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是中医特色治疗与保健的一种方法,它以杯罐为工具,采用热力、抽吸等方法,排出其中空气,造成负压,吸拔穴位区或特定的部位而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早在晋、唐时代,拔罐就已是流行的治疗和保健方法。
拔罐颜色深浅与疾病有很大关系,主要表现如下:
罐印颜色黯黑,一般表示体内有血淤。多见于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较重,也会出现此种印迹。如印迹数天不退,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较长时间来调理;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黑紫印,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应驱寒。
罐印发紫伴有斑块,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淤。
罐印呈散在性的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淤之证。
罐印淡紫伴有斑块,提示以虚为主,兼有血淤。如斑点在穴位处明显者,表明与此穴相关的内脏虚弱,比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
罐印鲜红而艳,提示阴虚或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会出现。
罐印呈鲜红散在点,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不高出皮肤,如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提示与此穴所相关的脏腑异常或存在病情。一般在临床上走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来治疗,以调节内脏功能。
要提醒的是,在家中拔罐时,要注意保暖。最好不要在心前区、皮肤细嫩处、皮肤破损处、皮肤瘢痕处、乳头、骨突出处拔罐,且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拔罐的旧痕未消退前,不可在原处拔罐。为了安全起见,推荐家庭采用真空拔罐。这种真空罐操作简单,调控自如,安全性高,不会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烧伤事件。
拔罐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手段,拔罐成为了现代人追捧的一种传统养生项目,有些人身体稍微不舒服就去拔罐,因为拔罐能够祛湿逐寒达到保健的效果。有些人拔罐后皮肤的颜色特别深,上面还会冒着一些小水泡,那么,拔罐后皮肤颜色深就是身体差吗?
二、拔罐后皮肤颜色深并不一定代表身体差,也并不一定是体内毒素排出就越多,皮肤所呈现出来的颜色深浅,只能作为一个参考的标准,不能直接看成是效果的体现。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拔罐所产生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拔罐的颜色深浅与拔罐的粒度方法都有一定的关系。
三、拔罐时如果操作不当或者力度太大,皮肤的颜色自然就会越深,拔罐的时间过长也颜色越来越深,甚至有些人拔罐之后还会有一些小水泡,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所谓的身体在排出毒素,而是因为拔罐的时间太久引起的。
拔罐是一种很常见的中医疗法,只要方法正确,力度或时间把握得当,身体就会获得很多的好处,但拔罐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在拔罐的过程中也要了解自己的体质,如身体比较虚弱的人,一般是不建议拔罐的,拔罐只会加重虚弱的症状,反而让身体产生不适。因此,选择拔罐必须要选择正规的中医馆,在专业的中医指导下进行,以免因拔罐不当而影响到自身的健康。
拔罐之后,我们的身上都会有印记,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印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印记会比较浅,有的人印记会比较深。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人体不同位置健康状况都是不同的,所以拔罐表现的颜色,状态也都是不同的。同时拔罐还有很多注意事项,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拔罐,如果需要拔罐最高咨询中医或者专业按摩师。
在拔罐后,如果皮肤上出现水泡,最好先涂少量的龙胆紫药水,待药水晾干后水泡会自然消失或萎缩,如果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或用消毒注射器抽出水泡内的液体,然后包上消毒纱布,并注意定时更换,皮肤愈合后再继续拔罐。
拔罐后不宜立刻洗澡
拔罐后皮肤非常脆弱,而且毛孔完全处于张开状态,此时洗澡很容易使邪气通过毛孔进入皮肤,引发感冒,此外,拔罐后洗澡还容易使皮肤受损,感染,发炎,因此,即使拔罐后出汗较多,也应当立刻穿衣或盖被,若没有出现水泡等情况,3小时后可以洗澡。
拔罐后喝热水
拔罐过程使毛孔张开,在令邪气外散的同时会带走体内的一部分津液,拔罐后喝一杯热水可以充分补充人体流失的水分,并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代谢物排出。
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
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
紫点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
鲜红而颜、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
红而暗——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虚寒、湿邪
皮肤微痒——风邪、湿症
水泡、水肿、潮湿——寒症、湿气盛
罐中有水珠者—— 寒湿重
紫红、暗红 ——阴症、寒症、血郁
潮红、淡红 ——虚症
局部很快恢复原样 ——说明快痊愈
拔火罐后出现的颜色一般代表着疾病的一个进展,以及疾病的虚实轻重和身体致病病因。
如果拔完罐后罐印是紫黑色的,一般提示身体寒凝血瘀的情况比较严重,这种颜色的罐印多是在身体遭受风寒邪气后产生的。
如果拔完罐后出现的是紫色斑点,则提示身体有气滞血瘀的情况发生。多是因为心情不畅,肝郁气滞引起一般都是有气滞。
假如拔罐后颜色非常浅,是灰白色,则表明身体有寒湿邪气,出现这种颜色罐印的人群不宜留罐过长时间,否则容易使皮肤出现水泡,造成皮损。
如果罐印是潮红色罐印,则提示体内有热邪;另外罐印表面有皮纹或者轻微的瘙痒一般说明身体内有风邪和湿邪,假如罐内有水气的话,一般说明该部位是有湿气的。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721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梅毒有哪些传播途径?
下一篇: 冬天手脚冰冷出汗该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