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脾虚经闭
证候:经闭,常兼见饮食不振,痞满,大便不实等症。多因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复为饮食所伤,饮食日见减少,导致生化之源不足,无血下达冲任胞宫而致经闭。
治则:补脾胃、养气血。
主方:八珍汤加减。
2、脾虚多涎
证候:神疲,面色萎黄,涎多清稀。《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多涎,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
治则:补益脾气摄津。
主方:五味异功散加减。
3、脾虚带下
证候:带下绵绵,量多色淡黄或色白如涕唾,无臭,并且面色淡黄,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腰酸腹坠,或下肢浮肿、便溏等。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运化无能,聚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而致。
治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主方:完带汤,水煎服。
4、脾虚生热
证候: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舌淡苔黄腻,脉细数无力,烦渴不能多饮,皮屑增多,言语无力,小便短赤,耳鸣遗精。因脾虚所至内湿停滞,久而生热,无养气血,水湿不化,阴虚阳盛。
治则:健脾益气、养气血为主,辅以清虚热,滋肾阴。
主方:人参健脾丸合知柏地黄丸加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065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脾气虚吃什么食物好
下一篇: 小孩脾气虚怎么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