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睡觉多梦怎么办,,睡觉多梦的日常护理方法_

佚名 2024-05-06 12:31:47

睡觉多梦怎么办,,睡觉多梦的日常护理方法_

一、睡觉多梦如何治疗

对于失眠多梦来说,食疗是个不错的方法。下面给大家介绍2种药膳,帮助大家摆脱多梦困扰。

1、养心安神肉

材料:莲子、龙眼肉各30克,百合20克,瘦猪肉250克。

用法:将瘦猪肉洗净,切小块,与莲子、龙眼肉、百合共入沙锅内,加适量清水,置文火上煲熟,加少许调味品服食。每晚1次。

功效:补益气血,养心安神。

主治:神囘经衰弱,气血虚弱,失眠多梦,体倦乏力,食欲不振等。

2、百麦安神饮

材料:小麦、百合各25克,莲子肉、首乌藤各15克,大枣2个,甘草6克。

用法:把小麦、百合、莲子、首乌藤、大枣、甘草分别洗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倒入净锅内,加水至750毫升,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煮30分钟。滤汁,存入暖瓶内,连炖2次,放在一块,随时皆可饮用。

主治:此饮有益气养阴、清热安神之功效。可治神志不宁、心烦易燥、失眠多梦、心悸气短、多汗等症。

二、睡觉多梦日常应该怎么做

失眠、多梦长期困扰着大量的人们,怎样改善睡眠质量呢?

1、睡前不吃食物

人体在睡眠的时候,大脑神经细胞处于休息状态,消化系统的活动减慢。如果睡前吃东西,特别是吃油腻食物,或者吃得太饱,会增加胃肠的负担。由于胃内装有食物,横膈肌向上抬,胸部受压,人躺在床上会感到呼吸不畅,影响睡眠的深度。此外,浓茶、咖啡等饮料具有兴奋性和刺激性,不宜睡前饮服。

2、睡前避免情绪兴奋

睡眠是大脑神经细胞由兴奋转为抑制的保护性反应。如果睡前过于兴奋,势必影响抑制过程,表现为入睡困难或者睡后多梦,使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因此,睡前半小时不能剧烈活动,不宜大声嬉闹,看电视或电影不要太晚。

3、睡前尽量不要喝水

如果睡前饮水量多,或吃了含水分较多的食物(如西瓜、稀饭),由于膀胱充盈,不断向大脑皮层传送刺激信号,睡眠将会不安稳。半夜起来小便的次数多了,既打扰睡眠,又容易受凉感冒。因此,睡前宜少饮水,解小便后再上床。

4、睡前做轻微放松身体的活动

睡前1~2小时应停止紧张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做些轻微的放松活动。如到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慢慢散步半小时,或打打太极拳,做做有氧运动,自我按摩一下腰背,听听轻音乐,使大脑神经和周身肌肉充分放松,对入睡很有帮助。

5、睡前最好开窗

人在睡眠时也需要充足的氧气来维持身体代谢的需要。睡前打开窗户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供氧充足,能使入睡迅速而深沉。

6、睡前可以洗洗手、泡泡脚

睡前洗洗手和脸,可以清洁手掌和面部的皮肤,促进头面部及上肢的血液循环,对大脑皮层是一种温和的刺激,对入睡有一定的帮助。睡前洗脚,可以清洗灰尘与汗液,消除脚臭,减少霉菌感染的机会,还有利于保持被褥、床单的清洁。同时,还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消除下肢的沉重感,有利于恢复体力。更重要的是,用温热水泡脚是一种柔和的良性刺激,能促进人们迅速入睡,睡得更深更熟。当然,如果睡前能用温水洗一个澡,全身泡在温水中15分钟左右,对睡眠的好处更大。

三、中医是怎样治疗睡觉多梦的

多梦是人完成睡眠过程后,感觉乱梦纷纭并伴有头晕疲倦的一种状态。多梦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及精神状态,那么中医是怎样治疗多梦的呢?

