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3款食疗方祛湿健脾胃

健康管理师 2023-12-10 05:51:21

3款食疗方祛湿健脾胃

【青椒炒鸭块】

材料:青椒、鸭脯肉、鸡蛋、黄酒、淀粉。

做法:将鸭脯肉劈成薄片,用清水洗净后沥干;将鸡蛋取蛋清和干淀粉、盐搅匀与鸭片一起拌匀上浆;青椒去籽、去蒂洗净后切片。锅烧热后加油烧至四成热,将鸭片下锅、划散,炒至八成熟时,放入青椒,待鸭片炒熟倒入漏勺。锅内留少许油,加入盐、酒、高汤、烧至滚开后,再将鸭片、青椒倒入,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几下装盘即成。

功效:温中健脾,利水消肿。

【白鲫滚荷包蛋】

材料:白鲫鱼、鸡蛋、生姜、胡椒粉。

做法:白鲫鱼宰洗净,慢火煎至微黄,铲起;鸡蛋煎为荷包蛋状,铲起;起油锅爆香姜片,加入清水,大火滚沸,下白鲫鱼滚片刻,下荷包蛋,滚沸后撒入适量食盐、胡椒粉便可。

功效:祛湿开胃。

【胡椒老鸡猪肚汤】

材料:胡椒、红枣、老鸡、猪肚、生姜。

做法:红枣洗净、去核;老鸡宰净洗净,去皮和尾部;猪肚洗净,刮去肥脂,反转用盐、生粉搽擦,再冲净,稍压碎的胡椒粒放猪肚内。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大火煲沸后改小火煲3小时,调入适量盐、油便可。

功效:胡椒有温中、下气、消痰、止痛的作用,猪肚则补虚损,健脾胃。

健脾养胃祛湿汤的做法_健脾养胃祛湿喝什么汤好

  健脾 养胃 祛湿是女性冬季 养生 的一个主题,那你知道健脾养胃祛湿汤是怎么做的吗?健脾养胃祛湿喝什么汤的效果好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健脾养胃祛湿汤的做法,仅供大家参考!

  健脾养胃祛湿汤的做法
  一、茶树菇炖排骨汤

  材料:排骨250克、茶树菇30克、胡萝卜半根、姜4小片、盐适量。

  做法:

  1、排骨切块洗净备用。茶树菇提前半小时泡发好。

  2、胡萝卜去皮切滚刀块,姜切片备好。锅下水烧开后,放入排骨焯水,然后洗净排骨表面浮沫。

  3、将排骨、茶树菇、胡萝卜和姜片放加内胆里,加入适量的水。后把内盅放入电炖盅里,盖上盖子,加入适量的水。

  4、四小时后听到响铃就炖好了,加入适量盐即可开吃。

  功效:茶树菇有健胃止泻之功效,并且有抗衰老、降低胆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茶树菇炖排骨汤,是一款秋季健脾养胃汤。

  二、莲藕红豆章鱼煲猪踭汤

  材料:莲藕800克,红豆、莲子各50克,红枣5个,章鱼干1只,猪踭500克,陈皮1/3个,生姜3片。

  做法:

  1、各物洗净,莲藕去节、切段

  2、红豆、莲子、章鱼稍浸泡;红枣去核

  3、猪踭切块,与生姜一起下瓦煲,加水30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两小时,下盐便可。

  功效:莲藕能健脾、开胃、养血。红豆亦为旺血之 食材 。猪踭为猪肉之上乘,常为广东民间入汤之用,关键此汤中加入章鱼干既养阴又让汤味更鲜美、可口。

  此汤甘润鲜美可口,有健脾益气、养胃生津、 滋阴 补肾 之功。

  三、猪骨山药汤

  材料:猪脊骨适量、山药适量、嫩玉米适量、桂皮适量、生姜适量、香叶适量、枸杞适量、精盐适量。

  做法:

  1、猪脊骨洗净,用刀斩成小块。把猪脊骨焯水,去血沫捞出备用。

  2、砂锅里添足水,放入猪脊骨、姜片、桂皮、香叶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炖制。

  3、嫩玉米切成小块。砂锅煮30分钟后倒入嫩玉米块,小火继续炖制。

  4、山药去皮,切滚刀块。把山药块倒入砂锅。洒入枸杞。调入适量精盐,小火煮10分钟即可。

  功效:山药具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的功效,是秋季脾胃虚弱者的最佳药方。

  四、黄芪煲牛肚汤

  材料:黄芪50克、牛肚500克、红枣3个、生姜4片。

  做法:

  1、黄芪稍浸泡,洗净

  2、把牛肚处理干净,用盐再搓擦净

  3、红枣去核,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

  功效:民间认为牛肚能消积除滞健脾益胃,而 中药 黄芪性味平和,具健脾补中、益气之功。合而为汤则有益气血、健脾胃之功,主治脾胃气虚型的 消化 不良、气短乏力、食后腹胀等。

