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鹿特丹伊拉斯漠斯大学医学中心的专家17日宣布,他们与多国专家合作研发出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新方法,临床试验证实疗效良好。
据悉,这种新疗法的理论基础是基于肾脏周围神经组织对血压的重要影响。该中心专家在研究中发现,不少高血压患者其肾脏周围神经组织的生理机制异 常。在此发现基础上,专家们使用一种新型技术,利用超声波对肾脏周围的神经组织功能进行干扰,切断其传导信号,之后发现上述异常生理机制中止,患者的血压 逐步恢复正常。
该中心称,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接受上述疗法患者的舒张压在术后6个月基本都出现了下降,最终有40%的患者高血压症状基本消失。
该中心表示,基于临床试验的良好结果,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成功的新型治疗方法。
血糖高血压高吃什么好?我们都知道糖尿病高血压的危害大,要想病情好转需要靠药物来降压降糖。糖尿病高血压吃什么药好?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饮食加药物的方法来控制病情。下面,我来为你介绍血糖高血压高可以吃的食物和药物。
血糖高血压高吃什么好 1、梨
性寒,味甘,微酸,属凉性水果。具有生津、润肺、清热、凉心、消痰、降火、止热咳、解毒等作用。
2、桃子
桃子性温,味甘、酸。桃子因含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甘甜多汁,具有生津、润肠、活血、消积、益气血、润肤色、养阴敛汗等功效。可治糖尿病和高血压。
3、柚
性寒,味甘、酸。具有下气消痰、健胃消食、水肿止痛、利咽消炎等功效。据实验证明:柚子有抗炎作用,其成份是柚皮甙,对病毒感染还有抑制作用。同时,有人认为柚子新鲜果汁中,含有胰岛素样成分,能降低血糖,保护心血管的作用,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肥胖患者宜常食可以有效的解决糖尿病高血压病人吃什么水果。
4、香蕉:
含淀粉、果胶、维生素A、B、C、E、P和多种矿物质,尤其含钾丰富。高血压病患者大多数伴有尿钠增加和尿钾减少,尿钠与尿钾均增高的人,往往血压不高,提示钾有拮抗钠的增压作用。香蕉所含维生素P有利于增强血管壁的弹性。防治高血压病引起的脑出血和中风,可多食香蕉,也可用香蕉皮30~60克,水煎服。有条件的地方可取适量香蕉花煎水服,疗效较佳。
糖尿病高血压吃什么药好 对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强调早期开始药物治疗,对轻度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观察1~2月,舒张压仍在90mmHg以上和中重度高血压患者需开始药物治疗。
理想的降血压药物应在有效降压的基础上,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对代谢如血糖、血脂、血胰岛素和尿酸等无不良影响,不良反应最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保护靶器官或逆转靶器官损害如左心室肥厚和肾功能不全等,应在24h内有持续稳定的降压作用,长效优于短效,最好每天1次或隔天1次,以增加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价格适宜。
目前降血压药物种类繁多,被公认为一线降血压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6大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阻滞剂。最近WHO-JNC建议对糖尿病患者血压?140/90mmHg者应早期采取药物治疗。
在药物降血压治疗时,首先最重要的是选择合理药物组合使血压达标,其次才是考虑降压以外的有益作用,若血压未达标而强调降压以外的作用,则本末倒置。
1、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卞氟噻嗪和环戊噻嗪等一直被临床用作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其降血压作用肯定,很少有临床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
既往一些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显示,随着血压的控制,脑血管意外和心衰的发病率显着降低,但冠心病(包括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却无明显下降,多数学者认为这可能与较大剂量应用利尿剂部分相关,利尿剂诱致的代谢紊乱如升高血糖、血脂异常、尿酸升高和降低血钾等不良反应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降血压的有益作用。
临床研究报告长期大剂量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可降低糖耐量,甚至诱发糖尿病和痛风发作,尤其在事先已存在糖耐量受损或2型糖尿病时或痛风的易感人群中。对接受饮食和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噻嗪类利尿剂可能恶化糖代谢,其机制主要与其所致的低血钾有关,低血钾可抑制胰岛素分泌,升高血糖,仔细监测血钾或适当补钾可能防治其对糖代谢的不利影响;另外,利尿剂尚可能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噻嗪类利尿剂对糖代谢的影响除与患者本身的糖代谢状况有关外,还主要与所用剂量和疗程明显有关,剂量越大,疗程越长,对糖代谢的影响越大。
