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是一组常见的、古老的代谢症群。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正常男性成人脂肪组织重量约占体重的15%~18%,女性约占20%~25%。随年龄增长,体脂所占比例相应增加。因体脂增加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大于24者称为肥胖症。如无明显病因可寻者称单纯性肥胖症;具有明确病因者称为继发性肥胖症
肥胖儿童的早期预防:
1、避免过食:喂养过度对小儿是有害的,这一点必须要对家长强调的。发生喂养过度原因常常是小儿啼哭,小儿啼哭并非都因饥饿引起,家长在小婴儿一哭时就喂给他吃会导致过食。喂养过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强迫给孩子多吃,在孩子吃饱后不想吃时,家长仍像填鸭式强迫孩子吃,这样就导致小儿胃容量增大,饮食量增加,营养过剩。
2、婴儿4个月前不加固体食物:提倡4-6个月内小儿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小儿比人工喂养的小儿不易发生肥胖。研究表明给4个月前婴儿加淀粉类固体食物会导致体内脂肪细胞增加,为今后的肥胖奠定了基础。
3、建立正常饮食制度:按照小儿年龄的大小,合理安排一日的饮食,不要让孩子饥一顿、饱一顿,避免过于油腻、油炸食物及过多淀粉类食物。
4、少吃油炸类食品:当小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时,应取消餐间点心,多吃素菜水果,不让孩子多食油炸及淀粉类食物。
5、加强体格锻炼,增加体力活动:有肥胖趋势的小儿常常吃得多、活动少。当小儿体重超重时要饮食控制与增加运动同时并进,逐渐增加体力活动时间和活动量,活动应多样化,要引起小儿兴趣使活动能坚持下去才能起到效果。
预防小儿早期肥胖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放慢进食的速度。因为小孩吃饭时注意力还不够集中,有些家长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放慢孩子吃饭的速度能提高孩子对饥饿的忍耐性和食欲的敏感性和避免孩子暴饮暴食而引起肥胖。
2.定时定量。就餐时间的不稳定容易导致孩子发胖,而且吃饭也要定量。早餐吃好,午餐可以多吃一点,晚餐则要少吃,并且每天要保证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保持饮食的均衡。
3.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量。减少脂肪的摄入量要控制对肉类的食用,除此之外,注意不要让宝宝经常食用高热量的零食比如糖果、巧克力、汽水,蜜饯等,可以更换为纯牛奶、酸奶、水果等低脂高纤维类的食品。
怎样预防宝宝患上肥胖症
以下6点可以有效预防孩子患上肥胖症。
1、在孩子四岁之前父母要观察孩子的体重和身高是否是成比例,如果体重超过身高的增长,那么就应该引起家长的注意了。
2、让孩子远离垃圾食物,除此之外父母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吃点这类食物。
3、限制孩子看电视时间,最好不要让两岁以下的孩子看电视。
4、让孩子懂得规律运动的重要性,不会走路的幼儿要让其进行适量的翻身、爬行等运动。
5、父母要经常把自己孩子的发育与其他同龄孩子做一个对比。
6、父母自身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另外,针对家长经常面对的问题:我的宝宝营养够吗?怎样喂养才能确保宝宝有足够的营养又不会患上肥胖症呢?我们给爸爸妈妈们下面2点喂养提示:
1、叫醒喂奶不必要
“我的宝宝营养够吗?”这几乎成了家长们问得最多的问题。然而,专家指出,吃得太多,吃得太胖,正在成为影响本市婴幼儿健康的首要原因。根据统计,0-3岁婴幼儿肥胖发生率约为4%。事实上,一旦6个月以下发生肥胖,孩子今后肥胖的几率将会很大。
宝宝已经进入梦乡,可爸爸妈妈还是硬生生把他(她)叫醒喂奶,担心会饿着他(她),其实大可不必。专家说,6个月以下婴儿每天需要奶量不超过1000毫升,如果按照婴儿体重计算,母乳喂养为每公斤100毫升,人工喂养为每公斤110毫升,超过这个量,容易造成婴儿过胖。
2、科学喂养有窍门
有的家长担心,孩子不吃奶就会哭,于是对宝宝有求必应。不妨看看专家有哪些小窍门,可以帮助你的`宝宝营养均衡,又能“保持身材”。
在满月以后,尽量间隔3至4个小时,定时给宝宝喂奶。有些宝宝胃口很好,总想吃东西。这时,你可以在奶中加些水,降低浓度,或者妈妈和宝宝分开睡,避免“奶香”引出孩子的“馋虫”。
不要过早给孩子添加菜泥、米粉等辅食,4个月左右添加方才合适。如果孩子已经偏胖,就多加菜泥,少加米粉等淀粉类食物。6个月开始,不要把辅食和在奶粉里、放在奶瓶里给宝宝一起喝,而应该用勺子一点点喂,并张大嘴巴做示范,训练孩子的咀嚼吞咽能力。学会咀嚼可以帮助宝宝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防止将来偏食挑食。
别总是把宝宝抱在手里,或者放在小推车上,他(她)同样需要运动!专家建议,1岁以内的宝宝每天需要“被动”运动半小时,6个月以下的爸爸妈妈可以帮他(她)经常翻翻身,七八个月可以开始练习爬,宝宝微微出汗了,运动的效果便达到了。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783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男人健身后不能做的四件事
下一篇: 阿胶可以一年四季吃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