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坐骨神经痛的分型治疗

佚名 2023-11-15 14:43:27

坐骨神经痛的分型治疗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按病损分为根性和干性二类。多发生于单侧,以男性青壮年多见。坐骨神经痛,病因复杂多样,且可反复发作。

以下是坐骨神经痛的分型治疗

(1)寒湿外袭

治法:散寒逐湿,温通经脉。

处方:制川乌6~12克(先煎2小时),麻黄6克,白芍15克,黄芪15克,细辛3克,地龙15克,威灵仙15克,炙甘草10克,川芎10克。

加减:下肢沉重加防己、羌活;局部麻木加当归、鸡血藤;拘挛掣痛加木瓜,兼有热象加知母、黄柏。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或类似上方治疗298例,基本痊愈183例,显效11例,有效86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94%。

常用成方:蠲痹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加术汤、小活络丹、肾着汤。

(2)肝肾不足

治法:滋肾养肝,壮筋祛痛。

处方:桂枝30~60克,生黄芪20~30克,川断10~20克,独活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寄生30克,牛膝30克,杜仲20克,生地30克。

加减:病久加五灵脂、山甲、没药;热重加知母。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或类似上方共治疗445例,基本痊愈361例,显效36例,有效3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7.5%。

常用成方:六味地黄汤、二至丸、独活寄生汤、稀桐丸等。

(3)气血瘀滞

治法:活血化瘀,利气通络。

处方:秦艽15克,制没药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羌活15克,当归15克,香附10克,牛膝8克,地龙12克,五灵脂(炒)10克,甘草6克。

加减:兼寒重加桂枝、附子;兼湿重加苡仁、苍术、桑枝;屈伸不利力加木瓜、川断;瘀重加丹参、水蛭;体虚加黄芪。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及类似上方治疗253例,基本痊愈161例,显效26例,有效4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92.9%。

常用成方:补阳还五汤、活络效灵丹等。

坐骨神经痛的四种中医疗法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骨神经病变,由于坐骨神经是下肢运动神经的支配者,所以,患有坐骨神经痛的患者腰臀及下肢常伴有疼痛的感觉。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腰椎间盘突出等,这些疾病会因为对坐骨神经的压迫而造成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随着病情的加深,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也会严重,因此很多患者都发愁,得了坐骨神经痛怎么办。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中医和西医对于坐骨神经痛都有自己有效地治疗方法。但是相对于中医来说,西医中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物大多对肠胃具有刺激性,需慎重选用,因此,绝大多数患者都习惯于中医方法治疗坐骨神经痛。中医对于坐骨神经痛治疗方法的研究积累了长久的经验,一些常见的中医治疗手段都可以应用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中:

  (1)食疗。利用食疗方法治疗坐骨神经痛常用的中药材有白术、地龙、龙脑、鸡血藤、丹参、红花、伸筋草、全蝎、炮甲、阿魏等。可以煎药汁服用或制作药膳。选用中药食疗的时候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安全用药。

  (2)外敷。利用中草药煎汁侵泡或热敷,效果也较为显著。

  (3)推拿。推拿按揉主要相关穴位,可以使得腰部及下肢气血畅通,经脉舒展,对于治疗坐骨神经痛有着很好的辅助效果。

  (4)针灸。针灸也是常用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辅助方法,根据病情的不同会选用不同的穴位,常见的穴位有环跳、夹脊、秩边、命门、三阴交、膈俞、阳陵泉、血海、委中、足三里、阿是等。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坐骨神经从腰椎脊髓发出,沿着臀部和腿部一路到达脚部,是人体最大最长的一根神经。大概分为三种情况,有一种是因为外部的创伤,或者是因为受凉引起的疼痛,会偶然间的痛一下,疾病治疗也很容易复发,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侧有疼痛的感觉,很少有双侧都疼痛的情况。再有就是全身性的疼痛,表现症状是背部腰部,逐渐感觉僵硬麻木,疼痛的感觉逐渐加重,慢慢引发到腰部臀部等地方,最后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包括主妇都会有痛的感觉,阵发性的疼痛,在半夜疼痛会更厉害一点。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最好选用保守的方法恢复:平时注意休息,注意防护,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劳累,多吃蔬菜水果,外用掏、宝的(济愈堂·坐骨顺古安玉贴),修复坐骨神经病变,相对于传统的方式,坐骨贴有以下优势:
1. 延长给药时间维持恒定的有效药物浓度,提高疗效,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药物不经消化道,避免胃酸对药效的破坏作用及对胃肠道的刺激。
3. 不损伤肝肾,药物是通过皮肤穴位吸收,不走肝脏,用的又是中药,避免了对肝肾的潜在危险。

4. 操作简单,治疗用时短,不耽搁病人工作。
5.无痛苦、无伤害,远离抗生素,减少打针、输液带来的痛苦及危害。
一:坐骨神经痛有什么症状:
1、疼痛主要限于坐骨神经分布区,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和足部,疼痛剧烈的病人可呈特有的姿势;腰部屈曲、屈膝、脚尖着地。如病变位于神经根时,椎管内压力增加时疼痛加重。
2、肌力减退的程度可因病因、病变部位、损害的程度不同差异很大,可有坐骨神经支配肌肉全部或部分力弱或瘫痪。
3、可有或无坐骨切迹处坐骨神经干的压痛。
4、有坐骨神经牵拉征,及其等位征阳性,此征的存在常与疼痛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局麻坐骨神经根或神经干此征可消失。
5、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膝反射可因刺激而增高。
6、可有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各种感觉的减退或消失,包括外踝的振动觉减退,亦可有极轻的感觉障碍。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89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