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一体检各种异常?劝你不要慌张,有些实则根本无需治疗

佚名 2024-05-11 19:27:34

一体检各种异常?劝你不要慌张,有些实则根本无需治疗

要问世上最害怕的事是什么,我想莫过于体检查出什么异常来。

一个异常的指标或者症状,足以让不少人顿时紧张兮兮,恨不得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探索答案。

体检,本来是好事,毕竟愿意为增强体质,预防各种疾病、保障身体健康而花时间下功夫和本钱。

但查得多,异常多了,难免形成一种健康焦虑,身体稍有毛病就会紧张不安,感到害怕。

但事实上,有一些“异常”被查出来后,也无需过多紧张,不必动辄往医院跑,更不用过度治疗,定期观察就好。

第一,鼻炎

流鼻涕、鼻塞、嗅觉下降、头晕等,这些都是鼻炎的症状,一般是由于细菌感染引发的,多发于感冒后。

而鼻炎属于一种炎症感染,这类疾病都具有复发性,很难根治。即便到了医院,大多数情况医生也只能开一些暂时调理的药方。

各位鼻炎的朋友,生活中还需多饮水,注意保暖、减少过敏源等方式来护理,减少发生的次数,预防复发为主。

第二,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这几个字虽然看着吓人,但实际上这是女性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只是人家名字有些不太好听。

但事实上,大多数的宫颈糜烂都是属于正常表现,本来宫颈阴道部的上皮应该是鳞状上皮,只是有些人变成了柱状上皮。

所以无需过多担心,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第三,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是人体很重要的腺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剩、缺碘等,都可能导致结节增生,使得甲状腺肿大,颈部出现异常。

一般情况下,甲状腺结节都属于良性,只有极少数需要通过手术治疗,不用过于担忧。

一部分患者结节可以自行消退,另外一些炎症类结节,只需要按照医嘱改善生活习惯,同时服用药物即可。

第四,乳腺增生

这也是一种良性疾病,超过八成的女性都有乳腺增生,只要在平日里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就无需担心。

要注意作息规律,少熬夜,减少高油高脂肪高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运动。如果症状很难缓解,首选中成药进行调理。

第五,盆腔积液

盆腔积液是一种生理表现,并不是人们认知中的绝对病理现象,腰酸、下腹部有坠感、疼痛是其主要症状。

当查出盆腔积液时,应该先确定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如果是前者则不需要治疗;而后者通常会伴随发热、头痛的症状,这一种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或者通过手术治疗即可。

第六,骨质增生

多数的骨质增生只是一种衰老性的表现,多数情况下并不算是病,只是人体随着年龄增长,骨骼为了能够更好修复和适应,从而做出一些调整型改变。

多数骨质增生不会诱发疾病,又或者引发不适症状,只有碰到压迫到神经、血管进而出现病理性的骨赘,又或者大到能让关节“卡死”的骨赘才需要手术。

第七,细菌尿

在进行尿检过程,很多人都查出尿液标本污染。

实际上,尿液本身是不会有细菌的,但尿道或者周围、尿检用的尿杯、尿管会存在细菌。所以若在寻常的尿常规检查中,仅仅只是显示出有细菌,无需惊慌,等待医生结合其他线索进一步判断。

若真的出现尿道感染,通常伴随着尿频、尿急、尿痛等现象,甚至还会出现发热、腰痛等。

第八,早搏

所谓的早搏,就是心脏在正常跳动后,突然出现一个比正常频繁较快的跳动,导致原有的节律被打破。

不过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熬夜、感冒、喝酒、喝咖啡、喝浓茶等都是其原因,多数的早搏都是一过性,只要好好休息即可,无需过多担心。

不过值得注意,一些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变如心肌炎、冠心病等患者,也会出现早搏现象,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就诊,接受专业的治疗。

以上说的这些,只是希望各位朋友们不要过于紧张,具体诊断,还得由专业医生结合其他因素来判断。

即便出现以上这些现象,虽说有些不必治疗,但咱们依然还不能忽视,若发生异常,还需要就医。

请问血常规,尿常规体检有不正常的问题

1.血常规简介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a.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 170-200g/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 贫血,出血*

b.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0-550万/μL,女性为350~500万/μL,新生儿为600~700万/μ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 贫血,出血 *

c.白细胞(WBC)计数:正常成人为4000~10000/μL,新生儿为15000~20000/μL,6个月至2岁婴儿为11000~12000/μL。
*升高: 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
降低: 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

d.白细胞分类计数(DC,以比值计):白细胞分为5类。

一是中性粒细胞(Gran),正常为0.50~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增高: 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 病毒性感染*

二是淋巴细胞(Lym),正常为0.20~0.40,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增高: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 免疫缺陷 *

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增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1,临床意义不大;

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3~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增高: 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e.血小板(PLT):正常情况:(100-300)%
*升高: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降低: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

f.红细胞沉降率:

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iahinhkob法 男性0-8mm/h, 女性0-12mm/h。
*增快: 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
减慢: 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g.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情况:(00.5-1.5)%
*增高: 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
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2.小朋友的血常规

