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部分人缺乏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免疫力,而且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一定的人传人的能力,因此,若防控不力或不当,则有可能引起流感大流行。此类病毒一旦引起大流行,影响程度很难预测:其取决于病毒的毒力、人群的免疫水平、从季节性流感病毒感染获得抗体的交叉保护作用以及宿主的个体因素。不排除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通过与人流感病毒重组重配,成为杂交病毒,从而引起大流行的可能。
H1N1病毒
H1N1是一种病毒,是Orthomyxoviridae系列的一种病毒。它的宿主是鸟类和一些哺乳动物。所有亚型的H1N1病毒已被隔离野生鸟类,但疾病是罕见。有些H1N1病毒引起严重的疾病大多发生于家禽方面,而人类却很少出现。但经过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传播和变异,这可能导致疫情或人类流感大面积传播。
与H1N1同一系列的还有H5N1, H7N2, H1N7, H7N3, H13N6, H5N9, H11N6, H3N8, H9N2, H5N2, H4N8, H10N7, H2N2, H8N4, H14N5, H6N5, H12N5等等。
变种
变种有时根据宿主而改变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禽流感
*人类流感
*猪流感
*马流感
*狗流感
也有时被命名为根据其致命的禽类,特别是鸡:
*低致病性禽流感( LPAI )
*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 ,也称为:致命流感或禽流感死亡
在H1N1为标记根据的H号码(类型的血凝素)和一个N号码(类型的神经氨酸酶)。每个亚型禽流感病毒已经变异成为各种菌株具有不同的致病概况;一些致病的一个物种,但不接受其他一些致病的多个物种。最知名的菌株灭绝。
H1N1病毒是消极意义上说,单链,分割RNA病毒。有16个不同的HA抗原( H1至H16)和9个不同的适用抗原(N1至N9)
遗传
它的病毒结构是球形或丝状的形式。临床分离的经历有限的化验过程和组织培养,有更多的丝状比球形粒子,但主要包括球形颗粒。
在H1N1病毒基因组上包含8个单体(非配对) RNA链代码为11蛋白(HA, NA,NP, M1, M2, NS1, NEP, PA, PB1, PB1-F2, PB2) 。总基因组大小是13588。分割性质基因组允许整个基因在不同的病毒载体的细胞同时存在。 8个RNA的部分是:
*下编码血凝素的感染到宿主生物体HA。流感病毒芽从根尖表面极化上皮细胞(如支气管上皮细胞)到腔肺部,因此通常嗜肺。原因是,HA的类胰蛋白酶克拉仅限于肺部。然而, 2004的H5和H7亚型禽流感病毒使病毒的增长其他器官比肺部感染速度更快。
*NA神经氨酸酶。
*NP核蛋白。
*M 基质蛋白 。
*NS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非结构蛋白( NS1和NEP)。
*PA RNA聚合酶。
* PB1 的RNA聚合酶和PB1 - F2代蛋白。
* PB2 RNA聚合酶。
对RNA的合成核蛋白发生在细胞核,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细胞质中。该病毒内核离开细胞核移植对细胞膜,斑块病毒跨膜蛋白(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和M2 )和一个基本层的供应量M1蛋白,并通过这些补充,完成包膜病毒释放到细胞外流体。
1998年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分离到一株H3N2亚型h1n1,其HA,NA和PB1基因为人型流感病毒基因,M,NP和NS基因为猪型流感病毒基因,PB2、PA基因为禽型流感病毒基因[10]。1978年,日本暴发的H1N2h1n1是由H1N1和H3N2基因重组而产生的新亚型[11]。国内从山东猪分离出H9N2流感病毒,分析可能是由鸡和鸭流感病毒重组的结果[10]。继H9N2亚型流感病毒1998年首次从猪群中分离到,研究表明,通过进行部分序列分析发现,猪源H9N2亚型与国内分离的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SI和人流感之间也可以发生交叉感染和传播。1978年,从台湾的一个猪群中分离到了H3N2亚型h1n1,通过测序发现,此病毒发生了人流感病毒和SI病毒基因片段的重组[12]。
由于h1n1受到的免疫压力较大,8个基因片段的氨基酸变化不断积累,其抗原变异明显。在孤立的地理环境中,h1n1却可持续存在并保持相对的遗传稳定性[13-14]。
猪作为流感病毒的“混合器”,在流感病毒跨种属障碍而感染新宿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猪上皮细胞具有唾液酸2,6-半乳糖苷和唾液酸2,3-半乳糖苷,人流感病毒可与前者结合,而禽流感病毒与后者结合,因此,猪上皮细胞就能够被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感染,而成为毒株间基因重组的活载体[15-16]。
