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淋巴结结核中医称为“瘰疬”,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一般的在人体抗病能力低下时引起发病。结核杆苗大多经扁桃体、龋齿侵入,少数继发于肺或支气管的结核病变。 颈单侧或双侧可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初期,肿大淋巴结硬,无痛,可推动。病变发展,因淋巴结周围炎,使与皮肤和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各个淋巴结也可互相粘连,融合成团。晚期,淋巴结发生乾酪样坏死、液化,形成寒性脓肿。破溃后可流出豆渣样或米汤样脓液,最后形成一经久不愈之窦道或慢性溃疡。颈淋巴结结核:结核杆菌大多经扁桃体、龋齿侵入,少数继发于肺或支气管的结核病变。但只有在人体抗病能力低下时,才能引起发病。病期常为1~3月或更长。其临床表现为:
1.少部分病人可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
2.一般位于单侧或双侧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也可如概述中,上述不同阶段的病变同时出现于同一病人的各个淋巴结。
急性淋巴结炎是指致病菌从损伤破裂的皮肤或粘膜侵入或从其他感染病灶,如疖、足癣等处侵入经过淋巴管到所属区域的淋巴结引起淋巴结急性发炎。急性淋巴结炎未彻底治愈或机体过度劳累、抵抗力低下时,迁延而成慢性淋巴结炎。急性淋巴结炎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痈热,伴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炎症若扩展到淋巴周围,几个淋巴结可粘连成团,也可发展成脓肿,治疗得当可消退,有时可遗留一小硬结。慢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或硬,略有疼痛,常能自愈,当劳累或机体抵抗力低时肿痛加剧,有时也可发展为急性淋巴结炎。发生淋巴结炎主要原因是感染金黄色葡萄球和溶血性链球菌。治疗原则为处理原发病灶,早期抗炎治疗。急性淋巴结炎形成脓肿,作切开引流。急性淋巴结炎发生在颈部相当于中医的“颈痈”;发生在腋下属中医“腋痈”范畴;发生在腘窝,中医称“委中毒”;发生在腹股沟,中医你“胯腹痈”。慢性淋巴结炎属中医“脊核”范畴。痈的发病原因为外感风湿,风热挟痰蕴结少阳、阳明之络;或因肝胃之火毒上炎,挟痰凝结;或因乳蛾、口疳、龋齿;或头面疮疖以致毒邪流窜;或因上肢皮肤破损染毒,毒邪循经流窜;或因肝脾血热兼忿怒气郁形成腋痈;也有因湿热内蕴,气滞挟痰凝结;或下肢、阴部破碎感染,毒邪循经继发为胯腹痈;或因湿热下注,壅而不行;亦可因冻疮、足跟皲裂、足癣、湿疹等感染毒邪,以及湿热蕴阻,经络阻隔,气血凝滞所致。治疗原则拟清热解毒、化痰消肿为主,并根据发病部位和不同阶段进行辨证施治。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疾病名称 5 英文名称 6 结核性淋巴结炎的别名 7 分类 8 ICD号 9 流行病学 9.1 感染源 9.2 感染部位 9.3 感染途径 9.4 易感因素 10 结核性淋巴结炎的病因 10.1 病原学 10.2 病理改变 10.2.1 渗出 10.2.2 变质 10.2.3 增生 11 发病机制 11.1 直接感染 11.2 血源性 11.3 淋巴引流 12 结核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 13 结核性淋巴结炎的并发症 14 实验室检查 15 辅助检查 16 结核性淋巴结炎的诊断 17 鉴别诊断 18 结核性淋巴结炎的治疗 18.1 全身治疗 18.2 局部治疗 18.3 手术治疗 19 相关药品 20 相关检查 附: 1 结核性淋巴结炎相关药物 1 拼音 jié hé xìng lín bā jié yán
2 英文参考 tuberculous lymphadenitis
