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乳腺炎能不能看中医
可以的,那么中医怎么治疗乳腺炎呢?
一、气阴两伤型
1、四妙丸;每次6g,一日1—2次,温开水送服。
2、八珍丸(补汁、冲剂):大蜜丸每次1丸,或水蜜丸每次6g,一日2次;或浓缩丸每次8丸,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煎膏剂每次口服15-20g,一日2次。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
二、胃热壅盛型
1、生肌玉红膏:外敷患处,用于脓净后。
2、连翘败毒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清胃黄连丸:每次9g,一日l一2次,温开水送服。
三、肝郁气滞型
1、乳疮丸:每次9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2、牛黄解毒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银翘解毒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4、四逆散;每次4.5—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5、柴胡疏肝丸:每次6—9g,一日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
6、活血解毒丸:每次3g,一日2次,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7、如意金黄散:外用,用清茶、酯、植物油或蜂蜜调敷患患处。
8、蒲公英片(冲剂):片剂每次3—5片,一日4次,温开水送服。冲剂每次15g,一日3次,开水冲服。重症者可酌情加大用药量。
二、乳腺炎的病因是什么
乳腺炎是女性常见的疾病,根据病因的不同可以分为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乳晕旁瘘管、浆细胞性乳腺炎等,在此以最常见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做陈述。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常发生于哺乳期,特别是初产妇产后1~2个月内,故又叫急性哺乳期或产褥期化脓性乳腺炎,中医称为“乳痈”。初产妇急性乳腺炎的发病率高达2%~4%,比经产妇乳腺炎多1倍。乳汁淤积伴发细菌感染而发病,呈急性炎症表现,红肿热痛,寒战高热,早期可以手法排乳,中药治疗,化脓以后则需要切开引流。发病后不仅产妇本人痛苦异常,而且不能继续哺乳,影响婴儿的健康,所以要从妊娠后期开始预防,做好产褥期保健,急性乳腺炎是可以预防的。
乳汁淤积是细菌感染的前奏和基础。乳汁过多,排乳不畅,乳汁可淤积成块。淤积的乳汁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乳汁淤积多由哺乳经验不足或方法不当所致,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溶血性链球菌,通过乳头皮肤破损或输乳管侵入乳腺实质,大量繁殖破坏乳腺组织,形成多房性脓肿。乳头发育不良、乳头凹陷、乳头内翻或分裂时,乳腺导管排乳不通畅造成淤积。哺乳时间过长,小儿“含乳而睡”,致使乳头表面糜烂或小儿咬破乳头,细菌由破口而入;或因感冒、咽炎、细菌经血行到淤积的乳汁内大量繁殖而化脓。
产后体质虚弱免疫力下降,包裹太严,出汗较多,清洗不够,乳房局部潮湿,也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温床。哺乳期乳房受挤压、撞击等外伤也容易诱发乳腺炎。
三、乳腺炎的临床症状有哪些呢
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三期或三个阶段。
