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就要打好几瓶的吊瓶,这是在很多医院常看见的情形。近日,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国药师协会等七家机构专家建议,对于一些不需要输液治疗的常见多发病,可通过医保拒付手段进行控制;同时,鼓励医务人员和患者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输液。
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达104亿瓶,相当于人均每年输8瓶液,远高于国际上人均2.5到3.5瓶的平均水平。中国输液安全专家共识发起人、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主任赵志刚说,输入体内的液体中,都含有不溶性微粒。这种微粒进入到血液后,永远不会消失,还会随着血液走遍全身,堵塞毛细血管。有些医生甚至也不了解输液的危害,生病了也首选输液,认为这样好得快。但是专家建议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
延伸阅读:滥用输液的危害
1.肺功能下降
据统计用电镜观察每瓶输入人体的液体里有大约30万个直径在10--30 玻璃碎屑及橡胶微粒,而人体毛细血管直径只有10 ,所以这些看不见的微粒将沉积在肺脏导致肺功能下降,现代人肺功能下降、肺活量降低与此不无关系。
2.急性心衰
长期输液将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对健康带来严重不良影响。
3.抗生素滥用
导致人体菌群失调,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以及细菌抗药性的增加。这些都将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严重的恶果。
4.危急生命
如果消毒不严、操作不规范,因液体污染引起过敏反应、输液反应等,为此每年全国都有不少人付出生命。
问题一: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有哪些抗生素又称抗菌素。是由一些微生物合成的、能抑制或杀灭某些病原体的化学物质。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1、诱发细菌耐药 病原微生物为躲避药物在不断变异,耐药菌株也随之产生。目前,几乎没有一种抗菌药物不存在耐药现象。
2、损害人体器官 抗生素在杀菌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影响肝、肾脏功能、胃肠道反应等。
3、导致二重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都有细菌寄生,寄殖菌群在相互拮抗下维持着平衡状态。如果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敏感菌会被杀灭,而不敏感菌乘机繁殖,未被抑制的细菌、真菌及外来菌也可乘虚而入,诱发又一次的感染。
4、造成社会危害 滥用抗生素可能引起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对感染的治疗会变得十分困难。
常见的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1、肝脏损害 抗生素吸收后在肝脏代谢,故肝脏易受抗菌药物损害。
2、肾脏损害 药物经肠道吸收,吸收后均以原型或代谢物经肾脏排泄,故肾脏最易受到药物损害。
3、神经系统损害 中枢神经系统、听力、视力、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以及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作用等。
4、血液系统损害 各类抗生素在长期和大量应用时都可以影响血细胞的生成,致血细胞减少,包括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全血细胞减少即再生障碍性贫血。
5、消化道反应 多见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几乎所有抗生素都可引起。
慎重使用抗生素,学会合理用药,坚持做到“四不”原则:
1、不自行购买 多数抗生素是处方药物,不要凭想当然到药店买药,而应有病先看医师,凭处方购药。
2、不主动要求 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确有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需要专业的评估,所以看感冒等日常小病时不要动辄要求医师开抗菌药。
3、不任意服用 对家庭小药箱中储备的抗生素类药,要谨慎使用,最好到医院确诊后,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千万不要盲目乱用。
4、不随便停药 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就要按时按量服药,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因为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
问题二:作文 滥用抗生素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英国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在1928年的伦敦发现了青霉素,从而为医生们省了心,但是有谁会想到有现在的后果呢?
在20世纪,抗生素是一种众人皆知的药物,不管是在学校的医务室还是在自己的家里,都有它们的存在,可是现在抗生素却成了20世纪的一大危害。抗生素接触过的细菌,那些细菌逐渐会产生对抗生素的抗体从而对人体产生更大的危害,所以20世纪死亡人数上升十分迅速,这对那些死因抗生素的那些人的家人是多么的痛苦啊!