1、心气不足

症状:多梦易惊,失眠,神疲困倦,短气,或喜悲善哭,精神恍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宁心安神。

选方:参香散加减。

药物:人参9g,黄芪、茯苓、白术、山药各12g,莲肉、砂仁、沉香、檀香、甘草各6g。

2、心血不足

症状:心悸怔忡,心烦失眠,多梦易惊,健忘头昏,面色不华,舌淡,脉细。

治法:养血安神。

选方:四物汤合茸砂丹加减。

药物: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各12g,鹿茸、朱砂各6g,炒枣仁18g。

3、心阴不足

症状: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咽干舌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补心安神。

选方:益气安神汤加减。

药物:当归、茯神、麦冬、生地各12g,黄连、远志、竹叶、人参、黄芪、胆星、莲子心各6g,酸枣仁18g,朱砂3g。

4、心肾不交

症状:心烦,失眠,多梦,遗精,腰酸腿软,潮热盗汗,舌红无苔,脉细数。

治法:交通心肾。

选方:黄连阿胶汤加减。

药物:黄连、黄芩、白芍、阿胶各9g,鸡子黄1枚,龙骨12g。

5、心胆气虚

症状:惊悸不宁,胆怯善恐,夜寐多梦,胸闷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无力。

治法:养心益气,壮胆镇惊。

选方:平补镇心丹。

药物:酸枣仁、龙齿各12g,车前子、茯苓、麦冬、茯神、天冬、熟地、山药各9g,五味子,远志、人参各6g,肉桂、朱砂、甘草各3g。

6、心脾两虚

症状:心悸健忘,少寐多梦,气短神疲,面色萎黄,食少倦怠,腹胀便溏,舌质淡嫩,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脾。

选方:归脾汤。

药物:人参、远志、木香各6g,黄芪、白术、当归、茯神、酸枣仁、龙眼肉各9g,炙甘草3g。

四、导致睡觉多梦的原因有哪些

有很多人被多梦困扰,导致早上起来精神不佳,那多梦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1、环境因素

光照或噪音干扰睡眠,严寒或高温影响睡眠,卧具不适如过硬或者被褥过厚或过薄影响睡眠舒适程度都会影响睡眠。改换睡眠环境如住院或住旅馆也可以引起失眠。同睡者尢其是鼾声大的同睡者也影响睡眠。

2、生理因素

换地区旅行(时差反应或者不熟悉新的环境)以及由白班改夜班工作,由于体内生物钟尚未适应新的昼夜节律或者环境,因此也出现失眠。

3、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和各种生活突发事件均可引起失眠。比如为自己或亲人的疾病焦虑、害怕手术、亲人或者知心的朋友过世、为考试或接受重要任务而担心等都有是暂时性失眠的常见原因。

4、身体疾病

各种疼痛性疾病,使人痛苦的疾病如心肺疾病、关节炎、晚期癌症、夜尿症、胃肠疾病、肾功能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帕金森病等或者因为皮肤类疾病,如红疹等引起瘙痒,也会让人焦虑烦躁无法正常入睡,常常引起失眠。

5、精神性疾病

抑郁症、烦躁、老年痴呆、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综合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等常伴有失眠症状。

6、药物依赖或刺激过度

最常引起失眠的药物有烟碱、咖啡、茶碱等各种神经兴奋剂,以及酒精和食欲抑制剂。这类失眠称为反跳性失眠。同时由于过渡使用安眠药,身体对药品产生依赖,一旦失去,也将产生失眠症状。