此外,利尿剂还可能使男性糖尿病患者阳痿的发生率增加。近来有报告在非糖尿病患者中,长期小剂量以利尿剂作为一线降血压药物,与对照组相比,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且对代谢无明显不良影响。鉴于其降压疗效好,价格便宜,易推广使用,至今WHO仍将其列为一线降血压药物之一。然而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利尿剂不应作为糖尿病伴高血压治疗的一线药物。
由于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体内常有水钠滞留,尤其并发糖尿病肾病时,利尿剂可小剂量(如氢氯噻嗪6.25~12.5 mg/d)与其他降血压药物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和钙离子阻滞剂联合应用,以增强其他降血压药物的降压效果,特别是噻嗪类利尿剂与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联合应用,可明显增强降压效果,亦有助于减少各自的不良反应(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的保钾作用可抵消噻嗪类利尿剂所致的低血钾)。
吲哒帕胺(寿比山indapamide,又名natrilix,钠催离)是非噻嗪类利尿剂,具有利钠和钙拮抗作用,近年不少研究报告其单用或联合应用均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与非利尿性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均使其降血压作用明显增强,尤其与ACEI有很强的协同作用,未发现其对糖脂代谢有不良影响,并能持续逆转左室肥厚和降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因此可作为首选利尿剂,一般1.5~2.5mg,1次/d。
2、?受体阻滞剂
自20世纪60年代起?受体阻滞剂一直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根据其药理特性不同可分为心脏选择性?1受体阻滞剂(如倍他洛克、美哚心安及阿替洛尔等)和非选择性?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吲哚洛尔和噻吗洛尔等)。
临床研究证实?受体阻滞剂有诱发糖尿病和恶化糖尿病的潜在危险,因此对伴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的患者,应慎用。与非选择性?受体阻滞剂相比,心脏选择性?1受体阻滞剂对糖代谢影响较少。?受体阻滞剂干扰糖代谢的机制尚不清楚,主要可能通过以下2个方面:
①已知?2肾上腺素能受体活化可刺激胰岛素释放,该受体的阻滞可降低胰岛素的释放,升高血糖;
②?2受体的阻滞,骨骼肌血流量下降,胰岛素介导的骨骼肌葡萄糖摄取明显减少,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高血脂患者的保健食品
一、苹果:苹果素有“果中之王”的美称,可以大大降低冠心病患者死亡的危险性,是冠心病防治的理想食品。
荷兰国立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研究所的米切尔·赫托格博士所进行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老年冠心病患者每天吃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苹果(至少110克),可以把他们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降低一半。究其原因,是由于苹果里含有的丰富类黄酮在发挥作用。
苹果的果胶可以降低血胆固醇水平,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但是,由于苹果富含糖类,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宜过多食用。因此,从预防和保健的角度而言,每天吃一个苹果(至少110克)最好。二、山楂:山楂为一种蔷薇科落叶灌木的成熟果实,性微温,味甘酸,有消食化积、散淤行滞的作用。早在明代我国医药学家李时珍就用山楂来“化饮食、消肉积”,治疗因食用肉类过多而引起的疾病。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山楂主要含有山楂酸、柠檬酸、脂肪分解酸、维生素C、拘橼酸、黄酮、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多种成分,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促进胆固醇排泄而降低血脂的作用。因此经常食用山楂,如山楂植膏、山楂条、山楂丸、山楂晶或用生山楂以开水冲泡代茶饮用,对高血压、高血脂或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是有益的,对健康人也是有益的。
由于山楂是酸性物质,长期食用,会出现返酸、胃部不适或胃痛、恶心和轻度腹泻等副作用,所以山楂最好在饭后吃,而不要在空腹时吃。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长期食用山楂可使溃疡加重,应引起注意。