本是医治百病的“华佗”、如今却变成了令人恐怖的 “杀人的工具”,这种情况是每一个国际医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啊!虽然抗生素已经禁止发售,可是还有人躲在暗处为抗生素“效劳”、许多的人们还是在处处依靠着抗生素、他们为什么还不知道抗生素的危害呢?还不懂装懂,说抗生素什么什么好促使其他人跟他们一样依靠抗生素,真是罪恶多端不可原谅啊!
医药专家说,过量配给和滥用抗生素正在使抗生素无法消灭的细菌蔓延,这对公众的健康是一大威胁。 一度被视为神奇药物的抗生素正在失去它们对抗疾病的能力,因为细菌已经出现能抵抗药物的,马萨诸塞州中央医院的赫伯特说,医生涉嫌“开药过量,要求过多,使用不当。”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安古洛说:“我们需要更谨慎地使用抗生素。”该中心估计,在美国一年所开出的1亿5000万个含抗生素的药方中,有三分之一是没有必要的。
在农业方面,农夫支持使用抗生素,因为它们使鸡、猪和牛更肥。不过,在局促的饲养环境中生长的动物可能会繁殖目前仍无法消灭的抗药物菌变种。伊利诺伊州大学的微生物学教授斯莱耶斯以证据指出,抗药菌可以从动物身上转移到人体上。她说:“有证据证明牛和人类细菌中的抵抗基因拥有同样的基因顺序。这显示它们可以交换这些基因。”她警告:“抗药菌现在正侵入我们的食物来源,并可能将它们的抵抗基因传给人类细菌”变种。在我们中国的昌化,有一位小女孩叫小亮,她的一根手指头红肿发炎了,她妈妈就把从医院拿来的抗生素往她患处涂抹,但是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恶化。无奈之下,她妈妈只好带她去离家里最近的一家医院就治,医生们的发现在小亮的手指头上有着众多的细菌,其中包括抗药物菌变种。
医生建议必须截除那只手指,或者会威及生命。就这样小亮只好截掉了那只手指头,这对年纪小小的小亮是多么的伤心痛苦啊!这不都是乱用抗生素的结果么?这不都是人们不在医生的指引下使用抗生素的结果么?世界上有多少跟我们一样大的孩子就是因为乱用抗生素,并且还不在医生的指引下使用抗生素的结果,让我们不再乱用抗生素,不再让别的人因为抗生素而死吧!
现在报刊、杂志到处是不乱用抗生素的宣传与警示,如今人们已经大大的提高了对抗生素的警惕性,已经决不再乱用抗生素、决不在医生的指引下使用抗生素了!我以这次机会向全世界呼吁:“让我们每一个人为自己负责、为自己宝贵的生命负责。生命是我们的,所以我们不能让它受损,不能再没有止境的折磨自己那颗永久燃烧着生命之火的心了”
问题三:滥用抗生素有什么危害注意了,是滥用会有坏处。在医生的指导下正常使用,是治病救人的。滥用的害处就是人体产生了抗体,等到病时,这个抗生素已对你的病 起不了治疗作用了。
问题四:什么是抗生素?抗生素对身体有哪些坏处?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产生、能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物质。抗生素分为天然品和人工合成品,前者由微生物产生,后者是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获得的部分合成产品。 副作用身体菌群失调,机会性感染增多。 免疫力下降,导致停药后经常被相应菌种感染体内菌产生耐药性,抗生素失效,而抵抗力又降低的情况下,反复感染。 部分抗生素具有毒性,毒害人体系统(例如四环素具有肝毒性,庆大霉素能损伤听觉神经) 总之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 1 被一种或多种细菌反2 抗生素无效,无法治疗 3 器官损害
问题五:抗生素用多了对身体有什么危害?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首先,我要向你介绍关于抗生素的一些知识:抗生素很早以前就被发现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各种疾病,疗效确切,不过随着使用时间不断延长,其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而且我国抗生素滥用也非常普遍,只要是细菌感染,很多医生首选用抗生素,这种做法在国外是很少见的,国外要严查病因后才使用的,您说吃多了抗生素药的危害,大概如下: 滥用抗生素,可以导致菌群失调,在消灭细菌的同时,人体正常的菌群也被杀死,导致二重感染,导致使用抗生素无效,死亡率很高;同时,滥用抗生素,可以减少机体对细菌的抵抗力,也就是人民随着抗生素的用量增多,对抗生素产生了依赖,自身对环境的抵抗力下降,影响身体健康;另外,如果抗生素使用不当,会导致身体器官损伤,导致二重伤害,尤其是小儿滥用抗生素,会导致各种器官发育正常,甚至导致婴儿身体机能衰竭而死亡.总之,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滥用,就会危机生命.
