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肝, 中药 名。为经多年用柴草熏烧而结成的灶心土。什么是伏龙肝?伏龙肝的 功效作用 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伏龙肝的资料,欢迎阅读。
伏龙肝的介绍
伏龙肝,中药名。为经多年用柴草熏烧而结成的灶心土。具有温中止血,止呕,止泻之功效。用于虚寒失血,呕吐,泄泻
化学 成分
主要有硅酸、氧化铝及三氧化二铁组成;还有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镁,氧化钙,磷酸钙等。
性味
辛,温。
归经
归脾、胃经。
功效
温中止血,止呕,止泻
主治
用于虚寒失血,呕吐,泄泻。
相关配伍
1、治反胃:灶中土(用十余年者)。上为细末,米饮调下三二钱许。(《百一选方》)
2、治痈肿:伏龙肝以大酢和作泥,涂布上贴之,干则易之。(《千金翼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布包煎汤,澄清代水用,60-12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出血、呕吐、泄泻属热证者禁服。
炮制
一、采集加工
在拆灶时将灶心烧结成的月牙形土块取下,除去四周焦黑部分及杂质,取中心红黄色者入药。用煤火烧者则不供药用。
二、炮制方法
《雷公炮炙论》:“细研,以滑石水飞过两遍,令干用。”
药材形态
为不规则块状。橙黄色或红褐色。表面有刀削痕。体轻,质较硬,用指甲可刻划成痕,断面细软,色稍深,显颗粒状,并有蜂窝状小孔。具烟熏气,味淡。有吸湿性。以块大整齐、色红褐、断面具蜂窝状小孔、质细软者为佳。
生长环境
全国各地均产。
药理作用
鸽灌服伏龙肝煎剂3g/kg,每日2次,连服2天,对静注洋地黄酊所致呕吐可使呕吐次数减少,呕吐的潜伏期无改变。对去水吗啡引起的狗呕吐则无效。
相关论述
《纲目》:“临安陈舆言:砌灶时,纳猪肝一具于上,俟其日久,与土为一,乃用之,始与名符。盖本于此。”
[1]
伏龙肝的功效作用
别名:灶心土。
来源:为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心土。在拆修柴灶时,取灶心凝结成硬块者,除去四周烧焦部分,以中心红黄色者入药。
产地:全国各地均有生产。
性状鉴别:本品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红祸色。质坚硬,但较砖为松,指划易碎,并有粉末掉下。断面细腻或微有蜂窝小孔。有烟熏气,味淡,尝之有泥土感。
以块大整齐,色红褐,断面细腻,质稍软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二氧化硅、氧化钙、氯化镁等。
药理作用:温中和胃而镇呕,收敛而止泻、止血。
炮制:剁成小块或轧成粉末。
性味:辛、温。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温中和胃,止呕止血。
主治:呕吐恶心、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
临床应用:见证虚寒的出血、呕吐、泄泻均可应用。
1、用于止血。住址虚寒性胃肠出血,有较好效果,可配肉桂、艾叶温中、熟地、当归、阿胶 滋阴 补血,方入黄土汤加减。此方可治疗一般慢性虚寒性出血的代表方,不仅治胃肠出血,也可治虚寒性出血、衄血、尿血、崩漏,用时可随证加减。
2、用于止呕。主治妊娠恶阻(妊娠呕吐),偏于虚寒者,以本品60g,配生姜6g,竹茹9g,陈皮6g,水煎服。
3、用于止泻。主治脾胃虚寒所致的水泻下痢,可配白术、黄芪、灸甘草等。
使用注意:热证的出血,呕吐不宜用。如无伏龙肝,可用赤石脂代。
用量:30~60g。大剂可用至90~120g。宜先煎水,沉淀后去渣,然后用黄土汤液煎其它药。
伏龙肝功效主治:
1、和胃止呕:伏龙肝辛散温补,入脾、胃经,脾胃居中焦,相互为表里,脾主升,胃主降,升则使水谷精微得以输布,降可使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若因过食生冷,用药过寒,以及久病失养,或肾阳不足,脾失温煦所致,中阳不振,脾胃不足,升降失调,而出现的饮食不节则易呕吐,或劳倦困惫后,作眩晕呕吐;或妊娠之后,冲脉气盛,以及脾胃虚寒,孕后胞门闭塞,脏气内阻等,均可导致胃失和降,浊阴不降,而致呕吐之证。本品温补脾阳,和胃降逆,对于脾胃虚寒,妊娠恶阻之呕吐之症,实为佳品。
2、温脾涩肠:泻下澄澈清冷,完谷不化,俨如鸭粪,腹痛,喜热喜按,食生冷则腹泻加重等。伏龙肝温中助脾,使脾阳得升,虚寒得散,并能涩肠。对于脾虚久泻,本品实为温脾涩肠以止泻之良药。
伏龙肝散具有止呕止血、温中燥湿的功效;是用于治疗腹痛泄泻,呕吐反胃,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带下,痈肿溃疡,妇女妊娠恶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92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大闸蟹放冰箱冷藏还是冷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