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一般都有什么症状

夕阳红 2024-06-03 21:16:13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一般都有什么症状

一、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本病病因迄今仍不十分明了,胰腺炎的病因与过多饮酒、胆管内的胆结石等有关。

1.梗阻因素

由于胆道蛔虫、乏特壶腹部结石嵌顿、十二指肠乳头缩窄等导致胆汁反流。如胆管下端明显梗阻,胆道内压力甚高,高压的胆汁逆流胰管,造成胰腺腺泡破裂,胰酶进入胰腺间质而发生胰腺炎。

2.酒精因素

长期饮酒者容易发生胰腺炎,在此基础上,当某次大量饮酒和暴食的情况下,促进胰酶的大量分泌,致使胰腺管内压力骤然上升,引起胰腺泡破裂,胰酶进入腺泡之间的间质而促发急性胰腺炎。酒精与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同时摄入,不仅胰酶分泌增加,同时又可引起高脂蛋白血症。这时胰脂肪酶分解甘油三酯释出游离脂肪酸而损害胰腺。

3.血管因素

胰腺的小动、静脉急性栓塞、梗阻,发生胰腺急性血循环障碍而导致急性胰腺炎;另一个因素是建立在胰管梗阻的基础上,当胰管梗阻后,胰管内高压,则将胰酶被动性的“渗入”间质。由于胰酶的刺激则引起间质中的淋巴管、静脉、动脉栓塞,继而胰腺发生缺血坏死。

4.外伤

胰腺外伤使胰腺管破裂、胰腺液外溢以及外伤后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发生急性重型胰腺炎。

5.感染因素

急性胰腺炎可以发生各种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病毒或细菌是通过血液或淋巴进入胰腺组织,而引起胰腺炎。一般情况下这种感染均为单纯水肿性胰腺炎,发生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者较少。

二、急性胰腺炎的一般症状

(1)腹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往往在暴饮暴食或极度疲劳之后发生,多为突然发作,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左。疼痛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似刀割样。疼痛向背部、胁部放射。若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发病后短暂时间内即为全腹痛、急剧腹胀,同时很快即出现轻重不等的休克。

(2)恶心、呕吐:发作频繁,起初为进入食物胆汁样物,病情进行性加重,很快即进入肠麻痹,则吐出物为粪样。

(3)黄疸: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出现的较少,约占1/4。而在急性出血性胰腺炎则出现的较多。

(4)脱水:急性胰腺炎的脱水主要因肠麻痹、呕吐所致,而重型胰腺炎在短短的时间内即可出现严重的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发病后数小时至10几小时即可呈现严重的脱水现象,无尿或少尿。

(5)由于胰腺大量炎性渗出,以致胰腺的坏死和局限性脓肿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若为轻型胰腺炎,一般体温在39℃以内,3~5天即可下降。而重型胰腺炎,则体温常在39~40℃,常出现谵妄,持续数周不退,并出现毒血症的表现。

(6)少数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胰液以至坏死溶解的组织沿组织间隙到达皮下,并溶解皮下脂肪,而使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使局部皮肤呈青紫色,有的可融成大片状,在腰部前下腹壁,亦可在脐周出现。

(7)胰腺的位置深在,一般的轻型水肿型胰腺炎在上腹部深处有压痛,少数前腹壁有明显压痛。而急性重型胰腺炎,由于其大量的胰腺溶解、坏死、出血,则前、后腹膜均被累及,全腹肌紧、压痛,全腹胀气,并可有大量炎性腹水,可出现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8)由于渗出液的炎性刺激,可出现胸腔反应性积液,以左侧为多见,可引起同侧的肺不张,出现呼吸困难。

(9)大量的坏死组织积聚于小网膜囊内,在上腹可以看到一隆起性包块,触之有压痛,往往包块的边界不清。少数病人腹部的压痛等体征已不明显,但仍然有高热、白细胞计数增高以至经常性出现似“部分性肠梗阻”的表现。