问题六:抗生素的滥用危害可以这么说,人类发现并应用抗生素,是人类的一大革命,从此人类有了可以同死神进行抗争的一大武器,因为人类死亡的第一大杀手就是细菌感染.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有严格的界定.我们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乱用抗生素的状况特别严重.过节了,我随同家人到农村的老家去看看,顺便也参观了一些县乡的卫生医疗单位--卫生所和卫生院,结果对于抗生素应用的现状,着实大为吃惊.在一些乡卫生所,凡是有了感冒的病人,往往都要挂水--静点抗生素,人们往往在感冒之后,特别是过节期间,都不吝惜钱财,都希望早点好.在一个诊所,一个年轻的小医生告诉一个老人,说:大爷,你感冒了,我先给您静点点青霉素吧,点了就好了,先别用太好的药品,如先锋霉素,小病用了太好的药,将来有了大病就得总用好药品了......结果那位老人感激的说:好 好。同时,还有更多的人在感冒后,自行服用抗生素,觉得抗生素是万能的,甚至用抗生素来预防疾病。当然,适得其反。尤其是担心在外就餐,饮食不干净而服用抗生素的,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形象的说,这种人是在用自己的身体培养“超级耐药菌”,等到真的生病,抗生素已经不管用了,而且,等到医生发现病人自行滥用抗生素的时候,往往已经无力回天了。“超级细菌”就是人类滥用抗生素的结果。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抗药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我对临床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到是了解些.虽然这种大家看起来好像医生不论病情,随便乱用抗生素的情况在基层比比皆是,从那态度和蔼热情周到的服务中,我绝对能排除他们是为了某些经济利益坑害患者的设想,不少人凡是感冒都要用抗生素,虽然抗生素能抗细菌和某些微生物,但却不抗病毒。而感冒大多属病毒感染,随意乱用,只会增加其副作用,并使机体产生耐药性。但是,如果经过血常规等检查,发现是细菌合并性感染,那么,在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的同时,就有必要使用抗生素。而且,使用抗生素带来的心理效应对病情好转也有好处,只是考虑副作用,本人不支持这种方法而已。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人们治疗疾病时候,应用的抗生素,同时也锻炼了细菌的耐药能力.这些细菌及微生物再次传染给其他病人的时候,就对原来应用的抗生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如此反复传播,最终的某个时候,他最终对这种抗生素不再敏感. 也就是说,人们无度的滥用抗生素,最终将导致人们对于那些耐药的细菌及微生物会有束手无策的时候. 那时将是人类的悲哀. 虽然人们新发现的抗生素种类也是逐渐增加的, 但是总有发现赶不上滥用的步伐的时候---当细菌和微生物被人类的抗生素锻炼的金刚不坏之身的时候,人们还用什么呢?滥用抗生素,可以导致菌群失调.正常人类的肌体中,往往都含有一定量的正常菌群,他们是人们正常生命活动的有益菌,比如:在人们的口腔内,肠道内,皮肤....,都含有一定数量的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有益菌群,他们参与人身体的正常代谢.同时,在人体的躯体中,只要这些有益菌群的存在,其他对人体有害的菌群是不容易在这些地方生存的.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如同某些土地中,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人类,其他的人类是很难在此生存的. 而人们在滥用抗生素的同时,抗生素是不能识别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菌群的,他们如同在铲除当地土匪的同时,连同老百姓也一起杀掉的情况,结果是人身体正常的菌群也被杀死了. 这样,其他的有害菌就会在此繁殖,从而形成了二次感染,这往往会要导致应用其他抗生素无效,死亡率很高。难以容忍的是,目前的一些药品广告,往往误导不大懂得医疗的人们去滥用抗生素.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广告--严迪治疗感冒,这就是一个误导人们的广告.......>>
