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右侧斜颈如何按摩
(1)患儿取仰卧位:用拇、食、中3指或食、中2指夹住患侧肿块部位或整个胸锁乳突肌,施以柔和有力的双指揉或3指揉3分钟;拿或捏患侧胸锁乳突肌(桥弓穴)3分钟。
(2)患儿取仰卧位或家长抱坐位:用轻柔的拿、揉法作用于斜方肌等颈项部相关肌群及健侧肌群3分钟。
(3)患儿仰卧位:用拇指指腹自上而下再次按揉胸锁乳突肌3~5遍;用轻柔的拿法自上而下再次作用于患侧胸锁乳突肌3~5遍;用缠法或振法作用于患侧胸锁乳突肌起、止点及肿块部位约1分钟;按揉风池、翳风、天柱、肩井、缺盆穴,每穴约半分钟。
(4)患儿仰卧位:双手扶患儿头颞侧,两手同时用力沿颈椎纵轴方向拔伸,持续约1~3分钟,顺势做颈项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旋转的被动运动,每侧约3~5次;一手置患侧肩部,另一手扶患侧头部,两手向相反方向用力尽量向健侧扳动,以患儿能忍受为度;每次持续1~3分钟,连续做3~5次。
每次操作约15分钟左右,1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要2~3个疗程,还可根据病情需要,配合针灸、中药热敷治疗。此外,患有斜颈的宝宝要避免经常被动牵拉;随时纠正姿势,如睡时垫枕,醒时以玩具或喂奶吸引注意力,使宝宝的头经常向患侧旋转,以助纠正;病程在1岁以内治疗为佳,如果推拿治疗半年无效,应考虑手术治疗。
二、引起儿童斜颈的原因都有哪些
斜颈可分为先天性肌性斜颈和先天性骨性斜颈。前者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引起的头颈歪斜的先天性颈部畸形,相当多见;后者是因颈椎骨质发育畸形所致的斜颈,较少见。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病因目前仍未明了。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子宫内压力异常或胚儿胎位不正是产生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主要原因。胎儿在宫内位置不正或受到不正常的子宫壁压力可使一侧颈部受压,胸锁乳突肌内局部血运循碍,致使该肌发生缺血性纤维变性引起斜颈,也有学者认为是胸锁乳突肌营养血管栓塞,导致肌纤维变性而形成斜颈。
难产及使用产钳是引起肌性斜颈的原因之一。因为此症多发生于臀位生产者,但对胸锁乳突肌局部肿块进行检查并未发现有陈旧性出血痕迹,因此此观点未得到最后证实。
此症有1/5的患儿有明确的家族史,故认为其的发生同遗传有关,且此类患儿常合并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等其他部位畸形。
三、斜颈会有哪些表现
1.斜颈畸形
婴儿出生后其母亲可发现患儿头部向患侧倾斜,面部向健侧旋转,下颌指向健侧肩部。2~3周后斜颈畸形更加明显。将头转向健侧明显受限,症状较轻者应仔细观察才能发现。此症状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日益加重。
2.颈部肿块
一般在出生后或出生后2周内可触及颈部肿块,位于胸锁乳突肌中下段,以发生于右侧者多见。此肿块呈梭形,无压痛,一般在1~2个月后达到最大,之后逐渐缩小至完全消失,此类患儿中有部分可发生肿块不消失并产生肌肉纤维化和挛缩引起斜颈畸形。
3.颜面部畸形
先天性肌性斜颈早期未得到有效治疗,2岁后即会出现颜面部畸形。主要表现为面部不对称,双侧眼外角至口角的距离不对称,患侧距离缩短,健侧增长。患侧眼睛位置平面降低,因双眼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易产生视疲劳而出现视力减退。健侧颜面部圆而饱满,患侧则窄而平。颈椎可发生代偿性侧凸畸形。此外,患儿整个面部,包括鼻、耳等也可出现不对称性改变。
除上述主要表现外,本症尚可合并先天性髋臼脱位及颈椎其他畸形。
四、斜颈有哪些方法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对于半岁以内的患儿,采取非手术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因此,一旦诊断,应尽早治疗。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局部热敷、按摩、卧床固定和手法牵引。
2.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①适用于半周岁以上保守治疗无效者;②12岁以下斜颈畸形明显者;③12岁以上如面部畸形不严重也可考虑手术治疗;④对于成年人,因畸形已存在多年,术后不仅面部畸形将更加明显,且视力也因不适应术后的新体位而发生改变,故多不宜施行手术。