小宝宝最常见的病可能就算是感冒了,一旦不及时治疗,就会发起烧来,这时候带宝宝到医院去,大夫就会让先验一下血。为什么要验血呢?因为人在生病时,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会发生变化。比如贫血时,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就会产生变化;身体发生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加。

主要看哪些指标

血常规的化验单上往往会有一长串的化验项目,但有一些是比较专业的项目,对于它们,我们不必去深究。看血常规的化验单,我们需要重点看三个方面: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

血常规的化验单的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我们知道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

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贫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我们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分类就可以了,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医生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药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的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血小板计数(PLT)

我们都知道,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计数是我们在观察化验单时应该注意的第三个重点,如果血小板减少的话,宝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

各年龄段宝宝血液细胞成分平均正常值(均值)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第1日 第2~7日 第2周 3个月 6个月 1~2岁 4~5岁
红细胞(×1012/L) RBC 5.7~6.4 5.2~5.7 4.2 3.9 4.2 4.3 4.4
血红蛋白测定(g/L) HGB 180~195 163~180 150 111 123 118 134
白细胞(×109/L) WBC 20 15 12 - 12 11 8
中性粒细胞 N% 0.65 0.40 0.35 0.3 0.31 0.36 0.58
淋巴细胞 L% 0.20 0.40 0.55 0.63 0.6 0.56 0.34
血小板(×109/L) PLT 150-250 150-250 150-250 250 250-300 250-300 250-300

MEOS是指:微粒体乙醇氧化系

怎样看尿液常规报告单
解放军总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 马骏龙 主任医师 丛玉隆

尿液常规分析是我们经常做的一项检查。大多数医院都用尿液分析仪检测,检测项目目前有10项、11项或12项,并且报告的格式不统一,既有“+”(阳性)、“-”(阴性),又有数字,检验项目的单位也不一样。到底该怎么阅读尿检报告呢?
尿常规项目大致可分为四大类:肾病类、糖尿病类、泌尿感染类以及其他疾病类。
肾病类项目
酸碱度(pH)、比重(SG)、隐血或红细胞(BLD、ERY)、蛋白质(PRO)和颜色(COL)。正常参考值分别为:4.6~8.0、1.005~1.030,阳性、阴性,淡黄色至深黄色。这些指标的改变可能提示有肾功能损害。
糖尿病类项目
酸碱度(pH)、蛋白、比重、糖(GLU)和酮体(KET)。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诊断相关并发症和机体一些器官是否受到损害,如是否出现酮血症等。正常情况下,尿糖和酮体为阴性。
泌尿感染类项目
白细胞(WBC)、隐血或红细胞、亚硝酸盐(NIT)、颜色和浊度(TUR)。当泌尿系统受到细菌感染时,尿中往往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尿液颜色或浊度也发生改变,亚硝酸盐有时也会为阳性。化学检测尿白细胞和隐血或红细胞只起过筛作用,临床诊断以镜检结果为准。
其他疾病类项目
主要是酸碱度、比重、胆红素(BIL)、尿胆原(URO)、颜色及其他指标。胆红素和尿胆原两项指标反映肝脏代谢血红素的能力和数量。正常情况下,尿胆红素为阴性,尿胆原为弱阳性。以上指标增高时,往往提示黄疸,尿液颜色呈黄绿色。
尿液常规分析化验单上一些项目后面出现“+”或“+++”……或数字,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阳性结果;相反,“-”就称阴性结果。在阅读报告时,要客观地分析报告,因为有许多干扰因素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饮食因素、尿液中的一些干扰物等。当尿常规检查出现异常时,请不要太紧张和太忧虑;同样,当出现和临床表现不一致的检验结果时,也不要盲目乐观。一定要配合临床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分析,以免延误疾病的诊断。

怎样看懂尿常规检查报告单?

尿液常规检查是健康体检的重要项目,它不仅可反映泌尿系统疾病,对糖尿病、黄疸肝炎、胆道梗阻等多种疾病的筛选也有重要意义。
1.尿蛋白(PR0)
正常尿常规检查一般无蛋白,或仅有微量。尿蛋白增多并持续出现多见于肾脏疾病。但发热、剧烈运动、妊娠期也会偶然出现尿蛋白。故尿中有蛋白时需追踪观察明确原因。
2.尿糖(GLU)
尿糖阳性要结合临床分析,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因肾糖阈降低所致的肾性糖尿,应结合血糖检测及相关检查结果明确诊断。由于尿中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能影响尿糖结果,故查尿糖前24小时要停服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
3.尿红细胞(RBC)
每个高倍显微镜视野下,尿液红细胞超过5个以上,称为镜下血尿;大量红细胞时,称“肉眼血尿”,可见于泌尿系统炎症、感染、结石、肿瘤等,应加重视,并立即到泌尿专科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血尿的部位和原因。
4.尿白细胞(WBC)
每个高倍显微镜视野下,尿液白细胞超过5个以上,称白细胞尿,大量白细胞时,称脓尿,它表示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5.尿上皮细胞(SPC)
尿液中有少量上皮细胞临床意义不大;大量出现时,如能排除阴道分泌物污染,就要考虑泌尿系统炎症存在。此时,如加做尿上皮细胞形态检查,可确定上皮细胞的来源。
6.尿管型(KLG)
尿中出现管型,特别是颗粒管型、细胞管型都是肾脏实质性病变的标志。
7.尿潜血(ERY)
正常情况尿潜血试验阴性。尿潜血阳性同时有蛋白者,首先考虑肾脏疾病和出血性疾病,可进一步做肾功能检查;如尿蛋白阴性应到有关专科查明出血部位和性质。一般认为,下尿道出血因红细胞未被破坏,潜血可不明显。
8.尿胆原(UBG)、尿胆红素(BIL)
尿胆原和尿胆红素阳性,多提示有黄疸存在,有助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9.尿亚硝酸盐(NIT)尿亚硝酸盐主要用于尿路感染的过筛试验。新鲜尿时亚硝酸盐呈阴性,如标本放置时间过久或有细菌生长繁殖可呈假阳性。

