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立秋一到的时候就会开始变得忙碌起来,因为立秋一到往往就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这个时候天气会逐渐变得寒冷而气候也会愈加干燥起来,人们因此就会格外注重自己的起居养生了。那么立秋节气怎么养生?立秋起居养生是怎样的?
1、立秋宜晚睡早起
立秋时属于初秋,应该延续夏季夜卧早起的习惯,以预防劳气伤阴的后果,按照晚睡顺应阴气,早起顺应阳气的原则进行睡眠养生,而到了中秋和晚秋就需要早睡早起避潮湿,避寒凉,顺应自然变化,早睡资阳阴气,早起顺应阳气。民间常说“春困秋乏”,中秋和晚秋早睡正好符合人体睡眠需求,加之天气凉爽,适宜安睡,秋季睡眠养生能够帮助人们精力充沛,避免秋乏的发生。
2、立秋注意室内通风
立秋天气转凉,应当注意保持室内经常通风,减少室内外温差。尽量不要在室内抽烟,减少空气污染,厨房一定要配备排气扇,庭院,阳台和室内可以养些花花草草,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还可以调节空气湿度。
3、立秋不宜洗澡过频
初秋时节湿热并重,人们常常容易出汗,保持皮肤卫生对于保护皮肤尤其重要。但老人不宜在这个季节洗澡太频繁,否则容易因为皮肤干燥而发生皮肤瘙痒症,洗澡不要用碱性肥皂。人体表面皮肤与肺部内外相应,秋燥如果损伤了人体皮毛,也会影响到肺的功能。因而女性在秋季多喝润肺汤。
4、立秋适宜冷水浴锻炼
在立秋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开始冷水浴锻炼,对增强人体心血管系统功能和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都有着极大的帮助。每次进行冷水浴前应该进行热身运动,揉搓全身皮肤使之发红,发热;洗澡顺序为四肢,胸,背,使身体慢慢适应低于体温的水温。冷水浴的水温应控制在5~25°C,持续时间约为15分钟左右比较适宜。冷水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人体经常受冷水刺激,肌肉会紧张起来,作出抵御气温变化的反应,常常这样训练,可以增强人体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提高免疫力,预防伤风、感冒等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此外,秋季经常进行冷水浴还能增强神经的兴奋功能,人在洗浴后会觉得神清气爽,对血管有很好的锻炼作用。
立秋起居养生注意以上四点,并将之贯彻到生活中,一定会让大家在整个秋天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也会为入冬度冬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5、秋季养生几个点
1、睡眠
秋季干燥,人体内容易产生阴虚内热,皮肤脱屑,秋季的大自然也是一片萧条之气,人们在这个季节容易感心绪不宁,很容易出现失眠或睡眠质量不高的情况。这是我们就应该注意起居作息,天体白昼时间变短,黑夜时间变长,那么我们就应该顺应昼夜长短变化,早睡早起,养肺养肝。为了保障高质量的睡眠,睡前不妨做做瑜伽操,把精神调节到一个平和的状态然后再入睡。
2、喝水
秋燥的特点就是特别缺水,不但空气干燥,人体内也十分干燥,所以我们要时刻主要补充自己体内的水分,缓解秋燥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伤害。最好的方式是“朝盐水,晚蜜汤”,如果养成这个习惯那么就可以保障在秋季达到润肺养肺的目的。为什么不是白开水呢?因为白开水一下肚子,马上又觉得口渴了。这是因为喝下去的白开水需要胃部进行消磨,小肠吸收以后才能转化为体液,缓解我们口渴的感觉,这是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过程,所以白开水解不了急渴。再加上白开水特别容易流失,所以即使不停地喝水仍然觉得口渴。早上喝一杯盐水下去有利于保持细胞内渗透压,留住水分;晚上喝蜂蜜水有利于润肺,蜂蜜水的滋润效果还是比较强大的。
3、饮食
在饮食上要注意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水分多的蔬果类食物。秋燥猛烈,辛辣食物容易导致上火。水果可以润肺,滋润皮肤,润肠通便,多喝牛奶能强健身体;在秋天常常喝喝银耳红枣汤,滑滑的润润的甜甜的,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这款汤还有润肺补气血的功效。
4、精神调养
秋燥容易引起心绪烦躁,在这个季节人们容易产生悲观情绪且情绪波动比较大,所以进行必要的冥想和瑜伽来调节下神志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假想自己处在一个风儿轻吹,草木繁茂,鸟语花香的树林里,或是海浪声声,水天一色辽阔的沙滩上,静静地冥想自己有过的最快乐的经历可以取得很好的宁神,愉悦心情的效果。
5、运动
秋朗气清是最适合运动的节气之一,进行适量的有益运动不但可以散除心中的阴霾之气,让心情明亮起来,也能收到“秋冻”,强身健体的效果,这样可以为过冬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过运动养生要选择适宜自己的运动,年迈的老人,体弱的儿童不宜“秋冻”,运动量也要适当减少。
在立秋的时候大家养生需要注意,我们在这时候要注意,由于比较的干燥的,所以在这还是我们应该注意方法调节好,特别是在起居养生上我们更应该重视才行,否则是容易影响我们健康的,那么具体立秋我们如何起居养生比较好,一起看看吧。
多喝粥避免大鱼大肉