由于h1n1可直接感染人,导致人类患病或死亡,其公共卫生意义日渐显著。加强对h1n1的研究,在减少世界经济损失和提高人类卫生健康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编辑本段]疫病情具体介绍
H被称为红细胞凝聚素,N被称作神经氨酸苷酶,它们都是糖蛋白,分布在病毒表面。H有1—15个亚型,N有1—9个亚型(在甲型病毒的情况下)。由于H和N的组合不同,病毒的毒性和传播速度也不相同。
1918~1920年大流行 此次流行的首发于1918年1月美国东部,1918年4月在法国军队中流行,以后迅速蔓延,波及全球。此次大流行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瘟疫,造成的死亡总数估计约2000万人。关于这次大流行的病原,据血清学溯源,认为是由猪型Hsw1N1(H1N1)流感病毒引起。
2009年4月25日,突然传出猪流感在墨西哥爆发状况。
美国政府官员28日说,他们正考虑为眼下肆虐的流感疫情换名字,因为“猪流感”会使人产生误解,认为在墨西哥、美国等国暴发的疫情与食用猪肉有关。
美联社报道,这种病毒其实是一种混合体,集中了猪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特征。由于美国官员认为,虽然猪流感病毒在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把眼下出现的流感简单地命名为“猪流感”并不准确,反而对北美猪肉及猪肉制品出口造成严重影响。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说,食用猪肉不会感染猪流感,这种病毒眼下可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宣布,猪流感改名为“甲型H1N1流感”,因为病毒并非由猪传开。
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是猪群中一种可引起地方性流行性感冒的正黏液病毒(Orthomyxoviruses)。目前在实验室里所分离出来的病毒,多被辨识为C型流感病毒,或者是A型流感病毒的亚种之一。电子显微镜下的A型流感病毒猪流感有很多个不同的品种,计有:H1N1、H1N2、H3N1、H3N2和H2N3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都能导致猪流感的感染。
现在在墨西哥爆发的猪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道传染病,初步研究检测出这种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
路透社援引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报道,称这种新型流感病毒为猪流感,是因为科学家曾在患者体内检测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但这种新型流感病毒具有病毒杂交特性。
世界卫生组织称,这次引发猪流感的病毒是禽流感和人类流感经过“洗牌效应”产生的新病毒。不同的病毒相遇后交换基因,变异为新型的混种病毒,因此人类对其缺乏免疫力。这将使得此次猪流感疫情的波及范围和后续影响难以估测。但该病毒的攻击性,人体免疫力的个体差异和人类从对抗各种流行性感冒中所获取的综合抵抗力都是决定这次疫情状况的决定性因素。
根据美国的纪录,人类感染H1N1猪流感病毒疫情曾在1976年和1988年出现,造成两人死亡。
2.猪流感会有什么症状?
流感病毒的跨物种性也会使人类感染猪流感病毒,其症状与普通流行性感冒类似,但严重程度却有天壤之别。一般为突然发烧到38度以上,咳嗽,头痛,关节疼痛,鼻塞,全身乏力以及没有胃口。一些感染了病毒的人还会出现流鼻涕,咽喉痛,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症状。在以前发现的一些病例中,猪流感还能使人感染肺炎,呼吸出现衰竭,以及健康状况慢性恶化。而也有些患者无任何不适,有些则足以致死。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袁国勇教授指出,猪流感主要对抵抗力弱的人威胁较大。所以,只要保持身体健康,坚持体育锻炼,民众不需要过于担心。
3.猪流感如何传播?
墨西哥人乘地铁纷纷戴上口罩。
猪流感的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更易发生感染,而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微量病毒可留存在桌面、电话机或其它平面上,再透过手指与眼、鼻、口的接触来传播。因此尽量不要身体接触,包括握手、亲吻、共餐等。如果接触带有猪流感病毒的物品,而后又触碰自己的鼻子和口腔,也会受到感染。感染者有可能在出现症状前感染其他人,感染后一般在一周、或一周多后发病。小孩的传染性会久一些。
近期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爆发新型猪流感病毒疫情,墨西哥疑似病例高达4000余人,可能已有152人死于猪流感,美国已确认有50人感染。网易探索将带您认识猪流感。
4.如何预防猪流感?
