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鼠疫的临床表现

佚名 2023-11-14 04:52:13

鼠疫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2~5日。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2~7天;原发性肺鼠疫1~3天,甚至短仅数小时;曾预防接种者,可长至12天。

临床上有腺型、肺型、败血型及轻型等四型,除轻型外,各型初期的全身中毒症状大致相同。

腺鼠疫占85~90%。除全身中毒症状外,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因下肢被蚤咬机会较多,故腹股沟淋巴结炎最多见,约占70%;其次为腋下,颈及颌下。也可几个部位淋巴结同时受累。局部淋巴结起病即肿痛,病后第2~3天症状迅速加剧,红、肿、热、痛并与周围组织粘连成块,剧烈触痛,病人处于强迫体位。4~5日后淋巴结化脓溃破,随之病情缓解。部分可发展成败血症、严重毒血症及心力衰竭或肺鼠疫而死;用抗生素治疗后,病死率可降至5~10%。

肺鼠疫是最严重的一型,病死率极高。该型起病急骤,发展迅速,除严重中毒症状外,在起病24~36小时内出现剧烈胸痛、咳嗽、咯大量泡沫血痰或鲜红色痰;呼吸急促,并迅速呈现呼吸困难和紫绀;肺部可闻及少量散在湿罗音、可出现胸膜摩擦音;胸部X线呈支气管炎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如抢救不及时,多于2-3日内,因心力衰竭,出血而死亡。

败血型鼠疫又称暴发型鼠疫。可原发或继发。原发型鼠疫因免疫功能差,菌量多,毒力强,所以发展极速。常突然高热或体温不升,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无淋巴结肿。皮肤粘膜出血、鼻衄、呕吐、便血或血尿、Dic和心力衰竭,多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很少超过3天。病死率高达100%。因皮肤广泛出血、瘀斑、紫绀、坏死,故死后尸体呈紫黑色,俗称“黑死病”。继发性败血型鼠疫,可由肺鼠疫、腺鼠疫发展而来,症状轻重不一。

轻型鼠疫又称小鼠疫,发热轻,患者可照常工作,局部淋巴结肿大,轻度压痛,偶见化脓。血培养可阳性。多见于流行初、末期或预防接种者。

其他少见类型:

1.皮肤鼠疫病菌侵入局部皮肤出现痛疼性红斑点,数小时后发展成水泡,形成脓疱,表面复有黑色痂皮,周围有暗红色浸润,基底为坚硬溃疡,颇似皮肤炭疽。偶见全身性脓疱,类似天花,有天花样鼠疫之称。

2.脑膜脑炎型多继发于腺型或其它型鼠疫。在出现脑膜脑炎症状、体征时、脑脊液为脓性,涂片或培养可检出鼠疫杆菌。

3.眼型病菌侵入眼结膜,致化脓性结膜炎。

4.肠炎型除全身中毒症状外,有腹泻及粘液血样便,并有呕吐、腹痛、里急后重,粪便可检出病菌。

5.咽喉型为隐性感染。无症状,但从鼻咽部可分离出鼠疫杆菌。见于预防接种者。

花栗鼠咬了会有鼠疫吗

不会。
1、鼠疫(plague),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过鼠蚤媒介,经人的皮肤传入引起腺鼠疫,经呼吸道传入发生肺鼠疫。临床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可发展为败血症,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
2、花栗鼠属于啮齿目,松鼠科,是灰松鼠的近亲,个头却要比松鼠小的多。花栗鼠并未携带或感染耶尔森菌,所以不会传播鼠疫。

鼠疫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1、鼠蚤叮咬

经鼠蚤传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是腺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2、呼吸道感染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方式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3、皮肤感染

经皮肤传播,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

4、消化道感染

人吃了未彻底煮熟的染菌肉而感染。

扩展资料:

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易在人群中造成流行,患者死亡率极高,曾在人类历史上造成极大的危害,导致死亡总人数超过2亿。

鼠疫传染性强,病死率高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所致的烈性传染病,由于其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曾给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远在二千年以前,人类文字即有鼠疫记载。世界性鼠疫大流行,历史上记载过三次,第一次发生在6世纪,

首先在地中海附近地区流行,几乎遍及所有国家,前后持续50年,死亡人口达1亿之多;第二次发生于14世纪,当时称之为“黑死病”,波及整个欧洲、亚洲和非洲北部,前后延续15年,约造成4000万人死亡,使欧洲人口减少约有三分之一;

第三次发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波及32个国家,死亡人数也不在少数。自20世纪40年代后,较小范围的鼠疫流行仍不断发生,有些国家仍有大片鼠疫自然疫源地存在。而有些战争狂徒,不择手段地研究并使用鼠疫杆菌等生化武器来对付敌方,人为地造成鼠疫的流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鼠疫

鼠疫的传播途径?

1、皮肤的感染

鼠疫可以经皮肤传播,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者是直接接触病人的脓血或痰,然后经皮肤伤口感染。

2、消化道感染

如果体人食了没有经过煮熟的已经染菌的肉就会感染。

3、鼠蚤的叮咬

可以经过鼠蚤的传播,鼠蚤的叮咬是非常主要的传播途径,从啮齿动物到蚤再到人的传播是腺鼠疫的主要的传播途径。

4、呼吸道感染

也可以经人的呼吸道飞沫来传播,人体之间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所以飞沫就形成人到人的方式传播,并且可以造成社会中鼠疫的快速流行。

扩展资料: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所导致的传染病,由于鼠疫的传染性非常强,病死率也高,鼠疫造成的危害也非常大。早在二千年前,人类的文字就有了鼠疫的记载。而世界性的鼠疫大流行,历史上是记载过三次。

鼠疫最近一次发生是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已经是波及32个国家,而且死亡人数也不在少数。

而在14世纪,当时鼠疫是称之为黑死病,恐怖的鼠疫使欧洲人口大大减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鼠疫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65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