸的植物油,例如菜油等,对降低坏胆固醇,提升好胆固醇也是很有帮助的,一天中不要使用套多的油来吃,控制一天20-25克就足够了。
4、腊肉在生活中是大多人喜爱的,口感上也是很好的,不过腊肉是腌制类的食品,不能常吃,每顿都吃,这样对于人体摄入的盐的含量大大提升,对身体是有害的,腊肉中是富含有亚硝酸盐的是致癌物质中重要的物质,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
5、腊肉多为猪肉腌制而成,根据猪的不同部位,肥肉分量最少的里脊肉,每百克也要含55毫克的胆固醇,而每百克肥猪肉更是含109毫克胆固醇。高含量的胆固醇会沉淀、聚集在胆汁中形成结石。此外,动物性脂肪不易为人体所吸收,过多食用腊肉会增加脂肪肝风险。
6、腊肉从营养健康的角度来说,特别是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三高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或者老人而言根本就是一个不合适的食品,是对老年人的一种危害,有害于胃与十二指肠溃烂的患者一定要禁食!对这些人群是有危害性的。
腊肉的成分含量
(1)腊肉的含盐量较高
100克腊肉含盐量约为2.1克,超过同等重量猪肉含盐平均量的十几倍,而人体每天摄入3克食盐就基本达到生理需要量了。长期大量进食腊肉,很容易造成盐分摄入过多,从而加重或导致血压升高或波动。所以在烹制过程中,应该先用水泡一段时间,减少咸味。
(2)腊肉的脂肪含量非常高
脂肪含量达50%。虽然在腊肉制作过程中,盐使细胞水分减少了,但丝毫没有使脂肪流失,相反却使脂肪的相对含量增加了。不仅如此,胆固醇也“浓缩了”,每100克腊肉含胆固醇123毫克,比猪肉要高50%。毫无疑问,这正是导致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
(3)不能用腊肉取代新鲜肉食
腊肉在制作过程中,肉中很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丧失殆尽,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等。所以,腊肉的营养并不如鲜肉那么高,爱吃腊肉同时也要补充一些鲜肉。
不适合吃腊肉的人群
(1)孕妇
腊肉腌制过程中会添加防腐剂,对胎儿健康有影响,加上腊肉含大量脂肪和盐分,多食容易引起水肿,所以孕妇不宜多吃腊肉。
(2)小孩
腊肉偏咸,含有大量的钠,吸收过多的钠会增加肾脏负担,小孩的肾功能未完全发育成熟,所以最好少吃。
(3)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食过量的高盐份的腊肉,血压容易上升,容易增加血管病的出现;同时腊肉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属于高胆固醇食物,摄取过量会造成血管阻塞,所以少吃为妙。
(4)肠胃弱者
腊肉属于精制食物不容易消化,加上很多腊肉都是露天销售,易积尘,天气不好容易发霉,如果没有洗净就烹调,易引起胃肠不适,如果肠胃不好则影响更大,因此肠胃不好的人不要多吃腊肉。
(5)痔疮患者
患有痔疮的人,如果吃过量的腊肉,从中摄取太多的盐分,容易增加静脉的血压,加剧痔疮的痛楚。
(6)肾脏病患者
肾脏不好的人最忌讳吃的太咸,过量的钠箬积在体内未能排出,会导致水肿,所以能不吃就不吃。
(7)肥胖人士
由于腊肉不肥不好吃,因此它属于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因此肥胖的人也不宜食用。
腊肉保存方法
1、石灰防潮保存
把腊肉放入一口干净的缸里(以陶瓷容易为宜),上面用布蒙好,再盖一层木板。选择一处干燥、干净的地方,铺上一层2寸厚的石灰(生石灰),把装腊肉的瓦缸放在铺满石灰的地上,可以防止腊肉返潮,延长腊肉保质期。
2、酒水浸泡保存
把腊肉切块,先放在酒里浸泡10-20分钟,然后装入坛子或罐子中,密封一星期后,随吃随取。这种方法不仅保质时间长,而且腊肉吃起来还有酒的醇香味。
