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孩老是发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胆子小的宝宝
讲到这点,父母不免会有些疑惑,性格也会让宝宝发烧?也太扯了吧!且听小编解释,有些宝宝性格内向,不爱表达,经常有不开心的事情积累在心中,消极的情绪不是抵抗病菌的最好武器,感冒也经常找到他们。
2、穿得太多的宝宝
家中常常是老人在照顾宝宝,有些老人自己怕冷就觉得宝宝也怕冷,干燥温暖的室内也让宝宝穿得里三层外三层,小脸经常捂得红扑扑的。经常会听到年轻的爸爸妈妈这样说到,在5度的时候宝宝穿这么多,在20度那样宝宝还是穿这么多。平时对长辈们提个意见,他们就会说宝宝一着凉就会感冒。其实,宝宝太热也会引起感冒,严重的还会导致发烧。
3、不爱喝水的宝宝
宝宝因为饮料味道佳,经常只喝饮料不喝水。但是如果长期仅用果汁、牛奶、饮料替代白开水,里面藏有的过多甜食不仅伤害了很多宝宝的牙齿,也影响了他们的消化功能。
4、不爱洗手的宝宝
不讲卫生,病从口入,这是造成宝宝常常感冒的祸害之一。有些家长不注意宝宝手的卫生,不勤剪指甲,在放学的路上就让宝宝乱吃街头食物,有时候还让宝宝边吃东西边学习画画,也有的家长虽然叮嘱宝宝洗手,但没有教会他们正确的洗手方法。
5、睡眠太少的宝宝
有些年轻的家长自己有熬夜习惯,因此也忽视了宝宝的睡眠,宝宝经常在夜里11点以后入睡,第二天还要按时去幼儿园或者学校,造成睡眠长期不足,影响长个儿,也影响免疫力。
6、吃太多的宝宝
家长都经常对宝宝说“再吃点”“多吃点”,只有多吃点身体才会长高。有的父母看见自己家的宝宝在岁数相同的情况下长得比别人家的宝宝矮,就一直逼自己的宝宝吃东西,甚至一直追着宝宝喂饭。还有的家长即便宝宝刚吃完饭,也会不停地往宝宝嘴里塞东西,就算是饼干糖果这种零食也不放过。宝宝就这样长年累月养成“被多吃”的习惯。
二、小儿发烧各种测温方法
一、腋温的测量
测量腋温是使用最广泛,最传统的体温测量方法。测量时,要先擦干腋下的汗水,再让体温计紧贴皮肤,曲臂过胸,手贴对侧肩部,夹紧,保持5分钟。37.2℃以下为正常体温。但是过小的宝宝,因为容易随意移动可影响准确度。而过胖的婴儿,也可因脂肪过厚而影响准确度。
二、口温的测量
口温测量是比较方便、准确度较高的一种测量方法。测量口温时,用口含的方法将体温计置于舌头下面保持5分钟。37.5℃以下为正常体温。但是,温度计使用前必须先消毒干净,而且要确保半小时内没有吃或喝过热过冰的东西。但是,过小的宝宝不建议测口温,以防咬断体温计而造成危险。
三、肛温的测量
肛温测量因为密闭性好,所以测量值较为准确。37.5℃以下为正常体温。但因为小孩容易哭闹扭动,而造成温度计侵入伤害,因此不推荐家庭常规使用,一般只限于在医院由医务工作者操作。
四、耳温的测量
对于婴幼儿来说,测量耳温兼顾了快速、准确、安全等因素,所以推荐家庭里使用耳温枪式温度计为小宝宝测量体温。测量前,家长轻轻向外拉直孩子耳朵的外廓,将体温计全部阻塞外耳道,再开启测量,直到测量结果显示出来。37.5℃以下为正常体温。但是如果宝宝有耳疾,或外耳道分泌物多,会影响测量准确度。
五、额温的测量
额温的测量主要是利用红外线器械测量额头的温度。但由于额头的体表温度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准确度不是很高,所以使用并不广泛。但是由于其测量速度快,不紧密接触人体,所以常用于公共场所人体温度的普查和初筛,以减少疾病的传染和疫情蔓延。
三、小孩发烧如何正确用药
根据退烧药剂型和给药途径的特点,以及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特征,专家归纳出了各个年龄段儿童服药的一般规律。
儿童退烧药剂型在使用方法上主要有口服、塞肛以及肌内/静脉注射三种方式。口服是孩子发烧时最常用的给药方法,它的安全性较高,家长们在家里使用方便,目前,儿童口服退烧药主要剂型有滴剂、混悬剂、颗粒剂/散剂、片剂、糖浆/干糖浆等剂型。外用塞肛对于怕吃药、怕打针,又急需退热的孩子比较合适,可以将退热药物做成的栓剂直接塞入肛门使用,但要注意塞入的深度应合适。
新生儿及婴儿:静脉给药是吸收最快的方法之一;也可根据所患疾病性质等选择透皮给药、直肠给药途径。
婴幼儿:多选用颗粒剂、口服液、滴剂、糖浆剂等口服给药途径,不推荐片剂、胶囊剂等,尽量避免肌内注射。
3岁以上儿童:口服给药是较好的途径,剂型选择包括颗粒剂、口服液、片剂、胶囊剂等。
四、小儿发烧家长该怎么护理
