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儿童性早熟激素正常值是多少,预防小儿性早熟的方法有哪些

佚名 2024-05-28 12:48:36

一、哪些激素数值预示着儿童性早熟

1、特发性小儿性早熟患儿血浆FSH、LH基础值可高于正常,常常不易判断,需借助于GnRH刺激试验,亦称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刺激试验。一般采用静脉注射Gnrh,按2.5μg/kg/最大剂量≤100μg),于注射前(基础值)和注射后30、60、90及120分钟分别采取测定血清LH和FSH,当HL峰值>15U/L(女),或>25U/L(男);LH/FSH峰值>0.7,LH峰值/基值>3时,可以认为其性腺轴功能已经启动。

2、骨龄测定

根据手和腕部X线片评定骨龄,盘吨骨骼发育是否超前,小儿性早熟患儿一般骨龄超过实际年龄。

3、B超检查

选择盆腔B超检查女孩卵巢、子宫的发育情况;男孩注意睾丸、肾上腺皮质等部位,若盆腔B超显示卵巢内可见多个≥4mm的卵泡;则为小儿性早熟,若发现单个直径>9mm的卵泡,则多为囊肿,若卵巢不大而子宫长度>3.5cm并见内膜增厚则多为外源性雄激素作用。

4、CT或MRI检查

怀疑颅内肿瘤或肾上腺疾病所致者,应进行头颅或腹部CT或MRI检查。

5、其他检查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可进一步选择其他检查,如怀疑甲状腺功能低下可测定T3、T4、TSH,性腺肿瘤睾酮和雌二醇浓度增高,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儿血17—羟孕酮(17—OHP)和尿17—酮类固醇(17—KS)明显增高。

二、怎么治疗小儿性早熟

本病治疗依病因而定,中枢性小儿性早熟的治疗目的:①抑制或减慢性发育,特别是阻止女孩月经来潮,②抑制骨骼成熟,改善成人期最终升高,③恢复相应年龄应有的心理行为。

病因治疗

肿瘤引起者应手术摘除或进行化疗,放疗、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者予甲状腺制剂纠正甲状腺功能,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患者可采用皮质醇类激素治疗。

药物治疗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

天然的GnRH为10个氨基酸多肽,目前常用的几GnRHa都是将分子中第6个氨基酸,即甘氨酸换成D—色氨酸、D—丝氨酸、D—组氨酸、D—亮氨酸而成的长效合成激素,其作用是通过下降调节,减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使雌激素恢复到青春期前水平。可按0.1mg/kg,每4周肌肉注射1次,用药后,患者的性发育及身高增长,骨龄成熟均得以控制,其作用为可逆性,若能尽早治疗可改善成人期最终身高。

2、性腺激素

其作用机制是采用大剂量性激素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如甲孕酮又称安宫黄体酮,为孕酮衍生物,用于女孩小儿性早熟,每日口服剂量为10~30mg,出现疗效后减量维持。环丙孕酮为17—羟孕酮衍生物,不仅可阻断性激素受体,并可减少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剂量每日70—150mg/m2,上述两药不能改善成人期身高。

提示:在药物治疗方面,轻度小儿性早熟可采用中药如知柏地黄丸、大阴补丸及其他汤药治疗;中度以上及真性小儿性早熟则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孕激素、促性腺释放激素类药品治疗。

三、如何预防小儿性早熟

1、要预防小儿性早熟的发生,家长还应注意少给孩子吃鸡肉、牛肉、羊肉、蚕蛹等,也不要滥用未经严格

小儿性早熟

小儿性早熟

检测的所谓儿童食品。 2、勿给孩子滥服营养滋补品,比如蜂王浆、花粉制剂、鸡胚等“补药”,妥善存放避孕药物、丰乳美容品等,以免孩子误服或接触。

3、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家长除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外,平时应多留心观察孩子是否有第二性征过早出现、10岁以下的孩子身高增长突然加速等现象,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4、对小儿性早熟的儿童应进行月经知识和经期卫生的教育,性教育应根据儿童的理解力及早开始。

总之,如果儿童出现小儿性早熟,作为家长一定要解除顾虑,分析病因,耐心解说,不要让孩子有精神负担,同时积极配合医生,精心检查与治疗,那么,小儿性早熟的儿童仍然可以正常发育,也不会影响今后的结婚与生育。

附1:女孩发育的早期征象:

(1)身高加速增长和骨盆发育。

(2)乳房下有硬节,肿痛。

(3)乳晕、乳房增大,隆起,着色。

(4)大阴唇、腋窝着色和出现色素较浅的长毛。

(5)阴道分泌物增多、内裤上有少许分泌物、阴部疼痒等。

(6)皮下脂肪增多。

附2:男孩性发育的早期征象:

(1)睾丸、阴囊增大,着色。

(2)腋窝、上唇、阴部出现长而细、色浅的长毛。

(3)变声和出现喉结。

(4)身高增长加速。

(5)乳晕着色,增大。

(6)乳头出现硬节和胀痛。

四、为什么会引起小儿性早熟

光照过度是诱发儿童小儿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光线会影响大脑中的内分泌器官松果体的正常工作。松果体的功能之一就是在夜间当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时,分泌大量的褪黑素,这种激素在深夜十一时至次日凌晨分泌最旺盛,天亮之后有光源便停止分泌。松果体有个特点,只要眼球一见到光源,褪黑素就会被抑制或停止分泌。儿童若受过多的光线照射,会减少松果体褪黑激素的分泌,引起睡眠紊乱后就可能导致卵泡刺激素提前分泌,从而导致小儿性早熟。儿童小儿性早熟发生率正逐年增多,但真正因疾病导致小儿性早熟的不足一成,90%的孩子发生小儿性早熟是受外部因素影响,其中过度的灯光刺激应引起重视,尤其是孩子夜间睡觉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最好不要开灯,且尽可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另外,还要避免长时间电脑显示屏的光照刺激,避免由此引发小儿性早熟。 小儿性早熟的病因很多,可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是否提前发动,分为中枢性(真性)和外周性(假性)两类。

中枢性小儿性早熟(CPP)

亦称真性小儿性早熟,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过早启动,GnRH脉冲分泌,患儿除有第二性征的发育外,还有卵巢或睾丸的发育。性发育的过程和正常青春期发育的顺序一致。只是年龄提前。主要包括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和特发性小儿性早熟。

1、特发性小儿性早熟

又称体质性小儿性早熟,是由于下丘脑对性激素的负反馈的敏感性下降,使促性腺素释放激素过早分泌所致,女性多见,约占女孩CPP的80%以上,而男孩则仅为40%左右。

2、继发性小儿性早熟

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包括:①肿瘤或占位性病变:下丘脑错构瘤、囊肿、肉芽肿,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③获得性损伤:外伤、术后放疗或化疗,④发育异常:脑积水、视中隔发育不全等。

3、其他疾病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外周性小儿性早熟

亦称假性小儿性早熟。是非受控于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所引起的小儿性早熟,有第二性征发育,有性激素水平升高,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不成熟、无性腺的发育。

1、性腺肿瘤

卵巢颗粒—泡膜细胞瘤、黄体瘤、睾丸间质细胞瘤、畸胎瘤等。

2、肾上腺疾病

肾上腺肿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等。

3、外源性

如含雌激素的药物、食物、化妆品等。

4、其他

McCune—Albright综合征。

部分性小儿性早熟

单纯乳房早发育、单纯性阴毛早发育、单纯性早初潮。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25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