三、急性胰腺炎如何治疗

1.非手术治疗

防治休克,改善微循环、解痉、止痛,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强重症监护的一些措施等。

(1)防治休克改善微循环 应积极补充液体、电解质和热量,以维持循环的稳定和水电解质平衡。

(2)抑制胰腺分泌 ①H2受体阻断剂;②抑肽酶;③5-氟尿嘧啶;④禁食和胃肠减压。

(3)解痉止痛 应定时给以止痛剂,传统方法是静脉内滴注0.1%的普鲁卡因用以静脉封闭。并可定时将杜冷丁与阿托品配合使用,既止痛又可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禁用吗啡,以免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另外,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甘油等在剧痛时使用,特别是年龄大的病人使用,既可一定程度地解除Oddi括约肌的痉挛,同时对冠状动脉供血也大有好处。

(4)营养支持 急性重型胰腺炎时,机体的分解代谢高、炎性渗出、长期禁食、高热等,病人处于负氮平衡及低血蛋白症,故需营养支持,而在给予营养支持的同时,又要使胰腺不分泌或少分泌。

(5)抗生素的应用 抗生素对急性胰腺炎的应用,是综合性治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应用抗生素是无可非议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作为预防继发感染,应合理的使用一定量的抗生素。

(6)腹膜腔灌洗 对腹腔内有大量渗出者,可做腹腔灌洗,使腹腔内含有大量胰酶和毒素物质的液体稀释并排除体外。

(7)加强监护。

(8)间接降温疗法。

2.手术治疗

虽有局限性区域性胰腺坏死、渗出,若无感染而全身中毒症状不十分严重的患者,不需急于手术。若有感染则应予以相应的手术治疗。

四、急性胰腺炎如何检查

1.血常规

多有白细胞计数增多及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2.血尿淀粉酶测定

血清(胰)淀粉酶在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为本病。

3.血清脂肪酶测定

血清脂肪酶常在起病后24~72小时开始上升高,持续7~10天,对病后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诊断价值,且特异性也较高。

4.淀粉酶内生肌酐清除率比值

急性胰腺炎时可能由于血管活性物质增加,使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加,肾对淀粉酶清除增加而对肌酐清除未变。

5.血清正铁白蛋白

当腹腔内出血时红细胞破坏释放血红素,经脂肪酸和弹力蛋白酶作用能变为正铁血红素,后者与白蛋白结合成正铁血白蛋白,重症胰腺炎起病时常为阳性。

6.生化检查

暂时性血糖升高,持久的空腹血糖高于10mmol/L反映胰腺坏死,提示预后不良。高胆红素血症可见于少数临床患者,多于发病后4~7天恢复正常。

胰腺炎是怎么回事?胰腺炎是怎么引起的?