三、海带:海带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食品,也是治病良药。海带中含有一种叫做海带多糖的有效成分,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动物实验表明,海带多糖能减少实验动物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海带多糖还具有抗凝血的作用,可以阻止血管内血栓的形成。此外,海带中还含有纤维素,纤维素可以和胆汁酸结合而排出体外,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合成,防止动脉粥硬化的发生。
除上述作用外,海带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每100克于海带中含有维生素A14000国际单位、钙1770毫克和大量铁质、维生素B2,经常食用海带可以预防夜盲症、干眼症,减少口腔炎的发生,并有预防骨质疏松症和贫血症的作用。
因此,经常食用海带有益于健康。
四、蕈类食物:蕈类食物是蘑菇、草菇、香菇、平菇等菌类食物的总称,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天然维生素的健康食品,具有许多独特的保健作用。
蕈类食物一般都含有多种维生素,如蘑菇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B12的含量比肉类还高,维生素B12有助于防止恶性贫血,改善神经功能;香菇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能有效防止各种皮肤与粘膜的炎症,还可以和烟酸协调进行各种解毒作用。大多数蕈类都含有维生素D,而以香菇中含量最高,多吃香菇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香菇中的某些成分还具有降胆固醇的作用,可以防止动脉壁脂质沉积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香菇素则具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对高血压患者十分有益。
多吃香菇,还能诱导人体产生更多的干扰素,从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蕈类中的多糖体成分,能增强人体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细胞的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激活T细胞和B细胞,促进抗体的形成,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防止癌肿的发生。
蕈类由于这些独特的保健作用,而被人们称为“健康食品”。
五:洋葱:洋葱又称圆葱、玉葱,属百合科植物。原产印度西北部,所以我国人称其为洋葱。洋葱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维生素B2、B6、C、胡萝卜素、硫胺素、尼克酸和钙、磷、铁、硒等多种元素,以及多种化学物质,几乎不含脂肪。每100克洋葱中含有蛋白质1.8克,糖类80克,维生素C20毫克,硒236毫克,磷53毫克。
洋葱是目前所知唯一含有前列腺素A的植物。这种物质是一种较强的血管扩张剂,能舒张血管,降低血液的粘度,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还具有降低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洋葱中所含的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少量含硫氨基酸,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预防心肌梗塞的奇异功能。有资料表明,健康人每天吃60克油煎洋葱,能有效预防因高脂食物引起的血胆固醇升高的现象。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患者,每天吃50~70克洋葱,其降脂作用比安妥明还要理想。
洋葱是具有很强杀菌能力的植物。洋葱中含有大量植物杀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如果咀嚼生洋3分钟,能把口腔内的细菌全部杀灭。
美国的一份医学报告指出:“每天吃一个洋葱,可保持身体健康。”可见洋葱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之高。
六、大蒜被誉为“绿色的大夫”,我国古代华论、李时珍等名医就曾用大蒜来治疗多种疾病。在古代的埃及、希腊、印度等国也有关于用大蒜治病的种种传说。
大蒜的抗菌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其杀菌力最强的成分是大蒜新素,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并且又是防治感冒的良好代用药品,故大蒜有“天然广谱抗生素”的美称。
近年来人们发现大蒜还具有特殊的降血脂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研究人员曾对30名冠心病患者用大蒜进行治疗,8个月后,这些患者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明显降低,而对健康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则有所增加,因而冠心病的发作危险大为减少。大蒜中的蒜氨酸和环蒜氨酸为其降血脂作用的有效成分。此外,从大蒜中提取的另一种有效成分——甲基烯三硫和二烯丙基二硫,具有很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由于不少冠心病患者除合并高胆固醇血症外,其血液也常处于高凝状态,因此,经常食用大蒜对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防治有良好的作用,并可以预防中风的发作。