一期,瘀奶肿块期或红肿期。主要表现是乳房的某一部分,通常是外上或内上象限突发肿硬胀痛,边界不清,多有明显的压痛。此期乳房内部的炎症呈蜂窝织炎阶段,尚未形成脓肿。乳房皮肤的颜色正常或微红、或微热。突然高热寒战、疼痛肿胀、局部鲜红,很快化脓破溃,多伴有胸闷头痛,食欲不振等。若有乳头皲裂,哺乳时会感觉乳头像针扎一样疼痛,乳头表面可见一两个小脓点或很小的裂口。
二期,脓肿形成期。蜂窝织炎阶段未能及时消散,炎症继续发展,组织坏死,脓肿形成在所难免。肿块逐渐增大变硬,疼痛加重,多为搏动性跳痛,甚至持续性剧烈疼痛,乳房局部皮肤发红、灼热。全身壮热不退,口渴思饮,恶心厌食,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红肿热痛2~3天后,肿块中央渐渐变软,有波动感,中心红肿发亮,皮肤变薄,周边皮肤大片鲜红。穿刺会有脓液吸出。此期脓肿已成,保守治愈的时机已过。
三期,脓肿溃后期。脓肿成熟时可自行破溃,或手术切开排脓。如果引流通畅,则局部肿消痛减,体温正常,经过换药,大约一个月内创口逐渐愈合。如果溃后脓出不畅,肿势不消,疼痛不减,身热不退,那就是引流不畅,经久不愈转成慢性乳腺炎,也会形成乳瘘,即有乳汁伴脓液混合流出。
四、乳腺炎的预防措施是什么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是可以预防的,也是应当预防的,这是产褥期妇女保健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急性乳腺炎的病因,预防也就不困难了。关键就是两条:防止乳汁淤积,保持乳房局部的清洁和产妇的身心健康。在怀孕最后两个月,就要做好哺乳的准备。首先要保持两侧乳房的清洁,经常用清水或3%的硼酸水清洗乳头。注意不要用香皂类清洁用品去清洗乳房,因为女性在怀孕期间,乳房上的皮脂腺以及大汗腺的分泌物会增加,这些物质可使皮肤表面酸化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如果经常用香皂等洗去保护层,甚至洗去了保护乳房皮肤润滑的油脂,就很容易使乳房表面形成破损、皲裂,病菌易于由此侵入导致感染。
争取产后30分钟内开始喂奶,俗称开奶,及早的婴儿吸吮会刺激泌乳,不仅可增加泌乳量,而且促进排乳通畅,防止淤乳,这对预防乳腺炎十分重要。
如果乳头有先天性畸形,比如乳头凹陷、分裂等,在妊娠早中期就要想办法进行纠正。经常用手牵拉乳头,或用吸乳器或负压拔罐器吸出乳头,每天1~2次。睡觉的姿势以仰卧最好,以免侧身挤压乳房。选择合适的胸罩以不使乳房有压迫感为宜,平时活动时也要避免外力碰撞乳房。
在哺乳期,做好以下四方面的预防工作,对于防治急性乳腺炎尤为重要。
一是要因人而异,按需进补。有些产妇在开奶时不顺利,家人急忙炖鱼汤、猪蹄汤给产妇补身体。其实这种做法并不一定合适。首先是要分清奶少的原因是什么?究竟是奶汁分泌量少,还是奶汁淤积乳管不通造成的?即辨清是属于真性乳少,还是假性乳少。因为很多情况是乳汁已经在不断分泌,在乳房内越积越多,但是由于乳腺管尚未通畅,不能顺利排出来,给人的表现是“奶不多”,也就是假性乳少,这个时候进补下奶的食物只能起到反作用,极易导致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二是要保持乳房清洁。哺乳期可以用纱布蘸温水进行清洗后再哺乳,哺乳结束后,要用温清水将乳房和乳头擦拭干净。切忌使用香皂和酒精之类的化学用品来擦洗乳头,否则会使乳头局部防御能力下降,乳头干裂导致细菌感染。
三是正确哺乳。提倡定时哺乳,每隔2~3小时为宜。两个乳房交替喂乳,机会最好均等,以防哺乳后两侧乳房不对称。排空乳房,不要积奶。当一侧乳房即可喂饱婴儿时要将另外一侧的乳房用吸奶器吸空,不要吝惜,因为奶是“越吃越有”,当然奶水不足时也可以放入冰箱保存。喂奶后不要让婴儿口含乳头睡觉,婴儿唾液中含有消化酶,会使乳汁形成乳酪样物,堵塞乳管口,造成排乳不畅乃至淤积。哺乳姿势要正确,最好采用坐位,少用卧姿。喂奶后应将婴儿直立抱起,让他的头靠在母亲的肩部,轻轻地拍背,这样能够让婴儿把吃奶时吸入的空气通过打嗝的方式排出,防止吐奶。哺乳后佩戴合适的胸罩,既能托起乳房,保持乳房内部血液循环畅通,也有利于矫正乳房下垂。