最近卟知道怎么肋,老是失眠多梦,这是怎么回事?这几天眼带黑眼圈可严重肋,脸上也张肋斑点,哎~

防止黑眼圈产生:过度疲倦、曝晒或本身微血管功能弱,容易引起血液循环差,导致黑眼圈,充足的睡眠及休息才能对抗黑眼圈产生。临睡前一个小时内不能喝水,每天睡前在黑眼圈上贴个土豆片。 づ戀劍飘雪℡心得分享 一、用牛奶轻轻擦拭眼周,减轻黑眼圈。 二、用纱布蘸上酸奶,敷在眼睛周围,每次10分钟,眼周的皮肤就能喝饱水。 三、涂抹眼霜时,手法一定要柔和,用无名指轻拍而不是涂抹,这样才不会造成细纹。 四、涂完眼霜后把双手搓热轻轻捂在眼睛上更利于眼霜的吸收。 五、眼睛干燥时,盛一杯开水,闭上眼睛靠近杯口,用热气蒸眼睛(当然不能太热了),之后马上涂上眼霜,或做个眼膜,很舒服喔。 六、如果买不到眼膜 或觉得贵的话买一瓶好的抗衰老的化妆水 好的乳液都可以把它倒在厚手棉片上浸透 再分成均匀的两片 贴在双眼上可以把上下眼皮分开贴免的觉得无聊。之后最好在上面加一张保鲜膜。 七、注意睡姿,避免长期朝一个方向侧卧,更不要将脸埋在枕头里,眼周很容易被挤压出皱纹。 八、保证充足睡眠,多锻炼身体,多饮水,促进良好的新陈代谢,这样就不容易有黑眼圈了。 九、面部表情不要太夸张,不能老是挤眉弄眼,时间长了眼角周围就会出现很多小皱纹,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真是“年少不注意,老大徒伤悲”! 十、烈日下外出一定要戴墨镜,不仅保护视力,也保护眼周脆弱的肌肤,秋冬也不能例外。 十一、特别干燥的季节,可以在使用眼霜的时候加少量的维E油,可以起到滋湿保湿的效果。滋肾明目茶:菊花、枸杞、红枣、乌梅、决明子各一钱五分泡开水服。 眼部急救小方案: 1.对于长时间坐在电脑屏幕前的office女生来说,滴上一滴眼药水是缓解眼睛疲劳的好方法。不过要注意哦,瓶口一定不能碰触眼皮和睫毛,否则会污染药水。 2.晚睡早起的不规律作息让眼睛常常都是肿肿的,可以在临睡前将两个不锈钢的小勺放进冰箱的冷藏室,第二天早上拿出来,放在肿胀的眼睛上做2分钟的冷敷,眼睛很快就可以消肿,而且还能让眼神看起来更清澈。 3.常常出差的通勤族们注意了,飞机上的干燥环境与办公室的空调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补水的装备不可缺少。趁着飞行时间为眼部肌肤补补水,既打发了无聊时间,又能在下飞机时给别人一个容光焕发的好印象,何乐而不为? 眼睛周围皮肤过于娇嫩,若不注意日常的护理,特别是涂了眼影卸妆不彻底的话,是很容易造成黑眼圈的。另外,吸烟、睡眠不足也都会让眼睛四周蒙上阴影。值得注意的是,睡觉时枕头太低也不行。 当黑眼圈出现时,不必着急烦恼,这里介绍几种消除黑眼圈的方法,不妨一试。 1.热鸡蛋按摩:鸡蛋煮熟后去壳,用毛巾包裹住,合上双眼用鸡蛋按摩眼部四周,可加快血液循环。不过注意,用后的鸡蛋恐怕是不能再吃了。 2.马铃薯片敷眼:马铃薯(长芽的不可使用)去皮洗净,切成约两厘米的厚片,外敷眼部5分钟后,用清水洗净。当然敷过的薯片也是不能再吃了。 3.苹果片敷眼:苹果洗净切片,敷上眼15分钟后用水洗净。苹果含汁量越高越好。至于用过的苹果片,当然也不能再食用。 4.泡过后压去茶汁的茶叶袋外敷。 还有一条需要提醒的是,要想彻底去除黑眼圈,先要去除制造黑眼圈的元凶——熬夜,才是治本的方法。当然,你的黑眼圈若是遗传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减黑眼圈 失眠、疲累、身体差,都会影响血液循环,不能把血红色素输送到血管,黑色素沉淀,形成黑眼圈。要纾缓黑眼圈,可以无名指在眼部四周点压,加速血液循环。 紧急修护 睡眠不足、看电脑太久或刚哭过,都令双眼看来疲倦,兼现红肿。使用紧急修护精华,便能回复靓样。 轻柔卸眼妆 不少人涂上睫毛液、眼影来美目,无疑贪靓无罪,但要懂得选用温和的眼部卸妆液,否则黑色素积聚,便加速黑眼圈和黑斑的形成。 收服眼袋 挂一双大眼袋,委实碍眼。眼袋形成皆因皮肤老化和血液循环不良,各少女千万别在睡前喝太多水,亦应少吃过辣过碱的食物。 民间护眼法 去眼肿 ■ 用棉花沾冻牛奶敷眼,冻牛奶有消肿作用 ■ 把甘菊茶包沾水后放雪柜,冷却后敷在眼皮上 ■ 睡前一小时不要喝水 ■ 早睡早起。 去眼袋 ■ 避免紫外光照射 ■ 不进食盐分重或辛辣食物,避免体内积存大量水分 ■ 用较高枕头? ■ 避免俯伏睡姿。 ·

