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是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一个比较重要的部位,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查看自身的身体健康状态,针对按摩什么穴位更有助于健康,怎样按摩更健康?给出一点建议,帮助大家更好的呵护自身的身体,拥有美好的未来。
穴位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 我们的人体分布着很多的穴位,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缓解自己身体上的疼痛与疲劳,所以按摩穴位对于我们来说有很大的用途。一般来说,按摩穴位主要靠揉。但是大家的力度不要太大了,揉的手法适合绝大部分的穴位。但是有些部位的穴位需要加大一点力度,比如说按等手法。
大家在按摩穴位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假如应用不当的话,可能会对身体造成还伤害,有时还有可能使我们的疼痛加重。穴位的按摩有两个注意点,一是力度轻重,轻为补,重为泻。二是敲击的方向,顺敲为补,逆敲为泻。心包经一般为补,夏天心火旺的时候可以逆敲,泻心火。肾经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只能补不能泻的,因为泻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损伤。胆经大多数时候是从上往下敲的,大多数时候是用的补法。要灵活的运用中医的五行理论,正确判断经络之间的表里关系,对我们的身体有一个相对于比较准确的预测。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按摩什么穴位,怎样按摩穴位更健康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针对自己的身体制定出比较完美的计划,帮助自己更好的呵护自己的身体健康,我们愿意与大家共同关注穴位健康。
4个穴位按摩补肾法
关元穴
位于肚脐下方四横指处,每次用手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交替各按摩三十次,每日两到三次。能够补充肾气,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保持肾脏健康。
酒泉穴
位于脚低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错处,平时身体容易疲劳,精力不足,腰酸膝软者,可以常按。
肾俞穴
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边两横指处,摩该穴位可以补充肾气、益精血,改善耳鸣、精力减退、腰酸背痛、肾脏功能等效果。
太溪穴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肾精和气经过的地方,每日按摩五分钟,对补肾益气有很大帮助。
如何用穴位养生
穴位养生在于养肾护肾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和效果,下面就简单说一下9大穴位缓解身体不适。
一、内关——改善心脏功能
(1)心痛、心悸、胸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有这样一个穴位,经常按摩就可以起到一个保护心脏的作用——内关穴,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还可以(2)治疗晕车、晕船等,对怀孕前3个月恶心、呕吐的妊娠反应疗效也很好。
(3)沿着手腕上下方向或用硬币侧轮滚动按揉,每天按揉半小时。
(4)穴位一点通:内关穴位非常好找,在腕横纹上面两横指,我们稍微用点劲,有两个大筋,在两个大筋之间就是内关穴,轻轻按压有一种很酸胀的感觉。
二、曲骨——消除前列腺炎尴尬
(1)曲骨穴和膀胱泌尿系统的关联最大。但凡与之相关的疾病,如通利小便、调理月经等,都可以找曲骨穴,是治理下焦疾病的一个重要穴位。
(2)每天按摩曲骨穴50至100次,可以很好地缓解前列腺的压力,解决尿频尿急等小便问题。
(3)穴位一点通:在小腹部,由肚脐从上往下推,会触摸到一个拱形的骨头,这块骨头就是耻骨,在这个拱形边缘的中点的位置就是曲骨穴。
三、阳池——打电话时也护腕
(1)在中医中,许多穴位是两两相对、互相匹配的。阳池穴和大陵穴就是这样一对穴,都在手腕上,一前一后保护着腕关节。
(2)关节是身体当中活动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磨损的地方,尤其是手腕。打电话时可以按摩这两个穴位:用肩膀夹着话筒,站起来,一手刺激另一手的穴位,既避免了久坐的坏处,还可以保护手腕。
(3)穴位一点通:阳池穴和大陵穴分别在手腕的背面和内面,也就是腕背横纹的中点处。
四、委中——缓解腰背痛
(1)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疼痛、肩膀麻木,包括后背筋膜炎等,都可以按揉委中穴。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按揉此穴可以分清降浊。
(2)此外,肩周炎患者还可试试把右手指从后背尽量对左手指尖,再反过来。通过这样交叉,类似搓澡的动作,对缓解疼痛效果很好。
(3)穴位一点通:患者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五、太白——走累了帮脚解乏
(1)很多MM逛了一天街发现脚部疼痛,回家就脱掉鞋捏捏脚。其实,这个时候刺激脚掌前面的太白穴,效果会更好。
(2)刺激这个穴最好的办法不是用手按摩,而是脱掉鞋袜,将脚立起,用另一只脚的后跟来踩踏。这是因为,除了脚部更好使劲外,是取身体左右平衡的原理。身体长得很对称,左右脚、左右手都是两两相对的,就像天平的两边。在按摩时,有意识地用身体的一侧来按摩另一侧,可以更好地调节身体的平衡。
(3)穴位一点通:将一只脚搁在另一条腿上,会看到脚部中心有一条椭圆形的弧线,这就是足弓。这个弧线的起始点,就是太白穴所在位置。
六、阴陵泉——帮助腿部消肿
(1)很多办公族上了一天班后,会发现自己的小腿肿胀。这是小腿长期在同一姿势下,气血无法顺行而导致的肿胀。这时候要用“小腿消肿穴”——阴陵泉。
(2)每天在这个穴位刺激3~5分钟,让气血顺利通行。另外,尽可能不要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有利于全身的气血循环,避免身体的僵硬。
(3)穴位一点通:膝盖内侧横纹向上,会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顺着骨头的下方和内侧摸,会摸到一个凹陷的地方,这里就是阴陵泉所在位置。
七、风府穴
(1)具有醒脑开窍的功能,可治疗头痛,预防老人痴呆症及增加脑细胞的活动。以双手拇指及其他四指的指腹,从前发际处以按压方式推至枕部的风池穴,平时也可以用梳子做同方向的梳头数次。
(2)按揉枕部穴位:双手拇指按揉两侧风池、风府穴,至有酸胀感为宜。
(3)拿捏颈项部:以食指、中指、无名指配合手掌对颈部作拿捏的`动作,并向下拿捏至肩部。
八、丝竹空穴
(1)对于长时间做近距离工作的人,可以消除或减轻眼部疲劳,并可预防眼睛视力的减退及眼袋的产生。
(2)双手食指或中指分推眉毛,由眉头部的攒竹穴推至眉尾部的丝竹空穴。再由双手拇指及食指、中指按揉眼眶内的睛明穴后,循着上、下眼眶推至尾部的瞳子骨穴,上下重覆进行数次,至整个眼眶都有酸胀感止。
九、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是能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要穴。“里”通“理”,就是管理、调理,足三里亦可写作“足三理”,意思是可以通过这个穴对身体进行多种多样的调理。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774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白带发黄,外阴阴道口有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