问题七:长期使用抗生素对身体有哪些危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是需要使用抗生素,而且慢性的一般比较难治,治疗时间一般比较长,使用的量和急性的也不一样,而且还不一定可以治愈。但是总的原则还是越早治疗越好,建议您还是去正规医院看一下。长期使用抗生素不是指具体的时间,而是针对同一病种来比较的,所以您现在用几天的抗生素对慢性支气管炎来说还是治疗量。不过为了您的健康,建议以后还是您要及时就医。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危害:一个方面抗生素本身是一个药物,广泛使用以后可以产生很多不良反应,这是大家屡见不鲜的。比如小孩使用了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出现了耳聋,以后会成为聋哑儿童,成人使用可能会有肾脏的问题。还有红霉素里面的四环素,大量使用会造成肝脏的损害,小孩使用会影响牙齿和骨骼的发育问题。每一种抗生素造成的不良反应是各式各样,基本上涉及到人体的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系统,只不过每一种药物的侧重点不一样。第二方面抗生素可以产生耐药,其他药物使用没有这个问题。抗生素使用以后微生物可以针对它产生耐药性,微生物本身也是一个生命,就像我们人体一样有外面的东西侵入会自卫、防御、反击,最后的结果就是耐药。是细菌保护自己的措施。如果我们滥用抗生素,环境中存在的这些致病微生物都是耐药的,那人体生病感染的都是耐药菌,很难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最后受到损害的是我们人类自己。据统计:我国约有 5 000 万~ 8 000 万残疾人, 1/3 是听力残疾,其中 60% ~ 80% 的致聋原因与使用过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关。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约有 75% 应用抗生素;外科手术应用抗生素的情况则高达 95% ;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应用率为 79% ,这一数字远高于英国的 22% 和各国平均水平的 30% 。美国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长期跟踪研究,该研究比较了 2 266 名乳腺癌患者和 8 000 名对照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结果发现, 17 年内合计使用抗生素超过 500 天或者超过 25 次处方使用,那么患乳腺癌的风险将增加 2 倍。研究者之一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Roberta Ness 博士指出:这个风险非常大,远远超出使用雌激素导致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 30% ~ 40% 的水平。且这个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出,早在 1999 年,芬兰的一项 1 000 名女性的跟踪研究已经得到过相似的结果。在此祝您早日康复。
问题八:哪些药是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有四重危害抗生素实际上是一个更大的概念,包括抗病毒、抗真菌等等很多病原的药物。而抗菌素主要是杀灭细菌的,经常说的大家对抗生素的滥用,主要是指滥用抗菌素。
简单地说,抗菌素只有在身体出现细菌感染的时候才能使用。比如细菌性的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
使用抗生素类药时最好遵循以下原则: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就不用两种;能吃药就别打针,能打针就别输液;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还会引发许多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毒性反应以及二重感染。过敏反应形式多样,轻者为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重者哮喘,甚至过敏性休克。抗生素会杀灭或抑制敏感细菌,未被抑制的菌种会大量繁殖,发生菌群紊乱,因而在用药过程中还可能出现霉菌、耐药菌等引起的二重感染,轻的会导致口腔、胃肠道感染,重者会发展成为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生活中常见抗生素滥用
一咳嗽就用抗生素
