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新生儿脑积水的超声诊断依据有哪些,患有脑积水病童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佚名 2024-05-18 17:18:09

新生儿脑积水的超声诊断依据有哪些,患有脑积水病童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一、新生儿脑积水的超声诊断依据

(一)病史

1.先天性脑积水出生时即有症状,如较常见的Dandy-Walk异常(第四脑室孔闭锁、第四脑室扩张、头颅过长或小脑末端形成的囊肿堵塞了颅后窝),有家族史。

2.继发性脑积水可有脑炎和脑膜炎史,或生后有颅内出血史。

3.多数病人有头大,智能落后,精神萎靡,嗜睡,发育落后和营养不良等表现。

(二)体格检查

1.头围增大,囟门膨出,颅缝裂开,头颅外形变圆,叩诊有破壶音,颅骨变薄,甚至呈半透明状。额和颞部可见静脉怒张。颅骨透照试验阳性。

2.两眼落日状,多数病人有眼球震颤。

3.病人常有抽动,或有反复惊厥发作。另外可见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肌张力高或共济失调等体征。

(三)辅助检查

1.头颅调线检查或CT检查示颅腔增大,颅骨变薄,颅缝分离和前囟增大。

2.侧腔室注射中性酚红1m1,2~12分钟内做腰椎穿刺,CSF可见酚红,提示系非阻塞性脑积压水。若20分钟CSF仍未见酚红出现,提示为阻塞性脑积水。

3.脑室造影,用过滤的氧气缓缓地注射于脑室内,然后做X线检查,可观察到脑室扩大及大脑皮层变薄。若大脑皮层厚度在2cm以上,并且脑积水能够被解除,提示病人智力可望恢复。同时脑室造影也可帮助确定阻塞部位,或发现颅内肿瘤。

4.头颅超声检查中线波多无移位,侧脑室或第三脑室均有扩大等。

二、患有脑积水病童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1、 室温保持在18~21℃,湿度55%为宜,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病房空气流通,为病员提供一个安静、整洁、舒适、安全的治疗康复环境。

2、 饮食应易开脑窍、通经络、健脾益肾、填精益脑、强身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3、 作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作到亲切、热情、耐心地照顾病员详细了解病员的病情、家庭、社会环境,帮助病员及家属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变被动为主动,创造出一个接受治疗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4、 定时测量病婴头部,询问有无恶心、呕吐等病史。

5、 颅内压增高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意识、瞳孔的变化,有无脑疝发生及颅内高压三联症(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做好特护记录,记出入量。

6、 应用甘露醇降压时一定要快速滴入,在半小时内滴完,不可漏入皮下,以防局部皮肤组织坏死。

7、 预防并发症,颅内压增高时避免搬动,头下垫以软枕头偏向一侧并抬高15~30°,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时注意保护角膜,预防褥疮。

8、 危重病童做好抢救准备(器械、药品),必要时气管切开。

9、 对症护理,抽搐时通知 医生 给镇静剂,有缺氧指征时吸氧,高热时退热处理。

10、 指导家长或协助病员做功能训练,以主动运动为主。

11、 针对疾病病因及康复治疗原则治疗,做好出院指导以保疗。

三、脑积水的原因有这些

新生儿脑积水,也称婴儿脑积水,俗称为脑水肿,是脑脊液生成或循环吸收过程发生障碍而致脑脊液量过多,压力增高,扩大了正常脑脊液所占有的空间,从而继发颅压增高、脑室扩大的总称。

大多是脑脊液循环通路某些部位阻塞所致,而生过多者则较少见。多发生在两岁之内的婴儿,可分为交通性和非交通性脑积水两类,交通性是指脑脊液在脑表面的吸收受阻而言;非交通性是指脑室系统内的脑脊液循环阻塞。

婴儿脑积水的病因较多,一般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导致的,约有1/4的脑积水病因不明:

1、先天畸形

①中脑导水管狭窄、膈膜形成或闭锁,室间孔闭锁畸形(第四脑室正中孔或侧空闭锁),脑血管畸形,脊柱裂,小脑扁桃体下疝等。

②某些遗传性代谢病。

2、胎儿宫内感染

如果这些疾病未能及时控制,增生的纤维组织阻塞了脑脊液的循环孔道;胎儿颅内炎症也可使脑池、蛛网膜下腔和蛛网膜粒粘连闭塞。

①各种各种病毒、原虫:环境因素中的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和弓形体原虫的宫内感染对孕妇本身所致的症状虽较轻,但对胚胎的发育影响较大,其中弓形虫感染,可致胎儿产生导水管狭窄的脑积水畸胎。

②梅毒螺旋体感染性脑膜炎:梅毒螺旋体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先天性梅毒。该病是出生后患有先天梅毒的临床症状之一。