大蒜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蔬菜。但是吃得不当也有负性的一面。常吃大蒜易于引起眼睑炎或结膜炎。特别是大蒜不仅有刺激性还有严重的腐蚀性,如果大蒜吃得过多,可以损伤胃粘膜,造成胃炎和溃疡,甚至胃出血。因此,溃疡病患者和眼睛有炎症的患者不宜食用大蒜。
吃大蒜必须掌握的要点是:少量吃,空腹不吃,开水氽一下再吃,早餐不吃。
七、豆类:豆类包括大豆(如黄豆、黑豆、青豆、红豆等)、蚕豆、豌豆、赤豆、绿豆等,它们是人体蛋白质的良好来源,也是防治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健康食品。豆类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质量也较好,特别是大豆,每100克大豆含蛋白质约40克。其它豆类如蚕豆、赤豆、绿豆等,每100克中也含有20~25克的蛋白质。
大豆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比较齐全,因而营养价值较高,特别是经过加工做成豆腐及其它制品之后,更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大豆中含有较高的脂肪(约占16%~20%),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60%左右,远较其它植物油为高。此外,大豆中还含有丰富的磷酯、植物固醇、食物纤维、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如钙、磷、铁、钾、锰、碘等,所有这些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有益于防治高脂血症和冠心病。
饮食中添加大豆有助于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清胆固醇含量。研究人员发现,大豆对血清胆固醇含量低于6.63毫摩尔/升的研究对象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对于血清胆固醇含量介于(663~8.66毫摩尔/升)之间的研究对象来说,可以使血清胆固醇含量下降7.4%,血清胆固醇含量更高者的降低幅度可达19.6%。
专家指出,100克豆浆中有1.8~4.4克大豆蛋白,100克豆腐中有72~11.4克大豆蛋白,100克大豆粉中有35.3~45.9克大豆蛋白,每天如能以20克大豆蛋白替代动物性蛋白质,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非常有益
日本《每日新闻》最近综合多家大学的研究成果指出,醋不仅是上好的调味品,还有预防和改善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减轻疲劳等多种用途,建议人们不妨多吃醋。
根据大阪外国语大学保健管理中心一个研究组的报告,醋对高血压患者相当有益。研究人员让一组成年高血压患者每天饮用含15到30毫升苹果醋的饮料,8周之后,这组患者的血压比另一组未服用醋饮料患者的血压下降了15到30毫米汞柱。15毫升醋大概就是一小杯,如果每天坚持饮用一小杯苹果醋,血液中总的胆固醇含量就会有所下降。
豆腐 常吃豆腐能降低人体内的胆固醇。常用豆腐煮芹菜叶吃,有辅助降低血压作用。
芹菜 常吃芹菜炒肉丝,有保护血管和降低血压的功效,且有镇静作用。
洋葱 常吃洋葱,有降血脂、预防血栓形成的功效,亦能使高血压下降。
葱 葱能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积累,常食葱煮豆腐,有协同降低血压之效。
海带 能防止脂肪在动脉壁沉积,常用海带炖豆腐食用,用利降压。
花生 用花生仁(带红衣)浸醋1周,酌加红糖、在蒜和酱油,早晚适量服用,一两周后,一般可使高血压下降。若用花生壳50~100个,洗净泡水代茶饮用,对治高血压疗效显著。
醋 患高血压和血管硬化的人,每天喝适量的醋,可减少血液流通的阻塞。假如用醋减肥,平均每星期可减减体重500克。
罗布麻 每日3钱,且开水冲泡当茶喝,持续半月,治疗高血压有特效。
干茶叶渣 将废茶叶渣晒干装入小布袋中,作枕头垫,不但柔松舒适,垫靠久了,还有平肝降压作用,对偏头痛等症,亦有辅助疗效。
下面几种水果有降压作用:
1.橘 含大量维生素C、葡萄糖等10多种营养素。对慢性肝炎引起的高血压,蜜橘可以提高肝脏解毒作用,加速胆固醇转化,防止动脉硬化。
2.山楂 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
3.香蕉 含淀粉、果胶、维生素A、B、C、E等物质。
4.柿子 柿子品种甚多,约含10余种营养素。柿子治高血压、痔疮出血、动脉硬化的效果受到人们的重视。
5.苹果 含苹果酸、维生素A、B、C、等10多种营养素。常吃苹果有益于嗜盐过多的高血压患者。
6.菠萝 从菠萝汁中提出的蛋白水解酶,临床上用作抗水肿和抗类风湿。常食菠萝能加强体内纤维蛋白的水解作用。
7.鲜梅 富含苹果酸、琥珀酸,有降压、安眠、清热生津作用。
8.甜瓜 有清热除烦、生津健胃、消除胀满的作用。
9.西瓜 对高血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10.荸荠 含粗蛋白、钙、磷、铁、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药用鲜荸有良好的降压和化痰作用。
降压作用的蔬菜有哪些?
