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脑干胶质瘤哪里可以治,脑干胶质瘤有哪些临床表现(脑部胶质瘤的症状)

佚名 2024-06-01 08:59:23

脑干胶质瘤哪里可以治,脑干胶质瘤有哪些临床表现

一、哪里可以治疗脑干胶质瘤

医院就可以治疗,那么脑干胶质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1、手术

手术的目的是减少肿瘤负荷、明确病理诊断,又不至于产生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手术的目的为解除脑干的压迫、恢复脑脊液循环的通畅及明确肿瘤性质,应在不增加神经功能损伤的情况下,尽可能显微镜下多切除肿瘤,术后辅以放射治疗。

2、普通放射治疗

普通放射治疗多年来一直是脑干胶质瘤治疗的主要手段,有报告显示70~90%的患者在接受第一个疗程放疗后症状和体征可有明显好转,这称为“早期反应”,星形细胞瘤这种早期反应较明显,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可无此反应或反应轻微。放疗对颅内压增高不明显,边界不清的弥散型实性肿瘤列为***。一般放疗剂量为50~55Gy。有人认为低于50Gy疗效较差,高于55Gy发生放射性坏死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

放疗结束后大多数病人症状可缓解半年左右,但很少超过1年,仅1/5的病人缓解可超过2年。有人认为高级别者照射范围也应包括脊髓,我们认为照射剂量过大或脊髓也照射皆是没有必要甚至是有害的。

3、伽马刀治疗

伽马刀治疗治疗脑干胶质瘤在近10年刚刚起步,全国各大医院伽马刀中心林立,对于脑干胶质瘤的治疗方案、剂量,各大医院均无统一标准。以前的治疗观念γ-刀属放射神经外科,仅仅用于立体定向单次治疗,要求瘤体大小一般限于3厘米以下,认为脑干胶质瘤不适合采用γ-刀治疗。上海仁济医院伽马刀中心总结2004年12月~2007年12月间伽马刀治疗的57例脑干胶质瘤,总结伽马刀分次治疗脑干胶质瘤安全有效,分次伽马刀放射治疗不局限于小病灶,对弥漫型脑干胶质瘤同样有效。

具有疗程短、放射治疗反应轻、无严重并发症、有明显近期疗效的优点,有效地控制肿瘤复发,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尽可能延长病人生命。由于脑干肿瘤一般放疗剂量为50~55Gy,伽马刀分次治疗胶质瘤,尽量使伽马刀治疗剂量达到普通放射治疗55~60Gy。

二、脑干胶质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颅内压增高

可产生视乳头水肿,且久致视神经继发萎缩,视力下降。肿瘤压迫视神经者产生原发性视神经萎缩,亦致视力下降。外展神经易受压挤牵扯,常致麻痹,产生复视。

2、头痛

大多由于颅内压增高所致,肿瘤增长颅内压逐渐增高,压迫、牵扯颅内疼痛敏感结构。头痛可主要在患侧、头痛开始为间歇性,多发生于清晨、随着肿瘤的发展,头痛逐渐加重,持续时间延长。

3、呕吐

是由于延髓呕吐中枢或迷走神经受刺激所致,可先无恶心,是喷射性。在儿童可由于颅缝分离头痛不显着,且因后颅窝肿瘤多见,故呕吐较突出。

4、精神症状

有些肿瘤特别是位于额叶者可逐渐出现精神症状,如性格改变、淡漠、言语及活动减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对事物不关心,不知整洁等。

5、癫痫

一部分肿瘤病人有癫痫症状,并可为早期症状。癫痫始于成年后者一般为症状性,大多为脑瘤所致。药物不易控制或发作性质有改变者,都应考虑有脑瘤存在。

6、局部症状

局部症状则依肿瘤所在部位产生相应的症状,进行性加重。特别是恶性胶质瘤,生长较快,对脑组织浸润破坏,周围脑水肿亦显著,局部症状较明显,发展也非常快。在脑室内肿瘤或位于静区的肿瘤早期可无局部症状。而在脑干等重要功能部位的肿瘤早期就会出现局部症状,经过相当长时间才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晚期胶质瘤病人也需要通过治疗缓解病人的症状,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三、脑干胶质瘤有什么饮食禁忌