1、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一次。
2、温酒精拭浴:要注意一定要用“温水”加上70%的酒精,以1:1的比例稀释,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若直接用酒精擦拭,会让小朋友觉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擦拭后可用浴巾盖一下身体,等5~10分钟,酒精蒸发得差不多的时候,体内的血液循环使身体表面皮肤变热时,就可以再重复第二次,如此重复三次左右,体内外的温度可迅速下降。由于退烧速度较快,此方法适合1岁以上之幼童,且超过40℃以上不宜使用。
3、以凉毛巾擦拭:用稍凉的毛巾(约25度)在额头、脸上擦拭。
4、多喝水:有助发汗,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体内流失的水份。
5、使用冷水枕:肛温38℃以上可使用冷水枕,乃利用较低的温度作局部散热。现在市面上的软冷水枕甚为方便,冷度也不会太冷,较大幼儿及儿童可用。但是不建议用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因为婴儿不易转动身体,会造成局部过冷而冻伤或导致体温过低。
6、适当增减衣物:如果宝宝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畏寒),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如果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则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孩子发烧是很正常的,有些人就说是因为孩子要长高了,其实这样的说法现在来说是没有根据的,或许是老人家的经验。但是面对疾病的话,就应该要有比较详细的知识。我现在分享的就是发烧的原因。
??受凉
有可能是受凉导致的,因为宝宝的皮肤都是比较的敏感,如果温度差比较大的话,就会比较容易导致宝宝受到凉气的袭击。所以家长们要注意好宝宝的穿衣情况,多注意宝宝的行为。
?蚊虫叮咬
还有就是病毒的感染,有人会想问怎么会有病毒的感染呢,其实如果孩子常常被蚊子咬的话,也是比较容易发烧的,因为孩子的抵抗力比较的差。这种疾病一般会发生在10岁以下的宝宝身上,多由于蚊虫叮咬吸血传染的,病原体是一种嗜神经系统的病菌,危害性比较大。
?上呼吸道感染
还有就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导致这个疾病的原因有很多,需要家长们时常去注意了,还有就是在像夏天的时候不要让宝宝长时间吹着空调。
小孩反复发烧大部分是炎症造成的,一小部分可能是非感染性的疾病,感染性疾病以病毒、细菌、支原体感染为多见,孩子反复发烧要注意伴随症状,具体如下
?呼吸道感染
宝宝发烧的时候伴有咳嗽、鼻塞、流鼻涕、咽痛等,提示有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为多见,可以先对症治疗2-3天,必要的时候就诊。
?急性胃肠炎
宝宝如果有不洁饮食史或暴饮暴食,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提示有急性胃肠炎,必要的时候查大便明确诊断。
?泌尿道感染
孩子可以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等,尤其是两岁以下的女宝宝,发烧的时候如果没有其他的症状,要注意可能是泌尿道的感染,必要的时候查尿常规。
??幼儿急疹
两岁以下的宝宝首次发热,尤其是高热不退,没有其他的表现,要注意是幼儿急疹,可能伴有轻度的腹泻。
?其他疾病的早期表现
如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阑尾炎,需要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做相应的检查,明确诊断,所以宝宝发烧要观察症状,必要的时候就诊。
孩子发烧,最担心的莫过于父母,很多父母一看孩子体温超过37度,马上就手忙脚乱,甚至把家里面的药全部搬出来,什么感冒的,退烧的,恨不得马上给孩子全部喝下去将烧退了,其实这么做并不正确。
当孩子发烧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看看可能导致发烧的原因,最近有没有着凉,有没有感冒,有没有打疫苗。如果有着凉感冒,伴随有鼻塞,咳嗽等症状,那么有可能的确是因为感冒的原因。