(2)手术方法 ①胸锁乳突肌切断术 为较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在锁骨上做横切口,显露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附着点上方分别予以切断,并松解周围筋膜组织,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颈动、静脉和神经。②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 适用于颈部肿块明显者,可对胸锁乳突肌之肿块段予以切除。③胸锁乳突肌全切除术适用于青少年患者,若整个胸锁乳突肌瘢痕化,可将之整段切除。④胸锁乳突肌延长术 即将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切断、胸骨头行“Z”形延长。此手术优点:矫正头颈歪斜,恢复颈部正常活动功能;不破坏正常颈三角体表形态,避免了其他手术方法使颈部遗留凹陷畸形或不正常的平坦畸形,使颈部美观对称。⑤胸锁乳突肌上、下端联合松解加成形术 有学者认为年龄较大患儿或其他手术失败者可采用此手术。方法为将胸锁乳突肌乳突侧及锁骨头侧完全切断,胸骨头侧行“Z”形延长。
(3)术后处理 斜颈畸形严重者及不合作的患儿术后需以头-颈-胸石膏矫正以维持患儿体位。
斜颈可分为先天性肌性斜颈和先天性骨性斜颈。前者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引起的头颈歪斜的先天性颈部畸形,相当多见;后者是因颈椎骨质发育畸形所致的斜颈,较少见。本病无特别的预防措施,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给患儿带来进一步的损伤。
意见建议:对于半岁以内的患儿,采取非手术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包括局部热敷、按摩、卧床固定和手法牵引,具体的方法要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小儿斜颈的原因其实非常多,主要是颈部扭屈的一种表现,因为两侧的肌肉密度不同,所以导致孩子出现了这一现象。斜颈顾名思义就是喜欢把头歪向一侧,或者是转向一侧,但是有一部分的孩子这种情况出现以后会自行消除,一般无需引起我们担忧,建议家长学会适当观察。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相对严重了,这种情况需要经过手术才能得到有效缓解。
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病理因素。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宝宝本身就有骨头将歪斜的情况,除此之外肌肉强拉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以后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身体因素造成的,因为很多胎儿在母体当中时,总是有头部偏向一侧的习惯,所以在出生以后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过在三个月以后会慢慢恢复,一岁多左右可以彻底康复。
小儿斜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小儿斜颈的原因是病理和生理性两类,但是还有一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就是颈部有肿块,这种情况一般在宝宝成长到六个月的时候才会被发现。除此之外宝宝太小不会及时配合医生检查,所以一般要到一两岁才能确诊。但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情况只要能够及时察觉,还是可以快速康复的,所以建议大家不要焦虑。
01斜颈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病因目前仍未明了。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子宫内压力异常或胚儿胎位不正是产生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主要原因。胎儿在宫内位置不正或受到不正常的子宫壁压力可使一侧颈部受压,胸锁乳突肌内局部血运循碍,致使该肌发生缺血性纤维变性引起斜颈,也有学者认为是胸锁乳突肌营养血管栓塞,导致肌纤维变性而形成斜颈。
