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尖周病包括急性和慢性根尖周炎。 根尖周病是指局限于根尖部的牙周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炎症。从病理上又分浆液性和化脓性根尖周炎。后一种,症状明显、病情严重,又称为急性牙槽脓肿。它可将化脓性炎症扩散到根尖周外间隙,引起间隙红肿、下脸水肿,影响视力。尤其是小儿,往往把它看成是眼部疾病,送至眼科检查,然后才转回口腔科治疗,这种情况临床并不少见。又如一个下颌第三磨牙的急性牙槽脓肿,它可引起咽旁间隙、嚼肌腮腺间隙,以至颞间隙、颌下间隙、口底诸间隙的化脓性感染。这种病人、病情相当严重,若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治疗,病人预后差,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而慢性根尖周炎,症状较轻,病程长,发展慢,常常形成瘘管,数月数年不愈。若形成慢性根尖囊肿,较大者可造成面部变形。若本病发生在儿童,可使面颌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以致造成颜面畸形。
(一)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按炎症发展过程可分为:
1.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早期根尖部牙周膜内充血、血管扩张、血浆渗出。此时,因根尖部压力使牙齿向外移行,患者感觉牙齿伸长,患牙早接触,咬合不适或轻微咬合痛,患牙用力咬紧时由于根尖部血液被挤向四周症状暂时缓解。
随着病变的发展,使尖周膜腔内压力显著增高,患牙伸长感加重,轻度松动,不敢对牙合,并有持续性自发痛,能定位。检查时叩诊剧痛,根尖部牙龈轻度红肿、压痛。
2.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多由急性浆液性尖周炎继续发展而来,也可由慢性尖周炎急性发作而引起。表现为根尖周牙周膜破坏溶解,脓液积聚。故又称为急性根尖脓肿或急性牙槽脓肿。
积聚在根尖周的脓液常沿阻力小的部位排出,排脓途径有:
(1)脓液经根尖孔进入髓腔;
(2)脓液经牙周间隙引流;
(3)脓液经骨髓扩散,甚至穿破颌骨骨密质板,形成骨膜下脓肿,由于骨膜与骨面剥离疼痛极为剧烈。若骨膜被溶解,便形成黏膜或皮下脓肿。破溃后形成龈窦道或皮肤窦道,转为慢性根尖周炎。
由于牙根长短和根尖解剖部位不同,排脓途径各不相同,形成窦道的部位亦各不同。上颌中切牙的牙槽突很低而牙根长时,脓液穿通鼻腔底;上颌侧切牙根尖常偏向舌侧,脓液可穿破腭侧骨板而形成腭侧脓肿;上颌后牙牙根与上颌窦底部接近,有时脓液可穿入上颌窦;上颌磨牙腭根脓肿,甚至可由骨膜下向后扩展到软腭;而下颌切牙可引起颏部肿胀;下颌磨牙根较长时,脓液在颌舌骨肌附丽下,向口底软组织扩散,引起严重口底蜂窝组织炎,颌骨骨髓炎,偶可导致海绵窦血栓。
脓液进入骨髓腔时,疼痛非常剧烈,呈持续性、搏动性,患牙松动严重,触、叩痛明显、龈及面部肿胀,根端红肿压痛,牙伸长感,不敢对牙合,头痛,体温升高,烦躁,痛苦面容,所属淋巴结肿大、压痛。形成黏膜下脓肿后,由于颌骨内部压力降低,疼痛明显减轻,但软组织水肿仍明显。若未切开引流,则自行破溃流脓。从炎症开始至形成黏膜下脓肿需3~5日。
(二)慢性根尖周炎
1.根尖肉芽肿
根尖周病变区骨组织破坏,被肉芽组织所替代。尖周肉芽肿大小和形式不一,拔牙时往往连同牙根尖一同拔出。x线片显示尖周有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稀疏区。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感咀嚼不适,咬合无力,叩诊时有异样感,牙可变色,牙髓活力试验阴性,根尖肉芽肿可维持较长时间相对稳定。