墨西哥城要求公民在公共场合彼此距离最少1.8米。
此次猪流感病毒呈现的一个特点是,就是对青壮年攻击性强,墨西哥确诊的死者中大多数年龄都在25岁至45岁之间。卫生专家提醒,流感爆发后很难防止它蔓延,但常识可以帮助个人自我保护。他们指出,第一要务是洗手,以酒精为底的洗手乳或泡沫消毒剂,杀死细菌或病毒的效果也非常好。美国“疾病管制中心”(CDC)代理主任贝瑟(Richard Besser)表示:“咳嗽或打喷嚏时要遮住,经常洗手。”
吃猪肉会不会传播猪流感呢?一般说来,目前的H1N1只要不出现变异,加热至71℃就能被杀,市民不必盲目担心。
因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跟人类H1N1病毒的抗原非常不同,所以季节性流感的疫苗不能为人类提供保护。为了防止感染,应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手部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如没有明显污垢时,可用酒精搓手液消毒。
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
不要随地吐痰,如要吐痰应将分泌物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有呼吸道感染征状或发烧时,应戴上口罩,并尽早求医。
若出现流感征状,切勿上班或上学。
如外游途中或回程后出现发烧或类似流感的征状,要马上就医,告知医生有关外游记录。
5.是否有预防猪流感的疫苗?得了猪流感能治好吗?
目前,还没有研发出针对猪流感病毒的疫苗。由于H1N1猪流感病毒不同于H1N1人类流感病毒,现有的流感疫苗并不能预防H1N1猪流感病毒。 但四种治疗季节性流感的药物可预防猪流感:金刚烷胺(amantadine),金刚乙胺(rimantadine),奥司他韦(oseltamivir)和扎那米韦(zanamivir)。尽管其均为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药物,但近期从猪流感患者体内检测出的病毒特征来看,它已对金刚烷胺(amantadine),金刚乙胺(rimantadine)有了抗药性。因此在治疗和预防时,采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和扎那米韦(zanamivir)将更为有效。
6.是否会大规模传播?
自从1997年,H5N1禽流感在香港肆虐之后,世界卫生组织(下称世卫组织)首次将流感警告级别从三级提高到四级。这意味着,全球必须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猪流感引发的挑战。
而世界卫生组织此次将流感警告从三级提高到四级,已经意味着对于流感危险性的评估发生了质变。因为按照其分类,一级到三级警告,仅要求各成员国采取准备措施,包括加强能力建设以及做好应急准备措施等;但如果达到四级到六级,则要求各国进入紧急应对状态,并采取必要的防控手段。
在自然界中,流感病毒一直在动物中间传播,包括鸟类和猪等。虽然从理论上说,所有这些流感都有感染到人类的危险,但只要还未对人类造成现实危险,警告级别就被设定为一级。
在二级警告阶段,家养或者野生的动物已经造成了人类感染,构成了潜在的大流行威胁。
到了三级警告阶段,来自动物的流感病毒或者动物与人流感重配之后的病毒,已经造成人类的偶发或者小规模(家庭级别)的感染;但其整个人际传播能力,还无法持续。今年年初,曾在中国多地出现散发病例的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就处在这个阶段。
孕的妇女在接触了病猪后患病死去。1976年新泽西州的一个美军基地出现了猪流感传染病情,一名士兵患病不治身亡,另有4名士兵因感染肺炎而住院。起先,专家还担心这种病毒是曾夺去数百万人生命的“西班牙流感”的变种,但幸运的是病毒并没有扩散到基地之外。
[编辑本段]疫情防治
1 、猪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SlV inactivated vaccines)
在已研制的猪流感疫苗中,技术最成熟并用于生产的主要是H1NI型和H3N2亚型单价或双价猪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其形式多为油佐剂疫苗,灭活剂一般采用甲醛或BEI。据报道,猪流感灭活疫苗能有效保护断奶仔猪和种猪抵抗SI,使发病率降低30%~70%,使死亡率降低60%~87%。目前,这类疫苗在欧美多个国家已实现商品化供应,例如Intervet公司的End-FLUence(with Imugen)和End FLUence(with Microsol Diluvac Forte),Pfizer公司的FluSure,以及Schering Plough动物保健公司的MaxiVac-FIu、MaxiVac Excell 3等等。国内华南农业大学、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等单位也在猪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研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研究结果表明,用国内分离毒株培育后制备的H1亚型;91H3亚型单价和双价猪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经一次免疫后3周Hl抗体效价即可达到1:160以上,免疫后4周HI抗体水平超过1:400,至免疫后12NHI抗体滴度仍可保持在1:100以上,超过1:80的抗体阳性标准。如果进行二免,则HI抗体水平更高,有效保护期可达到6个月以上,完全能够满足各种日龄猪只的防疫需要。目前,这些疫苗已经通过临床检测,正在申报新兽药证书,相信不久的将来即可有商品化的国产疫苗投放市场。