一、脑胶质瘤饮食——能吃什么

在治疗期间,可以多吃些补充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牛奶、瘦肉、猪蹄、海参、鱼、动物肝脏、红枣、核桃、黑木耳等。

如果治疗引起了一些常见的消化道损伤,可以适当选用半流质食物、如莲子羹、雪耳羹、牛奶、豆浆、鲫鱼汤等。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如猕猴桃、蜜桃、苹果、葡萄等,多喝绿茶、乌龙茶、蜂蜜水。

方式上要遵循少食多餐,避免饱食感。

进食要细嚼慢咽,饭后1小时不要平卧。

二、脑胶质瘤饮食——不能吃什么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蒜,韭菜,花椒,辣椒,桂皮等;

2、忌咖啡,可可等兴奋性饮料;

3、忌发霉,烧焦食物,如霉花生,霉黄豆,烧焦鱼肉;

4、忌油腻,腌腊鱼肉,油煎,烟熏食品;

5、忌烟,忌酒;

6、忌过咸食品。

脑胶质瘤病人多吃富含维生素类的水果和蔬菜,对脑瘤有保护作用,特别是柑桔类水果对脑瘤的保护性更强。

四、脑干胶质瘤是什么原因引发的

脑干胶质瘤是怎么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肿瘤的性质几乎皆为胶质瘤,以星形细胞瘤和多形胶质母细胞瘤最多见,部分可为神经节胶质瘤和室管膜瘤。位于脑干上段主要是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而脑干下段则以胶质母细胞瘤居多。

(二)发病机制

1.纤维型 是常见类型。肿瘤中有神经胶质纤维,这是与原浆型的主要区别,肿瘤质地较韧,弥漫纤维型的切面呈白色,与脑白质不易区别。邻近皮质常被肿瘤浸润,色泽变深,与白质的分界模糊,肿瘤中心可有囊性变。局灶纤维型的边界光整,主要见于小脑,常有囊性变。在镜下间质中有神经胶质纤维,交叉分布于瘤细胞之间,瘤细胞为纤维型星形细胞。