3、后天性原因

①产伤后颅内出血。

②新生儿窒息:缺氧性脑病引起脑部病变。

③孕期严重的维生素A缺乏。

④新生儿或婴儿期化脓性、结核性或其他种类脑膜炎。

4、肿瘤

可阻塞脑脊液循环的任何一部分,较多见于第四脑室附近,或脉络丛乳头状瘤。

由以上可初步推测先天性脑积水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多因子遗传性疾病。

四、脑积水的治疗方法你知道吗

必须明确的是,脑积水尚不存在完美的治疗方式。脑积水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类方法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治疗方法也较多,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可以令人完全满意。

50%的先天性脑积水病儿在2-5岁期间有自然缓解称为静止性脑积水,可不需治疗。

1、一般治疗

适用于早期或病情较轻,发展缓慢者,目的在于减少脑脊液的分泌或增加机体的水分排出,其方法:

①应用利尿剂,如乙酰唑胺、双氢克尿塞、速尿、甘露醇等。

②经前囟或腰椎反复穿刺放液。

③对脑膜炎等颅内感染引起的脑积水,可用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或口服,对近期病童可能有效。

④限制饮水,试用醋氮酰胺、双氢克尿噻、氨苯蝶啶等药物,以减少CSF分泌和增加水排泄,对暂时性脑积水有帮助。包括中西药利尿剂、脱水剂等,适用于不能手术治疗的病例,或作为术前准备。

2、手术治疗

如今,手术治疗仍为脑积水的最主要治疗方式,对进行性脑积水,头颅明显增大,且大脑皮质厚度超过1cm者,可采取手术治疗,手术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减少脑脊液分泌的手术:脉络丛切除术后灼烧术,现已少用。

②解除脑室梗阻病因手术:如大脑导水管形成术或扩张术,正中孔切开术及颅内占位病变摘除术等。

③脑脊液分流术:手术目的是建立脑脊液循环通路,解除脑脊液的积蓄,兼用于交通性或非交通性脑积水。常用的分流术有侧脑室-小脑延髓池分流术,第三脑室造瘘术,侧脑室-腹腔、上矢状窦、心房、颈外静脉等分流术等。

导致孩子脑积水的原因

   孩子脑积水的原因   脑脊液循环通道受阻

  ⑴先天畸形:可能与父母接触了某些化学放射物质,孕早期发热、服用某些药物、胎位异常、羊水过多等有关。较多见的畸形有脊柱裂、中脑导水管狭窄等。

  ⑵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室炎等,由于增生的纤维组织阻塞了脑脊液的循环孔道,特别多见于第四脑室孔及脑底部的蛛网膜下腔粘连而发生脑积水。

  ⑶出血:颅内出血后纤维增生可引起脑积水,产伤后颅内出血吸收不良,也是新生儿脑积水的常见原因,且往往易被忽视。脑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蛛网膜粘连而发生脑积水。

  ⑷肿瘤:颅内肿瘤可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的任何一部分,较多见于第四脑室附近,新生儿期难得遇见肿瘤,以后可发生神经胶质瘤,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及室管膜瘤、神经母细胞瘤。

  脑脊液分泌过多

  先天性脑积水的病因学说较多,公认的学说则为侧脑室脉络丛增生,分泌旺盛,引起脑室脉络丛分泌脑脊液功能紊乱,从而发生脑积水。

  脑脊液吸收障碍

  如胎儿期脑膜炎等所致脑脊液吸收障碍而发生脑积水。

  孩子 脑积水的表现   第一:头围增大,常在产时或产后不久出现,大多数在生后数周或数月开始,头围呈进行性扩展。患儿颈部因头重而不能直立。

  第二:囟门增宽,主要表现为前囱增宽,张力增高,部分患儿后囱或侧囱亦可裂开,严重者颅缝哆开,颅骨变薄。叩打前囱附近颅盖骨有破壶音。

  第三:落日眼征,由于颅内压增高系双眼上视受限,两眼球下转,眼球下半部沉落到下眼睑下方(落日眼征),此为重要的体征。如脑积水静止,是每一个好转的征象,也是两眼球下沉开始改善。

  第四:颅内压增高症状,由于婴幼儿骨缝未闭合,虽然病儿颅内压逐渐增加,但颅缝随之扩大,因此颅内压增高症状得以代偿,故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仅在脑积水进展迅速者发生。随着颅内压增高,晚期则出现锥体束征、痉挛性瘫痪、去脑强直、眼底视神经萎缩和视力减退、表情呆滞、智力迟钝,脑积水末期可能会引起孩子智力以及各项功能的障碍。

   脑积水的护理 措施   室温保持在18~21℃,湿度55%为宜,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病房空气流通,为病员提供一个安静、整洁、舒适、安全的治疗康复环境。

  饮食应以开脑窍、通经络、健脾益肾、填精益脑、强身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做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作到亲切、热情、耐心地照顾病员详细了解病员的病情、家庭、社会环境,帮助病员及家属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变被动为主动,创造出一个接受治疗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定时测量患儿头部,询问有无恶心、呕吐等病史。