猪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虽然具有安全、高效、生产成本低、有效抗体持续期长等优点,但也存在产生抗体较慢、诱导细胞免疫的能力弱、应激反应强等不足。特别是疫苗种毒大多来自于流行毒株,一旦疫苗制备过程中发生病毒泄漏,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诱发新的疫情。为此,科学家们还在不断探索开发新型猪流感疫苗。
2、 SlV亚单位疫苗(SlV subunit vaccines)
亚单位疫苗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或基因工程手段获取病原体主要免疫原蛋白而制成的一种疫苗,它可以有效避免利用全病原体生产疫苗而导致的生物安全风险,并有利于提高疫苗中有效成分的浓度、纯度,以及开发多价、多联疫苗。目前已研制成功的亚单位疫苗包括口蹄疫病毒VPI亚单位疫苗、结核杆菌核糖体亚单位疫苗、多种细菌的外毒素亚单位疫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亚单位疫苗等。迄今为止,人用流感疫苗的发展已经历了3个时期,第1代疫苗是全病毒灭活疫苗,第2代是半裂解疫苗,第3代是全裂解病毒亚单位疫苗。与前2代疫苗相比,第3代疫苗进一步除去了病毒成分中与免疫功能关系不大且对机体有应激作用的大分子蛋白及热源质,而将流感病毒主要免疫抗原血凝素(HA)和神经胺酸酶(NA)浓缩,因此这种疫苗对机体的应激性小,接种后抗体上升快、维持时间长,具有很好的免疫效果,也具有更高的生物安全性。目前,在许多国家的人群中已开始全面使用第3代全裂解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但对于猪流感来说,这种亚单位疫苗的生产成本过于昂贵,短期内成为主流免疫产品的可能性不大。相反,人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第4代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构建猪流感病毒亚单位基因工程疫苗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报道较多的包括:
1)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大肠杆菌系统)或真核表达系统(酵母系统)在体外表达猪流感病毒流行毒株的HA基因和NA基因,然后收获、浓缩和纯化目的蛋白,再进一步制苗免疫。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制备过程简单、目的蛋白产量大、主要成分可以定量配置。但由于体外表达的蛋白难以维持或恢复天然蛋白的空间结构,蛋白纯化过程复杂、成本高,而且总体免疫效果尚不及传统的全病毒灭活疫苗,因此对这类疫苗从工艺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
2)将猪流感病毒免疫原(HA和NA)基因单独或者与细胞因子(白介素-6、Y干扰素等)编码基因串联后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中,然后再将重组DNA质粒导入机体细胞,通过机体内源性表达并提呈给免疫系统,诱导宿主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保护作用,这就是所谓的DNA疫苗。研究结果表明,单纯依靠猪流感病毒HA基因免疫的DNA疫苗效果并不理想(特异性抗体水平低、攻毒保护性差),如果共表达一些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或者使用DNA疫苗后再用常规灭活疫苗进行加强免疫,则可以明显提高免疫保护水平。但总体来看,这类DNA疫苗的免疫效果不确实,重复性差,与传统全病毒灭活疫苗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从实验室阶段到开发出成型产品还需要较长的时问。
3)活载体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目前,这是被人们寄予较大希望,并有可能实现商品化的疫苗。被用作载体的包括人腺病毒5型(human adenovirus 5,HAd5)、猪腺病毒3型(porcine adenovirus 3,PAV3)、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杆状病毒(baculovirus)等。其中研究比较成熟的是以腺病毒为载体的猪流感亚单位基因工程疫苗,例如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开发的部分产品已进入转基因安全评价和临床实验阶段,预期开发前景良好。腺病毒载体具有许多优点:①腺病毒粒子相对稳定,病毒基因组重排频率低,在包装细胞内能有效复制;②安全性较好,尚未发现腺病毒与宿主基因的整合;③腺病毒基因组较大(约36kb),对外源基因的容量也大(目前已证实外源DNA插入容量可达7.5kb);④腺病毒除了可在肠道和呼吸道繁殖以外,还可以感染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多种体细胞,并且,腺病毒感染对于受体细胞是否处于分裂期要求不严格;⑤腺病毒载体很容易将外源基因直接转移到靶细胞中,使其获得有效表达。研究证实,用携带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 S~HN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疫苗(2×109TCID )对40日龄实验猪免疫2周后,Hl抗体水平超过1:160,能有效抵抗同亚型猪流感强毒株的攻击。人们在不断开发新的活载体基因工程疫苗的同时,也在努力解决抗原浓缩、二次免疫受初次免疫抗体干扰、部分猪只对细胞疫苗过敏等问题,希望不久的将来这类疫苗能够得到广泛应用,作为传统全病毒灭活疫苗的补充。