2.原浆型 是最少见的一种类型。切面呈半透明均匀胶冻样,深部侵入白质,边界不清,常有变性,形成囊肿。在镜下,肿瘤由原浆型星形细胞构成。

脑部胶质瘤的症状

脑胶质瘤大多缓慢发病,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一般为数周至数月,少数可达数年。恶性程度高的和后颅窝肿瘤病史较短,较良性的或位于静区的肿瘤病史较长。肿瘤若有出血或囊变,症状会突然加重,甚至有类似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胶质瘤的临床症状可分两方面,一是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精神症状等;另一是肿瘤压迫、浸润、破坏脑组织所产生的局灶症状,早期可表现为刺激症状如局限性癫痫,后期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如瘫痪。
胚胎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CNS)包括恶性生殖细胞瘤、成神经管细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等 ,好发于儿童青少年
脑干肿瘤(脑干胶质瘤)介绍:
脑干肿瘤(脑干胶质瘤)占颅内肿瘤的1.4%。主要为神经胶质瘤,其中以星形细胞瘤和极性成胶质细胞瘤较为多见,其次是少枝胶质细胞瘤、室管膜胶质瘤、髓母细胞瘤,此外还可见到血管瘤(包括血管网织细胞瘤)、囊肿、畸胎瘤、结核瘤、转移性肿瘤等。儿童及青少年好发,特别是5~9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儿童病人常以分化较差的极性成胶质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为多,成年病人则以星形细胞瘤为多。儿童患者病程短、进展快;常在较短时间(数周至数月)内即引起严重的脑干症状;成年患者病程长、进展慢,可数月甚至1年以上始出现严重的脑干症状。各种肿瘤在脑干中分布的部位略有不同,星形细胞瘤可分布于脑干的各部位,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则分布于导水管的被盖部位和第四脑室底。
脑干肿瘤(脑干胶质瘤)的症状可分为一般症状和局灶性症状两类。一般症状以后枕部头痛为常见。儿童常有性格改变,不少病人伴有排尿困难。颅内压增高常不是脑干肿瘤的首发症状。因此,对于进行性交叉性麻痹或多发性颅神经麻痹合并锥体束损害,无论有无颅内压增高均应首先考虑脑干肿瘤的可能。脑干肿瘤的局灶性症状随肿瘤的部位而异,由于肿瘤的浸润性生长,明确划分具体部位如中脑或桥脑实际上是困难的。
1)中脑肿瘤: 由于肿瘤极易阻塞导水管,故早期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也有首发症状为精神和智力改变,这可能与网状结构受累有关。根据肿瘤侵袭部位不同,常表现有:①动眼神经交叉性偏瘫综合症——Weber综合症,病变位于大脑脚底部,出现病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上、下肢体和面、舌肌中枢性瘫痪。②四叠体综合症——Parrnaud综合症,表现眼睑下垂、上视麻痹、瞳孔固定、对光反应消失、会聚不能等。③Benedikt综合症,表现为耳聋等、病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肢体肌张力增强、震颤等。
2)桥脑肿瘤: 占全部脑干肿瘤半数以上,多见于儿童。早期儿童常以复视、易跌跤为首发症状;成年人则常以眩晕、共济失调为首发症状。90%以上病人有颅神经麻痹症状,约40%病人以外展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随着肿瘤发展出现面神经、三叉神经等颅神经损害和肢体的运动感觉障碍。常表现有Millard-Gubler综合症——桥脑半侧损害,包括面神经交叉瘫,若病变位于桥脑下半部偏一侧时致病侧周围性面瘫伴对侧肢体偏瘫。
3)延髓肿瘤: 首发症状常为呕吐,易被误诊为神经性呕吐或神经官能症,特别是成年患者。病人可有不同程度头昏、头痛,然后较早出现后组颅神经麻痹的症状,如吞咽困难、进食呛咳、讲话鼻音、伸舌不能等。肿瘤累及双侧时则出于真性延髓麻痹症群,同时伴有双侧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及程度不等的痉挛性截瘫,病程早期可有呼吸不规则,晚期可出现呼吸困难或衰竭。
临床上常表现的延髓半侧损害有:①舌下神经交叉瘫(Jackson综合症);②吞咽、迷走交叉瘫(Avellis综合症);③Schmidt综合症——病侧Ⅸ~Ⅶ颅神经麻痹及对侧半身偏瘫;④延髓背外侧综合症(Wallenberg综合症)等。
胶质瘤的诊断,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年龄、性别、好发部位及临床过程进行分析,在病史及体征基础上,采用电生理、超声波、放射性核素、放射学及核磁共振等辅助检查,定位正确率几乎是100%,定性诊断正确率可在90%以上。
脑胶质瘤由于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脑组织无明确分界,难以彻底切除,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在保存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肿瘤。早期肿瘤较小又位于适当部位者可争取全部切除。位于额叶的肿瘤,可作脑叶切除。当额叶或颞叶肿瘤范围较广不能全部切除时,可同时切除额极或颞极作内减压术。肿瘤位于运动、言语区而无明显偏瘫、失语者,宜注意保存神经功能,适当切除肿瘤,避免发生严重后遗症。脑室肿瘤宜从非功能区切开脑组织进入脑室,尽可能切除肿瘤,解除脑梗阻。位于丘脑、脑干的胶质瘤,除小的结节性或囊性者可作切除外,一般作分流术,缓解增高的颅内压后,进行中医药综合治疗。

脑干胶质瘤的症状有哪些?

一个或多个脑神经麻痹常为脑干肿瘤的重要特征,首发症状为脑神经麻痹者占24%。最常见的脑神经损害为展神经,其次为面神经和舌咽、迷走神经,症状可表现为眼球内斜及复视,面瘫,吞咽发呛,上睑下垂、瞳孔扩大,光反射消失等。肿瘤同时损害锥体束时会出现特征性的交叉性麻痹(同侧脑神经损害合并对侧肢体偏瘫),锥体束征常为双侧性,脑神经损害则对侧较同侧严重。肿瘤侵犯小脑-齿状核-红核-丘脑束时可导致小脑损害征(64.6%),表现为步态不稳、肢体共济障碍及眼震。
学龄儿童若出现眼球内斜(复视),周围性面瘫,言语不清,吞咽发呛,步态不稳,应想到此病的可能,若检查有一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或双侧)锥体束征者,基本可明确脑干肿瘤的判断,需行进一步神经影像学的检查。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72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