还有的时候,孩子的发烧出现在注射了疫苗之后,有可能是因为注射疫苗产生的不良反应,这种发烧一般温度比较低,大部分不会超过38.5度,如果宝宝不伴随有明显不适,那么也可以先多喝水,多观察。
如果真的是感冒,孩子症状轻微,精神好,发烧温度没有超过38.5度,那么也可以先采用物理褪热,让孩子穿宽松透气的衣物,洗个舒服的温水澡。好好休息多喝水,或者贴个退热贴让孩子舒服一些。
如果体温已经超过38.5度,而且伴随有明显的咳嗽,有痰甚至是哭闹等症状,那么可以使用美林,泰诺林等药物退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正确用量,而且有的感冒药里面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注意不要服用重复。
说是这样说,但是孩子如果不舒服了,为人父母的肯定担心。别人家的孩子发烧来找我看病我都会安慰家长不用太过紧张,但是自己家孩子发烧了我也一样很担心。有时候孩子还喜欢半夜发烧,所以我家里都会常备有一些退烧药。
正常体温不超过37.3℃,一般来说,如果发烧不超过38.5℃,可以暂时先不吃退烧药,可以通过用温水擦拭腋下、四肢,湿毛巾敷额头等物理方法来降温。如果体温超过38.5℃就可以服用口服退烧药。
比较安全、用得比较多的口服退烧药有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市场上有很多,也有粉剂、片剂、悬液、栓剂等各种剂型,较小儿的可以选粉剂、悬液,较大儿可以选片剂,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适合服用的剂型,按照说明书服用就好了。
1. 首先要了解孩子有无蚕豆病,一般出生的时候医院都会常规检查。蚕豆病用退烧药就需要特别注意,不能选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烧药,不然可能会导致溶血反应。
2. 退烧药服用间隔要在4-6个小时,服用过多、间隔太短对身体有一定损害。
3. 避免不同商品名的退烧药合用:市面上有很多不同商品名的退烧药、也有很多复方制剂,家长在选择的时候注意看清楚药物成分,两种都含有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成分的药物就不要合用了,很容易造成药物过量。
4. 服用退烧药后如果体温消退一般都会出很多汗,家长要注意及时为孩子更换衣服。
5. 用药只是对症治疗,家属需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明确引起发烧的原因。
最后,教大家判断孩子体温趋向的方法,孩子发烧的时候摸孩子四肢,如果手脚冰凉,体温可能还会往上升,如果四肢暖和,体温一般都不会再往上升太多。
发烧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疾病,因此找出产生发烧的原因,才是首要的目的。三岁孩子发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病毒或细菌感染,病毒性感染多见于着凉感冒或患流感,主要由病毒引起,属自限性疾病,一周左右会痊愈;细菌感染如咽喉炎,扁桃体炎及支气管炎等。2.脾胃不合,消化不良,积食发烧。这主要是脾虚胃动力弱,吃的过饱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后容易引起积食,孩子会发烧,伴有咳嗽等症状。3.出疹性疾病。
处理宝宝发烧,要做好以下几点:
1.给宝宝测量腋下温度,最好用水银体温计。一般红外线温度计不准确。另外,测量腋下温度时,一定要把水银甩到最下面,然后测量十分钟,这样测出来的体温才准确。
2.如果宝宝腋下温度低于38.5℃,精神不错,没有耽误玩耍,并且吃饭也可以,只是单纯的感冒引起的,或者上火引起的发烧。那么,妈妈无需太过担心,物理降温加上多喝温开水,注意观察。
3.如果宝宝腋下温度在38.5℃~39°C以上时,可适度地使用退烧药,以减轻小孩的不舒服,并防止小孩热痉挛发生。儿科常用药有泰诺林和布洛芬,还有复方锌布颗粒和小儿柴桂退热颗粒。但如果出现40.1℃以上的高温,就得紧急就医治疗。从服药到药效开始发挥的这个时间,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反复给宝宝物理降温。