3 中医治疗猪流感
猪流感作为流感的一种,可以用传统的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治疗,从中医角度讲,流感是感受外来邪气,客于肺经,闭其清道,肺气不得下降,其人必定流清涕、发热、恶风、恶寒、头疼身痛等情形。法宜宣散,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之类。如不能及时治疗会转为内伤,引发肾阳衰而阴寒内生,肾络通于肺,心肺之阳不足,不能统摄津液,而流清鼻涕,患者必定没有外感的足征,多困倦无神,或喷嚏不休,或两脚冰冷,法宜扶阳,如四逆汤、白通汤、封髓丹、麻黄附子细辛汤、姜桂汤之类。
中医讲求辨证施治,根据流感不同类型分别治疗,有一诀窍:凡见打喷嚏、流清涕、鼻塞,而无其它症状,就属于内寒感冒,不论轻重,服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必效,病去药止,不留后遗症。若服其它感冒药,必然无效,而且,还会使病邪加深加重,转成肺肾等重病。
所以,治疗流感却服用治疗外感的药物,一定不会有很好的疗效。而且,还会将阴邪敛在体内,到一定时间必定会发作。而现行的中、西医的治疗方法,都具有再次将阴邪收敛的作用,如此经过多次积累,最终造成哮喘、鼻炎、咽炎、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治疗流感跟西医完全不同,不用去考虑致病的病毒,只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所以,不论是猪流感还是其它什么流感中医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治疗,而治疗的前提是辨证。
流感或瘟疫的发病时间和区域都是有其固定的规律可循的。由于流感和瘟疫都有“温”和“燥”的特性,一般都会发生在春、秋两季或季节之交。所以,春季发生疫情多从南方开始,并逐步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向北发展;而秋季发生疫情多从北方开始,并逐步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向南发展。这也是流感病毒(或温疫病毒)会随着气 候温度和人体温床的变化而发生变异的原因。
同时,流感和瘟疫的发生区域往往与当地的生活习惯(生活糜烂)和医疗时尚(滥用补药、寒凉药或抗生素)有着密切关系。比如:禽畜的瘟疫,主要是由于阉割圈 养而活动减少、带激素的饲料喂养、刺激大量产蛋等因素,使禽畜的抵抗力大为[1]减弱,也就难以抵御瘟疫的侵害。人类感染瘟疫的原因也是由于缺少运动、饮食不 节、性交过度造成的元气不足、免疫力低下。
总之,随着生物技术的日新月异,猪流感疫苗的研制工作也将不断推进,新型疫苗将更加安全、有效。但必须强调的是,对于猪流感的防控,决不能仅仅依靠疫苗免疫这一种手段,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和综合防疫措施才是关键。
[编辑本段]预防流感需备物品
近日,上海医药商业行业协会部分发布防治甲型H1N1流感商品参考:
洗剂:洗手液、肥皂等
消毒剂:“84”、甲醛、戊二醛、高锰酸钾、环氧乙烷、过氧乙酸、各种空气消毒剂等
防护用品:口罩、体温计
防治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病毒灵、病毒唑等
治疗 (一)对症支持。
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进行就地隔离治疗,强调早期治疗。
对人感染猪流感目前主要是综合对症支持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病初48小时是最佳治疗期,对高热、临床症状明显者,应拍胸片,查血气。
(二)药物治疗。
1。抗病毒治疗: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可试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 达菲)。达菲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猪流感病毒可能有抑制作用,剂量75mg/d, 疗程5天,儿童慎用。从美国最近的猪流感病毒感染者中分离出的病毒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zanamivir)是敏感的,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
2。抗生素:如出现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
(三)中医辨证治疗。
1。毒袭肺卫。
