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老年人疾病的出现,很多的老年人,平时需要注意长时间的用药,比如是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都需要长时间的用药,平时大家需要注意一些用药方法,要把握时间,避免造成工作影响,那么,老年人用药时间是怎样的。
老人什么时间吃药最好
1、哮喘用药:
哮喘多在凌晨发作,睡前服用止喘效果更好。
2、减压药:
晚上临睡前不宜服用分别早上7点、下午2点和晚上7点服用,早晚两次的用药量应适当比下午少。
3、降胆固醇药:
宜在睡前服用。肝脏合成胆固醇峰期多发生在夜间,晚餐后服药有助于提高疗效。
4、降糖药:
晚上临睡前不宜服用上午8点用药,作用强而持久。糖尿病人在凌晨对胰岛素最敏感,这时注射胰岛素用量小,效果好。
5、激素类药:
早上7点一次性给药疗效最好。
6、助消化药:
前者促进消化液分泌、后者使之充分与食物混合宜在饭前或饭后5分钟服用。
7、强心药:
心脏病患者对西地兰、洋地黄、地高辛等药物在凌晨时最为敏感,此时药物作用比其他时间要高40倍,故宜在凌晨服用。
8、维生素类药:
用维生素K止血时,应及时给药宜在两餐之间服用,随食物缓慢进入小肠以利于吸收。
9、滋补药:
人参、蜂王浆、蜂乳等, 宜在晨起空腹或夜晚临睡前服用。
10、催眠、腹泻、驱虫、避孕药:
一般在夜晚临睡前30分钟服用 (作用快的泻药在早餐空腹时服用
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老年人的用药方法,不要长时间的用药很多的老年人,会出现记忆力下降,容易出现反复用药情况,这样的危害后果都很大,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调理,而且要注意用药方式,同时,要注意使用药物的量,避免造成更多的副作用。
1、五种药物原则 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据统计,同时使用5种药物以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5%,16~20种为54%。要明确治疗目标,抓住主要矛盾、选择主要药物治疗。凡是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都可考虑停止使用,以减少用药数目。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时,在病情稳定后仍应遵守5种药物原则。 2、受益原则 首先要有明确的用药适应症,另外还要保证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大于1。即便有适应症但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小于1时,就不应给予药物治疗。 3、择时原则 择时原则是根据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的原理,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由于许多疾病的发作、加重与缓解具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变异型心绞痛、脑血栓、哮喘常在夜间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病高峰在上午);药代动力学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白天肠道功能相对亢进,因此白天用药比夜间吸收快、血液浓度高);药效学也有昼夜节律变化(如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上午大于下午)。 举例来说,抗心绞痛药物的有效时间应能覆盖心绞痛发作的高峰时段。变异型心绞痛多在零点到六点发作,因此主张睡前用长效钙拮抗剂。而劳力型心绞痛多在上午6时到1 2时发作,应在晚上用长效硝酸盐、p阻滞剂及钙拮抗剂。 4、暂停用药原则 当怀疑药品不良反应时,要停药一段时间。在老人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生新的症状,包括躯体、认识或情感方面的症状,都应考虑药品不良反应或病情进展。对于服药的老年人出现新症状,停药受益明显多于加药受益。所以暂停用药原则作为现代老年病学中最简单、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值得高度重视。 5、小剂量原则 老年人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等药物可以用成年人剂量外,其他所有药物都应低于成年人剂量。由于现在尚缺乏针对老年人剂量的调整指南。因此,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态、体重、肝肾功能、临床情况、治疗指数、蛋白结合率等情况具体分析,能用较小剂量达到治疗目的的,就没有必要使用大剂量。 应注意的是,也并非保持始终如一的小剂量,可以是开始时小剂量,也可以是维持治疗的小剂量,这主要与药物类型有关。对于需要使用首次负荷量的药物(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部分抗生素等),为了确保迅速起效,老年人首次可用成年人剂量的下限。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维持量上。而对于其他大多数药物来说,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开始用药阶段,即开始用药就从小剂量(成年人剂量的1/5~1/4)开始,缓慢增量。以获得更大疗效和更小副作用为准则,探索每位老年患者的最佳剂量。
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病人或亲属选用抗生素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用杀菌剂。由于老年人组织器官衰退,免疫功能低下,病原菌的杀灭主要依靠杀菌作用。因此老年人宜用杀菌剂,如青霉素类(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钠)、喹诺酮类(如环丙杀星)等。2.避免使用氨基糖甙类(如卡那霉素等)等毒性大的药物。老年人肝肾功能较成年人差,对抗生素不良反应也高于年轻人,因此必须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制定给药方案,尽量避免应用毒性的药物例氨基糖甙类,如病情需要一定要用则减量使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2402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彩超怎么计算胎宝体重
下一篇: 剖腹产后肚皮摸上去会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