4.如果持续发烧,用药不见效果,则可考虑细菌感染因素,积极就医给予抗生素治疗。
5.护理注意事项:不建议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退烧药;尽量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等;注意水份及电解质的补充,以免小便过于浓黄;要多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家里有孩子后,我都会准备一些基本常用药,体温计也准备了两款,以备不时之需,发现孩子发烧,我都是先测量体温,如果低于38度,精神状态好,询问暂时没有不舒服。我通常都是让多喝开水,额头贴退热贴,喂些常用的感冒药。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我就会带去医院检查验血。
发烧原因一般都是感冒,或者喉咙发炎。如果是感冒引起的发烧,要验血确定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针对用药才有效。我儿子发烧通常都是喉咙发炎,发烧会有个过程, 就是会反复几天时间,如果吃了药,发烧可以退下去,过段时间又会烧起来,证明用药有效果,可以慢慢观察处理。发烧期间要多喝开水,使用物温降温,就是用温水加毛巾,扭干擦全身。
孩子发烧的时候,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高烧退下去后,看着孩子有时,会发抖手却冰冷,不要盖厚被子发汗。孩子出现这样现象,如果神智清醒,就意示着另一轮高烧又要来了。我以前也不懂,后来问过医生才清楚,这时要多喂开水。身体出汗就会好快退烧。如果喂常规感冒药没用,就要喂医生开的专用退烧药,用药要看说明,通常是6小时左右才能喂一次,如果喂药一直没法退烧,要去医院处理。
孩子发烧病因多,建议去医院检查清楚是最安全的,因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父母要多加小心。高烧不容忽视。
1、给小儿使用35%~45%的酒精或温水进行擦浴,擦浴的地方主要是大血管分布的地方,如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大腿根部,便于退温。
2、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脱去过多的衣服,或松开衣服,有利于散热。
3、孩子发烧超过38.5℃就该适当服用一些安全有效的退热药,具有快速解热,镇痛的作用。家长不要随便给孩子使用成人的药物,以免造成小儿不必要的伤害。
4、让孩子充分休息,多喝开水,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同时配合药物治疗。若是出现体温持续不退,饮食欠佳时,应就医使用静脉输液。
一、小孩退烧药的正确使用:
1.体温达到38.5°,就应该服药,即便不难受也需服药。
2.孩子的精神状态不好,萎靡、哭闹等症状,即使体温没有达到38.5°,也可以口服药物。
3.服药时间应间隔4小时,且一天不超过4次。如果在家自行服药药物3天,还有体温升高,需要就医明确病因。
二、 注意事项:
1.口服成人药物,很多大人不注意,小孩发烧后随手拿一片大人的药,掰半片就给吃了。这是错误的,因为小孩的用药安全范围和大人的不一样,可使小孩用药剂量过大。应该首选儿童剂型,如果非要服用成人药物,应该按照药物说明计算剂量。如果一个药物没有儿童剂量,说明此药没有做儿童的安全性评价,那就不知道孩子吃完药后效果如何,不建议使用。
2.服药时间,感冒药一般都是一日三次的服用方法,所以分多人会把吃药时间放在三餐后,这种方法不是很好,每日三次的药物,需要平均8小时吃一次,才能使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达到治疗效果,可以在睡前口服一次,早晨起来口服一次,中间时间口服一次,尽量做到每8小时一次。
3.正确选药,感冒后每个人的症状各有不同,所以往往没有特别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其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的变异性较大,很少有某一药物可以根除治疗。所以,一般都是针对其表现的症状,选择对症的药物治疗。如出现发热、周身疼痛不适,可以选择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主要是降温作用,双氯芬酸主要是缓解身体疼痛。另外,如有流鼻涕、鼻塞、咳嗽的症状,需要根据身体的不适症状,选择相应的药物。