公安医院儿科专家李英谈到这样一个病例:一个2岁多的孩子,总是夜间咳嗽,吃了很多抗生素都不管用。来医院就诊,查清楚之后发现,这个孩子是胃食管返流病,晚上平躺之后,食物和胃液返流到喉咙,孩子受到 *** 就不停地咳嗽。这样一个和细菌感染完全不沾边的疾病,家长却给孩子足足吃了三个月抗菌素和咳嗽药,因为始终不见效,这才来医院就诊。
一些哮喘的病人,一到医院就要求输液,其实哮喘发作和细菌感染完全是两码事。但用抗生素也能缓解症状,尽管问题没有解决。
一感冒就吃抗生素
不少人会有这种习惯,一发现感冒了,感觉喉咙痛、咳嗽,就赶紧吃阿莫西林之类的抗菌素。
实际上感冒大多是病毒引起的,吃对付细菌的抗菌素并没有效果。
一拉肚子就吃氟派酸
拉肚子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未必是细菌感染胃肠道所致,如腹部受凉引起的肠蠕动加快;对乳品、鱼、虾等食物过敏引起肠的变态反应,此类腹泻便没有细菌感染存在,儿童秋季腹泻还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必须看症状辨别,如果只是大便性状比平时稀,次数增多,颜色无异常,只需服用一些止泻药,如:思密达、易蒙停等;如果大便里面含有脓血、黏液,证明肠道已经发生感染;伴有发烧,证明毒素进入血液,造成了全身的感染,就必须尽快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了。
小孩一发烧就吃抗生素
有不少家长说,孩子发烧后,抱到离家附近的诊所看病,医生常会直接上激素和抗菌素两类药物。这样退烧很快,就认为这个医生很有水平。
其实,有些孩子的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也会出现发热等症状,有家长使用抗生素以为可以退热,然而抗生素本身不是退热药。
细菌感染确实常会引起发烧,但发烧并不代表就是细菌感染。发烧的孩子经过化验,确认有细菌感染才能用抗菌素。
一有炎症就要求输液
门诊上也常有这样的患者,生病后心急,就想赶紧好,要求大夫直接给输液。还有的人甚至认为,输液比吃药好得快。
但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倡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正确的抗菌素使用应该根据病情轻重、感染的细菌种类及病人的身体素质等进行综合判断,而后给药。减量服用
有些人觉得抗生素有副作用,我减量服用不是副作用就小了?问题是,对细菌也没效果,还增加了耐药可能。随意停药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在何时停药问题上,所有人都选择“自己感觉好了就停药”,而选择“去医院检查一下,好了再停”的一个也没有。
不要症状刚刚消失,就停止用药,有些药物自行停药反而更容易导致耐药。因此服用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一般抗生素应使用至症状消失或化验结果正常后3天才可停药。联合用药
有人认为几种药联用,药效会更好,其实不然,有些药与药之间会发生排斥作用。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
药物滥用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危害的,特别是使用大量的抗生素药物治疗后,容易引起了人体的耐药现象或菌群失调,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所以需针对性的治疗。
以后发生疾病后,需针对性使用合适的药物治疗,预防疾病的发生,有利于身体健康。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其实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只不过因人而异、因药而异,不同的药物对于人体的伤害是不同的。 有些药物对于人体的消化系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有些药物则会对人体的肝肾功能造成损伤。
就算人们日常使用的一些中药,也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不过在大众印象中,总是觉得中药是完全没有副作用的,这是不对的。对于中药要注意辩证看待。 很多中草药本身就存在着毒性,只是经过多种中草药的配伍后,针对于某些疾病可以达到治疗的作用。
特别是现在人们经常使用的8类中药,对于人体的肝脏功能损伤还是非常严重的 ,所以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最好是在专业的中医药师指导下,进行辩证使用。
中草药伤肝是比较正常的一件事情,也不用过于危言耸听,毕竟药物都会有副作用 ,只要使用方法得当,就不用害怕。对于伤肝的中药还是要认真了解,避免盲目使用。