  五、风栗鲜淮山红枣煲鲜鸡汤

  材料:鲜淮山1条、风栗肉12个、红枣6个、鸡半只、猪瘦肉100克、生姜3片。

  做法:

  1、各物分别洗净。

  2、鲜淮山刮皮、切块,风栗肉切对半。

  3、鸡去脏杂、尾部,一起与瘦肉、姜和红枣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

  功效:鲜美清润,有益气生津、健脾养胃、强筋壮骨之功,且男女老少皆宜。
  健脾养胃祛湿的 食疗 方
  1、老姜茶

  材料:红茶6克,老生姜10克,蜂蜜适量。

  制作:将红茶叶与老生姜加清水煎茶,待温时,调入蜜糖饮用。

  功效:温中散寒,健胃消食。适用于寒邪所致 胃痛 。

  注意: 湿热 型胃痛不宜用。

  因此,在气温变冷的时候,宜进食温中散寒之品祛除寒邪,给胃部温暖,可减少胃壁的肌肉收缩痉挛,常可使胃痛得到缓解。

  2、良姜粥

  材料:高良姜末15克,大米100克。

  制作:先将高良姜末置粥锅内,并加入清水2000毫升,用中火煎至1500毫升,去良姜渣,再放入洗净大米用文火煮成糜粥。温热服食。

  功效:本粥能温胃行气,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或感受风寒引起的胃痛。

  注意:本粥不宜冷服。

  3、肉桂砂仁炖牛月展

  材料:肉桂3克,砂仁6克,陈皮3克,鲜牛月展250克,生姜3片。

  制作:先将肉桂刮去粗皮,砂仁打碎,陈皮、生姜洗净。牛月展洗净切块,飞水去膻味。然后把全部材料放入炖盅内,加凉开水适量,隔水炖2小时,调味食用。

  功效: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注意:湿热胃痛不宜食用本炖品。

  养胃吃什么好 六款药膳暖胃健脾

  4、白胡椒酿红枣

  材料:红枣5个,白胡椒10粒。

  制作:先将红枣洗净去核,白胡椒略打裂开。然后在每个已去核的红枣内放入白胡椒2粒,待煮饭时,放在饭面上蒸熟食用。

  功效:温中补脾,暖胃止痛。适用于寒性胃痛。
  健脾养胃祛湿的食物
  猪肚:猪肚即猪的胃,以形补形,效果特别好。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妇女和孩子,用猪肚炖汤喝可以急补脾胃,对由脾胃不适引发的其他 疾病 也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羊肉:羊肉含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钙、磷、铁等人体所必需的 营养 成分,常被人们用作冬季御寒和进补 壮阳 的佳品,具有暖中补 肾虚 、开胃健脾、御寒去湿之功效。

  狗肉:性温味甘,具有安五脏、暖肾壮阳之功效,善治脾胃虚寒之症疾。在冬季里常吃狗肉,对于脚冷、腰痛、体质虚弱者有良好的保暖御寒作用。

  牛奶:牛奶补肺胃,生津液,润大肠,对阴虚胃痛,津亏 便秘 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消化性溃疡病、习惯性便秘等情况也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效果。患有 腹泻 、脾虚症、湿症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合适过量的饮用牛奶。

  核桃:它含有40-50%的脂肪,其中多数为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及高 血压 之功效。核桃仁中还富含磷脂和维生素E,具有增强细胞活性,促进造血功能,增进食欲之功效。这些都对提高身体 健康 ,抵御寒冷大有益处。

  板栗: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三经,有养胃健脾、强筋活血等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

去湿气的食疗方

  最近降雨多,天气又闷热,人们体内的湿气比较重要,要注意祛湿,众所周知 中医 讲究阴阳平衡,如果一个人的湿气过重的话,那么是一定会引起很多的 疾病 的,像 便秘 ,就是一种常见的湿气过重的表现,当然了如果一个人湿气过重的和衣而卧,就会疾病缠身,对 健康 是非常不利的,而对于一些怕胖的人来说湿气过重,更是引起肥胖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而最近降雨多,天气又闷热,人们体内的湿气比往常重,去湿气可以吃些祛湿食物,下面是我整理的资料,希望大家能喜欢!
  能去湿气的食物
  1、薏米

  中医称薏米为?薏苡仁?,是祛湿消肿的上品。薏米是清除体内湿毒的好食物,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时节阴雨连绵,空气湿黏,很多人都会?伤暑?,这时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的作用。

  推荐 食谱 :薏米红豆汤

  不需考虑什么比例,将两种 食材 各抓一把来熬汤,可放点冰糖,祛湿效果极佳。其有效成分大半在汤里,因此可灌入瓶中带到单位去喝。建议不加大米,大米有湿气,虽然口感好但会使功效大打折扣。