发作性睡病给我带来很大的困扰,我该怎么办?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碍,临床上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多于儿童或青年期起病。往往伴有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症、睡眠幻觉等其他症状,合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
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降低或桥脑尾侧网状核功能亢进有关。
病因目前未明,但可发现此病跟基因、环境因素及某些中枢神经疾病有关。对可能诱发发作性睡病的环境因素现在知之甚少,文献报道有包括头部外伤、睡眠习惯改变、精神刺激及病毒感染等。而发作性睡病与遗传基因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大约8%-10%的发作性睡病患者具有家族史,患者直系亲属患病的几率为对照组的10-40倍;25%-31%的单卵双生子共患发作性睡病,提示遗传因素在其起病中有重要作用。HLA等位基因DQB1*0602在发作性睡病患者中有很高的阳性率,达88%-100%。
西药治疗
(一)过度嗜睡的治疗
1、中枢兴奋剂:对网状激活系统产生激活作用,发挥很强的兴奋效果.是治疗睡眠发作的有效药物。
2.其他药物:因发作性睡病与DA 的代谢有关,可通过提高突触前的DA 水平来治疗发作性睡病。
(二)猝倒的治疗
1 .去甲肾上腺素药物:可逆转猝倒发作,如地昔帕明、维洛沙秦和文拉法辛等,均能有效地对抗猝倒。
2 .三环类抗抑郁药:能增加血液中NE 等单胺类的含量,是常用的抗猝倒药物。
3.羟丁酸钠:是GABA 的衍生物,达峰时间为40 分钟,半衰期为53 分钟,用药1周后猝倒发作即减少53 %, 4 周后减少69 % ,对日间思睡、睡瘫症和人睡前幻觉等症状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三)失眠的治疗
患者如在白天使用兴奋剂后,夜间可出现失眠或睡中不宁等,此时宜选用短半衰期催眠药,如唑吡坦等睡前口服,尽量避免给予半衰期长的催眠药,以防白天睡意加重。
中医中药治疗
(一) 心脾两虚
1. 症状 嗜睡,睡前多眼花幻影,神疲心悸,面色不华,苔薄白,脉细弱。
2 .治法 补益心脾。
3 .方药 归脾汤加减。
若腹胀、脘闷、纳差、舌苔腻者,加茯苓、藿香、厚朴以芳香化湿,健脾行气;睡前眼花幻影较多因心阴不足者,加麦冬、玉竹、北沙参。
(二)脾气虚弱
1 .症状 整日昏昏欲睡,面色萎黄,神倦肢怠,失眠多梦,心悸气短,健忘易惊,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
2 .治法 补益气血,荣脑醒神。
3 .方药 养心汤加减
如水饮内停,心悸怔忡者,加猪苓、槟榔、泽泻;整日昏睡不醒者,加苏合香、石菖蒲、益智仁以开窍醒神。
(三)肾阳不足
1 .症状 嗜睡发作,或昏昏欲寐,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阳痿,小便清长,夜尿频数,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微弱。
2 .治法 温补肾阳。
3 .方药 右归饮加减。
若气虚血脱等,加人参重用并加白术、黄芪。
(四)髓海不足
1 .症状 怠惰嗜睡,腰膝酸软,头昏脑鸣,或耳鸣耳聋,神情呆滞,思维迟钝,精神不济,记忆力减退,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弱或细数。
2 .治法 填精补髓,健脑利窍。
3 .方药 左归丸加减。
遗精,梦交者,加生牡蛎、金樱子、芡实、莲须固肾涩精;潮热,盗汗,口干者去山茱萸、鹿甲胶,加知母、黄柏滋阴泻火。