胰腺是消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器官,胰腺炎这种疾病并不是非常的常见,胰腺炎多发于经常饮酒的人群,常酗酒容易导致胰腺炎等疾病,关于胰腺炎许多人可能不太了解这种疾病,胰腺炎是怎么回事呢?胰腺炎是怎么引起的?下面为大家介绍。
1、胰腺炎是怎么回事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病理表现为胰腺水肿、充血,或坏死,化验血和尿时,结果显示淀粉酶含量升高。有胰腺炎时,通常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2、急性胰腺炎怎么引起的
是胰酶消化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胰腺呈水肿、出血及坏死。发病原因多见以下:
(1)胆道系统疾病
根据临床资料显示,约50%的急性胰腺炎是由胆囊疾病引起的,胆管炎症、结石、寄生虫、水肿、痉挛等病变使壶腹部发生梗阻,胆汁通过共同通道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原,从而引起胰腺炎。
(2)酒精中毒
在西方国家,酒精中毒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如果每天饮酒150克,一般6-8年即会发生胰腺炎,间断饮酒则与胰腺炎的发生没有密切关系。
主要原因是,长期酗酒会直接刺激胃液及胰酶的分泌,使得胰管和胆管的分泌压增高。酒精直接作用于胰腺腺泡细胞,引起细胞内脂质含量升高,线粒体肿胀,失去内膜,腺泡和胰小管上皮变性破坏,一线内蛋白含量增高,甚至发生蛋白栓子,导致胰管阻塞。
(3)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也会使得胰液分泌旺盛,而胰管引流不畅,造成胰液在胰胆管系统的压力增高,致使高浓度的蛋白酶排泄障碍,最后导致胰腺泡破裂而发病。
(4)手术与损伤
胃、胆道等腹腔手术挤压到胰腺,或造成胰胆管压力过高,而引起胰腺炎。
(5)感染
很多传染病可并发急性胰腺炎,症状多不明显。如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猩红热的溶血性链球菌,以及各种败血症、病毒、寄生虫等,都能引起胰腺炎。比如蛔虫进入胆管或胰管,可带入细菌,使胰酶激活引起胰腺炎症。
(6)药物因素
直接由药物因素引起的胰腺炎非常少见,但是可能引起胰腺炎的药物却很多,比如双氢克尿噻、雌激素、四环素、磺胺类、硫锉嘌呤等等,会对胰腺有直接的毒副作用,从而引起胰腺炎。
(7)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本病约有7%左右可能并发胰腺炎,主要是甲状旁素对胰腺有直接毒性作用,而且血钙、胰液内钙增高,会导致胰管钙化,胰石形成,胰管梗阻,进而引起胰腺炎。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脂肪栓塞胰腺血管造成局部缺血,毛细血管扩张,损害血管壁,导致胰液排泄困难;
高钙血症
正常情况向,胰液中的含钙量比血清低,胰液量大的时候,流速加快,含钙量低,胰液量少时流速减慢,含钙量高,可达血清钙浓度水平。
高血钙会刺激胰液蜂蜜,低血钙则会抑制胰液蜂蜜,在血清钙、胰液内钙增高,胰管引流不畅的情况下,钙质易在碱性的胰液中沉淀而形成胰石,使得胰管梗阻形成更多的结石,引起胰腺炎。
3、慢性胰腺炎怎么引起的
慢性胰腺炎与急性胰腺炎病因相似,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可引起胰腺慢性进行性破坏,从而引起慢性胰腺炎。
4、饮食注意事项
1、急性胰腺炎
①恢复期禁食浓鸡汤,浓鱼汤、肉汤、牛奶、豆浆、蛋黄等食物。
②病情逐渐稳定后禁食含脂肪多的和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咖啡、浓茶等,绝对禁酒。
2、慢性胰腺炎
①采用少量多餐方式,避免暴饮暴食。
②对富含脂肪的肉类、干果、油料果仁、黄豆、油炸食物及油酥点心等均在禁食之列。
③忌用一切酒类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调料。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是什么?

梗阻因素:①胆道结石及蛔虫;②肝胰壶腹、胰腺及十二指肠肿瘤;③肝胰壶腹括约肌痉挛。毒物药物因素:①毒物:甲醇、乙醇、有机磷农药;②药物:肯定有关———巯嘌呤或6- 巯基嘌呤、雌激素、四环素、甲硝唑(灭滴灵)、丙戊酸、甲基多巴、磺胺(柳氮磺胺吡啶);可能有关———噻嗪类利尿药、利尿酸、盐酸乙双胍、L- 门冬酰胺酶、皮质醇。续表代谢因素:①高甘油三酯血症;②高钙血症。创伤因素:

①严重外伤;②医源性:手术后、ERCP、内镜下肝胰壶腹括约肌切开术或胆道测压术。先天性因素: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②胰腺分离。感染因素:①腮腺炎病毒、肝炎病毒、柯萨奇B 组病毒、EB 病毒;②支原体、空肠弯曲菌、结核杆菌;③华支睾吸虫。血管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性栓子、结缔组织病性血管炎。其他因素:穿透性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克罗恩病、妊娠、Reye 综合征。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02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