  2、鲤鱼

  夏季气候温热潮湿,适当喝些鲤鱼汤,有助于祛湿开胃、利水消肿。而从 营养 学角度来说,鲤鱼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极易被 消化 吸收。

  推荐食谱:鲤鱼汤

  鲜鲤鱼1000 克、葱白15 克、荜茇5 克、料酒10 克、川椒10 克、味精1 克、生姜.15 克、醋15 克、香菜30 克、精盐10 克,鲜鲤鱼去鳞鳃、内脏,洗净,切成3 厘米的小块;将葱、姜拍破。将荜茇、鲤鱼、葱、姜、川椒、精盐、料酒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烧沸,移文火上炖熬约40 分钟。加入醋和味精后,即可出锅。

  3、白扁豆

  白扁豆就是一味补脾暖胃,化湿消暑、补虚止泻的药食两宜佳品。

  推荐食谱:白扁豆大米粥

  白扁豆25g、大米50g、清水1000ml。将白扁豆洗净后泡8-10个小时,大米洗净,用清水泡1个小时后,与白扁豆放入砂锅中,砂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煮开,小火炖至扁豆熟软即可。

  4、荷叶

  荷叶色青绿,气芬芳,是传统药膳中常选用的原料。荷叶有清暑利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等功效。近代研究证实,荷叶有良好的降 血脂 、降胆固醇和 减肥 的作用,其 食疗 范围进一步扩大。

  推荐食谱:荷叶煮茶

  这是凉茶的经典配方,有清暑利湿、凉血止血的作用。将荷叶撕成小片,用开水冲泡就可以了,淡淡的清香,再配点冰糖,一天喝两次,的确是夏季美饮。其实,荷叶茶是四季饮品,夏季祛湿,秋冬季也可降脂。很多人在夏天 收集 荷叶,晾晒后在秋冬季泡水喝,的确是不错的主意。
  其他祛湿食物
  1、苦瓜

  苦瓜内含奎宁。具有 清热 解毒 、祛湿止痒之功。可用于治疗热毒、疖疮、痱子、 湿疹 等病症。

  2、韭菜

  韭菜内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及钙。磷、铁、蛋白质、纤维素等。韭菜还有解毒祛湿的功效,故韭菜汁外搽可治湿疹。

  3、红豆

  红豆可增加肠胃蠕动,减少便秘,促进排尿。可在睡前将红豆用电锅炖煮浸泡一段时间,隔天将无糖的红豆汤水当开水喝,能有效促进 排毒 。

  4、胡萝卜

  胡萝卜对改善便秘很有帮助,也富含?-胡萝卜素,可中和毒素。新鲜的胡萝卜排毒效果比较好,因为它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打成汁再加上蜂蜜、柠檬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

  5、地瓜

  地瓜所含的纤维质松软易消化,可促进肠胃蠕动,有助排便。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连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6、绿豆

  绿豆具清热解毒、除湿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绿豆汤有利于排毒、消肿,不过煮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有机酸、维生素受到破坏而降低作用。
  为什么 养生 要进行食疗?
  中医历来强调?药疗不如食疗?,以食物为药物具有以下几大优势,这也是为什么要选择食疗来进行养生的原因。

  1.食疗不会产生任何毒副作用。而药物治病则不然,长期使用往往会产生各种副作用和依赖性,而且还可能对人体的某些健康造成影响。

  2.这些食物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之物,价格低廉,有的甚至不花分文,让我在日常用餐中便可达到治病的目的,这又是昂贵的医药费所无法比拟的。

  3.食物为药还具有无痛苦的优点,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针,吃药,甚至手术之苦。

  食疗是最好的 偏方 ,食疗确实对防病治病 有很好好的功效,有不同于药物治疗的优点,但不等于食疗能包治百病,也不能因此代替药物治疗。

夏季祛湿有哪些食疗方?怎么做才好吃

介绍几款去湿食疗方:
1.薏米红豆粥:人人皆宜的去湿佳品,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注意:不放米效果特好)
2.清热祛湿粥 : 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 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温热服食。
疗效: 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但 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3.消暑健脾祛湿汤:蜜枣、赤小豆、生姜苡仁、扁豆、葛根、玉竹、陈皮。
功能:清热解暑、巩固排泄及消化系统功能。
4.健脾祛湿茶:白术50克、茯苓50克,甘草50,枸杞50克,贡菊50克,香橼50克(如是男性不加此药)
5.和中化湿汤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6. 清热祛湿汤
材料:土茯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茯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祛湿,清热毒。
7.鹌鹑祛湿汤
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适合清热祛湿,润肺化痰。
8. 横脷祛湿汤
材料:猪横脷250克,夏枯草、棉茵陈各10克,生姜2片。
做法:把猪横脷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
该汤不但清热祛湿,去肝热,对糖尿病人还有食疗功效。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710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