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6日讯 正常人的口内细菌室呈一种平衡状态的,抵抗力强的时候,一些致病菌处于睡眠状态,被抑制。当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这些致病菌就会处于强势状态,最后导致机体患病。
口腔细菌将可用来诊断胰腺癌
来自美国微生物学会的消息,研究发现胰腺癌病人的口腔微生物组成模式与健康对照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一发现将会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巨大的帮助。胰腺癌是致死率第四位的癌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对于胰腺癌的准确早期诊断将大大提高病人的成活率,然而不幸的是,目前尚未发展出一种有效的对胰腺癌进行早期诊断的技术方法。
在这项最新的研究中,研究组一共收集了131位病人的样本,其中女性63人,男性68人。这131人中,14人已经被确诊患有胰腺癌,13人患有胰腺疾病,22人患有其他类型的癌症,10人身体健康。结果显示患有胰腺癌的病人组中另种口腔微生物(Leptotrichia和Campylobacter)的组分显着高于其他组别。同时另外三种口腔微生物(Streptococcus,Treponema和Veillonella)的组分显着低于其他组别。
研究揭示牙龈卟啉单胞菌如何逃避免疫系统诱发炎症
引发牙周疾病的病原体如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导致的慢性口腔感染不仅会引发牙龈局部炎症,导致牙齿脱落,而且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相关联。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刊登的研究现在揭示病原体如何逃避免疫系统,以此来不仅仅诱发口腔炎症。
像其他革兰氏阴性菌一样,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有一个外表层,由糖和脂类组成。哺乳动物免疫系统已经发展到能辨识牙龈卟啉单胞菌的这一外表层,然后触发一个多管齐下的免疫反应。然而由于病原体及其宿主之间的“军备竞赛”,几种类型的革兰阴性菌包括P. gingivalis部分通过改变自己的“外衣”,来避免宿主免疫防御策略。
来自波士顿大学医学院Caroline Attardo Genco与美国华盛顿大学牙科Richard Darveau和他的同事关注一个特定的脂质,其表达在P. gingivalis外表面,即所谓的脂质A,脂质A与宿主免疫系统的关键调节因子TLR4相互作用。P. gingivalis可以产生许多不同版本的脂质A,研究人员希望弄清楚这些脂质A是如何“修改”免疫反应,并有助于病原体的生存和导致口腔局部炎症以及系统性的血管炎症。
口腔环境或改变其微生物群落结构
近日,一项来自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研究者对人类双胞胎长期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其唾液中细菌的群落构成更多是由环境因素所影响的,而并不是遗传因素所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10月12日的国际杂志Genome Research上。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对双胞胎唾液样品中的细菌DNA进行了测序,同时将测序过与微生物序列数据库进行比对,通过分析研究,科学家们就可以利用唾液中的微生物群落来判断同卵双胞胎是否比异卵双生的双胞胎更具有相似性。
研究者同时也发现唾液微生物组在双胞胎青春期早期,即12-17岁之间发生改变,这也就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生活方式可以导致唾液中的微生物群落构成发生改变。随后研究者发现许多对离开家在学校住宿的双胞胎,其口腔唾液中的微生物确实发生了改变。而且如果双胞胎长期彼此分离,那么她们唾液中的微生物群落也会越来越不相似。
研究者表示,这项研究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网络,为未来研究环境影响因子是否会影响口腔微生物群落提供了条件。随着近几年研究者对于口腔微生物研究的深入,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口腔的环境如酒精、去氧麻黄碱甚至我们所吃的食物是如何影响我们口腔中微生物群落的平衡的。
新分子CTLP为治疗牙周病提供了新线索
密螺旋体属的口腔细菌通常聚集起来,和其它口腔细菌混合起来产生破坏性的牙菌斑,由细菌、唾液和食物残渣组成的牙菌斑成为牙龈出血和牙周炎的主要原因,如果严重,后期会发展成严重的牙周炎,甚至牙齿掉落,造成牙周病的主要原因是口腔中各种细菌的相互作用。
来自英国的研究人员近日在密螺旋体属口腔细菌表面发现了一个CTLP分子,该分子可以识别不同的口腔细菌群落,并且吸附至其它细菌表面,一旦CTLP与其它细菌表面的分子混合,就开始在口腔中肆虐,抑制血液凝固,造成组织坏死。
Howard Jenkinson教授领导这一研究,研究论文已于近日刊登在了国际杂志Microbiology上,他表示,牙周病和牙龈出血是常见病,这种病影响很多人,包括老人,怀孕妇女和糖尿病患者,发明新的控制方法去控制口腔细菌的感染需要深入了解感染涉及的微生物,他们之间是如何进行反应的,而且还要深入了解这些口腔微生物之间是如何合作从而造成牙菌斑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01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干细胞科普:胎盘干细胞时代正在到来
下一篇: 生物标志物与癌症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