1、马兜铃
马兜铃属于中草药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药材之一,也被人们称为水马香果、蛇参果以及三角草等。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面,就曾看到过对马兜铃的一个记载, 马兜铃属于味苦、性微寒的药材,具有止咳平喘、清理肠胃和治疗痔疮等作用。
不过肝脏不好的患者是不能服用马兜铃的, 因为马兜铃里面含有大量的马兜铃内酰胺物质,而这种物质对人体的肝脏具有比较大的损伤。 如果本身肝脏功能就不好,服用马兜铃就会诱发肝功能不全等症状。
2、苦楝子
苦楝子也被人们称为金铃子,属于楝科植物楝的果实,也是中医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药材。 中医学上认为苦楝子属于味苦、性微寒的药物,具有小毒,但是可以起到疏肝泻热、行气止痛等作用。
但是苦楝子对于肝脏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因为苦楝子里面含有的苦楝素以及苦楝萜酮内酯等成分,对于人体的肝脏都具有比较大的危害。
3、黄药子
黄药子属于薯蓣科的一种植物黄独的块茎,一般分布在我国的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在中医学上来看, 黄药子属于味苦、性平、无毒的中草药。但是具有比较好的解毒、消肿和化痰散结等功效,同时也可以起到凉血和止血的作用。
目前在中医临床上,一般采用黄药子进行治疗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以及咽喉肿痛等疾病。 但是黄药子里面含有的薯蓣皂苷、薯蓣毒皂苷以及黄毒萜A、B、C等成分,对于人体的肝脏都会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对于黄药子是不能长期服用的。
4、五倍子
五倍子属于鞣质类植物,在中医的应用上,已经有着上千年的 历史 。在《本草纲目》里面,也可以看到对五倍子的一个描述。 五倍子味苦、性平且无毒。在临床上主要是用来治疗咳血以及吐血等疾病。但是五倍子最大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对人体的肝脏具有损伤。
所以在使用五倍子的时候要谨慎,最好和其他药物进行一个合理的配伍,以便消除伤肝的毒副作用。 而且平时最好少用尽量避免对肝脏的损伤。
5、苍耳子
苍耳子大家应该比较熟悉,经常在路边都可以看到苍耳子的身影。苍耳子也被称为虱马头、老苍子,属于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苍耳的果实。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安徽、内蒙以及吉林等地方。 在中医上,人们一般会采用苍耳子来治疗风湿、风疹等疾病。
不过苍耳子不能久用,因为苍耳子对于人体的肝脏也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苍耳子里面含有的一种物质会对人体神经系统以及肌肉产生有毒的物质,容易引发全身无力、头晕、恶心、腹痛等症状,甚至严重的还会导致肝脏损伤以及胃肠道大出血。
6、何首乌
何首乌很多人都比较熟悉,具有黑发和护发作用的一种中草药,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吃何首乌来进行黑发。 但是何首乌对于人体的肝功能也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因为何首乌里面含有一种叫做蒽醌类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直接对肝细胞造成损伤, 此外何首乌还会抑制和诱导肝脏中的肝药酶表达,从而增加何首乌的一个毒性。对于何首乌来说,生何首乌一天的使用剂量不能超过1.5g,而熟何首乌用量不能超过3g,否则就会引发毒副作用。
7、雷公藤
雷公藤也称为断肠草,属于卫矛科雷公藤属藤本植物,属于味苦、性寒和大毒的中药,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活血消肿等作用。 临床上一般用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不过雷公藤里面含有的雷公藤甲素具有比较大的肝毒性,在损伤肝脏方面位居中药的首位。
特别是雷公藤使用剂量过大或者长期服用,会导致较为严重的肝损伤。雷公藤里面含有一部分物质具有比较明显的毒性, 可以产生一定毒性的成分比如生物碱和三萜类、苷类物质,其中生物碱类物质主要是损伤肝脏功能,会破坏人体红细胞而导致贫血的现象。
8、土茯苓
