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疲劳的危险信号

佚名 2024-03-14 23:42:32

疲劳的危险信号

疲劳的危险信号

1、常年不运动,稍微运动就出现四肢麻木或抽筋,呼吸困难,体重增加,出现“将军肚”。

2、早上起床时,眼睛有点疼痛或充血,身体有疼痛感,疲惫,头发脱落,胸闷。

3、频频去洗手间,排泄次数超过正常人,常有要上洗手间的感觉,并且自己感觉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功能不如以前。

4、吃饭时间不固定,饥一餐饱一餐,而且吃饭时又因工作的关系,暴饮暴食,常有胃部不适的感觉。

5、大量抽烟、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却又难以入睡,半夜常惊醒,梦多。

6、性能力下降、性欲减退,出现腰酸腿痛,男人出现阳痿、早泄,女人过早闭经。

7、情绪波动大,越来越容易冲动、易怒、烦躁、悲观。

8、注意力不集中,稍微动脑就感觉疲倦,记忆力减退、忘性越来越大,集中精神的能力越来越差。

9、经常出现耳鸣、头晕、目眩的症状,却又检查不出结果。

10、抵抗力、免疫力下降,很容易伤风感冒,常有身体不适的感觉。

慢性疲劳综合证的慢性疲劳与过劳死

慢性疲劳中的严重者,有可能出现猝然死亡,被称为过劳死的其原因是长期劳累过度,不能及时缓解,精神与内分泌系统紊乱,出现积劳成疾,未老先衰,过劳猝死。1987~1989年,日本报道过劳死达1800例,1995年日本精工、全日空、川畸制铁等12家大公司的总经理相继猝死,年龄大多在40~50岁。我国国家体改委公布的调查表明:肩负重担的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58岁,比全国人均寿命约低10岁,近5年,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的教授、专家共134人逝世,平均年龄仅53.3岁。
日本过劳死预防协会提示十大危险信号为:
1,将军肚早现。30~50岁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标志,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伴侣。
2,脱发、斑秃、早秃。
3,频频去洗手间。
4,性能力下降。
5,记忆力减退。
6,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7,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8,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
9,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不解乏。
10,经常头疼、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
具有上述两项或以下者,为黄灯警告期,目前尚不必担心。具有上述3~5项者,为一次红灯预报期,说明已经具备过劳死的征兆。6项以上者,为两次红灯危险期,可定为疲劳综合症--已进入过劳死的预备军。

劳累过度会造成什么后果

一个人经常加班、熬夜、休息不好,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焦虑、失眠、记忆力减退、精神抑郁,甚至引发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如果这种疲劳持续6个月或更长时间,身体就可能会出现低烧、咽喉肿痛、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而且,非常严重的长期性疲劳很可能就是其他病症的先兆。人们常说的“过劳死”实际是长期过度的劳累,引发人体心衰、肺衰、肾衰、心肌梗、脑溢血等病症造成的猝死。这种猝死的死因主要是冠心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与一般猝死没什么不同。只不过这些病的潜在性使过劳者忽略,以至酿成严重后果。但若没有过度劳累这个诱因,猝死可能就不会发生。

疲劳状态自测有法
 
 

   疲劳的主要诊断标准

  ● 持久或反复发作的疲劳,持续在6个月以上;
  ● 根据病史、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排除引起慢性疲劳的各种器质性疾病。

   疲劳的体征标准

  ● 低热,口腔温度37.5℃~38℃;● 可触及小于2厘米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或压痛;
  ● 咽部充血,但无明确扁桃体炎症;● 未发现其他引起疲劳的疾病体征。  