3、食用油浸泡保存
将腊肉放在容器中,在器皿内倒入新鲜花生油,使油漫过腊肉表面,然后加盖密封好。这种办法可使腊肉保质长时间不变质。
4、真空冷藏保存
将腊肉切成小块,封入真空包装袋中。外面多裹几层密封袋,放入冰箱中,以防窜味。低温环境下细菌繁殖减缓,也能使腊肉保存较长时间不变质。
腊肉吃多了会对身体不好。会增加脂肪肝的风险
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来说,贪食腊肉,血压容易上升;高胆固醇患者也会造成血管阻塞。患有痔疮的人也要注意,腊肉的盐分比较多,摄入后易增加静脉网络的血
压,会让痔疮的痛楚变本加厉。肾病患者也忌讳吃太咸,腊肉最好能不碰就不碰。如果体内积聚了过量的钠不能排出,就会导致水肿。
清除腊肉中的致癌物:
1、预防苯并芘的产生:尽量吃老家自然晾制的腊肉,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自己熏制腊肉。首先,可选用松树、柏树等优质木材来熏烤腊肉;其次,要清除腊肉中的
苯并芘致癌物,最关键的是控温,自己熏烤可以选择慢火慢烤,温度控制在300℃以下,可有效防止苯并芘的产生。
2、清除亚硝酸盐:要把腊肉用水先煮一遍,在水煮过程中,亚硝酸盐就会溶解在水中,煮完之后把水倒掉,接着清炒或者焖、蒸都可以,但是千万别油炸,因为一油炸,腊肉的致癌物又回来了。
3、液体型烟制作腊肉:将香味丰富厚重的果树蒸馏或者干馏之后获得的液体,按照一定的配比和浓度直接添加、浸泡和喷雾肉品,都可以达到熏制的期望效果,可
以让腊肉不经过烟熏过程就达到良好的色泽、香味和保质期,不仅保留了传统腊肉特有的色泽和风味,还大大减少了腊肉中对人体有害的苯并芘、亚硝酸盐等有害物
质的残留量。
常吃腊肉不好,最好少吃,一方面这些是腌制品,里面的化学成分是致癌的,少吃最好,至少一周吃2次就好了,另外,营养也不多,只吃腊肉不吃别的也不好。饮食要合理分配。而且腊肉吃多了,比较咸,而且容易上火,要多喝水。
腊(xī)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光下曝晒)的过程所制成的加工品。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增添特有的风味,这是与咸肉的主要区别。腊肉并非因为在腊月所制,而为腊肉,腊月的腊(là)与腊肉的腊(xī)在古文里并非同一个字,亦即,腊月的腊是繁体的腊,而腊肉的腊本来就是腊月的腊的简化字。所以,腊肉之所以称为腊肉,至于为什么现在人们都读là,而不读xī,除了简化字的原因使两个字没有了区别以外,可能确实跟腊肉一般都在腊月里制作以待年夜饭之用有关。
食用腊肉的益处 腊肉中富含磷、钾、钠等元素,还含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具有祛寒、消食等功效。
腊肉食用的注意事项 腊肉是精选新鲜的带皮五花肉经过多种香料调料腌制,再经过烘烤或日下曝晒风干制作而成的。但是在食用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腊肉作为肉制品,也是有保质期的。腐败的腊肉会产生一定致癌物质,所以购买后应尽快食用;
腊肉在腌制过程中放入了大量的食用盐,它们会随着时间转化为亚硝酸盐,它也是人体的致癌因素之一,是胃癌高发区的引发原因之一。
腊肉是高含胆固醇的食物,大量的胆固醇会沉积在胆汁中,容易形成结石,增加脂肪肝的风险。
腊肉是高盐食物,高血压患者要慎食或少食,肾病患者也需要禁食腊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6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老人春季养生的禁忌,注意防晒多运动
下一篇: 27岁女人如何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