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4日电(记者朱玉)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人和动物,特别是家畜,如猪、马、牛等,家禽如鸡、鸭等都可以成为传染源。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猪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往往在人类流行前2周—4周先在猪中广泛传播。蚊子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蚊子叮咬感染乙脑病毒的家畜后再叮咬人,病毒即侵入人体,使人受感染。
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出现典型乙脑症状的只占少数,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在流行区,由于隐性感染的结果,大多数年长者均有较高的免疫力,发病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的儿童,尤其以3岁—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病人症状可轻重不一,重症病人的典型病程可分为:
初期。起病急骤,体温迅速上升,l天—2天内达到39℃—40℃,呕吐和头痛比较剧烈。头痛是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还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一般经3天—4天后进入极期。
极期。体温越来越高,常在39℃—40℃以上,突出的表现是脑损害症状、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脑膜刺激征,严重的可发生呼吸衰竭,引起死亡。此期持续3天—7天。
恢复期。体温多在2天—5天内退至正常,神志逐渐清醒,大多于2周左右完全恢复。部分病人恢复较慢,需要1月—3个月以上,少数重症病人可留有后遗症。 轻症病人体温一般在38℃—39℃上下,一周左右恢复,脑部症状轻微,没有后遗症。
诊断依据为 一、夏秋季为乙脑流行季节,病人有蚊虫叮咬史。二、临床特点是突然起病、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等。
治疗措施当怀疑病人患乙脑时,首先应送医院进一步诊断治疗。病人应隔离,病室要防蚊、安静、空气流通。病人多发生意识障碍,要做好口腔清洁,防止继发感染。昏迷病人要常翻身,注意皮肤清洁。保证营养及热量补充,适量补液。高热病人必须降温,以物理降温为主,头部必须枕冰袋,躯干用酒精或温水擦洗,药物可服小量阿斯匹林,儿童可用安乃近滴鼻。惊厥或抽搐时,要给氧,给镇静药,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痰液。重症乙脑病人可发生死亡,因此发现乙脑病人必须及时送医院治疗。
预防措施 :一、控制和管理传染源,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洒灭蚊药,病人要隔离。二、灭蚊与防蚊。三、预防接种,按时打预防针。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63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寄生虫病侏儒症的治疗和预后
下一篇: 重症肌无力与运动神经元病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