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英国面临每年流失3万多名女性科学家的困境(科学家居里夫人的名人故事)

佚名 2024-05-22 23:30:28

英国面临每年流失3万多名女性科学家的困境

2016年7月6日讯 据研究,英国每年损失超过33000名女性科学家,其原因是很多女学生在接受完博士后的训练之后选择放弃科研工作。

这一新研究是基于分析高等教育统计机构的数据得出的,该结果表明:将近四分之一的女同学(33371人)不会或者至少不肯定要选择科研作为一生的工作。

至于为什么不选择科研,原因也是能够想象得到的:一部分学生是出于工作-生活平衡以及收入的考虑; 另外一些学生则认为她们在研究中会感到孤独与被孤立,这使得她们不再愿意继续下去。

有趣的是,这些女性曾经对科学是那么的向往,很多人在小学阶段就明确表示要成为科学家。

这项研究同时发现:虽然大部分女学生很享受自己的科研工作,但还是有34%的女学生认为这比她们想象的要难得多。性别歧视以及对实验室女性的支持目前仍旧是很大的问题。超过10%的女学生在研究工作中遭受过性别歧视,相当比例的女学生也表示她们在上课阶段受到过排斥。

这项研究是由英国与爱尔兰的L'Oréal公司组织的,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4000名科学研究者员工。L'Oréal公司希望了解这些因素如何造成了女性在科技研究领域的"不适感"。目前英国科技研究领域的女性员工仅有15%,远低于诺贝尔获得者中女性的比例。

作为回应,L'Oréal公司公司希望人们制定一些协议来保证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公正对待,其中包括对年轻女科学家更好的支持。

大气学家Paola Crippa博士将科研事业描述为"令人兴奋并且能够获得回报的事业",然而,她认为如何平衡科研事业与家庭的关系是十分艰难的,而且在研究经费有限的环境下进行科研更为不易。Crippa博士称她曾经为了坚持自己的研究并且照顾自己年幼的女儿做出了很多艰难的选择,

Steve Shiel博士是L'Oreal公司的科学主任,他认为科学事业需要女性的存在,但目前看来将近四分之一的女性因为看不到希望而不得不退出这一领域,这是十分难过的。

"事实表明,女性在科学领域中面临的窘境同样在其它领域内存在,但如果我们想尽可能地留下更多的女性科学家,那就不得不做出改变"。

科学家居里夫人的名人故事

居里夫人是诺贝尔奖史上第一位获奖的女性科学家,那么关于居里夫人的故事有哪些?下面是我为你收集整理的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

居里夫人小时候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值得庆幸的是,她的父母都是有文化的人,但她也是不幸的,那就是母亲有严重的传染病,无法照顾她,而她是由大姐照顾的,更不幸的是,在她还不到十岁的时候,妈妈和姐姐就都离她而去了,这样的苦难使她磨炼出了坚强的性格。

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有许多,特别是其学习方面的故事更是值得大家借鉴。居里夫人读起书来是相当的认真,有一次,她的姐姐和同学看到她在读书,在她的后面竖起了几把凳子,只要她一动,凳子就会掉下来,可是一本书都看完了,凳子也没有掉下来,可见居里夫人读书是相当认真的。

居里夫人15岁的时候,就凭借自己的努力,以金奖章的成绩毕业,而父亲实验室里的仪器,对她也充满了诱惑,也给她提供了一个实验的场地。她非常渴望可以去大学里深造,可是家里的条件不允许,没有办法,她从19岁就当了家庭教师,只不过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学习。

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

其实早在1898年的时候,居里夫妇就已经向法国的科学院提交了报告,说明他们在钋之后又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化学元素。但是法国科学院认为,居里夫妇只是理论上能够说明镭的存在,但是并不是实际证明,所以没有拨款给居里夫妇研究使用。所以居里夫妇当时的研究只能在一个破旧的大棚中进行。

而且当时沥青是一种非常昂贵的矿物,没有资助的居里夫妇根本没有办法完成这样的.实验。于是他们倾其所有,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的,买了十几袋沥青油矿的渣滓。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开始了他们伟大的实验。夫妇二人,日以继夜的做实验,工作,花了真正四十五个月终于在经历了几万次的提炼之后获得了十克纯镭。除此之外,居里夫妇还发现了镭元素在医疗上的用途,对于治疗癌症镭有着特别的效果。

居里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首先,居里夫人是个认真、有耐心、坚持不懈的人。她在年幼的时候就能做到学习时全神贯注、不受任何人的打扰,甚至调皮的朋友故意吓唬她她都全然不知,这也是为什么她能获得第一的原因了。后来在提纯镭的时候,她跟丈夫皮埃尔·居里历时三年九个月,终于从三吨的石油废渣中提出了一分克的氯化镭。提纯的过程异常艰辛,她的手上磨出了很多老茧,在几十度的高温下汗流如雨,没有异于常人的坚持和毅力,她是不可能做到的。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人,一个面对科学严谨细致、面对困境迎面而上的科学家。