为何两家医院化验结果不一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博士 张国华

有些人总希望通过对多个医疗单位的化验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以确定自己是否健康。但是,有时会出现在一家医院化验正常,可在另一个医院却不正常的情况。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也是最常见的原因,是体检者未仔细阅读“体检须知”,留取标本不当,以致使同一个人两次检测的标本实际上并不相同。例如,抽血前是否禁食,空腹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大(如血糖、血脂等);抽血前是否处于安静状态,因有些项目,如转氨酶等在剧烈运动后会升高;留取的尿液是否是晨尿,因清晨第一次尿与平时的随机尿检查结果相差较大。
其次,体检者两次体检时的身体状况不一致。如体检者是否服用了药物,有些药物会影响测定项目(如转氨酶、肌酐等),或女性体检者是否处于月经期等。
另外,也有可能是因为两家医院的测定方法不同,使用的仪器不同造成结果有差异。另一种可能就是医务工作者责任心不强,张冠李戴,弄错了标本。
如果出现两家医院的检验结果不一致时,体检者不必惊慌,可要求医务人员作出合理的解释,并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正确留取标本,配合他们找出原因,还自己身体状况的本来面目。

自己有些肥胖,检查后被告知出现了脂肪肝,这需要治疗吗?

自己有些肥胖,检查后被告知出现了脂肪肝。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脂肪肝的严重程度来判断是否应该接受治疗。如果是轻度脂肪肝的话,可以自行调整,从饮食、运动等方面入手。如果是比较严重的脂肪肝,应该及时的接受治疗,可以通过用药以及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

一、判断是否需要治疗的条件

对于一些比较肥胖的人,在体检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脂肪肝,因此脂肪肝也成为了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如果想要判断是否需要治疗的话,可以通过某些指标来得知。在检查之后,大家可以看一下报告单上的转氨酶,这项指标如果呈现了明显升高的趋势,这就表示需要配合医生的治疗。因此大家不必太惊慌,可以先去查看一下这项指标,如果转氨酶的指标处于正常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自行治疗。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查出有脂肪肝的时候,大家不要太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日常的饮食调整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吃得太油腻。同时一日三餐都需要定时定点定量,尽量保证营养充足。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做一些运动,很多人都比较喜欢跑步。因为对场地以及服装的要求不高,所以大家就能够在下班的时候,出去跑跑步或者是健身房办张卡,每天休息的时候去锻炼。

如果想要脂肪肝这种问题不再找上门来,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睡觉习惯。很多人非常喜欢熬夜,有着不好的饮食习惯,但是长时间的作息不规律,人体发胖的概率很高,因此每天夜晚一定要早点入睡。尽量不要玩手机,一段时间之后,这种脂肪肝就能够得到很好的缓解。如果大家害怕脂肪肝变得越来越严重,一定要定期去医院体检。

每次体检前你都是什么心情?会害怕体检吗?

我并不害怕体检,只是我体检前心情都会很复杂,都会感到一定的紧张和不安,因为害怕自己检查出一点什么问题出来。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体检前紧张的原因:

1. 害怕未知结果:体检可能揭示出一些健康问题,人们对此感到担忧。这种未知的结果可能让人感到紧张和不安,担心自己可能会患上严重的疾病。

2. 担心疼痛和不适:一些人可能害怕抽血、打针等检查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感。这种疼痛和不适可能会让人感到紧张和不安。

3. 害怕浪费时间和金钱:体检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如果一切正常,可能会让人觉得这些投入是不必要的,从而产生紧张和不安的情绪。

4. 社交压力:在体检时,人们可能会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会被其他人知道,从而影响自己的形象和社交关系。这种社交压力也可能导致紧张和不安的情绪。

虽然体检前的紧张和不安是常见的,但过度的害怕体检可能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因此,建议人们采取以下措施来缓解体检前的紧张情绪:

1. 获取信息:了解体检的过程和可能的结果,减轻未知的恐惧感。

2. 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担忧,获得支持和理解,减轻社交压力。

3. 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减轻紧张和不安的情绪。

4. 进行放松练习:在体检前进行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放松练习,缓解紧张和不安的情绪。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545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