增加蔬菜摄人减少脂肪摄入,许多蔬菜均含有大量的钾,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十分有益。此外,有些蔬菜不具有直接的降压作用,但有降脂作用,可预防动脉硬化对动脉血管有保护作用,间接降压作用,如:大豆、洋葱、山楂、玉米、黑木耳等。
有降压作用的蔬菜有 大蒜:其所含的物质—蒜素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每天坚持吃大蒜,约4—5周血压会降低10%,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海带:内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清除附着在人体血管壁上过多的胆固醇;海带中的食物纤维褐藻酸,能促进胆固醇的排泄,抑制吸收,降低血压,海带中含有丰富的钙,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这三种物质协同作用,对预防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很有益处。黑木耳: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防止胆固醇作用,经常食用黑木耳,可防治高血脂、动脉硬化及高血压。洋葱:其内所含的烯丙茎二硫化合物及少量硫氨酸能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防治高血压。此外芹菜、西红柿等蔬菜也含有降血脂、降血压的功效。
怎样有效地预防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冠心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防治高血压,对预防冠心病,减少冠心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方法如下:
(1)定期测量血压是早期发现症状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对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从儿童起就应定期检查血压。正常小儿的收缩压=年龄×2+80(mmHg),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3/5。学龄儿童正常最高值为12/10 7kPa(120/80mmHg)。对无高血压家族史的人,从40岁起应定期测量血压,有的高血压病人可维持10~20年无症状,一旦发现已是Ⅱ期以上。
(2)限盐。许多研究证明摄盐量与高血压发生率成正相关。终生低钠的人群,几乎不发生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为3~5g,这对预防高血压有良好的作用。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最好每天只吃2~3g盐。
(3)戒烟。吸烟可以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吸一支烟有时可使血压上升3 33kPa(25mmHg) 。尼古丁作用于血管运动中枢,同时还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小动脉收缩。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小动脉持续收缩,久之动脉壁变性、硬化、管腔变窄,形成持久性高血压。
(4)控制体重。超重给机体带来许多副作用。胖人高血压的患病率是体重正常者的2~6倍,而降低体重则可使血压正常化。有人对中度高血压进行5~10年的观察,发现平均体重下降5%,曾使2/3依靠药物降压的病人放弃服药;降低体重还可明显减少降压药剂量。控制高糖、高脂食物,少食多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减肥的重要方法。
(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放松紧张情绪。20世纪的“办公室”病,缺乏户外锻炼是一个主要原因。缺乏体育锻炼易使脂肪堆积,体重增加,血压升高。体育锻炼还可使紧张的精神放松,慢跑、散步、游泳等均对稳定血压有很大好处。
(6)及时控制临界高血压。当血压在18.7~21.3/12.12 7kPa(140~160/90~95mmHg)之间时称为临界高血压,临界高血压多无症状,但必须予以重视,美国45岁男性中,舒张压为 12.7kPa(95mmHg)者,5年死亡率较血压正常者高2倍。对于临界高血压首先应采用非药物疗法。除了上面介绍的措施外,还可用理疗、针灸等,多可收到良好效果。