  颅内压增高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意识、瞳孔的变化,有无脑疝发生及颅内高压三联症(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做好特护记录,记出入量。

  应用甘露醇降压时一定要快速滴入,在半小时内滴完,不可漏入皮下,以防局部皮肤组织坏死。

  预防并发症,颅内压增高时避免搬动,头下垫以软枕头偏向一侧并抬高15~30?,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时注意保护角膜,预防褥疮。

  危重病人做好抢救准备(器械、药品),必要时气管切开。

  对症护理,抽搐时通知医生给镇静剂,有缺氧指征时吸氧,高热时退热处理。

  指导家长或协助病员做功能训练,以主动运动为主。

  针对疾病病因及康复治疗原则治疗,做好出院指导以保疗。

  脑积水的预防 方法   1、加强产前早期诊断及早终止妊娠,预防脑积水儿的出生,脑积水儿的产前早期诊断是预防脑积水儿出生的重要途径,由于明显的脑积水,在孕12-18周即可通过B超查出,所以要加强B超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及早终止妊娠,预防脑积水儿的出生,降低先天性脑积水的出生率。

  2、宣传优生知识,减少胎次,据有关资料表明,胎儿患脑积水的危险度可因孕妇产次增加而升高,两胎以上者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上升,因此,宣传优生知识,减少胎次,是防止脑积水儿的途径之一。

  3、提倡适当年龄生育从有关资料显示,脑积水畸胎的发生率有随孕妇年龄增加而递增的趋势,一般25?29岁组发生率最低,但差异无显着性,30岁以后发生率就有递增趋势。

婴幼儿脑积水有哪些常见症状

脑积水治疗新概念专注脑积水网专家指出,临床见症并不一致,与病理变化出现的年龄、病理的轻重、病程的长短有关。胎儿先天性脑积水多致死胎,出生以后脑积水可能在任何年龄出现,多数于生后6个月出现。年龄小的患者颅缝未接合,头颅轻易扩大,故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较少。脑积水主要表现为婴儿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后头颅快速、停止性增大。正常婴儿在最早六个月头围增加每月1.2-1.3cm,本症则为其2-3倍,头颅呈圆形,额部前突,头穹窿部异常增大,前囟扩大隆起,颅缝拆散,颅骨变薄,甚至透明,叩诊可出现“破壶声”(Maceen)征。颞额部呈现怒张的静脉,眼球下旋,上巩膜时常暴露(日落征)。病婴精神萎靡,头部不能抬起,严峻者可伴有大脑功能障碍,表现为癫痫、视力及嗅觉障碍、眼球震颤、斜视、肢体瘫痪及智能障碍等。由于婴儿头颅呈代偿性增大,因此,头痛、呕吐及视神经乳头水肿均不明显。
婴幼儿脑积水临床表现:
婴幼儿脑积水临床表现主要为婴儿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内头颅快速、停止性增大(正常婴儿最早6个月头围(枕额)增长每月为1.2--1.3cm,本病可快增其2--3倍),同时头颅骨呈圆形,额顶凸出,前囟扩大隆起,颅缝哆开,颅骨变形,叩诊“破壶声”,头发稀少,颞额部静脉扩张,眼球下旋,上部巩膜时常暴露,呈落日状。患儿精神萎靡,头部不能抬起,严重者可伴有大脑功能障碍,表现为癫痫、呕吐、抽搐、斜视,眼球震颤,语言障碍,肢体瘫痪,共济失调,行走困难,及智力发育不全等。
年长儿童及成人脑积水的临床表现:
由于年长儿童及成人的骨缝闭合,因此,年长儿童及成人脑积水临床表现与婴幼儿脑积水有所不同。
(一)急性脑积水特征
临床一般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等。
(二)慢性脑积水特征
临床以慢性颅内压增高为其主要特征,可出现双侧颞部或全颅疼痛,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或视神经萎缩,智力发育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
(三)正常颅内压脑积水特征
临床的主要表现有:步态不稳,运动障碍程度不一,从走路缓慢、不稳、平衡失调到不能行走,最终卧床不起;精神障碍为较早出现的症状之一,初期为记忆力减退,重者出现痴呆等。个别患者可有大小便失禁。儿童可见头围在正常值范围或略超过正常值,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智力下降,学习能力差,运动障碍等。
(四)静止性脑积水特征
临床表现类似于正常颅内压脑积水,脑室的容积保持稳定或缩小,未再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精神运动发育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改善。
脑积水的危害
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脑重量虽只占全身重量的 2% ,但其血液占全身血循环的 15% ,脑氧耗量成人为全身耗氧量的 20% ,儿童达 40% 小儿癫痫
,脑组织又是一个丰液体器官,水分占 80% ,一旦水、电解质在脑组织中病理蓄积即造成脑积水 直接危害生命中枢,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脑积水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各种无不涉及,常见有颅内炎症,脑血管,脑外伤,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神经毒素,缺氧水和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肝肾功能衰竭等都可通过不同机制造成液体在脑组织内积聚而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704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