2.根尖周脓肿
又称慢性牙槽脓肿,是局限于尖周区的慢性化脓性炎症。
根尖脓肿可穿过牙槽骨及黏膜形成牙龈窦道,或穿通皮肤形成皮肤窦道。一般无自觉症状,叩诊时有轻微疼痛,有反复肿胀史,x线片显示尖周有边界不整齐的弥散性稀疏区。
3.根尖囊肿
根尖囊肿囊肿增大时周围骨质压迫性吸收,压迫邻牙致牙根吸收。
通常无自觉症状,囊肿增大使颌骨壁变薄、隆起,扪诊有乒乓球样感。牙髓无活力,x线片显示尖周有边界清楚,轮廓分明的骨质稀疏区,周围有明显白线条。囊肿破溃感染可形成窦道。
根尖肉芽肿,根尖脓肿和根尖囊肿三者之间联系密切,可相互转变,有着移行的关系。
急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均可成为病灶,一旦治愈,病灶随之消除。
4.致密性骨炎
是根尖周组织受到轻微、缓和、长时间慢性刺激后产生的骨质增生反应。x线片显示根尖部局限性的不透射影像。无自觉症状、勿需治疗。
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症状
急性根尖周炎的症状是患牙感到不舒服,发木,有浮出感觉。咬颌时,患牙首先与对颌的牙齿接触。这种木胀和浮出感是由于根尖部牙周膜充血、水肿,使根尖部组织体积膨胀而表现的症状。这时病人若将牙齿咬紧会感到稍微舒服。但随着根尖部炎症渗出物逐渐增多,患牙浮出与伸长的感觉也逐渐加重。这种疼痛的性质是自发性、持续性的,而且一般呈局限性的,不反射到颌上的牙齿,所以患者可以明确地指出患牙。
刚在浙江口腔网看到的
急性根尖周炎的发展阶段
①根尖脓肿:脓液局限在根尖部,临床表现为自发性、持续性跳痛,疼痛较剧,患牙叩、触痛明显,根尖部肿胀不明显,扪压之痛重。
②骨膜下脓肿:自觉疼痛加剧,肿胀也较以前明显,根尖部移行沟变平,晚期可扪及深部波动感。相应面部可出现反应性水肿。
③粘膜下脓肿:肿胀和波动感比骨膜下脓肿更明显,但疼痛却比以前轻。
急慢性根尖炎:由急性牙髓炎的发展或创伤等因素引起。
病牙呈持续性钝痛,牙齿有浮起感、伸长感,不敢咀嚼,不敢咬合牙齿,患者能正确指出病牙,如叩击病牙则引起疼痛,
此时由于病牙神经已坏死,因而无激发性疼痛。牙有浮起感,不能对牙,牙痛定位明确。有时可向周围骨组织和牙龈组织扩散,面颊部红肿热痛、化脓,甚至出现发热、全身疼痛等症状。
无论牙髓炎或根尖炎,都有急性期、慢性期。急性期疼痛剧烈,急性期可转向慢性期,疼痛会缓解、减轻;慢性期又可转向急性期,疼痛又剧烈发作。
牙髓位干牙齿的中心位置牙髓腔内,仅在根尖孔与根尖周组织相联系;牙髓的神经来自三叉神经,对压力的感受性较强,牙髓发炎时动脉血管扩张、充血,牙髓腔中的内压增高,使根尖孔处的静脉受到压迫,导致静脉淤血,供血不良,造成牙髓的营养障碍,牙髓坏死。坏死组织释放出更多的致炎产物,髓腔内压力进一步增高,压迫牙髓神经,就会产生剧烈疼痛。
一般止疼、消炎、去火、抗菌药物很难通过细小的根尖孔到达牙髓腔内,因此止疼、消肿效果不明显,受损的牙神经很难进行修复是服用一般药物还会反复牙疼发作的主要原因。
真定堂的子牙疼痛一滴灵,
药液滴到耳朵眼里
,特含神经调护因子,通过外耳道透皮吸收,靶向作用到牙神经,改善牙髓中的微血管循环,迅速排除牙毒,减轻牙髓腔内的压力,同时营养修复牙神经。1分钟止疼、24小时消肿,九大类牙痛1盒搞定。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869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根尖周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