依普利酮( Eplerenone )是一种新型选择性醛固酮受体阻滞剂,与雄激素和黄体酮受体相互作用极小,本品半衰期较长,每日口服 1 次就可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减轻心、脑和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而且其副作用发生率与安慰剂相似,耐受良好。依普利酮的面市,对于高血压患者控制高血压、预防与靶器官损害相关的心血管疾病、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法玛西亚( Pharmacia )公司研制开发的依普利酮于 2002 年 9 月获得美国 FDA 批准上市,商品名为 Inspra ,也是第一个获准上市的选择性醛固酮受体阻断剂 (SARA) 。
ACEI 和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 ARB 可以抑制肾上腺素分泌醛固酮,但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醛固酮的释放量有所恢复,其血浆浓度甚至可能超过基线水平。尽管经过充分的 ACEI 和 ARB 治疗,仍可发生醛固酮所致的损害,因此,有必要采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高血压。
依普利酮是一种新型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与性激素相关的副作用比螺内酯少。现有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采用 ACEI 或 ARB 治疗后血压控制不满意的病人,可以加用依普利酮治疗。
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比较
与沙坦类比较 : Flack 等对 551 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双盲给予依普利酮 50mg/d 或氯沙坦 50mg/d 或安慰剂治疗 16 周,主要终点是平均舒张压的变化。与基线血压比较,依普利酮降低舒张压的效果显著优于氯沙坦和安慰剂( P<0.001 )。降低收缩压的效果也优于安慰剂和氯沙坦。该研究发现,在高肾素患者中依普利酮的降压效果与氯沙坦相仿,而在低肾素患者中依普利酮则比氯沙坦更有效。
与 ACEI 比较 : Williams 等在 499 例 1 ~ 2 期高血压患者中比较了依普利酮和依那普利的降压效果和耐受性,舒张压为主要终点,随访 6 ~ 12 个月。治疗 6 个月、 12 个月时,降压效果两组的降压效果差异无显著性。单药治疗 6 个月时,每组约 2/3 的患者血压正常。两药均可减基线时尿蛋白增高者的蛋白尿,但依普利酮( 61.5% )的效果比依那普利( 25.7% )更显著( P=0.01 )。两药的耐受性相仿。依那普利组咳嗽发生率较高,两药的高钾血症发生率均 <1% 。该研究表明,依普利酮单药治疗 1 ~ 2 期高血压与依那普利一样有效,且耐受良好,在减轻蛋白尿方面依普利酮的效果更佳。
与钙拮抗剂比较: White 等比较了依普利酮和氨氯地平对临床血压、脉压、动态血压的疗效。研究对象为 269 例 ≥50 岁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依普利酮(组) 50 ~ 200mg/d 和氨氯地平(组) 2.5 ~ 10mg/d ,治疗 24 周。研究提示,虽然依普利酮降低收缩压的效果与氨氯地平相仿,但耐受性则显著好于后者。
在一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研究中,分别采用依普利酮每日( 50 ~ 200 ) mg269 例和氨氯地平每日( 2 . 5 ~ 10 ) mg 治疗。结果显示,两种药物降低收缩压作用相同,而氨氯地平降低舒张压更显著。在靶器官保护方面,治疗 24 周后,两种药物都可以改善颈-股和颈-桡动脉脉搏速率。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氨氯地平组有 19 . 9 %发生外周水肿,而依普利酮组仅为 2 . 7 %;氨氯地平组有 0 . 4 %发生高钾血症,依普利酮组为 0 . 9 %。
对某些并发疾病的影响方面,有研究提示,依普利酮加优化内科治疗可显著降低伴有左心室功能障碍和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率和病死率。还有资料表明,有微量蛋白尿的高血压患者选用依普利酮更有益处。
近年的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依普利酮除具有良好的抗高血压作用外,还可逆转或减轻醛固酮对心血管系统的许多不利影响。此外,依普利酮即无钙拮抗剂常见的踝部水肿、 ACEI 常见的持久干咳等副作用,亦无螺内酯常见的雌激素样不良反应。依普利酮的这些优点,对于增加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顺从性,提高生活质量大有益处。
项目进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497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妇科病很疼也很痒
下一篇: 老年人阴部长期有黄色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