症状:发热、恶寒、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咳嗽。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参考方药:炙麻黄、杏仁、生石膏、柴胡、黄芩、牛蒡子、羌活、生甘草。
常用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双黄连口服制剂。
2。毒犯肺胃。
症状:发热、或恶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身、肌肉酸痛。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和中。
参考方药:葛根、黄芩、黄连、苍术、藿香、姜半夏、苏叶、厚朴。
常用中成药:葛根芩连微丸、藿香正气制剂等。
3。毒壅气营。
症状:高热、咳嗽、胸闷憋气、喘促气短、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
治法:清气凉营。
参考方药:炙麻黄、杏仁、瓜蒌、生大黄、生石膏、赤芍、水牛角。
必要时可选用安宫牛黄丸以及痰热清、血必净、清开灵、醒脑静注射液等。
甲型H1N1流感又称为A(H1N1)型流感,人感染猪流感。
[2]2009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宣布,一致同意使用A(H1N1)型流感指代当时疫情,并不再使用“猪流感”一词。中国卫生部门则相继将原人感染猪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中国卫生部2009年4月30日发 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绿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汤后去甘草包,服用。
若口鼻干燥较重,可以棉签蘸香油外涂,具有润燥的功用。
平时多喝板蓝根:一日1~2次(早、晚)。
洗手液洗手。避免触摸眼睛、鼻及口,如需触摸,应先洗手。如没有洗手设备,可用含酒精的消毒剂洗手。
C.备用纸巾/手帕
带用纸巾/手帕。打喷嚏及咳嗽时应用纸巾/手帕掩着口鼻。
D.备用私人用品
不要共享毛巾及私人用品,以免传播疾病。
E.备用口罩
可带备口罩,以便自己/同团人员有呼吸系统病症时戴上。
F.公筷及公匙
吃饭时应使用公筷及公匙,不应与人共享饭盒及饮品。
G.健康生活
旅游期间继续实践健康生活模式,及保持身体清洁,不要吸烟。
H.如有不适
如有不适,尤其是发热,应通知酒店及领队/导游或相关人员;
病者及其照顾者应立刻戴上口罩;
尽快安排医生诊治;
留在酒店房间/房间休息及暂时终止行程,直至痊愈。
旅客若被当地医生怀疑或证实染上猪流感,需留在当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或治疗,同行人员如无必要,应减少与病者接触,并遵照当地医生指示,严格遵守个人卫生措施。同行人员需配合当地卫生及检疫部门的指示,安排余下行程和所须的检疫措施。
(3)旅程后
回国2周内,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及时与当地卫生疾控部门联系。
3、入境人员需做到:
(1)从疫区归国入境时,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说明。
(2)从疫区归国2周内,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及时与当地卫生疾控部门联系。
三、参与公众活动者注意事项:
参与公众活动时,要预防猪流感及其它传染病,建议公众注意:
1、参与活动前:
如有不适,尤其是发烧及/或有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就不应前往活动,应尽早找医生诊治。
双手应经常保持清洁,接触公用对象或设施后应洗手。
应随身带备手帕或纸巾。
2、参与活动期间: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盖口鼻,其后并立刻用洗手液洗手,以免飞沫传播细菌。
在触摸眼睛、口或鼻前、进食前及如厕后都应该洗手。
用洗手液洗手,其后用纸巾或烘干设备弄干双手。
如没有洗手设施,则使用含65~95%酒精的洗手液消毒双手。
不要随地吐痰或乱抛垃圾。痰涎应用纸巾包好,弃置垃圾桶内。垃圾亦应弃置进垃圾桶内。
不应吸烟。
3、参与活动后:
保持双手清洁。
回家后,应洗澡及洗头,清除身体上的污垢及细菌。
四、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注意事项
1、在未出现本地感染猪流感病例之前:
(1)保持车厢/船舱清洁
不要在车厢/船舱内饮食。
不要吸烟。
不要随地吐痰。
不要乱抛垃圾。请将垃圾放入设于车站/月台/大堂的垃圾箱。
如需呕吐,应使用呕吐袋。
(2)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及口。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
假如你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发烧,应及早求医。
(3)佩戴口罩
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人员宜戴上口罩,尤其:
有呼吸道感染征状或发烧的人员;
需照顾有呼吸道感染或发烧病者的人员。
2、在出现本地感染猪流感病例之后:
除上述措施外,还需:
(1) 佩戴口罩
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人员应戴上口罩,尤其:在繁忙时段人流稠密的时候;在密封式的车厢/船舱内;