很多疾病都以发烧为首发症状,建议找专业医生,明确诊断,正确使用药物。
小儿感冒发烧很多孩子都有,一般体温38、5度以下低烧,可做物理降温,多喝点水,超过38、5度以上就要看病了,由医生检查医治,看有无并发症如小儿肺炎,咽喉炎等。现在有很多形形色色,小儿退烧药,小儿感冒药,小孩切不可用大人用的药物。
药物有各种对症治疗作用,也有副作用,用对效果好,病就好了。
感谢官方邀请答题。
婴幼儿发烧不一定要立刻上医院,因为发烧有很多种原因,有时不一定是病,特别是在38.5度以下的不必争分夺秒地急着上医院。
感冒引起的发烧,在家可以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解决:一个鸡蛋煮熟,把蛋黄拿掉,在蛋黄的位置放一个银器(戒指或手镯),用布包住蛋白,握住这个布包,在孩子的背部靠近肺部这个地方进行涂抹(我分析这个原理是用蛋白和银器吸引病毒,因为你把两个手心放在感冒病人背部停留一小段时间很容易感冒),涂抹一阵子之后把蛋白扔掉,发黑的银器要用明火来烧让它还原。(此法不要告诉别人,以防被告非法行医)
有时,幼儿发烧有相当的一部分是在出汗之后没及时补充水造成的,对这类缺水引起的温度升高首先需要补充水,注意婴幼儿一定不要补充纯净水,成人喝纯净水一时半会儿看不出危害,但是对婴幼儿的生长是不利的。补充水以后,温度并没有改变,再考虑要不要上医院。
其他人讲的很多了,我就讲这些吧。
很多的感冒药内都包含退烧成分,建议先查看一下说明书。
近期是流感高发期, 流感的很多症状和普通感冒都很类似 !建议家长先根据症状确认孩子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
流感需要 尽快就医 ,因为它可能引起 肺炎、支气管炎、脑炎、急性心肌 炎等各种并发症。
如果妈妈们怀疑孩子得了流感,也建议尽快去医院就诊。
以下内容仅针对普通感冒!
感冒是自限性疾病,经过7天左右会自动康复的,用药并不能治疗感冒,只能缓解感冒鼻塞、头痛等症状。
6岁以内儿童不推荐使用复方感冒药作为缓解感冒症状的治疗。
很多研究证明,小儿感冒药、止咳药等药物对6岁以下的儿童根本没有药效,而且可能存在严重的副作用。
感冒只是我们对“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叫法。
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是由于病毒引起的,对于大部分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并没有针对病原的治疗。而病毒感染本身是有自限性的。治疗的原则是对症处理,观察并等待病情恢复哦。
发烧是人体免疫系统起作用的表现 ,由于孩子的免疫系统不完善,发烧是孩子发育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多数情况下的发热是无害的,因此 不要一发烧就立马想着给孩子退烧 。一些引起发烧的疾病,比如严重的细菌感染是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但除非孩子有明显的不适,并不需要进行退烧。
不要给孩子乱用退烧药 ,当体温超过 39度 或者孩子不舒服时可以采用 布洛芬 或者 对乙酰胺基酚 这类对儿童相对更安全的退烧药来给孩子降温。退烧药只能改善孩子的舒适度,并不能缩短生病的过程。
因此一切应以孩子的舒适为基本原则,孩子的精神状态要比温度计上的数字更有意义,感觉不对劲、心里没底的情况就去医院。
大大蒙姐姐: 孕期、 育儿 、教育、婚姻... 陪你一起成长~
三岁的孩子,体温升高,如果温度在38℃以下,可以物理降温;如果温度高于38.5℃,建议口服药物配合物理降温治疗,可以口服头孢、中药汤剂等治疗,但是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诊治。因为发热的原因有很多中,通常都是因食积不化,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610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吃了八天短效避孕药有避孕效果吗
下一篇: 来姨妈肚子痛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