在立秋的是我们要注意,在这时候大家容易患上各种疾病的,是疾病的一个高发季节,而且这时候不少人因为直接食用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和食物,所以我们就会频频引发胃肠炎等急性病。但是由于经过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这时候就会出现肠胃的不适情况。所以我们在立秋的时候就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上要多吃粥,同时对大鱼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尽量少吃,饮食结构以清淡为主,这样吃才健康。
多吃水果
我们在立秋的时候还要注意,这时候由于天气是非常干燥的,而且还容易让人口干舌燥、鼻子出血。这时候一些人还会感到鼻腔似烟道般干燥,一不小心还出血,同时还会有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的情况,所以我们在立秋的时候养生起居还要注意,大家应该小心预防秋燥症的问题才行,而且我们应该从精神调养、饮食调整和加强锻炼等多方面去协调。应多吃水果和蔬菜,比如说水果可选橙子、柠檬和乌梅等,同时,还要保持心理愉快,不烦躁,吃这些水果能帮助我们改善立秋的身体不适,对大家健康有帮助。
上面介绍的情况是大家应该小心的,我们在立秋的时候应该对起居养生有所了解,特别要注意饮食,我们应该清淡饮食,同时在这时候大家还应该多吃些水果以及粥品,这样对我们肠胃健康有意义,同时还要避免吃大鱼大肉,大家应该小心对待。
1、立秋必须要早卧早起。立秋时节,秋高气爽。如果晚上早一点睡,就可以聚敛阳气,而阳气则为我们立根之本,这就是为什么说人老了,阳气就会变弱,而变弱了就会造成身体虚弱,这样抵御外界疾病的能力就会变差,人就更容易生病。而秋季早睡,就能够积聚我们身体内阳气这样我们才能够有精气神。而早起的话可以使肺气得到舒展,防止收敛太多。立秋时节气温变化大,所以衣服不宜穿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因此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以免身体受凉。另外,有些人有早上和晚上,在户外运动的习惯,而在立秋时节,在户外活动后,要及时擦干汗,防止着凉。
2、立秋必须要养肺。立秋后阳气便会转衰,阴气日上。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所以我们要顺时养生,这样才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而中医上认为,肺部和秋季相应,然而秋天天气干燥,这样就会有损肺部,如果腹部虚,那么身体对于外界环境刺激的抵抗力便会降弱。那么人就会容易生病,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养好我们的肺。要让肺健康工作,首先得润肺,最好的办法就是食疗,即多吃润肺的食物。首选物品就是百合,它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消热、清心安神的作用。其次,就是多吃胡萝卜、豆浆、柑橘、甘蔗、萝卜、银耳等润肺清肺的食物,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目前正是梨子上市旺季,人们不妨每天早晚吃一个梨。
3、立秋要注意饮食。秋季进补宜以养阴清润为主。秋季应该多吃熟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在秋季要做到少食多餐。在立秋过后,由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宜人,所以人们的食欲便会逐渐好转。不过此时人的胃肠功能还处于较弱的状态,还没有从夏季饮食的习惯中调理过来,如果在这个时候如果吃太多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所以秋季饮食要“少辛多酸”。
虽然现在的`天气还很热,但是立秋节气可是很快就要来了,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关于立秋节气的养生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立秋节气如何养生 一、精神调养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二、起居调养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三、饮食调养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四、运动调养
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秋季养生功,即《道臧?玉轴经》所载?秋季吐纳健身法?。具体做法: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练几遍,分三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捎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用意送至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30次。秋季坚持此功,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493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芝士的主要成分
下一篇: 哪些不好的习惯会伤害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