居里夫人的家乡在波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波兰沦陷,她的家乡也在战争中被摧毁,这也导致她在异乡漂泊多年。居里夫人深知战争的残酷,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战地伤员的抢救中,挽救了上百名士兵的生命。而她却因为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患白血病而亡。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人,她不仅是一个科学家,更是一个心系祖国和全人类的和平爱好者,以沉重的代价延续了战场上的生命。

最后,距离夫人还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她没有申请镭的专利,她认为这属于全人类而不是她赚钱的工具,她把诺贝尔奖章给女儿玩,都说明她的努力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科学、为了人类。

居里夫人的成长故事

居里夫人是在波兰出生、长大的。那时的波兰正处在俄罗斯的统治之下,玛丽从小就尝够了做亡国奴的滋味,她私下里接受了许多抵抗侵略的思想,从心底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她发誓要为了祖国的解放而学习。在玛丽很小的时候她妈妈就去世了,父亲因为亡国失去了工作,仅靠以前的一点积蓄和在家给别的孩子上课挣点钱养活她们,家里的生活非常艰苦。艰苦的环境磨炼了玛丽姐妹的意志,在学校里,他们都是最优秀的学生,深受老师喜爱。

玛丽中学毕业了,由于才学出众,她获得了金质奖章。可是她却不能继续上学了,因为沙俄统治下的波兰,大学里面是不收女学生的,到巴黎上学,家里又拿不出那么多钱。要知道,同样获金质奖章毕业的姐姐已在家呆3年了,去巴黎上学的愿望还没有实现。

玛丽回到了家里,父亲因供不起女儿上学伤心地落下了泪,玛丽一边劝父亲,一边想着办法。她和姐姐商量先由她做家教,供姐姐读书,姐姐毕业后有了工作就可以供她读书了。就这样,姐姐拿着全家人凑起的钱迈向了巴黎,玛丽一边学习一边挣钱,终于在1891年也进入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

玛丽到巴黎后,先是住在姐姐家,因为姐姐家离校较远,为了节省时间且有一个更为安静的学习环境,玛丽搬到了学校附近的一间小阁楼上。阁楼条件相当艰苦,冬天又无法取暖,玛丽常常被冻醒,她不得不起来,把所有的衣物都盖在身上,有时甚至把凳子压在身上增加重量。玛丽生活极其简单,每天仅以几片面包充饥,有几次连这也忘了,正在读书,突然昏倒,多亏同学发现通知了姐姐。玛丽的姐姐为此操透了心,玛丽自己却为这事发笑了。

所有的艰苦条件,丝毫没有影响玛丽的学习。她每天总是早早地第一个来到教室里在前排座位上坐下来,认真听老师讲课,晚上10点钟图书馆的灯熄灭了,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回到自己的小屋,煤油灯又常常是亮到了夜里两三点钟。短短的两年,她连续获得物理学和数学两个硕士学位,这个穿着破旧毛衣、脸色苍白的女孩于1893年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巴黎大学毕业了。

玛丽没有因成绩优异而满足,她要再接再励,继续攻读,摘取人类历史上第一顶属于女性的博士桂冠。就在这时,玛丽遇见了法国优秀的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共同的理想,两人走到了一块,他们相爱并且结合,成为人类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他们从朋友那儿借来一间破旧的贮藏室,居里夫人把它打扫了一翻,又用平时积攒的钱购置了一些必需的仪器设备,两人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研究。居里夫妇把凡是能够找到的化学试剂、矿物一一进行了精心的检测,发现沥青铀矿具有明显的放射性,他们判定该矿中含有某种放射性新元素。居里夫人在简陋的条件下对几十千克的沥青铀矿进行了一系列的处理,终于找到了这种具有放射性的新元素,玛丽用她的祖国的名字命名了这种新元素,这就是“钋”。

“钋”找到了,居里夫妇却没止步,因为在提炼“钋”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分离出的钡化合物具有更为强烈的放射性,据分析这是又一种未知的放射性元素。他们把这种元素称为镭。居里夫妇向世界公开了这一发现,因为没有人亲眼看见过镭,许多人对这一发现持怀疑态度。为了证实镭的存在,居里夫妇投入了更加艰苦的奋斗,他们要提炼出镭来。

没有实验工厂,他们向朋友借了一间破木棚作工厂;没有资金购买贵重的沥青铀矿,他们买来了廉价的废矿渣。居里夫人穿着一身油污的工作服,不停地出入院子和屋子之间,她时而在院子里加煤烧火、熔炼矿渣,时而在屋里结晶浓缩物,20多公斤重的容器居里夫人不断的要搬进搬出。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居里夫妇没日没夜地干着,几万次的提炼,整整4年的奋斗,1902年,他们梦寐以求的镭盐终于被分离出来了。

1903年,居里夫人获得了历史上第一个女博士学位。同年,他们夫妻又荣获诺贝尔奖。居里夫人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女性,她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成长,她的名字被亿万人传颂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801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