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呼吸衰竭治疗(二度呼吸衰竭,有什么治疗办法)

祝由师 2023-11-12 23:13:50

呼吸衰竭治疗

一.病情较轻可在门诊治疗,严重者宜住院治疗,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感染时应使用抗生素,去除诱发因素。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有效通气量,可给于解除支气管痉挛、祛痰药物如沙丁胺醇(舒喘灵)、硫酸特布他林(博利康尼)、乙酰半光氨酸(痰易净)、盐酸溴己新(必嗽平)等药物.必有时可用尼可刹米、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

三.纠正低氧血症,可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严重缺氧和伴有二氧化碳潴留PaO2<7.32Kpa(55mmHg),PaCO2明显增高或有严重意识障碍,出现肺性脑病时应使用机械通气以改善低氧血症。

四.治疗酸碱失衡、心律紊乱、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二度呼吸衰竭,有什么治疗办法

呼吸衰竭的治疗:
1.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合并细菌等感染时应使用敏感抗生素,去除诱发因素。
2.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有效通气量,可给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和祛痰药物,如沙丁胺醇(舒喘灵)、硫酸特布他林(博利康尼)解痉,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沐舒坦)等药物祛痰。必要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
3.纠正低氧血症,可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严重缺氧和伴有二氧化碳潴留,有严重意识障碍,出现肺性脑病时应使用机械通气以改善低氧血症。
4.纠正酸碱失衡、心律紊乱、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呼吸衰竭的预防:
1.减少能量消耗
解除支气管痉挛,消除支气管黏膜水肿,减少支气管分泌物,降低气道阻力,减少能量消耗。
2.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增强营养提高糖、蛋白及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量,必要时可静脉滴注复合氨基鼓、血浆、白蛋白。
3.坚持锻炼
每天作呼吸体操,增强呼吸肌的活动功能。

呼吸衰竭的急救与护理?

  在急救过程中呼吸是每个患者的最最重要的一环节,当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时候,我们的医护人员要懂得基本的救治和护理。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呼吸衰竭方面的急救与护理,供大家参考。

  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明确诊断需依据动脉血气分析,即表现为在海平面正常大气压、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PaO2<60mmHg或SaO2<90%,伴有不伴有PaO2>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与心排血量降低等因素所致的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按性质分类可分为几种型别?

  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可分为两型。①、Ⅰ型呼吸衰竭;即缺氧性呼吸衰竭,仅有缺氧PaO2<60mmHg,无CO2潴留,PaCO2降低或正常。②、Ⅱ型呼吸衰竭;即高碳酸性呼吸衰竭,既有缺氧PaO2<60mmHg,又有CO2潴留PaO2>50mmHg。

  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

  根据发病机制分为泵衰竭和肺衰竭。

  呼吸衰竭的病因有哪些?

  血管外水肿增多 见于肺水肿、肺炎、肺不张、误吸和ARDS。

  通气异常。

  肺内通气异常;见于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尤其是继发败血症、感染、肺栓塞或气胸时。

  肺外通气异常;见于胸廊和胸膜病变、神经及传导系统病变、氧消耗量增加等。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呼吸系统 早期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发生改变,患者可出现异常呼吸模式,呼吸辅助肌肉参与呼吸,使通气量增加,后期表现为抑制状态。

  回圈系统 急性轻度呼衰时表现为心率增快,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急性重度缺氧可出现发绀,在舌、口唇、指甲处较明显;贫血则发绀不明显;休克患者由于末梢回圈障碍,出现外周性发绀,可伴有面红、多汗和波动性头痛。晚期出现回圈衰竭表现,如低血压、心律失常,甚至出现室颤和心搏骤停。

  中枢神经系统 急性严重缺氧可出现精神错乱、躁狂、昏迷、抽搐等症状;慢性缺氧,多有智力或定向力障碍;CO2潴留出现失眠、烦躁、躁动等;CO2潴留加重表现为神志淡漠、肌肉震颤、间歇抽搐、昏睡,甚至昏迷等。

  消化系统 恶心、呕吐、腹胀、转氨酶升高、晚期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营养状态 肌肉无力、水肿、体重下降。

  酸碱和电解质 出现乳酸和无机酸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细胞内酸中毒和高钾血症;体内碳酸增加,PaCO2升高。

  肾脏组织 早期为尿量增多,尿钠的排出增加;后期出现少尿或无尿,血肌酐和尿素氮增加,出现蛋白尿,尿中出现管型和红细胞。

  如何区别Ⅰ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

  Ⅰ型呼吸衰竭 即缺氧性呼吸衰竭,仅有缺氧PaO2<60mmHg,无CO2潴留,PaCO2降低或正常。

  Ⅱ型呼吸衰竭 即高碳酸性呼吸衰竭,既有缺氧PaO2<60mmHg,又有CO2潴留PaO2>50mmHg。

  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氧疗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氧气治疗及护理?

  氧疗的目的为纠正低氧血症,予以鼻导管或鼻塞持续低流量<35%=吸氧,控制PaO2于60mmHg或SpO2于90%左右,氧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疗效,防止发生氧中毒和二氧化碳麻醉,保持吸入氧气的溼化,以免干燥的氧气对呼吸道 *** 及气道痰栓形成。

  呼吸衰竭的处理原则有哪些?

  通畅气道;合理氧疗;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抗感染;合并症的防治;营养支援。

  呼吸衰竭患者发生功能、代谢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低氧血症。2、高碳酸血症。3、酸碱平衡紊乱

  预防呼吸衰竭发生的措施有哪些?

  减少能量消耗 解除支气管痉挛,消除支气管黏膜水肿,减少支气管分泌物,排除积痰,降低气道阻力,减少能量消耗。

  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增强营养,提高糖、蛋白及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量,必要时可静脉滴注氨基酸、血浆、白蛋白。

  坚持每天做适当的体操运动,增强呼吸的功能。

  必要时使用体外膈肌起搏器,锻炼膈肌从而增强膈肌的活动功能。

  呼吸衰竭患者的体征有哪些?

  呼吸衰竭患者可有发绀、意识障碍、球结膜充血、水肿、扑翼样震颤、视盘水肿等。

  呼吸衰竭患者应怎样清除积痰?

  清除积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护呼吸功能的重要环节。具体方法:1、对清醒患者鼓励并指导其用力咳嗽排痰;2、对咳痰无力患者定时给与雾化吸入治疗后拍背,边拍边鼓励患者咳嗽,使痰易于排出;3、对无力咳嗽或昏迷患者,可用吸引器协助吸痰,吸痰动作须轻柔,负压不宜过大,并密切观察痰液的性状及患者的什么体征。

怎样进行呼吸衰竭的急救?

呼吸衰竭的急救,重点是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保持气道通畅为首要环节。可给氨茶碱、舒喘灵等支气管扩张剂,化痰片、碘化钾、氯化铵等溶痰祛痰剂,并配合局部超声雾化吸入抗生素,以清洁气道。同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合理给氧。如单纯缺氧,则给高流量、高浓度(>50%)氧;若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则经鼻塞或鼻导管持续吸入低流量、低浓度(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22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