2、难产及使用产钳是引起肌性斜颈的原因之一。因为此症多发生于臀位生产者,但对胸锁乳突肌局部肿块进行检查并未发现有陈旧性出血痕迹,因此此观点未得到最后证实。
3、此症有1/5的患儿有明确的家族史,故认为其的发生同遗传有关,且此类患儿常合并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等其他部位畸形。
02斜颈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先天性肌性斜颈早期未得到有效治疗,2岁后即会出现颜面部畸形。主要表现为面部不对称,双侧眼外角至口角的距离不对称,患侧距离缩短,健侧增长。患侧眼睛位置平面降低,因双眼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易产生视力疲劳而出现视力减退。健侧颜面部圆而饱满,患侧则窄而平。颈椎可发生代偿性侧凸畸形。此外,患儿整个面部,包括鼻、耳等也可出现不对称性改变。
03斜颈有哪些典型症状
斜颈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斜颈畸形
婴儿出生后其母亲可发现患儿头部向患侧倾斜,面部向健侧旋转,下颌指向健侧肩部,2~3周后斜颈畸形更加明显,将头转向健侧明显受限,症状较轻者应仔细观察才能发现,此症状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日益加重。
2、颈部肿块
一般在出生后或出生后2周内可触及颈部肿块,位于胸锁乳突肌中下段,以发生于右侧者多见,此肿块呈梭形,无压痛,一般在1~2个月后达到最大,之后逐渐缩小至完全消失,此类患儿中有一部分可发生肿块不消失并产生肌肉纤维化和挛缩引起斜颈畸形。
3、颜面部畸形
先天性肌性斜颈早期未得到有效治疗,2岁后即会出现颜面部畸形,主要表现为面部不对称,双侧眼外角至口角的距离不对称,患侧距离缩短,健侧增长,患侧眼睛位置平面降低,因双眼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易产生视力疲劳而出现视力减退,健侧颜面部圆而饱满,患侧则窄而平,颈椎可发生代偿性侧凸畸形,此外,患儿整个面部,包括鼻,耳等也可出现不对称性改变。
除上述主要表现外,本症尚可合并先天性髋臼脱位及颈椎其他畸形。
04斜颈应该如何预防
本病大多为先天性无有效预防措施婴儿时要左右手轮换抱及喂奶,变换睡觉的方向,避免形成习惯性斜颈临床上最主要是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给患儿带来进一步的损伤重视孩子姿势的矫正对孩子斜颈的改善有好处,比如在哺乳的时侯,孩子要把患侧做为卧位睡觉时调整卧位位置,使阳光或灯光照在病侧;发声和发光的玩具以及电视机、录音机等声音也要来自病侧;并可用枕头垫在病侧母亲坐位横抱孩子时要让病侧向上,通过抬头,训练颈部的肌肉
05斜颈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本病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超声检查:尤其对于小儿的先天性肌性斜颈,超声检查能够准确地与颈部其他疾病鉴别,如颈部囊性淋巴管瘤,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尤其就诊时肿块已消失者,超声检查更为重要。
2、X线检查,有利于鉴别不同原因造成的斜颈,如枕颈部畸形所致的骨性斜颈和自发性寰椎旋转性半脱位引起的斜颈一般不会产生胸锁乳突肌的挛缩和肿块,后者多有轻微外伤或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对于上述检查方法都难以确诊的病例,可进行CT检查,能够提供较为清晰的图象,有利于诊断,排除器质性病变。
06斜颈病人的饮食宜忌
可适量多食动物血、蛋、鱼、虾、豆类制品、土豆、牛肉、鸡肉及牛“腱子”肉等富含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胶原的食物等。要少食牛奶、羊奶等奶类和花生、巧克力、小米、干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因其能产生致关节炎的介质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体及抗牛奶IgE抗体等,易致过敏而引起本病加重、复发或恶化。
07西医治疗斜颈的常规方法
非手术治疗