   疲劳的症状标准

  ● 体力或心理负荷过重引起不易解除的疲劳;
  ● 没有明确原因的肌肉无力;
  ● 失眠症状普遍存在,多梦或早醒;
  ● 头涨、头昏或头痛;
  ● 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
  ● 食欲不振;
  ● 肩背部不适、胸部有紧缩感,或有腰背痛、不定位的肌痛和关节痛,无明确的风湿或外伤史;
  ● 心情抑郁、焦虑或紧张、恐惧;
  ● 兴趣减退或丧失;
  ● 性功能减退;
  ● 低热;
  ● 咽干、咽痛或喉部有紧缩感。

  如果你同时具有2项主要标准、2项体征标准和6项症状标准,或累计具有8项以上单纯的症状标准,即可确诊为疲劳状态。

 
    “过劳死”的10大危险信号

  ● “将军肚”早现。30岁~50岁的人如果大腹便便,则可能有罹患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危险。
  ● 脱发、斑秃、早秃。每次洗头都有一大堆头发脱落,这是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所致。
  ● 频频去洗手间。如果你的年龄在30岁~40岁之间,排泄次数超过正常人,说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开始衰退。
  ● 性能力下降。中年人过早地出现腰酸腿痛,性欲减退或男子阳痿、女子过早闭经,都是身体机能整体衰退的第一信号。
  ● 记忆力减退。开始忘记熟人的名字。
  ● 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 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 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神的能力越来越差。
  ● 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不解乏。
  ● 经常头痛、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

  自查方法:具有上述两项或两项以下者,则为“黄灯”警告期,目前尚无需担心。具有上述3项~5项者,则为一次“红灯”预报期,说明已经具备“过劳死”的征兆。6项以上者,为二次“红灯”危险期,可定为“综合疲劳征”--“过劳死”的预备军。

   哪些人易“过劳死”

  ● 有钱有势的人,特别是只知消费不知保养的人。
  ● 有事业心的人,特别是称得上“工作狂”的人。
  ● 有遗传早亡血统又自以为身体健康的人。
  ● 超时间工作者。
  ● 夜班多,工作时间不规则。
  ● 长时间睡眠不足者。
  ● 自我期望高,并且容易紧张者。
  ● 几乎没有休闲活动与嗜好的人。

听听医生的警告

 

  [北京友谊医院疲劳专科门诊医师/刘占东]

  ● 如果您偶然感到不适,不要紧张;如果这种症状持续时间长,不能缓解,那就应该到医院就诊了。
  “过劳死”在医学临床上不应该这么提。疲劳只是一种症状,最终导致死亡应是某种疾病。但慢性疲劳综合征却切切实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和症状很复杂,发病率低,除专科医生外一般难以确认。如果您感到不适,不要紧张,也许这只是一时的不适,如果这种症状持续时间长,不能缓解,甚至影响到工作、生活,那就应该到医院就诊了。医生会借助先进的检查手段,结合心理、行为、药物等手段帮您解除痛苦。

  [铁道部总医院体检部主任/郭松山]

  ● 应该特别提醒一些老板一定要关心职工的健康,每年至少要给职工进行一次体检;应严格遵守国家劳动法,即8小时工作制。
  北京有一家公司,这个公司职工的工作量非常大。公司老板在前段时间组织职工集体上我们体检部来做心电图检查,费用由公司出,也没多少钱,一个人也就五六十块钱。这个公司的老板就懂,他不能允许员工意外死亡事件在公司发生,否则他承担的后果就大了!公司一旦发现有过度劳累的职工,就立刻让他们来我们这里检查,结果净是“T波下降”、“ST段下降”、“不完全束枝左、右传导组织”(心肌缺损、心肌供血不足)。如果休息得当,这种症状容易得到缓解。

  [北京海淀医院急诊室主治医生/伍月红]

  ● 我的建议是你必须放弃工作——没有其他办法。人总不能要钱不要命吧。
  我们经常接触的一些患者,自述经常加班、熬夜,休息不好,时间长了,就觉得胸闷气喘,而且记忆力明显下降了。是不是得了什么病?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发现他没什么毛病。我们大夫管这叫“癔症”,这实际上是心理上已经有了问题,就是常说的“心理疾病”。
  现在患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衰、心梗、脑溢血的患者净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而这些病以前都是五六十岁的人得的所谓的老年病。原因就是长期的过度劳累,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些人收入高,大吃大喝,高脂肪、高蛋白、酒精摄入量过多,导致以往的一些老年病例逐年地低龄化。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杨菊贤]