四是开奶按摩。剖腹产的产妇经常下奶缓慢,初期奶水不足,需要及时开奶按摩。手法排奶时间每次应以20~30分钟为宜,单次时间不要过长。如果一次排奶不通,单纯增加按摩时间,只能增加局部水肿的概率。按摩的正确手法是先涂上石蜡油或开塞露润滑皮肤,手指从乳房四周外缘滑向乳晕,数次后再上下提拉乳头,造成乳晕下局部负压,这样就达到类似婴儿吸吮的作用。除了按摩手法的刺激外,按摩结束后可让孩子吸吮,增加排乳反射,这样经过按摩加吸吮双重作用,效果会更好,可以减少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五是要保持环境清净,情绪稳定,避免发怒生气。产妇居室温度、湿度都要合适,一般以22℃~24℃为宜,室内空气要新鲜。有人以为产妇怕风,容易出汗,着凉感冒。所以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室内空气污浊,这样对产妇和婴儿都不利。另外,饮食适当,大便通畅,情绪安定对产妇都很重要。中医认为,急性乳腺炎是肝郁气滞、胃火雍盛所致。肝气郁结,乳管不通。惊恐暴怒,泌乳停止。所以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平时注意防止乳房被挤压,撞击等外伤,以上这些对防止乳腺炎十分重要。
淤奶肿块可以冰袋冷敷,而不热敷,不可随便揉按。
你好亲,哺乳期乳腺炎有两个主要原因:乳汁淤积和感染。淤积是细菌感染的前奏和基础:淤积的乳汁是细菌的最佳培养基。
由于乳腺乳管阻塞,乳汁淤积,细菌直接侵入,或细菌从乳 头或乳 晕的皲裂处侵入乳腺导管,沿淋巴引流管感染乳腺小叶,使乳腺疼痛如针刺。因此,在哺乳期出现炎症时,首选含7种植物抗炎因子的孕产妇专用植物FOBOC来为妈妈们保驾护航。
乳汁淤积的原因如下:
1)因经验不足或哺乳方法不当:夜间哺乳次数过少,夜间充血;误食婴儿食物,哺乳前喂奶粉,哺乳不足;担心缺奶,各种母乳喂养,食疗,用药。
2)食用高脂肪食物会导致乳管内脂肪颗粒过大,堵塞乳管。
3)哺乳期姿势不正确。婴儿吮吸时,会误伤乳头。乳头破裂结痂,乳汁不能流出。当宝宝用牛奶睡觉时,乳头表面会被腐蚀或被咬。
4)先天性因素:乳 头发育不全、乳头凹陷、乳 头内翻或裂开,导致引流不良、淤滞。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溶血性链球菌。
1)通过乳头或乳管破皮侵入,乳腺组织大量繁殖和破坏,形成乳腺肿块(脓肿)。
(2)感冒、咽炎、细菌通过血液大量繁殖到积聚的乳汁中而引起的感染或化脓。
乳腺炎的诱因:
产后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包裹太严,出汗较多,清洁不够,乳房局部潮湿,这也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温床。乳房受压、撞击等外伤也容易诱发乳腺炎。
如果得了急性乳腺炎,是不是能用抗生素治愈?
答案是不能。首先应该清楚的是,乳腺炎的病因:主要是由于乳汁沉积、细菌逆行感染而发。因此,抗生素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当乳汁淤积严重时,临床医生可以接触到大的肿块。而且,抗生素的应用,必须中断产妇母乳喂养,不能及时疏通乳汁沉积,反而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抗感染的同时,应注意保持乳汁的通畅。
FOBOC植物抗炎修复因子与抗生素的区别:
1.抗生素除了杀菌消炎外,还破坏体内正常的微生物菌群,导致微生态平衡失调,引起内源性感染和妇科炎症等双重感染,从炎症型增加到细菌型,延长了治疗时间和难度。
2.复发性强,每次复发都会促进耐药菌株的增加。耐药性使治疗和药物治疗更加困难。这也是生殖炎症发病率和携带率高的原因。
3.抗生素引起的残留代谢问题给儿童、胎儿和哺乳期婴儿带来健康风险。
FOBOC治疗乳腺疾病的七项原则:
抗炎和消炎
通过抑制nf-kb炎症途径的激活和tnf-a、cox-2、pge2的水平,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FOBOC的植物营养成分中含有蒲公英提取物,不仅具有抗炎作用,还能改善母乳的品质。
抑制有害细菌
抗菌因子(降低炎症因子tnra和pge2水平,抗炎作用是抗炎药的两倍。通过粘膜、毛细血管、会阴穴和乳腺,直接进入经皮吸收,直接进入生殖系统,促进生殖系统炎症修复,抑制细菌和真菌(如白色念珠菌)的活动和繁殖。
粘膜保护
1994年,foboc修复因子被列入美国医学史。根据哈佛医学院1994年度Avron博士的研究结果,其黏膜保护因子可以治疗泌尿生殖系统(子宫和卵巢)感染,抑制焊接真菌,抗细菌性溃疡,抗氧化,降低低密度粉碎固醇,减少甘油三酯等疾病。
促进伤口愈合
美国Dr.Avron博士发表在《美国医学杂志》(JAMA)上的论文证实,“妇百畅”不仅能预防尿路感染,还能有效帮助患者减轻症状。foboc伤口愈合因子能防止生殖道(包括子宫、卵巢和阴道)内壁毛细血管破裂的增生,主要用于消除炎症和感染。单宁酸的收敛性或收敛性,是创伤愈合修复因子之一(a s t r n g e n c y),是多酚和蛋白质结合的体现,能使生物体内的原生质凝结。
防止组织粘连
具有抗病毒和酶抑制活性。能有效抑制耐药菌,预防生殖器官、输卵管和乳腺的炎症,阻断子宫腔与感染组织的粘连。长期炎症引起粘连的占28%,也是不孕症的主要根源之一。
止痒
含有止痒的果多酚,其他不直接对抗有害细菌,含有原花青素,使细菌不能附着于人体生长,不产生耐药性。由于伤口愈合因子具有凝血功能,能有效修复伤口,预防感染性疾病,还能抑制体内一些细菌的生长。
防止再次感染
炎症环境特点:温、湿、暗。由于其复杂的生理结构,是细菌发炎的最佳环境。抗炎药的治疗速度远远落后于细菌性炎症。炎症主要位于粘膜,粘膜是人体非常脆弱的组织结构。
哺乳期妈妈如何确定是否有哺乳期乳腺炎:
1)乳房局部皮肤红肿:表现为乳房突然肿胀变硬,皮肤红肿,肿块进一步增大变硬,中间变软,触摸时像水球一样充满活力。内脏疼痛和不适:通常在乳汁停滞或肿胀的阶段。晚期可出现局部皮肤溃疡和黄绿色脓液流出。
2)乳房胀痛:乳房胀痛,有明显压痛。晚期疼痛加重,可发展为搏动偶发性疼痛甚至晚期持续性疼痛。如果肿块破裂,疼痛可以减轻。如果乳头皲裂,哺乳时乳头会感觉到和针刺一样的疼痛。乳头表面可见一到两个小脓点或非常小的裂缝。
3)发热:突发性高热常伴有胸闷、头痛、厌食等。还可全身强热不归,口渴者认为饮酒、恶心厌食、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等。
哺乳期乳腺炎怎么办?
1.局部热敷。该方法操作简单,能有效促进乳汁排出,无堵塞。如果女性朋友局部肿胀明显,可以用25%硫酸镁进行热敷,同时沿乳根按摩至乳头,每3至4小时按摩一次,按摩8至10分钟,并尽量挤干净乳汁。如果有困难,也可以使用吸奶器。
2.停止母乳喂养。在早期,即使症状轻微的病人也不能再母乳喂养。
3.FOBOC植物抗炎因子对宝宝没有伤害,而且还有催乳和通乳的作用!权威研究认为,它能“通乳”和调节神经,扩张血管,疏通经络,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对肝气郁结型缺乳症(胸痛、硬结者)有较好的疗效,这与其清热疏肝、消肿解结的作用有关。在哺乳期,不必给宝宝断奶,让宝宝多吸奶更有利于乳汁和乳腺增生。
对于哺乳期病程超过6-10天的慢性乳腺炎,可采用静脉注射青霉素等药物进行全身抗炎治疗,一般在1-2周内恢复。
4.对有乳房脓肿的女性朋友,可采用手术方法,并可采用切开引流脓液的方法引流。一般来说,他们会在两周内康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114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苹果降脂减肥的效果不反弹
下一篇: 冬瓜减肥降脂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