对于半岁以内的患儿,采取非手术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因此,一旦作出诊断,应尽早治疗。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局部热敷、按摩、卧床固定和手法牵引。手法牵引的具体方法为:由母亲将患儿平卧于膝上,使患儿颈部后伸,母亲用左手轻轻按住患儿胸廓,右手握住头颈部,将患儿脸部尽量旋向患侧,枕部旋向健侧肩峰,操作过程中手法应轻柔,使挛缩的胸锁乳突肌得到较大的牵伸。患儿卧床时,取仰卧位,用小砂袋固定头部于脸面部向患侧,枕部向健侧位。
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1)适用于半周岁以上保守治疗无效者;
(2)12岁以下斜颈畸形明显者;
(3)12岁以上如面部畸形不严重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4)对于成年人,因畸形已存在多年,术后不仅面部畸形将更加明显,且视力也因不适应术后的新体位而发生改变,故多不宜施行手术。
2、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术方法;
(1)胸锁乳突肌切断术为较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在锁骨上作横切口,显露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附着点上方分别予以切断,并松解周围筋膜组织,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颈动、静脉和神经。
(2)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对于颈部包块明显者,可对胸锁乳突肌之肿块段予以切除。
(3)胸锁乳突肌全切除术对于青少年患者,若整个胸锁乳突肌瘢痕化,可将之整段切除。
(4)胸锁乳突肌延长术即将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切断、胸骨头行“Z”形延长。此手术优点:
①矫正头颈歪斜,恢复颈部正常活动功能;
②不破坏正常颈三角体表形态,避免了其他手术方法使颈部遗留凹陷畸形或不正常的平坦畸形,使颈部美观对称。
(5)胸锁乳突肌上、下端联合松解加成形术Ferkel等认为年龄较大患儿或其他手术失败者可采用此手术。方法为将胸锁乳突肌乳突侧及锁骨头侧完全切断,胸骨头侧行“Z”形延长。
3、术后处理斜颈畸形严重者及不合作的患儿术后需以头-颈-胸石膏矫正以维持患儿体位。
保守治疗
小儿斜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小儿头颈部先天性疾病,该病在早期进行正确有效的非手术治疗,大多数患儿可以完全得以治愈。
1.越早越好。年轻的爸爸妈妈在小宝宝出生以后,一定要注意观察,如果他的头总是偏向一侧,必须看看他的颈部有无包块。一旦是斜颈,不要惊慌,尽快去看医生。早一天治疗就增加一分治疗成功的希望。
2.局部进行药物封闭。这对促进局部肿块的吸收作用非常明显,常选用强的松龙或透明质酸酶,加适量利多卡因进行局部封闭。由于是在颈部,注射时要十分小心。
药液要注射在肿块中央,不能过深注射,以免注入血管内引起意外。如果注射过浅于皮下,除无作用外,还容易引起注射部位的感染。在开始时由于包块质地硬,所以注射时阻力较大,应该缓慢推注。一般每周一次,大多数患儿一般用6次即可使肿块逐渐消失。但有些对药物不敏感者或治疗时间较晚者,其效果可能不明显。
3.局部按摩。涂以滑石粉,用拇指或食指在肿块反复按摩。
4.持续反复转头,保持头颈处在矫正位,这对治疗非常重要。具体方法是:每日30~50次左右,可分次做。做时把患儿平放于床上,父母用双手按住其头,将其下颌转向患侧肩部(即颈部包块处),转过去之后停顿1分钟左右,让肌肉处于拉长伸展状态,然后再反复转动。但在转动的过程中,手法要轻柔,防止用暴力,防止损伤颈部肌肉甚至颈椎。可做2个小的沙袋(用青沙或黄沙,用水淘洗干净,放在太阳下暴晒或用铁锅加热消毒。选择双层布缝制,直径约为20×10厘米大小即可),在患儿睡觉时将沙袋放置其头部两侧,可固定其处于矫正位。此治疗应该持续6个月以上。
5.母亲要根据不同的病变位置,选择自己在喂奶和睡觉时的位置关系。比如说孩子是右侧斜颈,就要在喂奶和睡觉时把孩子放于您的左侧,反之亦然。这样将有利于患儿矫正。
应该告诉大家,任何方法都有成功或失败的,如果保守疗法失败,应该选择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年龄多在1岁左右,最好不要超过1岁半。手术也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17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脸上过敏能不能戴口罩,脸上过敏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