  ● 肩负事业和家庭双重负荷的中年人千万不能对亚健康状态无动于衷,否则,不久的将来,这些人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有望安享天年。

 
  都市人群中的工作狂现在日益增多。但是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如此狂热地投身于工作并不是他们的真正意愿。在他们心里,多半都有很多苦恼,或对某些事持有强烈的不满,或自身有很强烈的自卑意识。特别是这种人的家庭生活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重大矛盾,如夫妻不和,孩子的教育很成问题,家中老人病卧在床等等。为了逃避或者忘却这些令人伤神的事,他们只好疯狂地投入工作,以减轻内心的痛苦。这种逃避现实的心态不断持续着,久而久之就会演化成一种习惯性逃避,即不需要逃避时也逃避,这就是工作狂的真面目。

  另外,亚健康状态长期不纠正,也容易引发“过劳死”。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们还未患病,但已有程度不同的各种患病的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亚健康的比例陡增,在这类人群中较普遍存在“六高一低”的倾向,即存在着接近疾病水平的高负荷(体力和心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高体重以及免疫功能偏低。

  肩负事业和家庭双重负荷的中年人千万不能对亚健康状态无动于衷,否则,不久的将来,这些人中有三分之二将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十分之一将死于肿瘤,五分之一将死于吸烟引起的肺部疾病、糖尿病等代谢病以及意外事故,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有望安享天年。别忘了,“过劳死”主要“青睐”3种人:有钱人,特别是其中只知消费不知保养的人;有事业心的人,特别是称得上“工作狂”的人;有遗传早亡血统又自以为身体健康的人。

怎样防范“过劳死”
  “过劳伤害”绝非“不足为虑”的“疥癣之疾”,乃是人类健康的大敌,应该引起办公族的高度重视,并将其置于与其他疾病(如心脏病、癌症等)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予以预防。下面就是预防医学专家告诉你应该采取的对策———

  ● 按生物钟作息 所谓生物钟,是指人体内各个器官所固有的生理节律。一个人应该按照自身的生理节律来安排作息,绝对不能违反、干扰这种节律。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晚上熬夜,中午不睡午觉,三餐不定时,则你将整天昏昏沉沉,疲惫不堪。

  ● 强化三餐营养 我们在安排一日三餐时,一要品种多样,二要各品种之间的比例均衡,偏废不得。当然,也不排除在保持“平衡”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各个年龄段的生理特点对营养物质作出某些调整,以便更好地促进身体健康。至于具体食品,营养学家建议你无论在哪个年龄段,都不要忘记鸡肉、豆类、菠菜、鱼类、草莓、香蕉、燕麦片、海带、脱脂酸奶等几种,因为它们富含能量,能帮助你避免过劳伤害,保证机体这台发动机高效率运转。

  ● 学会主动休息 人体持续工作愈久或强度愈大,疲劳的程度就愈重,消除疲劳的时间也就愈长,这正是“累了才休息”的传统休息方式效果较差的原因所在。主动休息则不同,不仅可保护身体少受或不受疲劳之害,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其一,重要活动之前抓紧时间先休息一会儿。如参加考试、竞赛、表演、主持重要会议、长途旅行等之前,应先休息一段时间。
  其二,保证每天8小时睡眠,星期天应进行一次“整休”,轻松、愉快地玩玩,为下一周紧张、繁忙的工作打好基础。
  其三,做好全天的安排,除了工作、进餐和睡眠以外,还应明确规定一天之内的休息次数、时间与方式,除非不得已,不要随意改变或取消。
  最后,重视并认真做好工间休息,充分利用这段短短的时间到室外活动,或做深呼吸,或欣赏音乐,使身心得以放松。

