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留在肋膈窦的小量血胸,胸部X线检查可能不易被发现,或见到肋膈角消失。血胸量较多者,则显现伤侧胸部密度增大。在侧卧位胸片上显示比较清楚。大量血胸则显示大片浓密的积液阴影和纵隔移位征象。小量血胸(500毫升以下)可无明显症状。中等量血胸(500-1000毫升)和大量血胸(1000毫升以上)血、气胸病例则显示液平面。胸膜腔穿刺抽得血液则可确定诊断。血胸病人经穿刺抽血,胸膜腔积液减少后,可又增多。胸膜腔内血液凝固,穿刺未能抽出血液或仅能抽出少量血液,但休克症状加重或X线检查胸膜腔积液量增多;胸膜腔引流后每小时引流量超过200ml并持续2小时以上者,都提示有进行性出血,需及时处理。
胸膜腔积血可引起低热,但如出现寒战高热、白细胞计数增多等化脓性感染征象,则应穿刺抽液送作细菌涂片和培养检查。
血胸演变形成纤维胸,如范围较大者可出现病侧胸廓塌陷,呼吸运动减弱,气管、纵隔向病侧移位,肺通气量减少。X线检查显示纤维板造成的浓密阴影。
虽然有些疾病在我们生活中是没有听说且见到过的,但是它们却着着实实的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当我们不小心触碰到它的时候,它就会以特殊的方式来招呼我们。专家介绍,血胸就是一种不常见的病症。那么,你知道血胸患者应如何进行保健吗?
血胸患者应如何保健?
1、饮食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忌烟酒忌辛辣,忌吃生冷食物。
2、不要去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注意不要着凉感冒。
3、不要被动吸烟。不做打球、跑步等剧烈运动。
4、可做扩胸的运动,但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注意动作、幅度勿大。
5、按时回医院复诊,如有胸痛等及时就诊。
目录 1 拼音 2 基本信息 3 发布通知 4 临床路径全文 4.1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4.1.1 适用对象 4.1.2 诊断依据 4.1.3 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4.1.4 标准住院日为≤10天 4.1.5 进入路径标准 4.1.6 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应≤12小时 4.1.7 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4.1.8 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4.1.9 术后住院恢复≤9天 4.1.10 出院标准 4.1.11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4.2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表单 5 临床路径 1 拼音 lèi gǔ gǔ zhé hé bìng xuè qì xiōng lín chuáng lù jìng (2019nián bǎn )
2 基本信息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2019年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19年12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有关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933号)印发,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考使用。
3 发布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有关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9〕9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为进一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我委组织对19个学科有关病种的临床路径进行了修订,形成了224个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现印发给你们(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医政医管栏目),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考使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19年12月29日
4 临床路径全文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2019年版)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ICD9CM3:34.04)。
4.1.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病史:多有外伤史。
2.临床表现:
(1)主诉:胸痛、咳嗽、血痰、气促、呼吸困难;
(2)体征: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音低或消失,局部触痛和胸廓挤压征(+),典型的临床特征是骨擦音和骨擦感。多发性肋骨骨折有时可有反常呼吸。
3.X线胸片检查以及CT。
4.1.3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充分镇痛,胸带固定。
4.1.4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4.1.5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22.30/S22.40伴S27.10/20肋骨骨折/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创伤性血胸创伤性血胸/创伤性血气胸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1.6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应≤12小时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
(2)X线胸片、心电图;
(3)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骨质疏松相关的骨代谢检查、骨髓瘤相关检查、胸部CT、血气分析、腹部超声等。
4.1.7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2.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
4.1.8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手术方式:胸腔闭式引流术。
3.术中用药:抗菌药物。
4.输血:视出血情况决定。
4.1.9 (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胸部X线片等。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4.1.10 (十)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体温正常,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2.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4.1.11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需要开胸手术,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张力性气胸和进行性血胸。
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ICD9CM3:34.04)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0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手术日)
住院第2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开化验单及检查单
□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诊断
□ 向患者家属告病重或病危通知(酌情),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 局部麻醉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入院检查
□ 继续对症支持治疗
□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其注意事项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胸外科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
□ 饮食
□ 心电监护
□ 吸氧
□ 胸带固定
□ 使用镇痛药物
□ 视病情通知病重或病危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 X线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必要时)
□ 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血型
□ 血气分析(必要时)
□ 呼吸机无创辅助呼吸(必要时)
□ 局部麻醉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长期医嘱: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 祛痰药物的使用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X线胸部
□ 其他医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宣教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3~9天
住院第10天
(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
□ 根据体检、X线胸片、CT结果和既往资料确定诊断及是否需要开胸手术治疗
□ 根据其他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合并其他疾病
□ 并发症的防治
□ 对症支持治疗
□ 完成病程记录
□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评估,确定有无并发症情况,明确是否出院
□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返院复诊的时间、地点,胸带继续固定两周,近期避免运动,呼吸功能锻炼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视情况可第二天起开始治疗):
□ 抗菌药物的使用(必要时)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出院前或必要时)
□ 复查X线胸片(出院前或必要时)
出院医嘱:
□ 注意休息、营养,避免运动
□ 胸带继续固定两周
□ 出院带药(必要时)
□ 半月后复诊,不适随诊
主要
护理
工作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指导患者咳嗽、排痰及呼吸功能锻炼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5 临床路径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93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血胸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