有呼吸道感染征状或发烧的人员;及曾与猪流感患者有紧密接触[1]的人员,应从最后接触日起连续十天戴上口罩。
与猪流感患者有社交接触[2]的人员亦可戴上口罩。
(2)保持车厢/船舱空气流通
如车窗/船窗属开关式,应适量打开车窗/船窗,确保车厢/船舱内空气流通。
(3)要求协助
若怀疑自己患上猪流感;
请使用救护车前往医院;
若身在车站或码头,或已乘坐在车厢/船舱内,可要求司机或运输机构工作人员协助召唤救护车或水警,前往医院就诊。
注[1]:紧密接触指曾经照顾患者,与患者共同居住,或曾经直接接触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
注[2]:社交接触是指普通的会面,即是未曾照顾患者,并非与患者共同居住,及未曾直接接触过患者的分泌物或体液。
五、正确洗手方法
保持手部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首要条件。用洗手液彻底洗手或用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均可保持手部卫生。
1、什么时候应洗手?
(1)在接触眼、鼻及口前
(2)进食及处理食物前
(3)如厕后
(4)当手被呼吸道分?物染污时,如打喷嚏及咳嗽后
(5)触摸过公共对象,例如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及门柄后
(6)为幼童或病人更换尿片后,及处理被染污的物件后
(7)探访医院及饲养场的前后
(8)接触动物或家禽后
一般情况下,当双手有明显污垢或可能被体液沾污例如如厕后或更换尿片后,打喷嚏及咳嗽后,应用洗手液(肥皂)及清水洗手。如双手没有明显污垢时,可用含70-80%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
2、正确洗手步骤:
用洗手液洗手, 程序如下:
(1)开水龙头冲洗双手。
(2)加入洗手液,用手擦出泡沫。
(3)最少用二十秒时间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揉擦时切勿冲水。
(4)洗擦后才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5)用干净毛巾或抹手纸彻底抹干双手,或用干手机将双手吹干。
(6)双手洗干净后,?要再直接触摸水龙头,可先用抹手纸包裹着水龙头,才把水龙头关上;或泼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
3、注意:
(1)切勿与别人共享毛巾或纸巾。
(2)擦过手的纸巾用后应妥善弃置。
(3)个人用的抹手毛巾应放置妥当,并应每日至少彻底清洗一次,如能预备多于一条毛巾作经常替换,则更为理想。
4、用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程序如下:
把足够份量的酒精搓手液倒于掌心,然后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各处至少20 秒直至双手干透。
六、正确使用口罩
佩戴外科口罩要注意的事项(佩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
1、要让口罩紧贴面部:
(1)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属片的一边向上;
(2) 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皮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
(3)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4) 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
2、佩戴口罩后,避免触摸口罩,以防降低保护作用;若必须触摸口罩,在触摸前后都要彻底洗手。
3、脱下口罩时,应尽量避免触摸口罩向外部分,因为这部分可能已沾染病菌。
4、脱下口罩后,放入胶带或纸袋内包好,再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弃置。
5、外科口罩应最少每天更换,口罩如有破损或弄污,应立即更换。
猪流感常见问题解答
1、食用猪肉能否感染?
现在监测到的病毒是禽流感、人流感和猪流感病毒基因片段的混合体,所有的患者都没有和生猪的接触史,而且在生猪当中也没有分离出这种新型的变异病毒。A(H1N1)型流感病毒害怕高温,猪肉加热至71摄氏度,就能杀死猪流感病毒
2、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病毒能否在人际间传染?
目前已证实有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染的病例,其传染途径与季节性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等。
3、此次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疫情有何特点?
一是此次疫情由新的猪流感病毒变异株引起,人群普遍易感,已引起跨国、跨洲传播。二是出现了人传人病例。三是目前墨西哥出现了较多的重症和死亡病例。四是流感病人在发病前一天已可排毒,有些人感染后不发病,但仍然具有传染性,隐性传染比例相当高。
4、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有哪些症状?
