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机:此时泄泻,多是余毒奔越。
证候表现:但余毒下泄者,泻必有声,其粪或黄或赤而臭,或直漂射而出。
治则治法:不宜骤止。
病因病机:此皆热注大肠,余毒因泻而解也。
预后:毒尽其泻自止。
处方:若泻不止,用五苓散,加牛子、木通、车前。
出处:《种痘新书》·卷之八(卷)·结痂杂症(篇)
原文:泄泻(无妨)此时泄泻,多是余毒奔越,不宜骤止,但余毒下泄者,泻必有声,其粪或黄或赤而臭,或直漂射而出,此皆热注大肠,余毒因泻而解也,毒尽其泻自止。若泻不止,用五苓散,加牛子、木通、车前。惟粪青白,而泻滑溜无声者,乃脾虚也,用参术调脾散,与豆蔻丸治之。若泻蛔虫,或蛔虫从口鼻而出,俱不治,此脏败而虫不能安也。若泻脓血,则内有蓄热,因泻而解,或内痘既溃,故下脓血也,必下尽自安,不可止涩。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710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锁阳的食用方法
下一篇: 宝宝上火有4种表现-食疗去火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