土茯苓是比较常见的一味中药,在中医上虽然土茯苓没有什么毒性,使用起来也比较安全, 但是对于人体的胃肠道以及肝脏等器官也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服用土茯苓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此外也会导致肝功能的损伤。 特别是对于其他的药物进行配伍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剂量以及性质。此外对于存在肝肾阴虚的患者,是不能够服用土茯苓的,会导致病情加重。
中药材属于我国的国粹,很多人可能下意识就觉得喝中药是最为安全的治疗方法,其实不然, 配伍不当、饮用不当,都容易导致肝脏的损伤,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中药材的成分和代谢产物
在人们使用的某些中药,其本身就存在着可以引起肝损伤的一些成分,比如苦楝子中含有的苦楝素、苦楝萜酮内酯, 黄药子中含有的薯蓣皂苷、薯蓣毒皂苷等,以及雷公藤中含有的二萜类、三萜类物质,都对肝脏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此外一些中药材被患者服用以后,产生的一些代谢物质,也会造成肝损伤。 比如野百合、土三七等,这些中药里面都含有羟基双稠吡咯啶生物碱,这些物质一旦进入人体里面,就会在细胞色素的一个催化下,生成吡咯的衍生物,从而导致肝细胞的损伤。
2、盲目使用中药治疗
随着近些年来,中医药的一个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药。加上对于西药的一个担忧和不信任,很多人都认为有病只能够采用中药进行治疗,才能够达到治根的目的。加上很多老年人喜欢用一些偏方、秘方等来进行治疗疾病。 盲目的服用中药进行治疗,都会在不经意间就损伤到肝脏。
3、没病也要中药调理
很多人觉得平时就算没有什么疾病,但是适当的喝一些中药,也可以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所以经常把中草药当作保健品来进行服用。 中药也是药物的一种,是用于治病的东西,不能够将中药当作保健品进行使用,因为滥用中药,容易引发各种安全问题。
首先中药使用起来比较复杂, 往往需要采用多种药材进行配伍使用。而且不同的疾病,每一种药材使用的剂量都是不同的, 药材的种类也不一样。这些都需要专业的中医师对于患者进行辩证以后,才能够合理配伍出来。
中药虽然有伤肝的一个副作用,但是也不能够过于恐惧或者不用中药。 凡事都需要两面性来看待,毕竟中药在现代医学领域中,也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一个作用。所以对于中药治疗,要科学、合理的规范使用。
1、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
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在使用过程中都要清醒地认识到,是药就有三分毒,所以药物不是无毒无害的。 使用药物的时候要保持戒备的心理,以防出现滥用、乱用药物的行为。特别是无病就要杜绝用药。
2、谨遵医嘱服用药物
在服用药物的时候,不能够听信他人的经验或者偏方来进行使用。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就诊以后, 按照自己的具体病情进行适当的配伍,对症下药才能够药到病除。
3、注意药物配伍
中药都讲究进行配伍使用,多种药材的合理配伍,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很多药物之间还存在有配伍的禁忌, 不管是减轻或者增多都容易导致药物出现毒副作用。所以最好是在医生的专业配伍下进行使用,切不可自己盲目的配比。
中医存在了几千年的 历史 ,在医学领域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一个作用,但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也要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中药并不是无毒无害的,不同的中药材有着不同的毒副作用,有些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而有些则可能对于人体的胃肠道造成损伤。
所以在使用中药治疗疾病的时候, 要注意在专业医生的一个指导下,进行科学、规范的用药, 尽量减少药物的一个毒副作用,更好的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345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关注孩子接种卡介苗的那些事儿