3 概述 引起面颈部结核性感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是结核杆菌,即结核病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该菌染色后用酸、堿或酒精洗涤不易脱色,故又称为抗酸杆菌。结核杆菌因对各种动物致病力不同,分为几个类型,其中只有牛型和人型,特别是人型,是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结核杆菌为不能运动,不长芽孢,亦无荚膜,生长繁殖都需要氧的病原体。痰液内的结核菌可生存20~30h;当痰液在阴湿的地方结核菌可生存6~8个月。故而不良的卫生习惯(公用杯盏、共同用餐、咳嗽或喷嚏不用手帕掩口鼻和随地吐痰)及与开放性结核患者共居未隔离、消毒,均可导致感染率增高。感染并不一定发病,当宿主营养不良或全身状况差或免疫力低下时方发病。
口腔、面颈部结核性感染常见为口腔黏膜的结核性溃疡、面部皮肤寻常狼疮;面颈区结核性淋巴结炎和颌骨结核性骨髓炎。本节仅对后二者疾病进行讨论。
面颈区是人体结核性淋巴结炎(tuberculous lymphadenitis)发病率最高的部位,患者多为青少年,30岁以上者罕见,性别无明显差异。多数病人无全身其他部位结核病史,推测病原菌多由口腔龋齿穿髓、牙周病、口腔创口或溃疡、扁桃体及咽部侵入。但侵入部位常无结核病变表现。少数患者可有肺或支气管结核病变。
结核性淋巴结炎患者需加强营养和适度休息,给予抗结核药物,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和乙胺丁醇。针对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菌株及治疗后易复发的问题,主张联合用药及较长期足量用药原则。
淋巴结内已液化形成脓肿者,可由正常皮肤处穿刺,抽去脓液后,用异烟肼100mg或链霉素0.5g溶液,注入淋巴结的包膜及脓腔内,隔天1次或每周2次,直至淋巴结缩小,无坏死物为止,再继续全身用药3~6个月。如淋巴结已溃破形成瘘管或溃疡,而无严重继发感染,可施行刮除术,伤口不加缝合,局部用链霉素或异烟肼溶液冲洗窦道,并用浸有以上药液的纱条填塞创道,每日换药至瘘管封闭,继续全身用药。
对淋巴结体积大、数目多、尚无明显液化、与周围组织及皮肤无粘连、可移动的结核性淋巴结炎,药物治疗常需冗长疗程,且疗效不满意,应考虑手术摘除。对此类病例,手术治疗是既简单,又收效较快的治疗方法。
4 疾病名称 结核性淋巴结炎
5 英文名称 tuberculous lymphadenitis
6 结核性淋巴结炎的别名 lymphadenitis tuberculosa
7 分类 口腔科 > 口腔颌面外科学 > 口腔颌面部感染 > 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和性传播疾病 > 面颈部结核性感染
8 ICD号 A18.8
9 流行病学
①通过活动性肺结核痰液在易感部位自体接种。有文献报道仅10%口腔结核患者有结核病史,但对口腔结核患者仔细进行全身检查,90%可发现肺结核,其中30%病人可能为活动性肺结核。
②通过淋巴、血行播散到口腔易感部位。咽后部及扁桃体周围为淋巴组织丰富区,颌骨及颧骨结核多为血行播散。
③通过呼吸将空气中的结核杆菌吸入口腔,在易感部位繁殖发育。口腔科医师在诊治病人过程中可通过接触患者唾液、血液而造成自身感染或通过污染的器械传染给其他人,造成医源性感染。
口腔结核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以往认为临床多为继发性口腔结核,原发性很少见,但近来原发性口腔结核亦很常见。
10 结核性淋巴结炎的病因
结核菌不能抵御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亦不能产生内外毒素,其致病性及抗原性与胞壁结构中的脂类有关。结核菌的致病作用是它与感染机体相互作用,引起免疫病理过程及组织损伤的结果。
10.2.1 (1)渗出 病灶区组织充血、水肿,渗出液含浆液和细胞成分,使病灶混浊,边缘不清。病灶渗出物内可见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少量上皮细胞。抗酸染色可找到结核杆菌。
10.2.2 (2)变质 受累组织可发生凝固性、干酪样坏死,肉眼观坏死组织似干酪,镜下可见坏死崩解的组织细胞、白细胞及结核杆菌。病灶周围多伴有渗出性改变,可见类上皮细胞。如局部组织变态反应剧烈,干酪样坏死组织可发生液化。
10.2.3 (3)增生 形成特殊的肉芽肿即结核结节。肉眼观病灶呈粟粒大小结节,境界清楚,亦可有增大融合者。镜下可见典型类上皮细胞,可有体积甚大,胞核多达5~50个,呈环形或马蹄形排列的多核巨细胞,称郞汉斯巨细胞。结节最外层常有不等量的淋巴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