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的症状与其他流感症状类似,如高热、咳嗽、乏力、厌食等。另有报道说,此次美国发现病例的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热、咳嗽、肌肉痛和疲倦,其中一些患者还出现腹泻和呕吐;墨西哥发现病例还出现眼睛发红、头痛和流涕等症状。
5、我国为何称“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
世卫组织宣布从4月30日起,开始使用“A(H1N1)型流感”而非“猪流感”来指代当前疫情。按国内中文表述的惯例称为“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
6、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与美国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是否相同?
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病毒与美国都是A/H1N1型,是一种新型变异病毒,是人类流感病毒、北美洲禽流感病毒,以及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猪流感病毒的混合体。
7、有无抗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疫苗?
目前只有用于猪的抗猪流感疫苗,还没有专门用于人类的。就目前情况看,普通的抗流感疫苗对人类抵抗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没有明显效果。
8、有何预防措施?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因此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应该掩住口、鼻;应勤洗手,还可经常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此外,少在人多的地方“扎堆儿”也是降低感染概率的一个有效方法。一旦发现染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外出,以防将病毒传染他人。
9、治疗人类感染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有无特效药?
根据目前专家掌握的情况,这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的药物是敏感的,临床治疗有效
目前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关键是要加强饲养管理,如保温、避免贼风侵袭:提供充足洁净的饮水;注意营养平衡,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索等,提高猪体的抵抗力;必要时可用中草药进行辅助治疗
之间的关系
流感与感冒是什么关系?流感与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流感和普通感冒都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均易发于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呼吸道症状,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
普通感冒的病原可以是病毒,更常见的则是细菌等,所以普通感冒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见于冬春季节,一旦发病常会引起暴发或流行。
两者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则是各自危害不同。普通感冒如没有并发症,1周内可自愈,很少危及生命安全。流感则会导致很多严重并发症如肺炎等,从而增加了死亡率。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病毒常引起流感大流行,乙型病毒常引起局限性流行,丙型病毒一般只引起散发,较少引起流行。
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及致病力极易发生变异,当一个新的亚型出现时,由于人群缺乏免疫力,很容易引起大流行。
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
导致这次墨西哥和美国等发生疫情的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
[编辑本段]卫生部公布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
为早期发现、报告和诊断甲型H1N1流感病例,长期监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变化趋势,卫生部日前制定并公布了 《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
监测方案指出,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病例的监测主要适用于我国出现输入性的散发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及输入病例导致我国出现本土的有限传播,但尚未出现病毒的持续人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
根据监测方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时,应当立即向国境口岸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互相通报。
监测方案指出,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条件下,应尽快将病例转运至当地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病例报告后,应尽快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病人的病情进展和流行病学调查的深入,收集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病程记录、医嘱单、实验室检查结果等,随时将更新的调查结果和资料上报,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监测方案还详细介绍了病例标本的采集、检测、上送以及病例的排查、订正、检测结果报告和反馈等方面的内容。
[编辑本段]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
(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造成人员死亡。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WHO)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高为5级。研究发现,此次疫情的病原为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可以在人间传播。WHO初始将此次流感疫情称为“人感染猪流感”,但随着对疫情性质的深入了解,现已将其重新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我国卫生部于4月30日宣布将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依照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本次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气溶胶、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由于这种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发疾病,其特点仍待进一步观察总结。
一、病原学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A)。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nm-120nm,有囊膜。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红细胞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基质蛋白M2。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直径为10nm。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13.6kb,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敏感;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
至北京时间2009年5月12日18:00,全球共在24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2371例,分布在美洲、欧洲、大洋洲和亚洲。其中墨西哥确诊1626例,死亡48例;美国确诊2532例,死亡3例;我国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确诊1各例。除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加拿大和美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均无死亡病例报道。
(一)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三、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4天。
(一)临床表现。
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二)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2.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口腔含漱液、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
(2)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合并病毒性肺炎时肺组织中亦可分离出该病毒。
3.血清学检查:动态检测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三)其他辅助检查。
可根据病情行胸部影像学等检查。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斑片状炎性浸润影。
四、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是防控与治疗的关键。
(一)疑似病例。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59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甲型H1N1流感死亡率高吗?
下一篇: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