  ● 定期进行体检 无论青年还是中老年人,也不论体力还是脑力劳动者,最好每年做一次体检,包括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及有关心脏的其他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特别是隐性冠心病,发现疾病,不论轻重,都要及时认真治疗。

  ● 善于劳逸结合 人人都要学会调节生活,短期旅游、游览名胜;爬山远眺、开阔视野;呼吸新鲜空气,增加精神活力;忙里偷闲听听音乐、跳跳舞、唱唱歌,都是解除疲劳,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的有效方法,也是防止疲劳症的精神良药。

 
  ● 坚持合理运动 现代人的工作往往有静而不动的特点,而最易使人疲惫的莫过于长期不活动。运动医学专家认为,要想保持持久旺盛的精力,需要经常运动,以增加体能储存,每周散步4~5次,每次30~45 分钟,或一星期进行3~4次温和的户外活动,每次30分钟,都是必要的。刚开始时,你也许会感到运动后更为疲劳,这正说明你的机体需要调整,坚持一段时间后便会慢慢适应,体能会逐渐增加,抵抗疲劳的能力会得到强化。经常运动的人,肌肉的萎缩和力量的减退可推迟10~20年,血压可保持稳定的正常水平。运动还能推迟神经细胞的衰老,帮助废物排出,从而起到防癌抗癌作用。长期坚持健身跑和徒手体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工作能力会大大加强。

  ● 保持心情舒畅 不仅是体力不济会导致过劳,心理性过劳---失望、焦虑、恐惧、神情沮丧等也可使人精力衰竭。现代心理学研究:当一个人感到烦恼、苦闷、焦虑的时候,他身体的血压和氧化作用就会降低,而人的心情愉快时,整个新陈代谢就会改善。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烦闷、懊悔、愤恨、焦虑、忧伤,是产生疲劳的内在因素。因此,要防止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就必须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一个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乐天派。

13人私自进入云南大理苍山后失联,户外运动时哪些生命体征释放危险信号?

13人私自进入云南大理苍山后失联,户外运动时,以下生命特征释放危险信号。

一、胸部出现压迫感

胸部出现压迫感是一种常见的胸闷,通常是心脏供血不足造成的,这种胸闷也是冠心病的症状。胸闷通常是在运动后,如跑步、上楼梯、户外运动等。所以,在户外运动之后,如果胸闷不能得到改善,或者是胸闷持续加重的话,建议及时就医。

二、出现心悸和心慌

心悸、心慌是一种常见的心律不齐,当身体处于兴奋或疲劳状态时,通常会表现为心律不齐。不过,一般人在结束户外运动后会有心慌,但不会有太大的不适,而且这种感觉不会持久,会很快消失。

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慌和心悸会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同时长期在高负荷的情况下进行户外运动,会出现心脏骤停,从而引起心律失常的猝死,所以,这种情况一定要在运动的时候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以免引发危险。

三、出现失温

人体达到中度失温时,肌肉会出现不协调,动作迟缓,困难,步伐不稳,方向感混乱等特征。浅层的皮肤血管会持续地收缩,使主要的脏器维持体温。体温过低的人脸色发白,嘴唇,耳朵,手指和脚趾都会变成蓝色。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不平衡,会让原本收缩的血管膨胀,暂时?热起来?。

当人体达到重度失温时,说话有困难,思想也很迟缓。裸露的皮肤呈现蓝色,肌肉协调能力几乎完全丧失,无法行走,甚至失去知觉。心跳和呼吸明显减缓,会出现心律失常或心房纤维颤动,最后引起心肺功能衰竭。

失温是一种高致死率的急性伤害,因此,防治非常重要。户外运动者应避免在寒冷的天气里呆太久,一定要穿好保暖的衣服,一旦被雨水淋湿了,要马上把湿衣服脱下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175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