上述3种变化在人体可先后发生,或同时存在,往往以其中某一病变为主,当人体免疫力较强或结核杆菌致病力减弱时,变质、渗出性病变可转为增生性病变,形成结核结节;反之若人体免疫力减弱,变态反应或结核杆菌致病力增强时,渗出和增生性病变也可干酪样坏死。
11 发病机制 结核杆菌侵袭人体,主要由呼吸感染与进食后的胃肠感染。口腔、面、颈软硬组织感染结核杆菌的途径有以下几种途径。
不良口腔卫生状况和炎性病灶使口腔颌面部抵抗力降低;系统性疾病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也是重要原因,如HIV阳性患者,结核发病率明显升高。
12 结核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 结核性淋巴结炎常在颈部的一侧和双侧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缓慢长大的肿大淋巴结,好发部位是颌下淋巴结、颈深上淋巴结和颈浅淋巴结,以颈深上淋巴结最常见。初期,肿大淋巴结表面光滑、中等硬、无疼痛,肿大的淋巴结相互分离、边界清楚,可移动。病变发展出现淋巴结周围炎,肿大淋巴结相互粘连、融合成团,并与周围组织及皮肤粘连,形成不易移动的结节性肿块。晚期,淋巴结中心发生干酪样坏死、组织溶解液化,淋巴结变软,出现波动,形成所谓的结核性冷脓肿。脓肿侵及浅表皮肤,使该部皮肤色泽暗红,压之有凹陷性水肿,继之皮肤自行溃破或经切开引流后,有豆渣样或稀米汤样脓液排出,遗留经久不愈的瘘口或溃疡,瘘道口或溃疡面呈暗红色,皮下常有潜行瘘管,长期病变局部皮肤可出现萎缩,失去弹性,如经治疗,局部痊愈遗留由浅及里的瘢痕。
颈部结核性淋巴结炎可合并化脓性细菌感染,而出现急性化脓性炎症的表现。淋巴结急性肿大、疼痛明显,局部皮肤可有发红、发热表现,全身表现有发热等中毒症状。
结核性淋巴结炎多无明显全身症状,但患者常有体质虚弱、营养不良或贫血。偶有低热、夜间盗汗、食欲缺乏、消瘦和血沉加快,若伴其他部位结核病变,则症状可较明显。
13 结核性淋巴结炎的并发症 颈部结核性淋巴结炎可合并化脓性细菌感染,而出现急性化脓性炎症的表现。结核性淋巴结炎多无明显全身症状,但患者常有体质虚弱、营养不良或贫血。偶有低热、夜间盗汗、食欲缺乏、消瘦和血沉加快,若伴其他部位结核病变,则症状可较明显。
14 实验室检查 结核菌素皮内试验(OT试验)阳性有诊断意义;但阴性不能排除本病。取脓或穿刺抽吸内容物涂片抗酸染色,可能发现抗酸杆菌。
15 辅助检查 可行穿刺抽吸肿大淋巴结或切除1个淋巴结送病理检查。
16 结核性淋巴结炎的诊断 依据患者多为青少年,历时较久的颈部多数肿大淋巴结,无明显主观症状,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的脓瘘等特征,常易作出诊断。结核菌素皮内试验(OT试验)阳性有诊断意义;但阴性不能排除结核性淋巴结炎。取脓或穿刺抽吸内容物涂片抗酸染色,可能发现抗酸杆菌。
17 鉴别诊断 早期颈淋巴结结核与慢性淋巴结炎不易鉴别,有待临床密切观察或寻找有无感染原发灶。对体积增至很大而不发生干酪样坏死的结核病变的淋巴结群,可能误诊为恶性淋巴瘤,但恶性淋巴瘤常为系统性淋巴结、肝脾肿大,且伴全身不同程度发热,淋巴结肿大速度较快;而结核性具有颈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无压痛等特点,此外必须排除转移癌,由于一些口腔或鼻咽癌原发灶部位隐蔽,临床首先发现颈部的转移灶,因而对颈部淋巴结,尤其颈深上组肿大病员,应常规检查鼻咽、口腔、喉和甲状腺。诊断尚有困难病员,可行穿刺抽吸或切除1个淋巴结送病理检查。
18 结核性淋巴结炎的治疗
19 相关药品 氧、胶原、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
20 相关检查 结核菌素皮内试验
结核性淋巴结炎相关药物 枸橼酸乙胺嗪片 给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少副作用。(3)对有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急性传染病应暂缓治...
枸橼酸乙胺嗪片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90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慢性胃溃疡有什么症状
下一篇: 慢性胃溃疡早期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