(五)心阳不足
1 .症状 嗜卧倦怠,精神萎靡,畏寒肢冷,面色晄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2 .治法 温补心阳,补益心气。
3 .方药 桂枝甘草汤合人参益气汤加减。
畏寒肢冷甚者,去桂枝加肉桂、干姜以补火助阳,温通经脉;面色苍白血虚甚者,加阿胶、熟地、枸杞子、何首乌补血。
(六)胆热痰阻
1 .症状 昏困嗜睡, 头晕目眩,口苦口干,呕恶,胸胁满闷,舌红苔黄,脉弦数。
2 .治法 清胆化痰。
3 .方药 蒿芩清胆汤加减。
因痰浊内阻,气逆不降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加旋覆代赭汤以益气和胃,化痰降气;若昏睡不醒者可加安宫牛黄丸醒脑开窍。
(七)暑湿伤气
1 .症状 昏困嗜睡,四肢困倦,纳呆胸满,身热自汗,头痛,口渴,大便溏泄,小便短赤,舌苔腻,脉虚。
2 .治法 清暑益气。
3 .方药 清暑益气汤加减。
若暑热较甚者,加石膏;湿浊甚者见舌苔白腻,去麦冬、知母,加广藿香、草豆寇。
(八)脾湿肝郁
1 .症状 嗜睡频作,头脑昏蒙,精神委顿,肢体沉重,倦怠乏力,月经量多,色紫有块,腰重痛,白带多,咳吐浊痰,头晕头痛,或胃脘嘈杂,神疲面晦,记忆力差,便干溲黄,舌淡红,苔白厚而腻,脉沉弦。
2 .治法 健脾疏肝,除湿醒脑。
3 .方药 完带汤加减。
白带多者加乌贼骨、芡实、煅牡蛎收涩止带;咳吐痰浊较多者加法半夏、天南星;头晕、头痛重者加菊花、川芎、天麻等。
(九)湿浊困脾
1 .症状 嗜睡频作,头脑昏蒙,精神委顿;肢体沉重,倦怠乏力,胸闷痞满,口腻纳呆,舌质淡,舌苔白厚而腻,脉濡缓或滑。
2 .治法 健脾祛湿,开窍醒神。
3 .方药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若湿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加泽泻、桂枝利湿化饮;若肝阳偏亢者,加钩藤、珍珠母、代赭石息风潜阳。
(十)瘀血阻滞
1 .症状 嗜睡发作,迁延日久,神疲乏力,头脑昏沉,记忆力减退,时有头痛,失眠多梦,舌质紫暗,常有瘀点或瘀斑,脉细涩无力。
2 .治法 行气活血,开窍利脑。
3 .方药 通窍活血汤加减。
若头痛甚者加葛根、延胡索等;夹瘀血抽搐者加僵蚕、全蝎、蜈蚣。
中医针灸治疗
1 .体针
( 1 )方法1
主穴:鼻交。
配穴:神门、三阴交、太冲。
( 2 )方法2
主穴:申脉、照海。
配穴:百会、三阴交。
2 .头针
主穴:国标头针顶中线、额中线。
配穴:湿浊困脾者加额旁二线(双)、额顶带;心脾两虚者,加额旁一线(右)、额旁二线;肾阳不足者,加额旁三线(双)、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双);髓海不足者,加额旁三线(双)。
3 .温针灸
取穴:通里、大钟、心俞、脾俞。
4 .耳穴贴压 取神门、脑干、皮质下、枕小神经点、肝、脾、心穴。
推拿按摩治疗
采用循经推运松解疗法。令患者取俯卧位,身体放松,平稳呼吸。术者位于患者右侧,用双手的拇、食、中和无名指在患者体表操作。
心理治疗
1 .发作性睡病部分患者出现反应性抑郁症状,应给患者以心理支持,增强其治疗信心,并取得家人、同事的理解与支持。
2 .行为治疗: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
3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强调有规律的工作和休息,尽量保证夜间获得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紧张。白天加强体力活动以改善白天过度嗜睡。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424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